茅盾文学奖美学体系的建构及反思——从任东华的 《茅盾文学奖研究》说起
2011-08-15宋俊宏
宋俊宏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茅盾文学奖美学体系的建构及反思
——从任东华的 《茅盾文学奖研究》说起
宋俊宏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任东华的 《茅盾文学奖研究》力图从 “制度-美学”、“文本-美学”和 “比较-美学”等方面努力建构起规模宏大的茅盾文学奖美学体系,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无疑是当前茅盾文学奖研究领域中的一部视野宏阔、理论丰厚、富有创见性的学术著作。
任东华;《茅盾文学奖研究》;茅盾文学奖美学
伴随着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及质疑轰然落地,对它的研究也重新火热起来了。在众多的研究著作中,我以为任东华博士的 《茅盾文学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是国内首部具有内在宏观意识、整体意识和比较意识的研究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学术著作。据作者看来,茅盾文学奖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开放的、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茅盾文学奖美学”。基于此,他从茅盾文学奖的 “制度—美学”、“文本—美学”和 “比较—美学”三个方面着手对茅盾文学奖美学及其体系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探究和建构,认为茅盾文学奖在 “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的主导下,形成了以 “英雄人物的塑造、正面价值的实践、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审美精神、史诗叙事的基本情结及以 ‘和谐’为核心的思维形式”等为基本骨架的茅盾文学奖美学,“乡土意识、现实书写、历史诗学、文学创作的现代转型”等则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 “不但有着核心的意义,而且还成了当今文学和社会的深在的镜像,从多个层面反射、代偿和深化了茅盾文学奖的美学特色”。而通过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比较研究,则在深化和推进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基础上将茅盾文学奖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和定位。
在 《茅盾文学奖的 “制度—美学”》一章中,作者认为,作为制度性的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它虽然对茅盾文学奖没有 “强制性”,但却以它特有的内容如 “评选标准”、“评选内情”、“思想内涵”、“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经典观”等对其产生着深刻的难以消除的巨大影响,并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制度前提。如长期以来 “思想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评选标准就使得评委会在对待一些在艺术上富有创新质素但思想上不能很好地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如 《古船》、 《活动变人形》、 《洗澡》以及李洱、莫言、余华等人的作品时,显得 “缺乏宽容精神”;而对一些艺术方面虽显粗糙但能够反映时代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书写现实的作品,如 《骚动之秋》、 《抉择》、《英雄时代》、《湖光山色》等,评委会则以 “牺牲艺术”来 “拯救思想”,毫无悬念地将茅盾文学奖授予这类作品。在 “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的左右下,虽然 《长恨歌》、《尘埃落定》、《秦腔》、《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少数富有艺术创新和探索的作品获了奖,但在七届获奖作品中“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是处于绝对优势。当然,他也指出了“现实主义领导审美权”在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了它的缺陷和危机,但他也同时相信,“就茅盾文学奖而言,传统的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会长期存在,衰变的迹像也将越来越显著,但不是走向末路,而是以自己为杠杆,主动地嫁接其他艺术而形成新的变种,它的审美优势使之会有不菲的号召力,但很难再形成今天的审美领导权地位”。
在论及 《茅盾文学奖的 “文本—美学”》的时候,作者分上中下三章论述。在 《茅盾文学奖的 “文本—美学”(上)》中,作者从 “题材类型”、“精神主潮”、“叙述特征”和 “思维形式”四个方面对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认为虽然茅盾文学奖自第三届开始就饱受争议,但它还是在 “艰难又坚定地开拓着自己的曲折的美学 ‘旅程’”的同时,“忠实地记录了并将更深刻地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为我们找到了国民性批判的着力点,揭开了民族灵魂重铸的第一页”。在 《茅盾文学奖的 “文本—美学”(中)》中,他通过对茅盾文学奖获奖文本中的 “乡土意识、现实书写、历史诗学、文学创作的现代转型”等因素的精细分析,认为它们在茅盾文学奖美学的类型标本中 “不但有着核心的意义,而且还成了当今文学和社会的深在的镜像,从多个层面反射、代偿和深化了茅盾文学奖的美学特色”。在 《茅盾文学奖的 “文本—美学”(下)》中,作者择取了被看作是茅盾文学奖历届 “领衔之作”的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长恨歌》、《张居正》和 《尘埃落定》并对其进行 “文本细读”,从中发掘其能够丰富和扩展茅盾文学奖美学的质素。如通过对 《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孙少平的个性、思想和精神的独特解读,认为 《平凡的世界》 “有始又无限地丰富着茅盾文学奖的‘精神美学’”;通过对 《白鹿原》中的 “悲剧意识”和 “本色人生”的辨证分析,作者认为 《白鹿原》中 “悲剧意识”与 “本色人生”的交互变奏成就了茅盾文学奖的 “悲剧美学”;通过对 “小历史中的生命体验”、“民间社会中的生命伦理”、“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意义”等方面的思考和阐述,作者认为 《长恨歌》扩展了茅盾文学奖的 “叙事伦理”和“生命美学”;通过对 《张居正》中所包蕴的 “英雄哲学”、“时空哲学”和 “诗化哲学”的挖掘和探求,作者认为 《张居正》“从英雄人物、时空情节和诗化艺术等方面丰富了茅盾文学奖独特的叙事哲学”。通过对 《尘埃落定》的细致解读,作者认为 《尘埃落定》主要借助神话、民间传说、族裔经验和历史等文学形式实现了想象的 “穿越”之旅,从而开辟了茅盾文学奖的 “想象美学”。
在 《茅盾文学奖的 “比较—美学”》一章中,作者通过“作品”与 “作家”、“思想性”与 “理想主义”、“新现实主义”与 “艺术创新”、“民族灵魂”与 “人类精神”等方面对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外部——评奖标准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考察它们的差异及其共同的艺术空间。发现茅盾文学奖相较于诺贝尔文学奖,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障碍和缺失,而这些障碍和缺失严重地影响了茅盾文学奖走向世界的维度。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努力 “不断地跟进与融入世界文学,并在不断地对话与交流中建构自己的诗学特色”。接着又从世界文学传承、“影响”的焦虑及其创化、在平等的对话中铸造 “中国叙事”等方面探讨了迟子建文学创作特别是她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存在的 “世界性因素”,进而指出迟子建及其作品的世界性意义,认为“迟子建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当今的也是未来的,是传统的也是现在的,是优秀的也是未完成的,是普遍的也是不可替代的”。通过本土经验、叙述的模式及其创化、悲剧意蕴、在场书写等,对 《秦腔》与 《百年孤独》的美学共鸣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印证了 “越是民族的作品,越是世界的文学”之真理性。通过对李准 《黄河东流去》和赛珍珠的 《大地》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底层立场、农民主体性的张扬与变迁、现代性视阈下价值取向的耦合与变异、艺术的共振主义等方面,都共同地指向了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之鹄的,启示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路径。
茅盾文学奖自1981年设立以来,已经评选了八届。除了第一二届毫无疑议外,后来的六届则饱受质疑、争议和批评。作者从 《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条例》入手,以学人的良知和勇气对茅盾文学奖的 “评选标准”、 “评选内情”、“思想内涵”、“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和 “经典观”进行了大胆而又深入细致的分析探究,敏锐地发现茅盾文学奖之所以引起争议和批评的症结所在,那就是 “评奖程序的科学化要求、潜在地崇尚现实主义的评奖理念与当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多元化、创新的机制化及全球体验的复杂化发生了错位”。如在评选标准中坚持 “思想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理念下,评委会几乎把 “二为”方向、“弘扬主旋律”和 “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评判一部作品是否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唯一标准时,大都会以 “牺牲艺术”来 “拯救思想”,把代表中国最高奖项的茅盾文学奖授予如 《骚动之秋》、《抉择》、《英雄时代》、《湖光山色》等一些艺术粗糙但能够反映时代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作品,从而在客观上使茅盾文学奖丧失了 “积多年之力所建立的 ‘公正性、权威性、导向性’”。在评奖中坚持 “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的结果则是把许多富有艺术创新和探索的作品排除在茅盾文学奖大门之外,如 《古船》、《活动变人形》、《许三观卖血记》、《檀香刑》等在当代文学中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力的作品,从而使茅盾文学奖在精英知识分子和读者中失去了它的公信力,遭到了当代文学史无情地挑战和拒斥。但同时,作者又引用雷达先生的话语认为,茅盾文学奖虽饱受质疑和批评,但还是 “基本地反映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雷达语)。它的代表性作品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不但潜在地影响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发展,而且成为文学史难以绕开、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假若抽去它们的 ‘存在’,文学史是不完整的,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空洞’”。
鉴于以上的认识,任东华博士对 《沉重的翅膀》、《无字》、《平凡的世界》、 《白鹿原》、 《长恨歌》、 《张居正》、《尘埃落定》、《秦腔》和 《额尔古纳河右岸》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进行了富有创建性的解读,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茅盾文学奖提供了一份直观而富有参照价值的文本地图。如他通过探究张洁获奖之作 《沉重的翅膀》和 《无字》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在张洁文学转型中的 “标志”意义,“发现”张洁不断地突破局限、实现自我的 “潜在因素”,认为由于张洁 “积极投入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弘扬自身的传统优势,汲取现代主义的成功经验和实验技巧,不断开拓新的艺术途径和表现空间”,才使“她的现实主义诗学及其转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呈现了与现代主义彼此渗透、辉映共生的独特艺术风貌”。再如他从 “多重冲突与价值取向的深层构型”角度解读 《平凡的世界》,认为路遥在 《平凡的世界》中 “以多个经典的文学人物尤其是孙少平的形象,如 ‘楔子’一样深深地镶嵌进了时代与人们的 ‘集体记忆’中,源源不断地 ‘生产’出永在的精神意义,也使 《平凡的世界》潜在地成了1980年代最为深刻的 ‘肖像’文本和社会转型的 ‘书记官’之一,成了文学接受的巨大 ‘能指’,在一代又一代的 ‘热情’阅读中,宽容并累积着读者们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悟,培育着他们社会实践的动力与能力,有始又无限地丰富着茅盾文学奖的 ‘精神美学’”。再如他通过对 《长恨歌》的解读,认为 《长恨歌》深刻的意义在于:在现代文明的滚滚浪潮中,生命是如何地被碾压、被发现以及如何被叙述的;在 “小历史”、“民间社会”及 “日常生活”的立体观照中,它有着怎样的内在质态及其如何被建构的?认为王安忆通过 《长恨歌》,不仅 “使生命得到了诗意、坚执和不无伤感地 ‘呈现’,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喟叹人世的沧桑,不自觉地因对生命本身的关切而 ‘陷入’它的精彩的叙述境界,也使我们有意识地把 《长恨歌》当作一个 ‘情理’之中的梦,释怀着曾深深困扰我们的爱、尊严和人性”,而且还 “最富意义地完成了她写作的深度模式——生命叙述”。
茅盾文学奖虽然作为中国的 “第一文学大奖”,颇具中国当代文学的 “代表性”,但与作为世界文学 “标榜”的诺贝尔文学奖之间,无论从时间上来看还是从成就上来说,二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甚至是无法比拟的差距,但任东华博士还是大胆地从批判的角度出发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显示了一个优秀学者的宽阔的胸襟和不凡的气度及其宏阔的文学史视野。通过这种比较,他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茅盾文学奖与世界文学大奖之间的差距,明白茅盾文学奖要走向世界的局限和难度。同时,他也力图通过这种比较,在发现二者之间的异质性的基础上,缩小它们之间的落差并努力贯穿相互之间的对话通道。因为他相信,“随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成熟及其与世界文学融合的加快,茅盾文学奖将更为全面地体现出华语性、人文性与经典性,并将具备世界意义”。“将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代表当代中国文学成为不可或缺又独具风格的一极!”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打破了评论界和学术界仅依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茅盾文学奖的审美机制、价值构成及作品解读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拘囿,尝试着在还原原则、总体性原则、辩证地批判原则下运用 “综合—创新”的研究方法对茅盾文学奖的内幕与真相、文学生产制度、新现实主义美学、与诺贝尔文学奖比较优劣得失和发展前景等进行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研究,力求对茅盾文学奖及其作品在 “去蔽”的基础上作出全新的解读和中肯的评价,让我们在领略茅盾文学奖及其作品的丰富 “内涵”的同时对其前景充满希望和憧憬。
总的看来,任东华博士的这部 《茅盾文学奖研究》是当前茅盾文学奖研究领域中的一部视野宏阔、理论丰厚、富有创见性的学术著作,它将对今后的茅盾文学奖及当代文学其他奖项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富有理论启示价值的作用,同时它将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乃至当代文学的整体研究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文本。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n Aesthetics System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From REN Dong-hua's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
SONG Jun-hong
(College of Literatur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00,China)
REN Dong-hua,in his work of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attempts to construct a scale and grand aesthetics system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from the aspects of“system-aesthetics”,“text-aesthetics”and“comparison-aesthetics”.Although some insufficient exists,it is undoubtedly an academic writing with grand view,rich theory and thoughtfulness in current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 area.
REN Dong-hua;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Research;aesthetics of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I206.7
A
1673-0313(2011)05-0068-03
2011-08-30
宋俊宏 (1977—),男,甘肃陇南人,博士,讲师,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