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2011-08-15陈丽红
陈丽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广州 510650)
师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陈丽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广州 5106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分析了师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及其主要表现,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问题。具体论述了:安贫乐道,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 和谐; 师生关系; 作用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calls for harmonious education while harmonious education needs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even mo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 and importance of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illustr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s.
Key words:professional morals; harmon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function
当今时代条件下,师生关系的话题有点沉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在高校都是如此。现代社会较之传统社会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追求平等。同样,最吸引人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平等的关系——人格的平等、权利的平等。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都有进行平等交流、深入沟通的环境。“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此,笔者将从散户的角度探讨师德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以求共享与共勉,从而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智育功能的发挥,而且还影响着教学中德育的效果。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具有道德示范的作用。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使他们相信人世间是真诚、美好的,从而体验到友爱、尊重、诚实、平等等道德经验。教育家吕型伟曾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1]实现师生和谐关系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为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学生对教师的教导,在感情上才具有相容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在这种氛围与环境下教师心情愉悦,从而增强教师群体凝聚力,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研和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喜欢上某个老师,他们会“爱屋及乌”喜欢你的课,学生会用欣赏的眼光看老师;相反,学生一旦对某个教师产生厌恶心理,他这门功课就很难学好。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
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而形成轻松愉快的心理气氛和良好环境。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教师作为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理解、赞赏、公正地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担负起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快乐。例如,学生下课后将自己身上一个又一个发痒的红块给我校的张老师看,问老师是否有什么对策。张老师急忙回到家里与老公商量对策,结果想到是气候潮湿,导致床上用品受潮后出虫咬人。张老师立即去超市买回了樟脑丸当晚送给学生放在他们她们的被子枕头里,学生非常感动,从此以后上课也特别认真。
学生作为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积极响应者,觉得到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必然视老师为知己,愿意和自己的老师接近,消除顾虑,直言面对老师,敞开心灵的窗扉,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以积极、愉快的心情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我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上课情绪饱满,和蔼可亲,但是身体条件不是很好,属于亚健康,血压高,一个男学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回去叫父亲口授、自己在旁边将如何治疗高血压的经过写下来交给老师,并在网上查阅有关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打印出来等到返回学校上课时送给老师。这个学生真正地视教师为知己,关心老师如同关心自己的父母亲。这种互助友爱的师生关系的例子在我们学院不胜枚举。以上两个典型的例子从细小的生活点滴可彰现出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学生和教师各自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对师德内涵的认识
不容置疑,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各种各样,其中不少在教师这一方。“教师”一词本身就有“模范”、“榜样”的意思,蕴含了很浓的道德色彩。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所谓“师德”,广义而言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简言之,就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古有“为人师表”、“循循善诱”、“良师益友”的标准,今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梯”的更高教师标准。这些从不同层面提示了师德的本质所反映的深邃内涵。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切向钱看”、“追求利润最大化”等不良风气影响着教师队伍。队伍中的个别人在“金钱”、“利欲”的冲击下道德失范,如家长送的礼品转手卖给开店的学生家长、某大学副教授的香艳日记等丑闻。社会对教师的品德和作风的要求高于任何行业,教师的一言一行能迅速地放大社会的善行与恶行。虽然只是个别案例,却影响了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师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师德师风不正则百弊俱生”,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意义尤为突出。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内涵之一:安贫乐道,爱岗敬业
爱岗是师德的核心,是祖国和人民对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教师的职业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平凡中见伟大。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责,决定我们教师的道德水平必然应高于社会人群。教育手段主要是我们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而我们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2]学校不仅成为知识传播的殿堂,而且成为道德教化的重镇;学校教育成为学生接受文明熏陶、塑造完善人格的基本方式;我们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也负有道德教化的责任。大学阶段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人一生的影响而言,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因为它不仅教人知识,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做人。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老师自身的道德规范的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自身的道德水平,鉴于此,我们要怀着对民族、国家的高度责任感,要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高度教书育人;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以奉献社会、奉献人民的执著信念,发扬“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投身教育工作;怀着对学生的责任感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用自己切实的行动去感召学生,感化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知不觉中,你的灵魂也得到升华。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内涵之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有如温馨的风,又似无声的雨,它能融化冰山雪岭,又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踏上三尺讲台,就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青年。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要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尖子生,不歧视后进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我所教授的一位学生在一次英语统考中,全班100多个学生中唯独她不及格。我没有责备她,更不放弃她,主动找她谈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给她课外辅导过程中,我发现她口语很不错,就鼓励她报名参加了学院英语口语大赛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从此她信心倍增,以优等成绩通过了第二次的英语统考。诚然,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我们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使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内涵之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教师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建立师生平等的人格关系,即所谓“尊人者、人尊之”。师生间平等的人格关系必然推动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切不可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比如在英语教学的课堂用语中,用Would you like to...(你想……)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Would you please...?代替表示命令或指示的语气,体现师生平等和对学生的尊重;用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等及时夸奖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让他们多一些成就感;不随便对学生说“no”,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正面引导,避免反面的挖苦讽刺。尊重、宽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尊重、宽容的同时我们更不能放弃原则。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一味或无原则地赏识,肯定和尊重、与传统的师道尊严同样是走极端,是从师生关系的一种畸形走向另一种畸形。因此,尊重、赏识学生也要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内涵之四: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为师?何以担负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意自省、自察、自纠。我国教育观认为,只有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的教师,才有资格享有师者地位教育他人,才能让他人信服,成为他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都体现了这个意思。所以,要培育有道德的人,教育者首先必须是有道德的人。师德之所以重要,是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其知识结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虽是一个引发争议探讨不休的话题,但谁都知道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学生也只有在和谐的交往环境中才能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和环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德建设是关键。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作为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知识、才能的发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工作效果。它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自始至终影响学生。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讲,师德与文化业务是相辅相成的,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有高尚的师德作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决定了整个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和质量。我们每一名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最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无愧于党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1]刘培征,赵万新.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德水平[J].天津教育,2008, (7):82.
[2]曾裕林.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7-80.
Function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s in H 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CHEN Li-hong
(Guangdong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Polytechnic,Guangdong,Guangzhou 510650)
G645
A
1671-9743(2011)01-0110-02
2010-11-20
陈丽红(1966-),女,广东兴宁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英语讲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法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