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课程评价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启示
2011-08-15王军红
王军红
(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美国课程评价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启示
王军红*
(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课程评价经历了测量阶段、描述阶段、价值判断阶段和共同建构阶段,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课程评价在学校效能理论关照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给我国新课改提供了诸多启示,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以下借鉴:评价目的由关注课程预期目标的达成到关注主体的生成发展,评价视角由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到各个环节评价再到隐性课程评价,评价标准由单一的课程标准到多元的课程体系标准,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学校效能;隐性课程;校本课程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课程评价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具有实现课程需要评估、课程比较与选择、课程诊断与修正以及了解课程实施成效等功能。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课程评价同时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效能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关于课程评价,桑德斯指出,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优缺点或价值的过程,课程包括教育经验的设计、需要、过程、材料、目标、环境、政策、各类支持措施以及结果。由此可知,课程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定量或质性方法,对课程组成要素及其各个环节收集资料并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1](P15)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课程评价经历了测量阶段、描述阶段、价值判断阶段、共同建构阶段,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课程评价改革在学校效能理论关照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即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评价的情境性、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发展及对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视。反观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大多是从课程实施过程即教学过程来进行,而这并不能有效解决课程改革中深层次的学校发展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对其学校效能运动中的课程评价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有效地推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学校效能的提升。
一、学校效能视阈下美国课程评价实践与特点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效能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发端阶段、有效学校阶段、学校改进运动阶段。关于学校效能,从科尔曼报告以来,不同学者定义各不相同,现在较一致观点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发挥其功能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程度。学校效能是学校工作情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校发挥教育功能的正向结果。学校效能关注学生的进步,尊重学生发展的多因性,以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发展为依据。[2]学校效能理论与课程评价理念及其实施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学校效能理论直接影响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课程评价是促进学校效能提升的重要途径乃至工具。在学校效能视阈下,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审视课程评价:第一,课程评价以学生有效发展为目的,不断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第二,以学校整体作为审视的出发点,而不是构成学校系统的某一方面;第三,努力形成课程评价的学校特色。
课程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得到重视,其改革经历了测量、描述、价值判断和心理建构四个历史时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是课程评价的形成时期,美国在教育测验运动基础上,以“八年研究”为主要标志,针对学生行为变化的目标,由泰勒首先提出了评价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结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课程评价以目标评价模式为主,主要采用测量和描述的方法,追求课程目标达成度,主要不足之处是将学生作为被评价对象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人本主义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在课程结构的组织上注重统合。[3](P12-18)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本身也需要评价,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艾斯纳在批判行动目标和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教学性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s)的“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指出课程评价应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关注过程,关注情境,促进了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课程改革进入综合治理阶段,大力推广“校本管理”改革,各学校都特别重视办学的特色和新课程的开发。在课程评价方面,此阶段由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提出了“第四代评价”,认为评价就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和主体,在方法上强调质性评价方法。
总之,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来,在学校效能视阈下,美国课程评价改革促进了评价模式的多样化。其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发展的初始阶段,学生是被评价的客体,测量对象是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地位是被动的,学生作为置身于评价过程之外的客观因素,没有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也没有考虑学生主体价值诉求,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学校效能理论的影响下,美国课程评价无论是人本主义改革还是“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发展,都基于人本位价值观,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共同建构,都认为课程改革的终极价值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是为了促进学校效能提升。在此理念指导下,美国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与课程评价的权利,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积极创设条件,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协商与互动。
其二,重视课程评价的情境性。传统课程评价将有机联系的教育过程强行机械地分割为若干部分,从中抽取所谓独立变量进行考察,这种方式违背了教育的真实,因而也不可能获得它所宣称的那种准确的评价结果。[4]为此,课程评价需要三个方面的改革:首先,努力恢复教育过程的有机联系,重视与课程有关的整体情境;其次,充分考虑课程评价的历时性和共时性,敏锐地抓住课程评价的时机,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评价;再次,研究和尊重教师、学生的心理情境,不断反思现存的目的与评价需求的一致性,努力还原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真实情境,加强评价的针对性。基于此,在美国课程评价改革实践中,评价对象由单一的测验学习结果,转向与课程有关的整体情境,强调对整个课程体系的评价和隐性课程的评价,尤其重视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境,真实性评价成为重要的质性课程评价方法。如美国斯塔弗尔比姆在CIPP评价模式中,特别强调背景评价,其背景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评定客体的整个状况,考察现存的目的、重点与使用者的需要是否相一致。
其三,推动课程评价标准多元化。为促进学校效能,必须重视学校的个性化及学校特色。学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需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因为单一的课程评价标准必然导致千校一面。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美国课程评价标准由单一学业成果标准向整体课程标准发展,由统一的评价标准向多元化评价标准发展,强调评价标准为学校个性化和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在多元课程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美国各学校均需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培养目标的不同,在联邦或州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构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评价标准。
其四,重视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为了学校的课程,是指在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5]因此校本课程最能反映学校特色。美国作为典型的教育分权制国家,联邦教育部仅通过立法、行政指导与协调、拨款等手段对课程进行间接控制。这种课程管理体制决定学校必须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在学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编制各科详细教程、拟定本校的课程,决定课程统整的策略及进度并定期检查课程实 施 的 情 况。[6](P8-9)在 此 过 程 中,课 程 评 价 作 为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受到重视,充分发挥了课程需要评估、课程比较与选择、课程诊断与修正以及了解课程实施成效等功能。
二、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启示
基于对美国课程评价改革实践的认识,在明晰学校效能理论对课程评价影响的基础上,为最大程度促进我国学校效能的提升,同时也是针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在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对象、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积极实现课程评价主体取向的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课程评价是目标取向,而这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目标是否有价值,谁来对目标进行评价,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否具备,目标之外的发展是否有教育意义。因此,需要实现由目标取向向主体取向的转型。而主体取向则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把课程评价看作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为实现主体取向的转型,首先,应树立价值多元、尊重差异的课程评价的价值观;其次,需要把学生纳入到积极的评价活动中,实现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沟通与协商;再次,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二)积极开展学校隐性课程评价
在学校效能视阈下,课程评价更加重视课程的情境性,即隐性课程评价。在评价目的上,不仅是以实现课程目标为目的,更是为了实现学校效能的整体促进;在评价对象上,隐性课程评价承认学生学业成就的多因性,重视对学校的环境、校风、制度以及各种教育理念等隐性课程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所有与课程有关的利益相关者都是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教师,还包括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等;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对学习者外显行为进行评价,更加关注学习者精神、心理、品德等内在素质的进步;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质性评价方法。
(三)积极建立学校效能导向下的课程评价标准
建立学校效能导向下的课程评价标准,一方面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本土化。因为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是更为宏观的课程,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此,需要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课程评价,这种评价尤其要以促进本所学校的效能提升为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我国学校以往的课程评价过于注重单个课程的评价,或是学科课程的评价,而忽视了学校系列课程(包括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的整体效应,忽视了各种类型课程的实施效果整合评价。课程是服务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达成,即学校效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关注学校整体效能,从学校效能的发挥和提升角度去审视和评价课程,方能凸显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作用。为此,应该以学校为基点,以学校效能发挥与提升为旨趣,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
(四)积极促进校本课程评价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评价是学校效能视阈下课程评价的重要特色。校本课程指在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自身现实基础上,在学校内部生成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习者发展兴趣、追寻师生共同建构意义。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个性,适应了学校的现实条件,因而校本课程评价是学校效能视阈下课程评价的重要特色,能有效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主要是采用CIPP评价等质性评价方法,对校本课程方案及其可行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及目标定位、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7]其实质是对课程开发历程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监控并作出价值判断。
三、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评价的目标取向模式固化、评价对象窄化、评价标准单一的矛盾和问题愈加突出,如何实现课程评价的转型,美国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和学校效能理论给了我们新的启迪。在学校效能视阈下,课程评价由关注课程预期目标的实现转向学习者主体的成长发展,由关注课程实施过程即教学评价转向关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效果等整个环节,进而关注影响学习者发展的学校环境、校风、制度、理念所形成的隐性课程。在此基础上,不仅关注单一课程评价,更重视对整体课程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学校本地化,更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价,以形成各具学校特色的、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和学校效能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1]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 冯生尧.课程评价含义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54-56.
[3]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4] 丁朝蓬,郭瑞芳.20世纪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4):11-17.
[5] 冯 莉,唐 倩.我国技术课程开发成功案例的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0(8):59-60.
[6] 陈庆文.校本课程管理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7] 林一钢,黄玉鑫.校本课程评价[J].江西教育科研,2002(9):7-9.
G533
A
1008-6471(2011)03-0059-03
2011-02-03
本文系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程改革与学校效能促进的国际比较研究”(编号:08JC880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军红(1972-),男,河北无极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副教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及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