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对策
2011-08-15胡英芹
胡英芹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督导室,广东 广州 510430)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对策
胡英芹*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督导室,广东 广州 510430)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备受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要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社会氛围,建立支持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增强个人自适能力。
高职院校;职业倦怠;原因;策略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他们面临的不是升学、成绩排名等硬性指标的压力,更多的是面对如何跟上知识更新速度、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压力,以及从中专教师向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的适应压力等;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较,他们面临着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对象,使他们在心理上和工作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时间长了,心理上就会对教学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职业倦怠就油然而生。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职业声望是指社会舆论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综合评价。职业声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一定职业的评价高低,进而决定着人们对这一职业的肯定或否定、尊重或鄙视的态度。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职业声望在社会上的实际地位与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还存在着不少反差。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定位,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反差里,显得无奈和尴尬。这种对比和差异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热情,由此导致他们心理产生不平衡感。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与期望也日益在变化,高职院校教师作为社会的知识分子群体同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尤其是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大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变化。在我国,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作为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适应专业及教学水平上现实的挑战,同时还必须给自己及时“充电”、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以适应社会的新要求。因此,社会发展诸多因素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内心的冲突。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一种颇具自身特点的组织,它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对个体行为既有助长作用,又有削弱作用。组织氛围良好,成员集体意识感强,上下级关系融洽,成员充满自信和自尊,这样就让教师具有安全感。若教师在这一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产生无归属感和压抑感,迁移到工作中导致压力加剧而诱发倦怠。可见,学校人际关系也影响着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
一个组织的管理是否公平、高效,激励机制是否合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心理和行为。目前,在有些高职院校内部,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管理手段相对来说都还比较简单,官本位现象严重,民主意识不强,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关于教师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如职称的评定和考核、工资分配制度、住房制度以及其他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等问题,广大教师缺乏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机会,其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让人缺乏一种归宿感。同时有些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不够客观、真实、全面,从而扼杀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时间一长,教师自然而然就会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倦怠。
(三)职业因素
随着教育体制的转变,学生生源的竞争,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不仅要符合学科知识的特点,而且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每年都要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教学水平,更要有实践经验和能力培养的技能。“双师型”教师的这种多重性的角色变换和角色冲突使得他们在工作强度过大、工作负担过重的同时,缺乏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容易导致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在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诸因素整合为统一的教学情境,要求教师与学生要进行互动性的学习。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要基于理论基础知识,更要着重于实践操作,同时还要求教学做一体化。但教学实践表明,以上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很难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加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业成就感相对较低,即使教师在教学活动方面付出很多而效果也并不明显,这样使得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难以得到满足,职业倦怠感也就油然而生。
(四)个人因素
相关的研究表明,具有以下人格特征的教师较容易产生倦怠感:不现实的理想和期待,较低的自我价值和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价等。此外,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和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耐挫力的不同也会影响职业倦怠的产生。高职院校教师若胸无大志,不能正确对待名利、金钱、公与私、奉献与索取的考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那么,在当前这种社会大气候中,其要求和欲望往往是难以获得满足的,这样就容易产生挫折感,造成心理失衡,情绪失落。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外控型教师比较容易产生倦怠,他们认为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由外界力量所控制的,因而耐挫力差,易焦虑,易产生对现实的不满和情绪问题,导致产生职业倦怠。
一方面,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由于长期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对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甚少,不能适应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特别是对于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丰富,闻道在先的文化反哺现象时常可见,有时会使教师处在非常尴尬和难堪的局面。加上教师本身自尊心很强,从而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无形的知识枯竭感和职业危机感。以上这些,都极易导致他们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从而直接引发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近十年来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事实说明,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潜意识的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要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管理体制,为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从精神上、物质上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缓解其倦怠的心态。因此,笔者分别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营造社会氛围,建立支持体系
1.营造社会氛围,提高教师地位。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配合。整个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真正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认同度。国家要加大对发展高职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以不断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同时通过深化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形成一种以激励为目的的教师用人机制,在进修培训、学历提高、课题申请、职称评定和晋级晋升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他们获得一种价值感和归属感,使之营造平等、公正而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2.加强理论研究,适应模式改革。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体制转型和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强烈危机感和压力体验。因此,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此外,高职院校的理论研究目前仍然比较薄弱,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产学结合等方面,还需要作深入研究。目前这类学校在体制上面临着如何转型的问题,在发展方向上面临着如何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专业调整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运作上面临着如何突出自己特色的问题等等。通过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这对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1.创设良好环境,建立和谐校园。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Doughlas Mc Gregor)的Y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而是愿意勤劳的,他对工作的好恶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即可把工作视为一种满足,也可把工作视为一种痛苦。”因此,各类高职院校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首先,在硬件方面,学校要尽力完善教学仪器设备和文体设施,从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减轻教师各方面存在的压力。其次,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创设和谐民主的校园精神环境,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共同进取的学校团队;组织教师多参加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专业技能提高和进修的机会,促使其专业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再次,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密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当前,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显得日趋严重,教育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教师心理辅导工作是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一项有效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也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师人格的完善。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创设一个健康愉快、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设法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从而加强教师与各类人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
2.树立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管理。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真正看作学校的主人,真正去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关心也能起到克服职业倦怠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同时,学校也相应地出台一些鼓励措施,积极调动教师的科学研究,以科研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者还应采取民主开放的行政管理模式,让教师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给他们一定的管理和决策权,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在学术和专业自主权上给其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增强其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有效地克服倦怠心理。
3.完善评聘制度,实施有效激励。高职院校很多是由原来的中职中专升格而上来的,因此,学校应该打破原有的分配体制,建立激励的考核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评聘分离,完善评教体系,采取学生、企业专家、教学督导和同行评教的综合体系,使教师的竞争实行良性循环。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从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根据专业课、基础课、实训课的不同,以及教学型、科研型教师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从而建立灵活的职称聘任制度,根据不同职称设立不同聘任期限及其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是教师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和动机,使之产生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管理学上的激励通常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常用的激励理论有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成就激励、典型激励、信任激励、使命激励等众多激励方式。这些激励方式并非是截然分开的,在运作过程中常常是交叉的,管理者在实践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激励方式,使之起到激励先进教师、鞭策后进教师的作用。
(三)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增强个人自适能力
1.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角色冲突容易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所以,克服职业倦怠要求教师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尽管教师承担着较高的社会期望和一定的职业压力,但教师也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并非古书中所谓的圣贤,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其能力也是有限的。作为教师个体,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期待。特别是高职院校年轻专业教师和实训课教师,由于在职前培训阶段没有直接接触高职学生,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当真正进入教学实践、理想与现实相距较大时,就会产生一种失落和倦怠感。高职院校的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角色要有正确的认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朋友、研究者、心理咨询师。面对多种角色,在各种角色转换中出现冲突时,难免有工作上的失误。因此,应当正确认识自我。要知道,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都会丧失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只会使自己深陷疲累之中。
对于职业倦怠,教师应予以正确的认识。作为教师本人,当产生职业倦怠时,不必恐慌,更不必“谈虎色变”,应清楚地认识到职业倦怠是一种不良的“病症”,会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低劣,同时也会影响个人身心健康,但它有一个发生、发展到衰减的过程,主要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对职业倦怠进行有效的干预,不能因为它是正常现象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而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缓压和耐压能力,增强对职业倦怠的免疫力。另外,教师必须清楚什么是职业倦怠,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有何典型症状以及发生前的征兆和规律。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去预测和解决它。“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进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学着识别自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之前捕捉到它,那么我们就能很快恢复平衡,而不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时期。”
2.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创造自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逐步迈向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彻底改变那种“积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陈旧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致力于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以及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许多教师之所以感到教学辛苦,压力大,最根本的原因是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把握高职教育规律。做一个积极上进、学生尊重的教师,在工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快乐,这种事业上的成就感也可以帮助教师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失去自我的工作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厌倦感,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自我。在教会学生学习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培养自我,让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助于教师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教师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循序渐进,保持恒心和信心。要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索归纳出独到的教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研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理论成果、专利成果,这样就会大大增强事业的成就感和魅力感。对于一种职业,除了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以外,还可以将它提升为一项事业,甚至科学,那样在工作中就会产生无穷的乐趣,其自我人生价值也会大大地提高。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努力创造自我价值和自我形象,才能在各种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防治职业倦怠。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应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减少它的产生。然而,帮助高职院校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彼此关心、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希望本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人们对该领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从而能寻找出缓解和预防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和措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1] 金忠明,林炊利编著.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朱 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基于上海四所大学教师的调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 陆晓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长、株、潭三市九所高职院校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 俞国良.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5):16-20.
[5] 吴红宇,钟前明.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及解决的可能途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65-68.
G710
A
1008-6471(2011)03-0045-03
2011-05-11
本文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院级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编号:GTXYZ1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胡英芹(1975-),女,广东韶关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成人与职业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