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2011-08-15葛琴刘学华
葛琴 刘学华
(江西省高安市骨伤医院 高安330800)
肱骨髁上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50%~60%,多见于2~14岁儿童。我院自2005~201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68例,根据损伤的机制采用手法整复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8例,男90例,女78例,年龄2~14岁。根据损伤机制分为伸展尺偏型88例,伸展桡偏型68例,屈曲型12例。根据有无伤口分为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153例。有桡神经症状出现4例,未出现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开放性骨折清创行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闭合性骨折均手法整复石膏绷带固定,其中3例手法整复失败,于骨折后5 d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法整复及固定 患儿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及两助手均站于患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及前臂,顺势拔伸牵引,先纠正旋转移位。然后术者一手掌大鱼际靠骨折近端,另一手掌大鱼际靠骨折远端,用捺正手法矫正侧方位移。若整复伸直型骨折,则以两拇指从肘后推远端向前,两手其余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端向后拉。并令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常可感到骨折复位时的骨擦感,复位后固定肘关节屈曲90~110°位置4周。整复屈曲型骨折时,手法与上述相反。应牵引后将远端向背侧压下,并徐徐伸直肘关节,固定肘关节于屈曲40~60°位置2周,以后逐渐屈曲于90°位置2周。外固定后如患肢出现血运障碍,应立即松解外固定,并于肿胀消退后重新整复固定。3~5周后去除外固定,加强功能锻炼。
1.2.2 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采用全麻或臂丛麻醉。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外展于手术台侧台上。清创,取肘外侧切口6~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骨折断端。清除断端间淤血及嵌入的软组织,探查骨折块移位方向及大小。复位成功后,1枚克氏针贯穿骨折远侧和近侧骨折断端,内侧做一切口并贯穿1枚克氏针。2枚克氏针交叉状,针尾裸露于皮肤外。患肢石膏固定于肘关节功能位。4周后拔出克氏针,拆除石膏,功能锻炼。
1.3 治疗结果 本组优(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到120°,肘内翻5°以内)128例,良(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90°,肘内翻6~10°)36例,劣(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30°,肘内翻在15°以上)4例。
2 讨论
2.1 骨折的特点 肱骨下端扁薄,位于疏松骨质和致密骨质交界处,是肱骨自圆柱形往下转变为三棱状的形状改变部位,是应力上的弱点。骨折移位以伸直型多见,屈曲型不多。因携带角的改变,易出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移位严重时,可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因断端血运供应丰富,骨折愈合快,塑形能力强,临床上只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肘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2 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于闭合性骨折应及时、准确复位,对于开放性骨折即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合并神经损伤者,多为牵拉伤或挫伤,整复后3个月内多能自行恢复。对于局部组织肿胀严重伴有张力性水泡暂不宜整复者,先给石膏托肘部固定,将患肢置于上举位置,待肿胀消退,再行手法整复。对于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复位失败者,应选择切开复位,避免反复整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 整复固定的注意事项 整复中手法要轻柔、准确,切忌暴力加重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如患儿哭闹不合作,全麻下复位。首先纠正旋转移位,恢复两端的正常轴线关系,再矫正其他方向的移位,最好在C型臂透视下复位。固定时注意防止肘部压疮和绷带过紧所致的肢体血运障碍。如出现血运差时,立即松解绷带,待血运好转后,肿胀消退,再手法复位固定。
2.4 手术及注意事项 开放性骨折清创彻底后,取肘外侧切口,将骨折端血肿清除,防止异位骨化。复位后,用克氏针从内、外侧交叉固定,以减少旋转移位。在C臂下透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2.5 早期肘关节锻炼及康复指导 早期功能锻炼及全程指导对患儿肢体康复非常重要。早期以握拳、屈伸腕关节及肌肉静止性收缩活动为主。外固定解除后,指导患儿循序渐进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同时可配合理疗或中药外敷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