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写作教学探析

2011-08-15张从容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创新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写作教学探析

张从容
(大连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高校写作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目前高校写作教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均缺乏创新,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对创新教育视阈下的写作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构建由研究型学习、系统型训练、创新型实践构成的全新写作教学模式,可以使写作课真正成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课程。

写作教学;创新教育;研究型学习;系统型训练;创新型实践

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写作课无疑成为各类高校最具意义的基础课程。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了解写作的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合体的优秀文章。更为重要的是,写作课担负起培养学生思想、学识、身心等综合素质的重任,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任。新的世纪赋予了我国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任,也赋予了写作课以全新的内涵,更对传统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分析目前写作教学的实际,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需求的写作教学新路,使写作教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写作教学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写作行为本身是人类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需要调动人的全部知识与才能,融合人的所有人生经验与生命体验,它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写作教学就具有了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写作教学是一种创新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说,写作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新活动。而以写作为研究对象的写作课,不可避免地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和其他所有的人文类课程相比,写作课无疑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体现在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写作的整个实践过程中。

其次,写作教学是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与提高过程。它既传授理论知识,又进行思维训练与各种能力训练,同时根据写作的这一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写作的兴趣,培养写作的个性,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创作欲、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潜能,并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作课程和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培养又不会局限在写作本身,而在更深广的意义上产生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写作教学的问题揭示与剖析

以上意义与价值的探讨告诉我们,写作教学虽然只是一门课程,但它已超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具有了多项辐射作用,进而在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写作教学在目前的高校中是否占据了应有的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呢?答案不容乐观。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揭示与剖析,将成为改变写作教学现状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就各高校对写作教学的认识而言,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写作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大多数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写作课,但不够重视,对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不够。汉语言文学以外的其他各专业基本不开设写作及相关课程,有些学校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多流于形式。基于以上对写作教学的特殊意义与价值的分析阐述,各类高校不重视写作教学的现状必须改变。

其次,就写作教学本身而言,许多高校的写作教学固守传统有余,改革创新不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均需要改革创新。传统写作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固有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但用新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审视,就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病,主要表现在:重视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重视写作客体的分析研究,忽视写作主体的研究探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符合新形势下写作教学的要求,也无法使写作课承担起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重任。

第三,就写作教学的师资队伍而言,专门从事写作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不足,许多教师是从事汉语言文学其他专业方向的教师,因工作需要改教写作学课。因而,对写作教学深入研究不够,创新意识不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写作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高校写作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时代呼唤全新的写作教学思想,改革呼唤全新的写作教学模式。

三、写作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写作教学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新形势下的写作教学模式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各种素质及能力的训练为主要形式,努力做到知识、素质、能力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研究型学习——获取知识

写作学具有自身的一整套知识体系和理论规律,这些知识和理论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传统的写作教学由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完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全新的写作教学要求我们采取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关写作的各种知识和理论。

研究型学习是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潜能;又能使学生动脑思考,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在研究型学习的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研究型学习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以自学为主:选择一套系统、新颖、科学的写作教材,供学生自学。教师对其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予以指导和讲解。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认真做自学笔记,并找出疑难问题。教师针对每一章节的共性问题进行辅导、答疑。

开展课堂讨论:学生把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起来,选择其中难点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研讨。讨论发言的主体是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在研讨之中使学生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同时使他们对知识有更为准确而扎实的掌握。

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对一些写作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知识和理论,请一些专家和学者作专题讲座。如请报社、电视台的著名的编辑、记者讲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请文联的著名作家、评论家讲有关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的写作知识;请党政机关的高级文员讲有关公文写作的知识等。通过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讲座,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各种综合素质。

撰写研究论文:在经过自学、研讨、教师辅导、专家讲座等研究型学习之后,学生要撰写研究论文,以此作为整个学习的总结性成果。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写作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并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由以上内容共同构成的研究型学习,确立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学习,学生对写作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会有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把握。同时,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真正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系统型训练——强化能力

写作训练是写作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虽有训练,但大多偏重动笔能力的训练,忽视各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文章写作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影响和制约着文章的质量。如果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不强,他就不可能描绘出细致生动的生活画面;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水平不高,他就不可能提炼出深刻、新颖的主题;如果一个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他就不可能构思出条分缕析、具有层次感的文章结构,如果一个人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他就不可能写出气势恢弘、意境高远的文章;如果一个人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他文章的语言就不可能准确精练、优美生动。由此可见,动笔写作的过程,是各种能力综合显现的过程,没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单纯进行文章写作能力的训练,不可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了系统型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对写作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能力的问题。

这种系统型训练,以写作主体的写作过程为依据,依次训练,环环相扣,互为补充。

首先是写作准备阶段的能力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包括:观察感受能力的训练、调查采访能力的训练、阅读集录能力的训练等。通过这些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占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彻底改变学生写作空洞无物的状况,使大千世界的人、事、物、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其次是写作构思阶段的能力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包括:思维能力的训练、想象能力的训练、认识能力和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等。通过这些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新的思维视角与新的思维模式,对客观事物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透视,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文章写作更具艺术性。

第三是写作成文阶段的能力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包括:记人、写事、状物能力的训练;议论、抒情、说明能力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修改能力的训练等。通过这些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词汇,及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能准确、形象地把构思的结果较完美地展示出来。通过反复修改,使文章更为完美。

能力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在课堂进行,有些在课外进行,可采取实践、讨论、练习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各种能力训练能极大地开掘学生的思维活力,增强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型实践——提高素质

写作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只靠一些专门性的训练很难达到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必须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传统写作教学的实践活动,往往先进行调查采访,然后写出文章。这种写作实践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新的写作教学模式要求写作实践必须具有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特点,最终达到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首先是模拟型社会实践。学生在不走出校门的情况下,自己成立报社和杂志社。机构设置与正规报社、杂志社完全相同,采用全员聘任制。所有职务均由学生担任。定期出版报纸和杂志,作为学生内部交流的资料。这样,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报社和杂志社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组织沟通等各种能力,并能得到各种写作能力的训练。没有进入报社和杂志社的学生,可以在校内进行调查采访,为报纸和杂志撰写文稿,同样能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这种模拟型实践活动,避免了学生走出学校的许多麻烦,能够给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最大空间。使写作实践活动产生最大的收效。

其次是专业性社会实践。这种实践活动是与各县市地区的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合作性社会实践。学生在各单位的组织下,以记者或编辑的身份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的写作知识,锻炼实际工作的能力。这种实践有编辑和记者的指导,工作比较正规和系统。实践的目的性较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是综合性社会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没有较强的目的性。只是让学生组成各种小组,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有实际工作的机会。从而使他们了解生活、熟悉生活、感悟生活。在实践中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学会观察生活,抓准素材,学会思考,洞悉生活的本质。通过实践,能够写出各类优秀文章。综合性社会实践旨在学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无疑对学生文章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上几种形式的写作社会实践,交替进行,互为补充,使实践环节成为写作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强化综合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研究型学习获取知识,通过系统型训练锻炼能力,通过创新型实践提高素质。由以上三部分构成的全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是在创新教育视阈下研究形成的。它以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据,以能力训练和素质提高为宗旨,使写作课真正成为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课程,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1]孙营.突围与重构: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2]梁正义.关于高校写作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3]徐岚.高校写作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4]安玫.教学过程本质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5).

[5]蒙继承,李琦玲.高校写作课教学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4).

[6]张海珍.写作教学应注重写作主体素质的培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7]李博微.高校应用写作课写作训练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07,(11).

Analysis of College Writ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ZHANG Cong-rong
(Collegeof Liberal Arts,Dalian Univers ity,Dalian,Liaoning116622)

With itsfeaturesand rules,college writing teaching isbeneficia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nova tive awareness,waysof thinking and ability,which isof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However,many problemsexist in thepresent teaching.Research from theperspectiv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writing teaching mode can ensure writing classto be the important curriculum in innovative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writing teaching;innovative education;research-based learning;system-based training;innovative practice

H193.6

A

1674-831X(2011)01-0048-04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0-12-09

张从容(1962-),女(满族),辽宁大连人,大连大学教授,从事小说理论研究和写作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