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

2011-08-15曹海燕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汉英英译全球化

曹海燕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

曹海燕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影响着汉英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重心由外国译者转变为中国译者。全球化既给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汉英文学翻译面临挑战,由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愈来愈得到彰显。全球化促成了汉英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为汉英文学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全球化;汉英文学翻译;中国译者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媒介,对翻译所进行的研究自然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巨大影响。自上世纪末全球化就一直是翻译界学术讨论中的热门话题。随着对全球化问题和文化问题的深入探讨,汉英文学翻译也成了学术讨论中的焦点话题。本文旨在就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做一综述性的探讨。

汉英文学翻译就是指把汉语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这里所说的汉语文学作品是指按照中国现代文体分类“四分法”所划定的文学作品,具体来说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类(李长栓,2004)。本文所指的汉语文学作品包括了中国历史各个阶段出现的文学作品,既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作品,也包括近现代的文学作品。

1.全球化与汉英文学翻译实践重心的变化

1.1 全球化的界定

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然而目前人们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仍然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本文采用王宁教授从文化学和文学的视角对全球化的定义,因为这一定义更在于强调不同民族文化和文学之间的交流趋势,而非追求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雷同的全球文化或文学。王宁教授从7个维度对全球化进行了理论构建:“一种经济一体化运作方式;一种历史过程;一种金融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一种批评概念;一种叙述范畴;一种文化建构;一种理论话语”(王宁,2003)。本文着重第二个维度,即“全球化是一种历史过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下西洋,西方传教士来华,直至当今的全球合作与交流,这都是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人类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一直在交往,在相互影响。在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这种交往和相互影响正在不断增强。汉英文学翻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发生着重心的变化。

1.2 汉英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重心由外国译者转变为中国译者

笔者认为可以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翻译界“文化学派”的崛起为分水岭把汉英文学翻译划分为早期和当代两个时期。早期汉英文学翻译始于明末清初的西方传教士,尤以意大利和法国的传教士居多,18世纪到19世纪的法国更是成为欧美汉学研究的中心(谢天振等,2009),大量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法语,这一时期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也主要靠从法语等其他语言的间接翻译或转译。真正的直接的汉英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为了便于讨论,这里的汉英文学翻译主要限定于英国和美国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19世纪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汉学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理雅各、翟理思、亚瑟·韦利、戴维·霍克斯等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翻译家(马祖毅、任荣珍,2003)。美国对中国文学的译介较晚,开始于20世纪初以埃兹拉·庞德为代表的美国翻译家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但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已经逐渐成为西方世界唐诗研究的中心(马祖毅、任荣珍,2003)。20世纪60年以来随着大量汉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国外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增多,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也被大量译介。

在西方各国翻译中国文化典籍和文化作品的同时,中国也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历史的翻译西方各国文学作品的高潮。这些文学翻译作品使中国读者开阔了眼界,更广泛地认识了世界。但相对于外国译者的汉英文学翻译和中国译者的外国文学翻译,由中国译者所做的汉英文学翻译却表现为人数少和译作少。中国学者外译中国文学作品比较著名的,较早的有清末的辜鸿铭,之后有林语堂、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季羡林、王佐良等,现更有许渊冲、汪榕培、刘士聪等,他们得以从事汉译外的原因大致相同,他们都有颇深的汉语和英语语言造诣,他们都热爱祖国文化并乐于从事汉籍外译的活动。但总体来看,汉译外的人员远远少于外译汉的人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文化问题的不断探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对外介绍中国文化的需要,汉英文学翻译愈来愈得到重视,由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愈来愈得到彰显。从事汉英文学翻译的中国译者和学者数量不断增加,各种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大中华文库》(英译本)的出版都标志着汉英文学翻译的重心正在转变到中国译者身上来。

2.全球化给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提供了机遇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要朝着大同化的趋势发展。全球化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一体化,各国的经济发展从未像现在一样彼此互相依赖。而文化的全球化却是指“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朱耀先)。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主张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世界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11月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规定,“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宣言》还制定了“文化多元化”的政策,指出“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必须确保属于多元的、不同的和发展的文化特性的个人和群体的和睦关系和共处。主张所有公民的融入和参与的政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民间社会活力及维护和平的可靠保障。因此,这种文化多元化是与文化多样性这一客观现实相应的一套政策。文化多元化与民主制度密不可分,它有利于文化交流和能够充实公众生活的创造能力的发挥”。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数千年来,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光彩夺目,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还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更要努力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

文学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正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诞生的中国翻译界“文化学派”所认为的:“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蕴意的理解。”(孙致礼,1999)也就是说,文学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中国的文学作品作为汉语语言和汉语文化的集合体在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中国译者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谈到诗词翻译的时候,许渊冲教授说:“一般来说,理解诗词的能力,中国译者远远高于外国译者,如果说中国译者能理解十之八九,那外国译者只能理解十之七八。而用外文表达的能力,外国译者一般高于中国译者,如果说外国译者能表达十之八九的意思,中国译者也只能表达十之七八。外国译者表达能力再高,总超不过他的体会,如果中国译者也能表达十之八九的原意,那他的译文就可能胜过外国译者的译文了。”(许渊冲,2003)这也正体现了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的独特优势。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和英美国家人民对于彼此的语言和文化愈来愈熟悉和了解,而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得以普及,中国学者英语水平足以与英美人相媲美。这些也使得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成为可行。

3.全球化使汉英文学翻译面临挑战

全球化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多元化,似乎是各民族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和谐共处,共同构建世界文化。然而事实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如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文化自恋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虽然文化间的交流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但这种相互作用从来都不是平衡和平等的,文化间的关系并非都是和平、和谐的。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凭借经济优势和社会进步逐渐融入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把他们的意识形态强加于这些弱势文化,使得弱势文化逐渐被同化并且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一些文化坚持封闭自己以保留原貌,忽略历史的进步和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最终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如何在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中国的民族和文化身份成了中国学者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这一事实的影响,正如姜秋霞教授所说:“从理论上讲,文学翻译应是双语转换与文化间的非政治性交流,是不同民族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接受。然而在此交流过程中,文学翻译会受到社会文化如文化地位、文化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的便是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与话语侵略在翻译中的体现。”(姜秋霞,2009)汉英文学翻译一直以来便是以外国译者为主,“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译介有他们的眼光,其翻译作品的总和就形成了西方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总体概念。由于对非母语的文化、语言的理解很难做到全面、公正、深刻,就造成了这种总体概念的片面以至歪曲”(潘文国,2004)。因此要完整、全面地介绍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单靠外国译者是完全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由中国学者和翻译者对中国文化、文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翻译,才能完整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4.全球化促成了汉英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汉英文学翻译成为中国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是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翻译界“文化学派”的诞生而悄然崛起的,是文化全球化和文化研究的直接结果。由中国译者进行的汉英文学翻译实践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汉英文学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现粗略统计如下:

4.1 专题论文

限于篇幅,笔者仅就对汉英文学翻译的意义的认识列举几篇论文,以点概面,体会汉英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

1995年《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发表了汪榕培的“古典名著汉译外是我国文学翻译领域的短线”。1997年《中国翻译》第2期发表了李国林的“汉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浅谈杨译《儒林外史》英文本对文化词语的翻译”。1998年《中国翻译》第6期发表了林克难的“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提出应该关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双向翻译不平衡现象。1999年《中国翻译》第5期发表了裘克安的“中英互译与二十一世纪”,指出中译英的任务大部分落在中国人肩上,21世纪由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更需要把中国古今的优秀作品和中国人的新思想译成英文传播出去。2000年《中国翻译》第2期发表了韩子满的“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指出就文学翻译而言,从文本的选取、策略的选择到译文的接受这一整个翻译过程,都可以看出文化失衡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弱势文化的发展。探讨文化与翻译问题,必须意识到弱势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利处境,并努力加以改善。2004年《中国翻译》第2期发表了潘文国的“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呼吁中国译者应在加强中英语言与文化修养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从事汉籍的外译工作,为在新世纪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4.2 专题论著

1992年10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 《中国翻译》编辑部对首届中译英学术研讨会发言稿及近几年汉英翻译研究论文整理成的《中译英技巧文集》。1995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马祖毅、任荣珍编著的《汉籍外译史》,并于2003年出版了修订本。2004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包惠南、包昂编著的《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2005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汪榕培、李正栓编著的《典籍英译研究》。200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王宏印编著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和谢天振等著的《中西翻译简史》。2009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汪榕培、王宏著的《中国典籍英译》。

4.3 专题会议

1990年12月中国译协在北京召开首届中译英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汉英翻译研究的成功开始。2002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决定,增设“典籍英译学科组”,中国典籍英译正式登上中国学术界的舞台,自2002年已举办6届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无论是参与者的数量还是研究论文的质量都会有巨大的进步。2007年4月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共同主办了“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旨在进一步提高中译外翻译队伍整体素质和翻译质量、推动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中外交流。

4.4 专题活动

国内汉英文学翻译领域的五大赛事:1)“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1986年创办,每年一届,是目前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大赛。2)“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文学翻译组竞赛,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主办,希望藉此提高世界各地华族社群对文学的兴趣,为21世纪华文文学开路。3)CASIO杯翻译竞赛,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承办,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协办。4)戈宝权文学翻译奖,由戈宝权利用自己给江苏省图书馆捐献藏书获得的奖金而设立,由译林出版社主办,旨在发现和培养翻译人才,促进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5)“优萌杯”翻译竞赛,由深圳优萌实业有限公司出资赞助,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主办,是面向全国35周岁以下译界人士及翻译爱好者的年度汉译英竞赛,旨在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奖掖中青年翻译才俊(特别是汉译英中青年才子),促进中国翻译教学,发展翻译专业。

大规模中国文学名著英译:1992年开始湖南人民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成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窗口。1995年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版)工程正式启动,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是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由20多家出版社承担,计划出版百余种著作。

除此之外,全国已经设立了多处“典籍英译研究中心”或“典籍英译研究所”,从事典籍英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限于篇幅,无法把二十年来汉英文学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部展现出来,唯求通过上面的综述让大家感受汉英文学翻译锐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5.结束语

许渊冲教授在2007年4月 “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上所做的主题发言中提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世纪,所以把中国文化典籍译成外文是中国翻译界的重要任务。”汉英文学翻译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学者和翻译者们需要正视并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把汉英文学翻译置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来研究,充分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勇敢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韩子满.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0,(2).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李国林.汉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浅谈杨译《儒林外史》英文本对文化词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7,(2).

[6]林克难.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 [J].中国翻译. 1998,(6).

[7]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8]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2).

[9]裘克安.中英互译与二十一世纪 [J].中国翻译,1999,(5).

[10]世界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http://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71/127160m.pdf.

[11]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1).

[12]汪榕培,李正栓.典籍英译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13]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4]汪榕培.古典名著汉译外是我国文学翻译领域的短线[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1).

[15]王宁.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 [J].外国文学,2003,(3).

[16]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7]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8]许渊冲.典籍英译,中国可算世界一流.http://www. china.com.cn/zhuanti/zyw/2007-04/07/content_8081079.htm.

[19]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中国翻译》编辑部.中译英技巧文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21]朱耀先.全球化、文化与翻译.http://www.china. com.cn/chinese/zhuanti/xxsb/749336.htm.

H315.9

A

1008—3340(2011)02—0047—04

2011-02-20

曹海燕,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猜你喜欢

汉英英译全球化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