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胡绳对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2011-08-15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书本知识民主经验

魏 连

(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论胡绳对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魏 连

(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从四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文化工作理论与党建理论,探讨了胡绳在宣传毛泽东思想方面的卓著贡献。

胡绳;毛泽东思想;贡献

胡绳一生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解放战争年代、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亲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在大家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所不解、有所困惑,或想“悉究本末”时,他就毅然决然地冲锋在前,通过宣传的方式给大家解疑释惑。本文主要探讨胡绳在毛泽东思想上的贡献。

一、对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

八年抗战结束,这是中国人民走过的最艰苦的一段路。以后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非资本主义道路?大多数人认为,应走非资本主义道路。那非资本主义道路又是什么道路?大家就不得而知了。是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科学而明确的回答:“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1]“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或者说“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2]1060为什么要两步走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什么要首先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为什么把当时的革命叫做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胡绳为了打破人民心中的诸如此类的谜团,站在科学的高度上及时有效地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基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胡绳认为“毕其功于一役”的说法包含很多错误观念。他是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来宣传说明的。就国际环境而言,最根本一点在于他们误解和曲解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天真地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就是既要采资本主义之长,实行政治民主;又要采社会主义之长,实行经济民主。所以我们所做到的将凌驾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二者之上。”[3]280胡绳指出,这种议论只能表明持此种观点的人的无知。他们无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定期发生的生产过剩的恐慌,大量的失业群众居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事实;他们漠视当时社会主义社会中没有经济恐慌,没有失业群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富裕的状况。就简单地取此所长,补彼所短。殊不知“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不同,资本主义的经济民主也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不同。二者各有各的政治民主,也各有各的经济民主,并不是这个有这样,那个有那样。因此就不能从这里抽出政治民主来和从那里抽出经济民主来,拼凑在一起。”[3]281接着,胡绳又以英美和苏联为例,详细论述了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情况。此例至少使我们明白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政权为全体人民所有,这样就能实现高度的政治民主,并且以这种高度的政治民主保障了高度的经济民主;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大亨”之手,他们支配全体人民的经济生活。这种残缺不全的经济民主,也就只能产生残缺不全的政治民主。而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决不是也不可能是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的简单叠加,也的确无法叠加。因为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保障的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这种权力机制可能导致全民的经济民主吗?不可能!而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只有在政治民主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一个是专政的政治,一个是民主的经济,二者关系怎么可能建立!正如胡绳所说:“一定形态的政治民主必然是和一定形态的经济民主相联系着的。所以,以为实行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就是兼英美和苏联之长,那是一场荒谬的说法。”[3]283就国内环境而言,胡绳指出,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要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向前发展,就必须首先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为什么?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当时的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纷繁复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有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有工业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等。正是由于阶级阶层的复杂性,我们不可能不加区别地一下子就把所有资产阶级、地主阶级都统统消灭掉,这样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为什么提出两步走且第一步必须是也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原因。那又为什么把它叫做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呢?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已给出科学解释:因为“这个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而是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这个革命的措施,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这个革命的结果,将使工人阶级有可能聚集力量因而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使资本主义获得适当的发展。”[2]1074我们又如何理解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呢?胡绳给我们一个详尽的宣传说明:“因为消除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就是在政治上实现民主,使中国人民能够过上自由的生活;就是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使中国人民能够过上繁荣的经济生活;就是消灭封建落后的文化生活的基础,使中国人民能够从愚昧、迷信、守旧的老习惯中解放出来。只有在彻底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以后,才能够渐渐产生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在社会主义概念中必然包含着废除私有财产的属性,一切生产手段——包括土地、工厂,等等,都为全体生产劳动者共有。社会主义当然不能容许资本主义制度之存在,不能容许依靠利润而生活的资本家,而要使一切生产品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按劳分配。假如还不能做到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消灭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实现生产手段的社会公有制,那就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状下,还没有可能一步走向废除私有财产,消灭资本主义,因此实现社会主义就不是当前迫切的任务,而是在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相当时间以后的问题。”[3]279

二、对宣传群众路线理论的贡献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之一,是党的生命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认识论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它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内容之一。

那什么是群众路线呢?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通俗而明确地阐述道:“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4]简言之,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政策和策略已制定,下一步最要紧的是如何使广大群众理解它、接受它、掌握它,使之成为群众的实际行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教导的那样:“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5]唯此,群众才会有共同的目的,才会齐心来做,才会真心拥护党的政策和策略。此时,宣传这一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工作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胡绳紧跟时代脉搏,迅速、及时地宣传了群众路线这一政策和策略,加强了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

胡绳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是目的的话,那么一切依靠群众则是手段。这是因为:所谓一切为了群众,就是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必须对人民负责,善于为人民服务;所谓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就是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和策略。

胡绳还进一步宣传到,如果说以前的毛泽东同志是从马恩列斯的著作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的话,那么,经过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时期到当时还在进行中的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同志又在革命实践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最大依靠性。党的事业,“无论是革命或者是建设,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当然“人民群众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自己来做”,才能将党的政策和策略落到实处,并结出丰硕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看到了农村破产、工业颓废、人民饥饿的惨景,看到了国民党专政时期灾荒遍于四方的罪恶,才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千百万群众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救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实际运用。

胡绳说,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的话,那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策和策略,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实质上是一致的,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胡绳详述到群众路线“不是虚构出来的”,“是来自实际生活的实际经验的总结”;“不是从群众的经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是群众中正确意见的概括和提高”。它是“党把群众的智慧、经验,集中起来,形成政策,再交给群众,使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当然这一政策和策略的实际完成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断然不是一纸命令就可以做到的,它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他具体分析道:“群众中通常总是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有些人对党的政策接受比较快,有的则比较慢。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积极分子,并通过积极分子去带动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群众。对于积极分子,也需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觉悟。”“我们一定要从群众的觉悟水平出发来进行工作。当群众对党的政策还很不了解的时候,必须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善于等待群众提高觉悟,切不可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强迫群众行动,而成为命令主义。”“同时也要善于区别群众中的正确意见和错误意见,切不可迁就错误的意见,而成为尾巴主义。”

总之,群众路线这一政策和策略是通过群众的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而“通过群众的实践来考验和丰富党的政策,这是毛泽东同志一向提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方法。”[6]

三、对宣传文艺工作理论的贡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同志在我们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时,根据我国思想文化界的具体情况,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论的辩证法原理提出来的。他在说明此方针时曾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7]“双百”方针在当时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它发展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改变了几近“凝固”的教条主义风气,反映了艺术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那我们又当如何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双百”方针的意义呢?不用说当时一定有不少学者、专家给出不尽相同的宣传解释,如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如北京大学的教授李汝琪等。限于篇幅不能详述。胡绳作为学者、专家又是怎样宣传这一方针的呢?大致说来,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

(1)他指出该方针是探求客观真理的需要。真理的实现是一个无限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主观真理与客观真理的统一。它绝不像许多资产阶级的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真理没有客观标准,只要“言之有理”就算真理。事实上,科学上的是非不是取决于主观上是否“言之有理”,而是取决于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胡绳说:“要使我们的主观认识达到客观真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当客观的科学真理还没有为我们所掌握的时候,就必须容许人们从各种不同方面经过各个不同途径进行探索,进行各种不同的试验,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说,并且进行自由讨论。这样,我们就能够一步步地接近客观真理。”[8]407

(2)他指出该方针是求得完全知识的需要。为求得完全知识,往往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从各个不同方面去研究。无论就自然界还是社会界,我们既要研究其整体,又要研究其部分。整体研究使知识系统化,部分研究使知识完整化,且部分研究是整体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这样,不同学科的具体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正如胡绳所言:“从不同的学科的研究出发,对于共同有关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也是必要的。这种讨论对于从事这些不同学科的人说来,都有扩大眼界的作用。通过这种讨论,可以相互吸收正确的意见,取长补短,可以使由于某一学科的局部范围而有时难免形成的某种片面性得到克服,并且使问题得到比较全面的解决。”[8]408第三,他指出该方针是不同学派自身发展的需要。胡绳主要分述了两种不同情形的学派。一种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与错误的或基本错误的不同学派,如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学派和唯心主义学派;一种是,不是正确和错误的对立,而是它们在各自领域为探究真理作出了各自贡献的不同学派,如中医与西医。针对第一种情形,胡绳认为:“在这种不同学派之间,应当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验来辨明谁是谁非。站在正确方面的学派应当在同错误作斗争中克服错误的主张,发展正确的主张,也要吸收对方所提供的某些有用的思想材料。”[8]409针对第二种情形,胡绳认为:“这种性质的不同学派完全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在科学史上,这种性质的不同学派发展的结果,并不是这一个学派克服了那一个学派,而是在各个学派所提出的积极贡献的基础上,使科学的发展进入更高的阶段。”[8]409第四,他指出该方针是改造世界的需要。我们知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更大。当然,主观见之于客观是前提条件。“但是也常有这种情形,为了达到预期的某一目的,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那样的方法。两种或更多种的方法虽然都有某种客观规律性的依据,但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因为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性的更深的认识的基础上,因为是更充分地利用了有关的各种客观规律性,所以比别的方法更好更有利。”“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的力量来改进我们的实践,不让我们的实践停滞在已经达到的水平上面。”[8]410由此可见,胡绳的较为全面的宣传,使大家真正认识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科学事业的一个积极可行的重要方针,是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界中的领导地位的一个紧要方针,是毛泽东思想中大放异彩的又一主要方针。要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1941年至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与《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报告。且从1942年春开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普遍的整风运动。为什么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呢?主要是当时“我们的学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党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文风也有些不正的地方。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现在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因此,有加以抵制之必要,有加以研究分析说明之必要。”[9]812毛泽东同志在谈及学风问题时,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拥护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而主观主义主要有两种:一是脱离具体实践的教条主义,一是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的经验主义。或者说,教条主义者只重书本知识,只重理论,不重实践;而经验主义者只重个别的、特殊的实践,不重书本知识,不重理论。基于此,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必须使上述两种人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必须使两种人互相结合。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9]818当然,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学风的原因之所在,此学风也是我们党建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至于为什么“必须使上述两种人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如何“使上述两种人各自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或者说,如何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当时很多人心中还存有糊涂观念。为使之明朗化,胡绳多次撰文来宣传这一理论,如《怎样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科学研究的态度》《墙》等文章。

胡绳在宣传该理论时指出,教条主义者,只知熟记书中的文句,熟记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有孜孜为学的精神,却没有缜密思虑的头脑,更不会辨别、运用和发展这些知识,只会呆板地把以前所学知识照搬于此时此地。这种照搬的方法,害人害己,害国害家。教条主义者王明就是一个很好

四、对宣传党建理论的贡献

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党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同志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的例证。而经验主义者,总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却不知如何分析和总结经验,不知如何把零乱的经验提高到理论水平。他们往往以局部经验替代全面事实,从个别经验中直接引申出一般结论来,他们不顾及局部性和特殊性,而把这些经验绝对化和普遍化起来,那是非招致严重错误不可的。“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就是对经验主义者最大的嘲讽。

胡绳还更深层次地宣传道,无论对于学习书本知识还是对于从事实际工作都必须确立正确的方法。学习书本知识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读书不能只是用眼读,而且要用头脑来读。用眼睛读充其量只能知道书中有些什么话,用头脑读却能知道在这些话之间的逻辑系统。”[10]155也就是说,要好学深思!难道好学深思,书本知识就完全属于自己了吗?不是,此时理论还是理论,还没有向实际方面发展。可见,只学只思还不行,还要看到丰富活泼的实际,看到真实的人民的命运。这是说,使只有书本知识的人回到实际工作中去,用实际经验来帮助他确实地掌握书本上的理论。

从事实际工作的正确方法又是什么呢?胡绳认为:“首先必须认真地工作,认真地反省。……切实检讨具体的经验,加以分析研究,并和过去其他的具体经验比较参证,然后从中得到比较一般性的结论。——这样做,就是所谓‘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10]158胡绳还进一步宣传道,经验固然可贵,但是一个毫无书本知识的人,对于他的丰富经验,纵欲整理总结,也一定有无从下手之苦。所以,有工作经验的人,还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还要认真读书。只有这样,理论和实践才不是“两橛”,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才可能打成一片。这是说,使只有实际经验的人去认真读书,用书本知识来帮助他总结、综合其全部经验。

至此,我们知道了有书本知识的人与从事实际工作的人都应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以及怎样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的问题。那么大家说,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的结合,也就是使抽象理论具体化和使具体经验理论化这两件事中,是否存在哪一件更为重要,哪一件更该先做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胡绳给出了解答。他说,虽然我们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分成两方面来讲的,其实,它们不是“两件截然分开的事,而是相互辅助,相互为用的”[10]160,不存在谁比谁更重要,谁比谁更该先做的问题。两者的结合就像水和奶汁的融合,不分彼此。

总之,在胡绳的大力宣传下,不但有助于读者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我们党的学风思想,而且有助于读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并坚定了读者运用科学理论的武器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5.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胡绳.论所谓“毕其功于一役”[M]∥胡绳全书:第1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5]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M]∥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6]胡绳.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M]∥胡绳全书: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99-405.

[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9.

[8]胡绳.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M]∥胡绳全书: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胡绳.怎样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M]∥胡绳全书:第1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Hu Sheng’s Contribution in Propaganda of Mao Zedong Thought

WEI Li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Jinan 250353,China)

Hu Sheng’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promoting Mao Zedong Thought are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ory,policy and strategy theory,cultural theory and party building theory.It is considered that,he publicized almost all aspects of Mao Zedong Thought.

Hu Sheng;propaganda of Mao Zedong Thought;contribution

A 841

A

1008-9225(2011)01-0007-05

【责任编辑:王立欣】

2010-09-21

魏 连(1974-),女,山东鱼台人,山东轻工业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书本知识民主经验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针灸学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中的不对称问题与思考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