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做实侨务工作服务助推科学发展

2011-08-15中共新邵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李世太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新邵县侨眷侨务工作

★中共新邵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 李世太

创新做实侨务工作服务助推科学发展

★中共新邵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 李世太

新邵县是湖南省侨务大县。现有海外侨胞、留学生、港澳同胞4383人,归侨侨眷、港澳眷属15762人。近年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支持侨务工作,形成了侨务工作发展的“洼地效应”;充分挖掘利用侨务资源,大力引资引智;侨务部门积极为海内外侨界人士提供贴心周到服务,赢得了广大侨胞的信任;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侨务工作在服务发展中找准了位置,彰显了作为,侨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在对侨认识上突出一个“高”字,切实强化侨务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县把“兴工强县、开放活县”作为县域发展战略,侨务工作提到了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对侨务工作的认识上走出了“上级重视,县乡应付”的误区,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侨务工作格局。

1、注重建立保障机制,增强工作动力。全县各级各部门采取四项措施积极为侨务工作排忧解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给位子。2005年,县委、县政府将县侨办与县侨联合署为经费独立的正科级机构,隶属县委统战部管理。2008年4月,将外事职能划入县侨办,设置新邵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列入县政府直属工作机构,并增加2名行政编制。今年7月,经县编委会研究同意,又增加一名领导职数。二是织“侨网”。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县直正科级单位和乡镇也都成立了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主管统战工作领导负责侨务工作,统战干事为侨务兼干;每个乡镇成立2-3个侨台小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三是促规范。将侨务工作纳入全县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范畴。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坚持对侨务工作一季一专题研究,县人大、县政协坚持对发展侨务经济一季一专题调研,县委统战部坚持对侨眷问题一月一协调解决,从政策措施上对侨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为促进外事侨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足经费。我县是省级贫困县,但对侨务工作经费“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予以优先保证。

2、注重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一是“两眼向上”。及时将我县的侨务资源及优势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主要领导对侨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凡侨务工作有关的会议,积极邀请县四大家领导出席;同时,积极到省市侨务主管部门汇报我县侨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争取他们对新邵侨务工作的关心。二是“左右逢源”。侨务部门行政资源少,为了借力造势,运用社会力量开展侨务工作,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发挥侨务工作优势和作用,提高侨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努力营造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外事侨务工作的浓厚氛围。新邵县建立了侨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定由县统战部牵头,县外侨办每年组织召开两次对台、工商联、税务、教育、民政、公安等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侨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侨务工作情况,处理具体矛盾,及时排忧解难。三是“扑下身子”。开展侨务工作的基础是全面充分掌握侨务资源。对全县侨务对象的海外亲友从政、从商、从学等状况,侨属的生活、经济等情况调查摸底,对重点联络对象还进行了分类分项排队,做到心中有数。

二、在发挥侨力上突出一个“实”字,着力彰显侨务工作优势

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大侨务、大外联、大外宣、大活动”的“四大”工作思路和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方式,打好宣传推介、联谊交流、引资引智这三张“侨牌”,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取得了实效,彰显了侨务工作优势,加快了对外交流进程,促进了我县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1、打好“宣传推介牌”,在扩大新邵对外影响上做实功。一是用心造侨势。近几年来,我县立足实际,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在打造具有新邵特色的侨务媒体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增设海外热线专页;开设侨务专栏;创办《新邵侨讯》季刊;编纂出版了《走向辉煌》一书等。通过这些涉侨媒体广泛宣传我县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宣传我县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项目优势和政策优势,较好地增进了海外外侨华人对新邵的了解,扩大了新邵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用心拓侨源。我们牢固树立“大侨务”理念,在对本地侨情资源进行梳理、核实的基础上,着眼全国3000万海外侨胞,有针对性地搜集重点侨胞和社团资料,创造性地建立了“三网一库”。“三网”即境外工作网,从归侨、侨眷及港澳眷属中物色87名能人组成对外联系网,与省、市及周边县市外事侨务部门构成纵横向联系网;“一库”即侨务资源资料信息库。通过“三网一库”,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互通信息,互利合作,实现侨务资源共享,形成侨务工作新优势。

2、打好“联谊交流牌”,在推进新邵对外交流上出实招。开展联谊交流既是侨务工作的日常性工作,又是推动侨务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加强与重点侨胞侨眷、港澳同胞及眷属的经常性联系与沟通,赢得他们对我县的关心、关注。我们主要从重点活动、文化教育和经贸合作这三个层面上积极推进对外联谊交流。在重点活动层面上,先后开展了“港澳侨政协委员相聚新邵”、“三胞三属中秋茶话会”、“海外华商和港澳商新邵行”等活动,邀请美国北卡州中国中心执行主任谢立安博士、美国慈心慈善基金会谢政达主席等300余名海外知名人士和重点侨台商来我县考察。2010年6月23日,我县又与美国加州温瑟市在长沙市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意向协议书。随后,美国加州温瑟市友好代表团对我县进行了考察访问,参观了我县城市建设、学校企业,与县主要领导进行了座谈。开创了邵阳市各县市区与国外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先河。在文教卫生层面上,2010年7月8日,邵阳正骨医院与泰国正大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2009年,选派两名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年轻教师到泰国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学,新邵一中常年聘请2名外籍教师来校担任英语口语教学。通过我们的协调推荐,2009年5月,我县农民画家李子明应邀赴美国旧金山美国中国画院、南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个人画展,其作品被美国南海艺术中心、美国中国画院、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收藏。他是我国第一个被邀访美举行画展的农民画家。在经贸合作层面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多次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开展经贸合作洽谈,每到一地向当地华人华侨及华人社团介绍我县发展情况,推介项目,共有400余人次参与经贸合作交流。

3、打好“引资引智牌”,在助推新邵经济发展上有实效。一是注重以侨引资。充分运用海内、海外“两个平台”和侨界智力、财力“两大资源”,通过“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商”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海外侨胞参与各类经贸活动,努力把海外华侨华人的资金、技术、智力转化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动力。二是注重以侨兴商。利用华侨华人在外市场网络广、信息灵的优势,借侨胞之力推动我县各类企业搞好市场定位,发展特色产品,扩大外贸出口。同时,发挥侨胞在当地的地缘、业缘优势,大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我县优势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县优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在为侨服务上突出一个“情”字,认真把握侨务工作关键

为侨服务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主要通过维权、搭台、解困等三种方式为侨开展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心为侨所想,情为侨所系,利为侨所谋。

1、大力提高侨胞地位,扩大社会参与度。一是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搭建侨胞侨眷参政议政平台,是引导他们表达诉求、反映呼声、提高自身、参与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们推荐了一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侨界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目前,全县已有37名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及眷属担任了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中省政协委员1名。每年在县“两会”召开前召开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座谈会,集中对他们参政议政知识进行培训,探讨总结参政议政经验,着力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水平。二是搭建民主监督平台。先后推荐11名侨界人士担任市县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教育督导员,为确保党政机关依法行政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倾心帮扶侨眷侨企,当好侨益“守护神”。一是通过排忧解难维侨益。针对归侨、侨眷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办”字当头,善维侨益,为侨服务,为侨而办。会同县民政局制定涉侨低保政策,将城镇和农村的困难归侨、侨眷均列为低保对象,实行“应保尽保”。针对侨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每年组织召开“新邵银行与侨资企业合作座谈会”,建立侨企快速融资通道。2009年至今,累计协助侨资企业成功融资5576万元,有效促进了侨资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建立机制维侨益。专门设立了侨界信访办公室,认真听取归侨侨眷及港澳眷属的呼声,做到“以真诚换信任,用热情换理解”,答疑释惑,化解矛盾。三是通过执行侨法维侨益。就是注重侨法的宣传普及,协调县法制宣传部门,将侨法先后列入全县“四五”、“五五”普法规划,并抓好全县经常性的侨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侨法意识。近年来,先后三次对全县各乡镇、有关部门贯彻实施“一法两办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妥善解决,督促解决了一批涉侨侵权案件,有效地维护了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

3、积极开展“侨心工程”,合力形成“侨捐热”。一方面,我们贴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侨界人士的高度信任,广大侨界人士倾心回报桑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加强与海外侨胞、基金会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关注新邵,为落后地区“雪中送炭”,为困难群众倾注真爱,大力推进“侨心工程”,做强了社会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我县侨务工作品牌。一是海外捐赠工程。近年来先后引进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香港应善良基金会、美国慈心慈善基金会等9家海外捐赠机构来我县开展捐赠事业,涉及学校、卫生院、水利设施、公路建设等捐赠项目,新建教学楼和卫生院15栋5000多平方米,资助贫困学生和奖励优秀学生、教师600余人次。项目资金遍及全县90%以上的乡镇,带动地方财政投人2100万元,社会捐赠近100多万元,目前,海外捐赠已成为全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公益的重要辅助力量。近三年共争取海外捐赠资金1861.5万元。二是扶贫助学工程。几年来,先后有美籍华人张明为、侨胞廖斌成立了新邵县一中教育促进会,侨眷刘中昌成立了侨界扶贫助学基金会,侨眷宁建国成立了新邵县光彩基金扶贫助学基金会,陈家坊镇扶贫助学基金会。针对侨界助学的不断增多,2007年8月,我县专门成立了新邵县侨界资助贫因大学生基金会,每年举办扶贫助学款集中发放仪式。近三年来,我县侨界累计发放助学金117.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16人。三是聚侨救灾工程。近年来,我县先后发生了“5.31”特大山洪灾害、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以及夏秋连旱、暴雨等自然灾害,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巨大,给灾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我们在第一时间动员海内外侨界参与救灾活动,得到了广大侨胞的积极响应。据统计,近五年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国际友人为我县的各类救灾捐赠款物达900余万元。

猜你喜欢

新邵县侨眷侨务工作
我的十年侨务工作
侨眷焦治稼:“古渡诗人”的家国情
唱响侨务工作“奋进曲”
基层侨务工作要善于用“势”
侨眷帮扶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侨胞侨眷老当益壮 坚持18年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篮球小将赛场竞技
红豆侨屋:让侨眷感受家的温暖
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以湖南省道县和新邵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