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2011-08-15鲍仁国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

鲍仁国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鲍仁国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长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忽视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现象,文章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一些对策和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渗透;培养

一、引言

国际形式的变化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也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此,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制定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书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讲解和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培养,广大英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之适应21世纪国际交往中对跨文化人才的需要。

二、语言、文化与跨文化意识

(一)什么是语言?

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Sapir)在《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1921:221)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二)什么是文化?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H.Goodenough,1981,Chapter 4)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创造的动力和表达内容,“制约着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方向,从而使民族语言带上自己的文化特征,形成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2]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正是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学习语言就必须学习该语言的文化,了解文化有助于学生掌握该语言的本质,从而真正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教一门语言也就是教一种文化,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该语言文化的过程。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是单纯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还应当把英语文化教学列入到其语言教学中,在教学当中渗透对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四)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的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文化具有良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来思考事情并做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际活动。简而言之,“跨文化意识”就是指对于影响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自身文化和其它文化的理解,包括对人类行为的表现和文化模式差异的理解。[3]当学习者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后,这种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对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必须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学,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其跨文化意识,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理念认识上的误解,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就是传授给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就是课堂知识的权威和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英语语言知识;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学时间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讲解上,却忽略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经指出,“很多大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说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当代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即使已经拥有了四、六级英语证书,但由于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得不够,不熟悉中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在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时仍然障碍重重,甚至闹出很多笑话,因而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和物质条件,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这种语言。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中就必须实施文化教育,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并进行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之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系统、充分地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呢?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渗透和培养的对策和方法

如前文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表明掌握目的语文化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者对该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该语言的前提条件。正如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所说:“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割。”(Kramsch,1998)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著名学者王佐良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学习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结合课文了解词汇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差异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王立非,2000)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广泛。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4]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兽,在封建社会是皇帝和皇家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一个褒义词;而在英语国家中,“龙”却被看作是一种能喷火的可怕的怪物,代表着邪恶的力量或势力,是一个贬义词。因此中文中的“望子成龙”翻译成英文时可意译为“Wish your children have a bright future”;而“亚洲四小龙”则翻译为“The four tigers of Asia”;再如:“狗”和“dog”在汉英语言中都指同一种家畜,但是这两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却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狗”在汉语中属于贬义的意思,有被唾弃的含义,如“丧家犬”,“狗腿子”,“够奴才”,“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英语中,“狗”却是人们喜欢的宠物,被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dog”(像狗一样忠诚)。此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发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第七单元Text A当中的词汇表有这样一个单词:politician,而politician和statesman这两个词,大多数学生都会把它们翻译为“政治家”,从汉语意思上很难看出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但在英美国家,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前者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指以党利、私利为目的的政客或专搞党派政治的人,相当于汉语中的“政客”。而后者指那些有才干、对国家利益有献身精神、受人尊敬的国务活动家或政府高级官员,即“政治家”。同样在这套教材中的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中的“red meat”指的是牛肉或羊肉;而“white meat”则指的是鸡肉或鱼肉。

(二)通过围绕教学内容介绍有关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文章为我们提供的文化元素进行文化渗透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所传递西方文化价值观。现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发行的全新版《大学英语》为例,该套教材中包含了大量西方文化内容的文章。如第三册第七单元Text A《Life of a Salesman》,文章讲述的是一位63岁高龄的老推销员比尔·波特(Bill Porter)每天早晨5:45出门,拖着残疾的身体行走10英里(相当于16公里)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产品,一直工作到晚上7:00回家的一天的艰辛生活。文章浅显易懂,但是简单的语言折射出的却是美国文化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观。“个人自由”这个概念几乎是所有美国人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东西。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都有掌握自己命运的需求和权力,并且不受任何人的干预。为了这份自由,他们需要付出自立的代价。文章中有一句话就很好地阐述了这个观念:“…a journey to Portland’s streets,the battlefield where he fights alone for his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波特兰大街是他为独立与尊严而孤身搏杀的战场)。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在这套教材中的其它文章中也都有所体现。如:第一册第四单元Text A《Tony Trivisonno’s American Dream》,第二册第五单元Text A《True Height》和第三册第一单元Text A《Mr.Doherty Builds His Dream Life》等。

(三)利用中西文化异同比较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语言能力的获得主要在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而语用能力的获得关键是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思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地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和分析。

1.称呼:中西方在称呼方面也不一样。中国人因为长期受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带称谓称呼他人,习惯上称呼某某人为某某经理,某某校长,某某大爷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都喜欢别人直接称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2.问候语:中国文化的见面问候语通常是“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大招呼,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而西方国家的人见面大招呼所谈的通常是以天气、健康状况、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为话题。

3.赞扬:中国人讲究谦虚,在与人交往时,把“卑己尊人”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当受到别人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来表示谦虚有礼,中国人通常会说“哪里,哪里”(where,where)。这样的回答会让英美国家人士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语言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是很愉快地接受并表示感谢。西方人通常会说“Thank you”。

4.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使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就会觉得见外,很别扭或者认为这样关系就疏远了;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受到别人的帮助都会感谢对方。

5.告别:在告别时,汉语中表示关心对方的话通常是“您走好!”或“您慢走!”英美人士告别时一般说“Good-bye”或“See you(later)”。

6.禁忌: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双方都有各自的禁忌。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对方年龄、婚姻、收入等用以表示关心;在英美国家,包括身高、体重、收入、年龄、婚姻状况(尤其是女性)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属于禁忌的范畴;中国人通常是出于关心和友好而谈及上述私人问题;而英美人士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私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美人士看来就会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和监视别人活动的话题而不受欢迎;再如,中国文化在称呼上通常都喜欢带上“老”字来表示对对方的尊称;而在西方文化中,不服老的思想意识非常严重,很多西方人,尤其是老年人,非常忌讳别人说他们老。

7.价值观念:人类学家认为,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认为个人归属与集体,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个人的人格只能依附于群体的共同人格;而西方文化强调更多的是个人主义、个人行为自由和个人利益,人本主义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他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去实现个人利益,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有比较才有了解,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从这些表面的文化现象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后面隐含的跨文化交际的规则,以及语法规则使用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同时,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思维。

(四)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和录像资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录像、电影和互联网等),根据教学要求,尽可能地给学生介绍和提供有关西方国家文化的录像资料和影视作品来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宗教信仰、道德行为和社会规范,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五)通过对比中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节日是一年中被赋予特殊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集中展现,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综合和延伸。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有代表性的一面。它体现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节日是一个国家文化长期沉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每到异国他乡,人们若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英美国家传统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来临之际,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并且要求学生参与到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中来。如讲到万圣节,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面具和南瓜灯,在班级里搞一个万圣节晚会;讲到感恩节,可以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上温馨的祝福卡片等等。并适时与中国的一些主要传统节日进行对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通过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对比,既扩大了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了学生母语文化意识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思维。

(六)通过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渗透和培养

教师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或课本上出现的文化专题定期举行一些文化讲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来做与英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学、西方哲学、《圣经》、古罗马神话、古希腊神话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介绍英美国家的思想观念、风俗民情和文化内涵,给学生展示英语文化的整体面貌来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性认识。讲座或报告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就目的语和本族语的文化异同进行比较,并通过答疑解惑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并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努力去消除误解和冲突,同时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具有很好的文化敏感性。只有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做出正确的反应,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最终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

[2]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47-148.

[3]谭玲.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57.

[4]刘满堂.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3):120-122.

[5]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意识
情景交际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