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的“物与”伦理

2011-08-15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众生佛教万物

谢 逸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即儒、道、佛三家,都反对任何形式的对动物的虐待,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一、儒家:物与为怀

人们习惯于用“爱人”或“克己复礼”来解释“仁”,虽然并能说有违孔子、孟子等儒家圣贤的本意,但无形中却将仁爱之德限制在人伦之际,淡化了其同时也为处理人与动物关系之原则的重大意义。

孔子不是素食主义者,也是要吃肉的。孔子的肉食除得自于国君的赏赐和朋友、弟子们的馈赠外,渔猎也许就是一个最经常的来源了。据《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1]P99-208这就是说,孔子只钓鱼而不网鱼,只射飞鸟而不射栖宿之鸟。钓鱼自然是“愿者上钩”,仰射飞鸟也具有一种人与动物平等竞争的意味,此皆不失其仁心的表现,非竭泽而渔、焚林而猎者可比。据《礼记·檀弓下》载孔子“弊帷不弃,将以埋马;破盖不弃,将以埋狗”[2]P326,狗马虽为禽兽,然有功于人类,故人类应善待其终,此足令今日养宠物而“始乱终弃”者汗颜。从孔子的行事,我们可以总结出他对待动物的基本态度应该是,人们可以捕猎和食用某些动物,但决不能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形式虐待动物。

孟子也不反对食肉,他甚至还将“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作为施仁政、行王道的理想功效,但他同时也说过:“君子之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故君子远庖厨也。”[1]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人都本能地具有“恻隐之心”,即对自己以外的人或动物的痛苦和危难怀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心,这是人与禽兽之间仅有的一点区别。人们看到活蹦乱跳的生灵就不忍心置之于死地,听到动物临死时凄惨的哀号就不忍心去吃它的肉,但又不能不吃肉,就只好把屠宰和烹制的事情交给专门的人员去处理。如果人们在食肉时能怀有一颗对所食动物的歉疚之心的话,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减轻动物临屠时的痛苦,更不会以虐待动物作为泄愤或解闷的方法。

后世的儒生,特别是宋明理学诸子,对孔孟倡导的这种可以及于禽兽的仁爱思想极有体会,并将其提高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高度。周敦颐窗前有草而不除,曰:“观其生理,与自家意思一般。”[3]P87程明道养小鱼数尾,通过观其嬉戏而体察万物一体之仁。张横渠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4]P21人与万物都受生于天地,因此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同胞的关系,而各种各样的动物自然就是人类的朋友。既然将动物视作朋友,自然会善而待之。理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界“鸢飞鱼跃”的观察,真切体会到“生生之仁”为“天地之大德”,故而能宅心仁厚,感受着世界的清明祥和,生活在一种严毅而充实的人生境界之中。

现代新儒家,如熊十力先生对儒家出于“不忍”的“生生之仁”也有很深切的自我省察。他曾经劝喜好吃鸡肉的人买已经杀好的鸡而不要买未杀的鸡,别人责备他为“不彻底杀生”,他默然自省曰:“设责我不彻底戒肉食,则吾唯有自承其罪,拊胸沉痛而已。若以不彻底杀生为可非笑者,此何忍闻!使杀生而可彻底做去,则人之类其绝久矣。留得一分杀生不彻底之心,即宇宙多一分生意,愿与他人共策励也。”[5]P366就是说,在熊先生看来,即使是不得已而杀食动物,也应存一份“不忍”之心,这是人类为保持宇宙的生机条畅而应尽的一点义务。

儒家不是素食主义者,也不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但毋庸怀疑的是,各个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肯定都会反对虐待动物;即便是杀食,儒家人物也反对给动物造成无谓的痛苦。

二、道家:万物齐一

道家将人与万物的生命视为自然的过程和现象,不认可人类具有超越万物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从《老子》和《庄子》可以看出,道家的代表人物普遍具有一种薰然慈仁的品格,较之儒家人物,他们肯定会更强烈地反对和指责任何理由和任何形式的虐待动物。

老子非常重视弱小者的发展前途,对易为人们轻视的柔脆之物寄予厚望,而对人类的各种强梁行为深致不满。“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知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与人类相比,无论任何动物,其实都是弱者,但他们的某些生命特征却可能远胜人类,如狗的嗅觉非常灵敏,老马对所经路途的辨识和记忆相当准确,蝙蝠和猫头鹰的夜视能力超强。人类可以,而且已经利用动物的这些特异功能来为自身服务。某些人们不思报恩,反相虐待,不是太为忘恩负义了吗?不错,动物有时会伤害到人类,但这未必就是动物们的过错,老子对此有非常深刻而清醒的反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第五十四章)动物伤害我们,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往往想方设法地去伤害它们。“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五十章)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我们人类如果是真正爱惜生命的话,动物们怎么可能伤害得了我们呢?“强梁者不得其死。”(第四十二章)这无疑是老子作为人类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一位智者对那些肆意虐待生命现象的人们提出的一种警告。

在庄子看来,人类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类而已。在《秋水》中,他借北海若之口说:“号物之数万,人处其一焉。”这种思想无疑是对人们一贯认为的人类具有超越于万物的优越性的彻底否定,从根本上撤销了人类具有任意处置动物的权力。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有许多种标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秋水》)也就是说,人类与万物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某些人们的作为人的自豪感,充其量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明乎此,人们有什么理由可以拿动物泄愤、出气呢?庄子非常向往洪荒时代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那个“万物与我齐一,天地与我并生”(《齐物论》)的“至德之世”,他以充满羡慕的口吻描述道:“当是时也,山无蹊径,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缘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这实际上是在宣说,只有与人类同处一个时空的动物得到了较好的尊重,人类的朴素本性才能真正得到保持和发展。因此,在庄子的笔下,无论是其大无比的鲲鹏,还是适意自在的蜩与鸴鸠,无论是倏然自在的游鱼,还是扑朔迷离的蝴蝶,无论是“五步一啄,十步一饮”的泽雉,还是那些“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的狙猿,与人类一样都是不应受到任何虐待的生灵。

后世的道教更是将善待生灵看作人类的具有终极关切意味的修行。如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的劝善之说就有:“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及身之荣辱,子孙之福祸,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极为关心的事情,上引经文实际上就是以一种宗教的语言讲出了虐待动物、残害生灵必将导致戾气充满、生态破坏、祸衍子孙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真理。

三、佛教:慈悲为本

在中国三大文化传统中,佛教在反对虐待动物方面不仅具有最为系统的思想观念、最为坚决而彻底的立场和态度,而且还将救助动物作为一种宗教修行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活动。

佛教提出人类与动物在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中是平等的。佛教承认不同生命形式之间存在着等级上的差异,如人类属于六道中的人道,为三善道之一,具有忆念胜、精进胜、梵行胜等殊胜品格,较之其他众生更易修行成就;而各种动物都属于六道中的畜生道,为三恶道之一,虽然有些动物,如大象、狮子、老虎等,体型庞大,威猛有力,为兽中之王,有些动物很有福报,被作为宠物豢养,很受优待,但它们却极为愚痴,毫无廉耻可言,一切行为都全凭本能的驱使和冲动,无法自主改善自身的行为。但佛教同时又认为,一切生命形式,即所谓众生,都不过是业力感召的果报,都处于无穷的生死轮回之中,今日的动物可能前生就是作恶多端的天神或人类,而为人钦慕的富豪权贵却极有可能来生堕落到畜生、饿鬼乃至地狱之中。每一个生命的行为造就了他(或它)自身的业力,按照永恒的因果律在善恶六道组成的生死苦海中轮回不已。换言之,众生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面前是绝对平等的,人并不具有任意处置其他动物的权力。而且,因虐待动物而造就的恶业,可能就成为人们在未来堕落恶道的根因。

佛教众生眷属和依正不二的思想揭示了人与动物具有一种因缘共存的关系。唐僧释法琳曾说:“识体轮回,六趣无非父母;生死变易,三界孰辨怨亲。”[6]P489佛教的这种因果轮回观念昭示人们,六道轮回中不同的生命形式,今生虽然看起来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在无数的前生中却可能作过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该孝敬的对象。佛教视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众生为父母,以伦理亲情的方式强化了人类保证动物生存权力的责任感,这可以说是佛教的反对任何形式虐待的心理防线。天台宗认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及我们的主观自身,都是基于前生行业而获得的果报。客观世界为此身的依止之处,故称“依报”;主观自身与前生行业正相关联,故称“正报”。有什么样的正报之身,就会有什么样的依报之境,二者形虽有异,实则为一,此即“依正不二”。[7]P702这无异于说动物的生存状态,就是我们自身生命质量的客观反映,虐待动物就是虐待我们自身。除去宗教的因素不说,就实际而言,动物为人类提供了相当大一部分衣食之源,承担了人类许多脏累差的工作,人类应该对它们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又怎么能去虐待它们呢?

六道众生既与人类处于一种息息相关、互为因缘的共存关系之中,因此中国佛教极力主张以慈悲为本,普度众生。“慈悲”就是对六道众生的痛苦与快乐感同身受,其中“慈”能与众生乐,“悲”能拔众生苦,合而言之,就是将生死轮回中的六道众生从灾难深重的苦海之中救赎出来,而给予他们安稳和快乐,特别是无上清凉的佛法之乐。为此,中国佛教信众本着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基本精神,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自度度他的宗教实践,创造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法门,如几乎每座寺院都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为立寺安僧的归趣,都会有一座或大或小的放生池,并定期举行放生及护生活动。出家僧众们普遍素食,在家居士们有的也完全素食,有的定期守八关斋戒,许多有文化素养的信众还创作了大量的戒杀放生、劝善促修的诗赋辞章。经过漫长的积累,中国佛教界形成了“不食众生肉”的优良传统,其宗旨就在尽可能减轻众生的苦难,增进社会风气的祥和。因此,我们说,虔诚的佛教信众绝不会对动物施予任何形式的玩侮和戏弄,就更不用说虐待了!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打着尊重文化传统的幌子,全然不顾动物的哀号和惨叫,公然肆行其“生割”、“活剥”之法,以满足其追求“新鲜”、“补养”的私欲,此实有似于野蛮时代之“茹毛饮血”,或者更类于野生动物间之相互吞啖。总之,形成一种刚健正直、柔和慈霭、恬淡自然、随缘任运、自在无碍的生活作风,方为有文化、有修养的表现。不忍心看到任何动物遭受杀戮的悲惨景象,对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充满关爱和敬畏,才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真正尊重。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熊十力.十力语要[M].1996.

[6]慧琳.辨正论[M].大正藏,第52册.

[7]湛然.十不二门[M],大正藏,第46册.

猜你喜欢

众生佛教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写在六合金光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慈怀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