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哲学意蕴与经验反思
2011-08-15李灵芝
李灵芝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贫困与反贫困是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世界反贫困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发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这已然是一个事实性的存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通常人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与中国的民生实践相结合,另一则是将这一结合所形成的思想用民族化的语言加以表述。对于这样一种理解,自然是正确的。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体系,并不限于这两个方面。但遗憾的是,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研究是很不充分的,甚至出现了一种淡化和轻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倾向和做法,这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是不利的。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对我国开展反贫困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深入研究这一命题,特别是从思维方式的异同上提出问题,树立新的问题意识与反思精神,是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时代任务。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研究视角,探寻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哲学意蕴与体现,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作为一种富有现代实践哲学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反贫困实践服务。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内容及其哲学意蕴
从国内外任何学科或学派观点来看,它们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同样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哲学意蕴和思维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提出“反贫困”一词,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们非常关注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导致工人阶级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制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理论。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形成一种异己的外在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以至于“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这样“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1]P52结果也必然就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1]P51马克思归结出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发轫于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又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引起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是“剥夺者被剥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企图把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的改变寄希望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上,那只是天真的幻想。在马克思眼里,消灭贫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贫困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遗留原因,主要是旧社会小农经济的负面影响。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在无产阶级政党看来,只要按照马克思的历史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开展社会化大生产,就能克服贫困状况。列宁形象地比喻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毛泽东认为:“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2]P683邓小平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3]P63这些都潜藏着一种思想:消灭贫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除此之外,毛泽东、邓小平等都坚持“共同富裕”的思想。毛泽东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4]P196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邓小平继承了这些思想,他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3]P110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优秀成果,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不仅为新时期中国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主基调,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创新发展。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这个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历史唯物观的形成,也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本质面纱给揭开,给其找到了哲学主调。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入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反贫困思想。反贫困思想与经济制度、道德观念、国家、工人阶级的关系内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实质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融为一体之物,无法割裂。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不仅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哲学意蕴,还体现了实践哲学的重要维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领域,完成了哲学的历史性和科学性变革。早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用“实践的人道主义”来表达自己哲学的特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们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P20这充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明确地正式提出“实践唯物主义”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反观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它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实践哲学的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非常关注贫困工人的生活。从1842年担任《莱茵报》编辑部工作开始,他不断遭遇到“真正现实生活的问题”,特别是贫困实践问题。它经常为改变工人的贫困生活状况而斗争。在不断的实践中,他深感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激烈,自觉放弃自己的抽象美好思考,转而现实地关切实际生活问题。在长期的工人实践运动中,马克思找到了工人贫困的原因,树立了科学的反贫困思想。因此,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就是在“感性的活动——实践”原则的基础上产生和转型的,正是从实践出发,马克思才建立了科学的反贫困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贫困的原因、现状,而且是为了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明确宣告:“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P21只有把认识上升到改造实践的高度,才能变成强大的理论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哲学体现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也在不断进行中国化,不断获得民族性表述,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反贫困思想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反贫困思想也随之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和发芽。最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解决贫困是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他主张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成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也才会真正围绕在党的周围。后来,邓小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他提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6]P79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他为中国脱贫设计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解决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邓小平还指出反贫困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生产力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3]P225江泽民也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7]P92,这样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反贫困工作。中国政府2004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国政府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政策声明》既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反贫困的全面主张,又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纲领性文献。声明指出: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政府始终不渝的宗旨。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致力于本世纪前20年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针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党中央明确提出并实施了以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的扶贫开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扶贫道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只有这样,才能走共同富裕道路。
(二)辩证唯物主义反贫困思想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特色在于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辩证唯物主义反贫困思想就已经在党和国家的政策中出现。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农业落后,农业现代化进程太慢。因此,中国要摆脱贫困,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8]P482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进一步提出要正确处理农业和轻、重工业的关系,并提出了“农业就是工业”的著名经济学论断。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指出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问题,在发展战略中把农业放在首位。“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3]P237正因为如此,邓小平设计的我国脱贫致富的道路也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开放模式。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江泽民继续继承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努力致力于中国农村的反贫困事业。指出农业是根本,必须始终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根据农村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把农村反贫困问题推向了高潮。此外,中国反贫困问题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针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l963年,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9]P849这说明了毛泽东想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愿望;也反映出他对世界和平形势的担忧。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他指出:“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3]P202“第三世界国家应当利用这段时间发展经济,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状况。”[3]P249只有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反贫困思想中,非常强调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反贫困思想,关注反贫困与国家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三)实践唯物主义反贫困思想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字眼和特征在于实践。毛泽东一向重视实践,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中国成立之初,他的反贫困思想是主张通过国家工业化带动农业化,逐步摆脱贫困,这在当时是基于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而且他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也确实在反贫困工作中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些反贫困思想都是立足于当时国内外现实背景而制定。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忽视了调查实践,轻率发动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致使中国的反贫困工作陷入困境。1978年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实践唯物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3]P10“我们干革命几十年了,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3]P11邓小平敢于承认现实国情,体现了其尊重实践的品质。邓小平从国内实际和国外建设实践出发,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3]P116在实际操作中,邓小平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1986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却导致了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在邓小平看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必然能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向他们学习。这样,就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以其物质力量和示范效应来拉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反贫困思想具有典型的实践性,对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反贫困实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历史性巨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同时又根据中国在反贫困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境,认为我们党不能就贫困而反贫困,必须重视知识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手段,所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教育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达到最终消灭贫困的目的。这些思想的产生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
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这些理论都是我党反贫困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方针,它们都是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是社会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子,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发展观一旦渗透到我国反贫困工作领域,必然能够产生正向的实践作用,推动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
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哲学经验与反思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具体来说,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基本原理,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必须赋予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以民族性,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赋予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以时代性,立足中国国情,力求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相统一。这些经验是我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法宝。
前文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媒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具有多重规定性特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进程中,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具备清醒地理论自觉意识,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一)如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包含两部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与中国化。其中,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价值诉求是中国化。我们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二者的“结合”或“对话”,因为这容易让人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使人认为这种过程是一种简单的相加。更为明显的是,这种理解容易产生教条主义的危害。“一些人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将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圣经’来对待,会出现一种理论霸权。”[10]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我们要着重强调“化”,如何化?化什么?这是我们理解其内涵的重要理论支点。
(二)如何处理好历史已然、现实应然与将来必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一些人受形而上学观点的影响,往往只看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当代作用,忽视了其理论的长远作用,甚至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已经过时,这些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中国实践中的进一步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已经证明,简单的现实主义热情演绎或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都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出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过去的历史但不迷恋于过程,关注正在发展的现实但不囿于现实,预测将要发生的未来但不虚拟化未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要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就一定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历史的解读建构过程的合理性,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实践的探究提炼理论的真理性,通过印证真理的永恒性来开创新的理论领域,实现历史已然、现实应然与将来必然的辩证统一。
(三)如何处理好理论抽象、逻辑概括与实践具体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中国化,首先,它不能逃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遁入抽象的理论王国进行纯粹的逻辑演绎,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践。其次,它也不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后亦步亦趋,因为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反贫困工作,这需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科学指导,但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由于受教条主义影响,形成了一些空洞的理论,只有表面性而无现实性。还有部分人为了追赶“时髦”,将国外的一些反贫困经验不假思索地应用于中国地区反贫困实践。实践告诉我们,对某些西方反贫困理论的“新”时尚,若当作供人信奉的神一样来崇拜,那绝对是荒谬的。这会给我们的反贫困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特别是反贫困实践,对原生态或次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进行理论上的哲学抽象和逻辑概括,然后将这些理论用于指导具体的反贫困实践,促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理论抽象、逻辑概括与实践具体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中国化进程中必备的理论自觉。
[1]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5]张忠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6]邓小平文选(第 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哲学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