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2011-08-15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应急

焦 阳

(武汉通信指挥学院,湖北武汉 430010)

浅谈大学生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焦 阳

(武汉通信指挥学院,湖北武汉 4300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量信息的快速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越发凸显,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危机也会逐渐反映到高校这片“净土”。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其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危机管理;应急处理能力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量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同时,由于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和危机,极大地威胁到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高校自身声誉。这些危机事件,不仅带来有形的物质损失,更重要的在于它还会带来无形的精神损害。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来的爱党爱国和信仰教育,而是在注重这些方面教育工作的同时,学校还应承担起校园矛盾化解和危机处理的重任,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化解矛盾和危机处理的实际工作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危机发生后,高校主要领导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和现实存在的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评价。使之成为系统化的管理行为,形成高校危机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在预警机制的建立、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善后处理等方面,都应该有一整套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既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精神,又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整个工作过程之中。

首先,应加强对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飞速发展的社会和信息化、现代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然而,大学生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缺乏良好的应对策略和应对能力,退后、逃避甚至坐等他人拯救,少数还将成为牺牲品。因此,为了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应对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其身心健康素质和应急应对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高校的新任务。

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政策的变化、家庭的变故、个人境况的改变等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引起思想上的某些变化。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家庭、不同时间入学的学生,往往关注点都不一样,引发的思想问题也不同。据调查,大学生在回答是否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时,仅有 15%学生认为有充分准备,超过 80%的学生表示心理准备不足或根本没有准备。可见,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需要加强。加强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有助于化解危机,减少恐慌、迷茫、混乱,降低危机事件的损失。其次,积极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应对能力的专题训练和模拟实践训练活动。

根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数次问卷调查显示,由于当今大学生人生经历相对单纯,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除了专业书本知识的学习外,其他方面知识的掌握几乎为零。为此,高校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项目和模拟演练活动。李卫红副部长强调,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检验和完善高校应急预案,增强广大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水平。通过训练,让大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处境,评价自己的情绪,控制和调节情绪状态,联系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应对经验,掌握应对策略,进而提高应对能力。

其次,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高校突发事件大多涉及到青年学生,更多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因而处理此类事件应本着教育第一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在高校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及时消除隐患。平时应做好防范工作,尽量防止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辅导员、班主任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引导他们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教导他们努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大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从而减少盲动,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高校是社会稳定的窗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造就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是时代的呼唤。危机管理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危机意识,而且提高了他们面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规避了危机风险,从而保证了高校的稳定与健康和谐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责任编辑高 巍 ]

G641

A

1009-6981(2011)01-0094-02

2010-10-12

焦阳(1983-),女,武汉通信指挥学院研究生大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危机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