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2011-08-15杨勇民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生产力马克思主义

杨勇民

(山东医学专科学校,山东临沂276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只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一、以与时俱进为品格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六十多年来,仍然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由于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2001年7月,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共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精辟的阐述,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12将与时俱进融入党的思想路线,表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的进一步深化。党的思想路线深刻贯彻了唯物论。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801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的认识。”[3]279江泽民认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4]12。可以说,一方面,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内涵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与时俱进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深化。与时俱进的“时”,含有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深入、条件的转换、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潮流的进步等之意。随着这一切而前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是党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进一步清楚地点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出发点,即为了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立足于不断创新;也进一步指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归宿和落脚点,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一定反映在不断创新、因时而进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强调要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主观同客观的关系,是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理的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探求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和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到被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所运用,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用来解决各国自己的问题,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断与时俱进,是因为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就要被改正,被证明是过时了的理论观点就需要更新,被证明是正确的新的发现和认识就需要去充实和完善原有的思想理论。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5]143。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使人们从长期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对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离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就不可能打破过去那种把社会主义具体模式神圣化的教条主义倾向。而强调实践、把实践置于优先性和至上性地位的做法,恰恰是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的体现。……正是在此意义上,对教条主义彻底清算,有赖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自觉建构。实践唯物主义充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前提。”[4]29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破除了思想僵化。思想僵化就是因循守旧,一切从本本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邓小平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3]143“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3]142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是要敢于闯,敢于试。要建设社会主义,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错了就及时纠正。在邓小平看来,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新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1]12

三、社会结构系统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系统、社会政治结构系统、社会文化结构系统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结构系统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子系统。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社会政治结构即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非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针对建国后相当长时期内忽视生产力的发展,片面强调变革生产关系的错误,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5]63。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他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把以生产力为根本的“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我们认为,实事求是和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哲学基础的核心部分。”[6]54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要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和谐状态。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环节和方面,首先是传统的经济体制,还有相应的政治体制以及科技、教育体制等还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需要全面改革来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理论

毛泽东曾说过:“提倡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7]200辩证法最重要的要求是告诉人们用矛盾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各种问题,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矛盾原理要求处理好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性规定制约着特殊性,是特殊性在内容上的共同点,体现了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特殊性是普遍性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依据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理论。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它普遍的规律。社会主义的普遍性是以不同国家丰富的特殊性为表现形式的,我们要首先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从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出发。因此,“中国特色”必须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规定。因此,搞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社会主义共同的基本原则同本国的特殊的具体的国情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中国革命和建设就没有胜利的可能。同样,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等是必须坚持的,不坚持这些原则,就不是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各不相同的国度里进行的,不可能有一个通行的模式,不考虑各国的具体国情,也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在各个国家扎根。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国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产物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精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根据普遍联系的原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发展的观点邓小平提出:“现在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5]291-292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正确体现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根据同一矛盾中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对事物性质影响的不同地位,确定了主体与补充的原则。根据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3]406根据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五、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属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历史观。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尺度、以人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15。

以人为本,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我们党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把群众作为我们党的力量的源泉。邓小平最关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1年,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和停滞,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去那一套僵化的体制和思想及“左”的政策,严重地束缚、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强调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

以人为本,就要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某,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胡锦涛指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9]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好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以人为本,就要注意改善民生。邓小平针对过去的“左”的一套做法,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146在当前,就应当切实改善民生,实现依靠人民谋发展与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统一,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把民生问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交汇点,在当前就要以民生类的改革和发展为重点。”[10]8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使一切工作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出来的层次和程度,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上五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这五个方面深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贯通,构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实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也是由于它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何中华.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J].哲学动态,1994,(5).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田源,曲青山.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J].青海社会科学,1993,(1).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10]郭建宁.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生产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