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

2011-08-15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适应性子女

陈 敏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化,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流入城市或小城镇。2010年6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披露了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而他们的背后则是多达1500万的随迁子女,这意味着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能否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甘肃省妇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流动儿童较多的街道、社区,建设300所流动儿童之家,其中兰州市建设93所。同年3月,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重点讨论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同一片蓝天,同一张课桌”的口号。流动儿童作为城市的未来,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在城市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关乎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乎社会安定和谐。

一、流动儿童和社会适应性的内涵

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随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佘凌(2003)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子女[1];张亿全(2007)认为流动儿童是指15周岁以下的适龄儿童,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程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2]。聂洪辉(2007)认为流动儿童是其居住地与其户籍地不一致的儿童[3]。陈黎(2007)认为流动儿童是农民工流动的子女或外来人口的子女[4];马润生(2010)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14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5]。综合以上的定义,可以将流动儿童界定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居住并就读半年以上的6~16岁的少年儿童。

美国学者Lukash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即融入环境、改造环境、离开环境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林崇德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改变自己的观念、行为方式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6]1068。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或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适应[7]。张锦涛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内在个人心理和外在社会生活两个层面的内容。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2005)指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指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它反映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8]。可以看出流动儿童是从心理层面和外在的行为上去适应社会,具体的包括心理层面的自我评价、生活态度、社会交往以及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等以及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

二、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

王芳(2000)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存在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与孤独感[9];周皓、张宁(2003)在对北京行知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少年(从初一到高一)调查后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社区缺乏认同,对老家充满了依恋和难舍[10]。胡韬通过自编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进行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总体上低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但是在生活独立因子上高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随年级升高社会适应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势[11]。顾唯页(2006)发现流动儿童内心充满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对立感、被歧视感、无归属感[12]。陈丽丽(2007)认为虽然很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了很久,但在心理上远远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形成了一种“边缘人”的独特心态。熊少严(2006)认为流动儿童存在着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他们与城市的整合度不高,部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进程缓慢,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13]。白文飞、徐玲(2008)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社会交往和自我认知能力上前者表现出明显的不足[1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6年开展的《北京市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课题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和自尊与城市少年儿童相比显著偏低[15]。

(二)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干预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帮助流动儿童提高自身在城市生活的适应度,最根本的是改善流动儿童的生存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刘杨对21名流动儿童深度访谈的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呈现三种类型:U型、J型、水平线型;并首次提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16]。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来为流动儿童提供情绪情感宣泄的渠道,为他(她)们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谢晨首次提出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优化流动儿童积极的心理品质,改善同伴之间的关系,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17]。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胡进提出对流动儿童的干预分为个体干预和群体干预两种形式[18]。个体干预形式是指让流动儿童写心理周记,让他们与每个学生进行书面交流。群体干预是指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活动课。

三、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的评价及建议

(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评价

从目前的文献看来,具体而言,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表现为三个特点:首先,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对流动儿童调查所涉及的对象更多的是局限于从农村涌向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流动儿童家庭方面,没有涉及残缺家庭;在流动儿童就读学校方面,也没有涉及失学流动儿童和就读贵族学校的流动儿童等,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适用性。此外,由于样本规模有限性,目前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研究大多针对于某一个地区的抽样调查,虽然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但对流动儿童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很难推论到其他省份或全国范围。其次,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也许是因为时间、经费、人力、物力的局限性,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方法较多采用个案研究、问卷调查,基于人口普查的研究,这类研究方法无法深入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连续过程和关键的转变点,不能深入了解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内部规律。最后,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心理健康上的研究,但是流动儿童问题是一个牵涉甚广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各类研究内容最好都要涉及;其研究范围还应该包括流动儿童的父母、城市居民、同辈群体以及社会的人与组织。

(二)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未来研究的建议

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有必要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充实、丰富和完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以往的研究多为关注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流动儿童,而对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关注较少。现如今像郑州、兰州等城市近年来流动人口也在不断增多,流动儿童规模也呈增长趋势。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性做对比研究;第二,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留守儿童做对比研究,还应将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也做一些比较研究,以期探索在公立学校就读能否成为流动儿童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的途径;第三,目前对于残缺家庭的流动儿童和完整家庭的流动儿童,独生子女家庭流动儿童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适应性方面的对比研究一直都处于空白领域,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性的影响程度;第四,从迁移特征来划分,流动儿童可以分为跨省流动、省内跨县流动和县内流动三种类型,这三种迁移类型对流动儿童的生活适应性是否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第五,如果时间和资金都允许的条件下,还应该选取部分流动儿童做长期的、系统的、详尽的纵向研究,这对于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总的说来,近年来的学者多数认为生活的流动性对儿童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所遭遇的社会排斥将他们置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流动儿童在城里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强、懂事、有上进心,进入城市未必就处于劣势。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注重对流动儿童正面、积极品质的培养,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并享受城市生活,使之与城市相融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拥有良好社会品质的、与城市儿童无异的现代城市新公民。

[1]佘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张亿全.流动儿童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J].热点关注,2007,(8).

[3]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6).

[4]陈黎.流动儿童的“自我”概念形成中的利弊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

[5]马润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1).

[6]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4).

[8]郭良春,姚远,杨变云.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J].青年研究,2005,(3).

[9]王芳.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5,(4).

[10]段成荣,周皓.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1).

[11]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12]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教育研究,2006,(11).

[13]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2006,(1).

[14]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学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8,(5).

[15]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北京市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16]刘杨,方晓义,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7]谢晨.对体育游戏促进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18]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适应性子女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