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氏犯罪学”予我“神马”

2011-08-15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金氏神马犯罪学

何 茹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上海200042)

“金氏犯罪学”予我“神马”

何 茹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上海200042)

“金氏犯罪学”予我“神马”?答案在:昨天的“金氏犯罪学”、昨天的老师、昨天的何茹;今天的“金氏犯罪学”、今天的老师、今天的何茹;明天的“金氏犯罪学”、明天的老师、明天的何茹。

“金氏犯罪学”;大治安;三角犯罪预防

“名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初见《犯罪学研究》课程①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犯罪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犯罪学研究》课程(2011年2~6月),金其高教授主讲。期末论文题目:《“金氏犯罪学”②“金氏犯罪学”,为华东政法大学金其高教授在犯罪学研究中构建的创新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论三角犯罪预防》、《论大治安》、《大治安之“猫鼠”论》、《大治安格局的官、民、匪三角演义》等名篇名作。金其高教授以其庞大缜密的理论体系、不断创新的学术理念、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形成独创的学术成果,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教学中,还与其强烈的个人魅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起,对学生产生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金其高教授1996年曾获得司法部优秀教师称号,《“金氏犯罪学”的生动教学法》曾获得2000-2004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2004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予我“神马”》,唏嘘不已,不识为何种迷津。再观此题,顿觉禅味十足,果然“悟林高手”!弟子何茹不才,思虑权衡再三,斗胆效仿“金氏文风”,草成《“金氏犯罪学”予我“神马”》之《何茹篇》。量画虎成什并非至要,幸得大师拈花一笑,吾愿足矣。

破题可知,此乃“金氏犯罪学”,绝非“犯罪学”。昔王重阳、梅超风之武功,皆出自“九阴真经”。然学成之后,却一为阳刚、一为阴毒。可见真经虽同,奈心境、悟性不同,修成之正果亦有不同。金大师以“犯罪学”为本,发掘自身之内潜,独创三角之神功,自成空前之一派,名曰:“金氏犯罪学”。想吾等皆为“金悟门”下弟子,从“金氏犯罪学”所能“悟空”,绝非世俗“犯罪的学”以能匹。予“我”而非予“你”、予“他”及予“众家”,诚需各路英雄深潜、审度、神合。“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弟子习悟若成就大众眼中的“犯罪的学”,终非大师之所愿耳。

“神马”者,乃神来之笔。敢问世间学者,有谁能将此等神兽,请进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去?反观“金氏犯罪学”,所能给予我等,绝非一匹神马,而是一群神马;而是行空天马,当先一马,奔腾万马;不仅“神马都是浮云”,还有“浮云襄助神马”。在此,何茹仅撷取浮云一片,化作莲花朵朵,再将其一分为三,三外有三,谨向“金氏犯罪学”,特别是向“金氏犯罪学”的精髓之作“三角犯罪预防”致敬!区区几千中华文字,实乃弟子小小一片心意,还请大师笑纳。

“金氏犯罪学”,不可谓不博大,亦不可谓不精深。金曰:“犯罪,是一种综合症,涉及国际、境外、国内,涉及历史、现实、未来,涉及社会、自然、人文,是一个‘大百科’。”以“大治安”为例,从微生物到全宇宙,哪个不在“治安”?哪个不需“大治安”?大千世界,至为重要的是神马?慧眼也。谓之慧眼一闭,大千世界,撇我之外,所能观者,惟本心也。谓之慧眼一睁,五彩缤纷,竟为何物?在吾眼中,遂与众人有别。谓之慧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谓之慧眼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苦短人生,不就在这一闭一睁中么?可见,一双慧眼,掌控苍穹,穿越时空。“金氏犯罪学”,予我等“神马”种种,以一言蔽之,乃“借我一双慧眼”,历经百般劫难,炼就“火眼金睛”,让我回眸往昔,审度今朝,瞩目未来。

一、昨天

那些有关“金氏犯罪学”、有关老师与有关何茹之“神马”,是何茹我之人生最重要的、最难忘的“记忆中的星光”,与学术有关,与生活有关,与人性有关。时间愈久远,回忆愈美好。

1.昨天的“金氏犯罪学”。“金氏犯罪学”,在何茹本科阶段已具规模。以《大治安》①参见金其高:《论大治安》,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为主场,以《三角犯罪预防》②参见金其高:《论三角犯罪预防》,载《综治研究》2008年第1、2、3期。为统领,联结《大治安之“猫鼠”论》③参见金其高:《大治安之“猫鼠”论》,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等治安和谐系统,辅之以主体角度的《大治安格局的官、民、匪三角演义》④参见金其高:《大治安格局的官、民、匪三角演义》,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经济犯罪的《钱、权、情“三娘教子”》、《十子连薪》,豪华演出阵容,篇篇堪称经典。互相“彼此”、“彼此”,绝不重复前人、重复他人与重复作者本人,且环环相扣,毫无孤独零碎之感。金氏论文“集结号”,遂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犯罪学体系。

老师在“三角犯罪预防”与“大治安”里,确让何茹看到了学术的境界,亦即天马行空,敢想敢做。在此之前,“还有谁”敢从“治安”的词根,延伸出社会大治安、自然大治安、地球大治安,甚至宇宙大治安?然其无论提出何种理论,均能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加之由无数三角汇总起来的“动画片”,仰望魅力四射的金氏PPT,几致所有学者连连佩服犹嫌不及。

课下,何茹曾与同窗议过“三角犯罪预防”理论。何茹我从微观出发,发现几乎每处皆有作者之独特的智慧闪光;而同窗她则从宏观出发,提出在犯罪学界虽有很多大家,虽亦提出诸多理论与见解,但像“三角犯罪预防”理论如此形成完整体系的,唯有该作者一人。其时,“金氏犯罪学”与金氏,都已成为同学们口中的“热词”。

2.昨天的老师。老师在学院、学校、学界颇有名气,无论其口头禅还是上课、考试、论文的独特风格,都有特殊魅力,尤其对学生十分亲切、有求必应,口碑极好。

——“我听过你的课”,记得老师授课的开场白是:“各位学者:上午好!”记得老师多会奖赏给答题新颖、奇妙的学生一朵“小红花”,记得老师喜欢玩弄非常有趣的“文字游戏”,记得老师乐于运用自己原创的、幽默的PPT,记得老师不断变换使用考试方式,记得最清楚的则莫过于“课堂猜谜”。其时,老师总是翘起嘴角一边,狡黠地嘿嘿一笑,说一句:“X X,来一个!”常猜常新的“我猜我猜我猜猜”,既刺激又紧张。公布的最终答案,总会让“学者”们恍然大悟,拍案叫绝,每一场景真令众“学者”这辈子想忘也难。比如,“社会”的第三个属性——“江湖”;“犯罪让男人亢奋,犯罪让女人男人”。虽然答对的“学者”凤毛麟角,但老师从不排斥“标准答案”以外的“标准答案”。比如,“河的第三条岸是什么?”整个教室展开热议。有人说“桥”,而何茹的回答“河床”。老师非常开心地接受了吾等给出的种种答案,然后揭晓谜底:“船”。那“时评”文章的题目早已淡忘,唯一的记忆就是这特有趣的知识竞赛。如今老师在课中旧话重提,还称这个问题可能有第四种答案。学生斗胆在此一猜:老师,“堤坝”是吗?不是吗?

3.昨天的何茹。何茹与老师,相逢于“金氏犯罪学”。本来高考后何茹一心北上,想往北京攻读,怎料在机缘的作用下来到上海滩,来到华东政法大学,来到刑事司法学院。来了才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才发现自己很是喜欢未曾被喜欢的法律,很是喜欢刑司学院开设的各门特色课程,只觉得相见恨晚,冥冥之中苍天自有安排。“神马”《犯罪学》、《犯罪预防学》、《犯罪心理学》、《中国社会治安战略》等,均系我最心仪的课程;金其高教授、应培礼教授(我现在的研究生导师)、陈和华教授、张筱薇教授等,均系我最喜欢的老师。何茹与犯罪学自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贪婪地学习每一门课程,铭记住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句话,幽默的、严肃的、深刻的,句句都似警句。不知不觉间,每门课得分都很高,本科成绩“零存整取”,已经基本达到“被保研”的标准。

那时的“保研”,竞争很是激烈,“校研”弥漫,“保火”纷飞。那时的何茹,仅仅是在之前几个月之期末作业“我看三角犯罪预防”的结尾,写下了想与老师合作写篇文章,很想获得老师的指点,云云。而老师竟然在假期里主动致电于学生,说是注意到了这句话,并与学生约定开学“详谈”。何茹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源于之前就曾听说老师常怀关爱学生之心,只是没想到何茹亦有此“殊荣”。开学后,老师将学生提交之“反恐大作”详细推敲、梳理、润色一番,顺此还发来邮件:“小姑娘,瞧我把你打扮得怎么样?”

大师点石成金,此言果然不虚。经老师的指点与举荐,何茹那篇原本还很单薄、还很幼稚的本科生习作,不久即公开发表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且成为何茹学术论文之“零的突破”,也将何茹成功助推,送入研究生阶段。令人感激的事不用多,有一就足以永记心田,“恒久远,永流传”。

二、今天

回忆结束,过去结束,但何茹与老师、与“金氏犯罪学”的缘分并未结束。而伴随着犯罪学的又起“校研”,遂开始了新的一段“不了情”,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1.今天的“金氏犯罪学”。做学问并不难,难的是当其已经占据一定的高度,如何再进一步去自我提高,所谓“高处不胜汗”。当代有多少文学大家、科研大家,仅以个人的一个作品即能走天下、活一生?若将大家列成名人榜,此话则过于伤人。

老师的魅力,就在于能为人所不能为。作为治安学鼻祖、犯罪学霸主,在犯罪学以及治安学领域内已有如此造诣,即便躺在自己的巨著上睡大觉,或者到各地去“巡言”,均已足矣。但老师不是凡人,一直勇于追求更高的目标。“和谐社会大治安”的体系内,看似囊括了所有内容,然而老师仍超乎想象地、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继续完善这一理论系统,重磅推出《大治安之天人和谐》①参见金其高:《大治安之天人和谐》,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与《大治安之质量和谐》②参见金其高:《大治安之质量和谐》,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等文章,且“余震”不断。收回来的拳头再打出去,则更加有力,老师后续推出的诸多文章,再次将超强的功力展现,将前人、他人及本人的许多研究结论从“句号”改为“逗号”。

而在犯罪学的授课内容上,老师更是屡出奇招,以“第0章”《犯罪学学》开篇,融合创新的学术理念、流行的语言文化、更加深入的理解,配以新新搞笑的图片,让学生再次听课再有斩获。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又提出非常重要的理念“三性”:社会性、人文性、自然性。在此,何茹不说“犯罪学”或“犯罪”之三性,实为“三性”在文章、生活、自然里比比皆是。譬如,老师给学生放送一组“红歌”,从中也能析出“三性”。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即在此处,定将构成老师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如“大治安”一样,“三性”也可将犯罪原因、犯罪表现、犯罪防治等囊括其中。相信老师一旦拥有“金点子”,差一点就会将其变成为“金子”,为“金氏犯罪学”再添浓墨重彩。

2.今天的老师。进入研究生阶段,事都变了。但,“时代变,品质变”,老师“永不变”。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学生好,也许没了本科生可以关心爱护,也许因为学生跟老师女儿金子同窗同龄,老师对所有研究生都“视如己出”。不仅课堂上教大家如何做学术、如何写论文,更为关心学生的生活,带领学生走出去见识社会,跟学生一起品酒,一起说笑。与其说是吾等的老师,更像是吾等的兄长、朋友。

老师在刑法班的课上颁发“小红花”,而犯罪学班的课上却没有,学生心里多少有点失落。也曾想过,何茹去上刑法课,会不会也能得到“小红花”?在犯罪学的课堂上,依然有“猜谜游戏”,但猜的问题更有难度,猜出了犯罪学研究生的水平。现在的模式是通过看文章分析亮点、分析不足,以点评方式把文章里外分析个通透。比如《大治安格局的官、民、匪三角演义》,不说不知,热议才发现该文虽源自旧论,但内容新、包装新、大视角、全系统,大局观超越了往昔的《大治安之“猫鼠”论》。以前认为公权力是“猫”,现在却认为官、民、匪三角既都是“猫”,也都是“鼠”,认识层次再度被提高。比如《记忆中的星光》③参见白桦:《记忆中的星光》,载《解放军报》2008年2月26日。,该文本是篇抒情散文,但在老师眼里却看出了犯罪学的内涵。当时点评这篇文章,让学生最难忘的是老师让我等分析“文章背景”。分析的不是文章的写作背景,而是老师让学生看这篇文章的背景。这一设问是神来之笔,我等当时虽绞尽脑汁,也只能联想起“建党90周年”。而老师却对本文“借题发挥”,给出了“清明节”之主题。老师画龙点睛地说,“清明节亦具有社会性、人文性、自然性‘三性’。放大亲情,要是世人面对革命先烈与面对自己的先人,能持有同样的感情,何愁党风、民风、社会之风不好。”学生一个个犹如醍醐灌顶,一起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3.今天的何茹。因为身体的原因,老师不便多去松江校区,故取消了本科生的所有课程,只教研究生,只带研究生,只管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本科时的何茹,对此很为遗憾。虽说大四已无老师的课,但仍为那些未及听取老师课的学弟、学妹们抱憾。而当自己成为一名犯罪学的研究生,心态反而莫名:哈哈!只有吾辈才能继续享受老师的课!故而,下学期老师的《经济犯罪学》,我何茹定会一“如”既往。正如之前之所说,老师的课,再听仍会再有收获。

很偶然的,老师提起以前住院时何茹曾去看望,没想到老师的记忆这么好。那时,刚刚听说老师住院,各种说法沸沸扬扬,实在让人忐忑不安。询问过金子,在老师病情稍微稳定之时前去探望。生怕打扰老师休息,也没敢待多久。确认老师的病情正在好转,斗志正在慢慢恢复,甚至还在开着自己的玩笑,觉得老师幽默乐观的风范重现,也就放心了。再后来,读到老师撰写的一篇励志文章《中风人的风采》,觉得“老师又回来了!”

在老师的课堂上,何茹是答对问题最多的学生。也许是经过大学的几年“磨合”,师生间已形成了默契,能够顺着老师的思路走下去。但老师的思维实在是天马行空、变幻莫测,以学生多年的功力,也只能衔尾而随。但即使这样,何茹在灵光一闪、连续猜对、涉险过关之时,说实话还是很得意的。“我得意地笑”,不知我何茹的小小得意,有否被大师看穿?希望“猜谜游戏”,这个含“金”量极高的金氏教学传统,还能够一幕幕继续上演。

三、明天

明天又将何如?谁也无法揭开。“金氏犯罪学”虽给我一双“慧眼”,无奈无法再给我一双“法眼”,把那个未来也看个究竟,但这也许正是生活的无穷魅力之所在。故我依我想,作一番展望,希望未来“如”我所愿,“如”获至宝,“如”期到来。

1.明天的“金氏犯罪学”。“金氏犯罪学”已经达到了“其高境界”,公平点说,实在不适合在如此高的位置上再行腾空飞跃,毕竟还要给学界其他的大、小教授留点余地。但何茹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金氏犯罪学”的将来发展,不仅是全面完善之前的理论,更会提出像“大治安”、“三角犯罪预防”一样庞大的理论体系,社会性、人文性、自然性之“三性”,便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相信假以时日,此或彼,必将成为“金氏犯罪学”之鼎立的“三足”之一。

“金氏犯罪学”的霸气,就在于内容之广、体系之大、种类之全。《大侦查:论侦查学学科研究之六大“我&谁”》①参见金其高、朱莉珺:《大侦查:论侦查学学科研究之六大“我&谁”》,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几乎列出了所有的对应关系,仅用两个字便概括了侦查学的所有内容。在课余阅读中,也不乏持有批判的眼光:评价《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国男人》,以全视角、四对四的主体对应关系,罗列出十六种判断;在个体与社会的主、客观方面相互斗争中,从好与坏出发,提出过程的六种矛盾形式;在指导学生的论文中,以真假君子与真假小人的各种博弈,帮助学生形成滴水不漏的研究视角。相信吾等也会努力学习,写出让老师满意的学术文章,让“金氏犯罪学”的学术风格、学术内容,让老师本人的学术精神、学术思想,薪火延续,经师传学,由吾等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有吾等,明天的“金氏犯罪学”定会再铸辉煌。

2.明天的老师。看着老师略显沉重地移动着双脚,缓慢地一步步走进教室,吾等既感心酸,又为老师所感动、所激励。老师,好样的!当老师“武装”到牙齿,吾等又都喜欢跟老师开着玩笑,均觉得老师的状态似乎越来越好。“金氏犯罪学”的成就,也就是老师的成就。“金悟门”下,“大治安”中,“犯罪学”上,宝刀不老,风采永驻。对于老师个人,学生何茹只进一言,老师一定会身体健康,风流倜傥!

3.明天的何茹。“研一”,已经载入个人历史。因研究生活动和参与党建,本年度何茹未曾有像样的学术成果发表。但“我心依旧”,学生就要认真学习。何茹需尽快完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就从老师寄予厚望的《大边防》开始吧。也许因为此前模仿金氏文风未果,再加上见识朱莉珺学姐的《大侦查:论侦查学学科研究之六大“我&谁”》,虽自己心有所动,又觉其水平和高度难以企及,所以心存畏惧,迟迟不敢动笔。本文说是效仿“金氏文风”,到现在都不知能有几分“银氏文风”?可见,“金氏文风”即便模仿亦为不易。难得老师旧话重提,时隔两年还依稀记得鼓动学生撰写《大边防》论文之事,真让何茹心中平地又起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于是,现做出重要而艰难的抉择,将撰写《大边防》论文之事正式提上日程,待司考后成真,敬请关心者关心,期待者期待。

“金氏犯罪学”予我“神马”。看,“金悟门”下,“神马”腾飞,“浮云”相襄。“金氏犯罪学”、老师与何茹我的缘分,就在这“昨天、今天、明天”中娓娓道来。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三分天下”、构筑“三角预防”,企盼“三三得久”。无论如何,无论何如,所有这些,都将是何茹之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华章。休整两月,易地再战;“研二”开始,再续前缘。

“小荷才露尖尖角”。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何茹下集。

What I Learn from the Jin’s Criminology

HE Ru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China 200042)

What I learn from Jin’s criminology?The answer is in Jin’s Criminology,Professor Jin and He Ru in the past,at themoment and in the future.

Jin’s Criminology;General social order;Tri-angle prevention of crimes

D917

A

1008-2433(2011)06-0125-04

2011-09-06

何 茹(1988—),女,安徽淮北人,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犯罪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金氏神马犯罪学
“神马”汉斯
侦探日记
中国犯罪学家推介
——许春金先生
中国犯罪学家推介
——张荆先生
中国犯罪学家推介
——张荆先生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
中国犯罪学家推介
——张黎群先生
小白领的搞笑生活
两碗寿面
神马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