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第一次下井采访

2011-08-15孙泽群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1年4期
关键词:下井作业面督导组

文/孙泽群

前段时间,国务院安委办第一督导组深入冷水江资江煤矿调研督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随行记者,我跟随督导组一同深入矿井地下400米深处的采煤作业面,完成了第一次井下实地采访拍摄。

当时,督导组在检查完电子监控室后,就要求下井进行现场检查。我一听要下井,心里立即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和紧张感。记者的职责,由不得丝毫的犹豫,我立马走进更衣室,换上红色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领取了矿灯。大家穿戴整齐后立刻集合,带班矿长清点了人数,一共18人。当我们走向矿道的那一瞬间,我更加紧张了,我不清楚井下是个什么样子,下井后会发生什么,许多疑虑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刚进入矿井时,有一段100米的巷道,光线比较充足,地势较平缓。矿道两边的墙上整齐地挂满了安全文化宣传版画,伴随着优美的湖南民歌,我们不时驻足观看,细细品味着安全文化盛宴,矿道里的紧张气氛也随之缓和了。这是资江煤矿有名的100米安全文化长廊,大量的安全标语每天都在提醒和警示经过的矿工牢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越往里面走,光线越暗淡,地上也越潮湿,我心里也越担心。坐上被矿工美其名曰“地铁”的载人矿车,我们向更深更远的地下煤海进发。矿道里的灯光像黑色苍穹里的点点星光,闪闪烁烁,忽明忽暗。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吹得人有点发凉,我们转过许多巷道,换乘了一辆又一辆“地铁”,终于到达了采煤作业面。这里离地面有400米,是我最担心突发危险的地方,在大型采煤设备的下面,我们只能半蹲着身子,在高低不平的巷道里慢慢地,艰难地行进,稍一伸腰,就会听到安全帽与头顶设备的碰撞声。此时此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安全帽的重要性。一段200米长的采煤巷道,我们走了近40分钟,出来时已是汗流浃背。

作为记者,我必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把督查组检查情况和井下情形用照片记录下来,留下真实的资料,毕竟井下的情形是很多人难以亲眼目睹的。遗憾的是,由于井下光线不足,拍摄的时候必须有人用矿灯照明补充光线,但照片依旧不是十分清晰。当然,井下有的地方,为了安全,是禁止拍摄的。

井下和地面的确有天壤之别,以前我对矿井里的印象,都来自于别人的描述和文字的记载,这次宝贵的“历险”,让我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井下环境的艰苦,也越加感到为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是多么重要。世界上也许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绝对安全的矿井,但只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采用最先进的开采设备,完善预警机制,用对自己、对家人负责任的态度去排查治理隐患,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去对待安全生产工作,我相信就能把发生事故的风险减少到最小。如果每一个管理者和矿工都对生命充满了敬畏,甚至惶恐,这种敬畏和惶恐必将促使我们不敢遗漏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更不敢去违章操作,生产安全事故也就会大大减少。

从下井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期待出来时那一缕温暖的阳光将洒落在每个人的身上。

猜你喜欢

下井作业面督导组
中央扫黑督导组,每天都在忙什么
作业面批的几大好处
浅析小班化数学作业面批策略的有效性
找井盖
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
宝鸡“铁面”督导从严务实
轻车简从下基层俯下身子听民声
——乌兰察布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督导组基层调研侧记
基于“作业面”模式下集卡配置的仿真研究
专家督导组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北宿煤矿“五子登科”抓带班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