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学角度探讨豫西民居地坑院的成因
2011-08-15卫国芳王英杰
卫国芳,王英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南三门峡472000)
一种民居建筑就是一类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很大意义上就是一种工程,而其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就成了艺术,这高度不是空间落差,而是一种独有的乡土文化。其实民居建筑一开始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且随着文化的进步而深化。作为艺术,只是相当其终端现象,民居建筑的这一特质在豫西一带相当突出。当黄土高坡上的窑洞成为陕西民居代言词时,地坑院就更以深厚的豫西民俗积淀着民居建筑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伟大而勤劳的豫西人民。
目前,国内对地坑院的成因探讨研究和总结还比较少,理论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笔者经过多方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探访后,以建筑学科原理,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分析和探究豫西民居建筑——地坑院的成因。
1 地坑院目前概况
地坑院,就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8 m,形成长、宽12~16 m大小不一的矩形或正方形大坑[1],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为住宅。因此,又叫“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地阴坑”、“地窑”,亦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平线下的村庄”,起源于人类穴居发展的晚期,是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最古老、最独特的民居样式之一。目前,在河南三门峡、山西南部、甘肃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相对最大,该地区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2]。近年来,随着国家重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和发展,地坑院已经成为落后贫穷的象征,再加上地坑院的弊端,人们已经开始建造平、楼房住宅,地坑院不再进行新修建和维护,有的已经开始掩埋。因此,地坑院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民间艺术、文化开始逐渐走向消亡,已处于十分严重的频危状态。
目前,三门峡地坑院主要集中在该市区以南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上及其周边地区,该市所属渑池县、灵宝市也有零星分布。
2 三门峡地坑院成因研究
如果严格地从建筑学角度去解释民居建筑,则民居建筑是出现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3],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的居住、生活等日常实际所需。地坑院最早修造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根据《易◦系辞》中“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中“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木曾巢”,《墨子◦节用篇》中“古者,因丘堀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曰冬可以避风寒”,《辞过篇》中“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孟子◦腾文公》中“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等诸多史籍记载,让我们揣测到我们的老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此说“固无疑义”[4],应该没有错,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穴居发展的晚期,至今至少有6 000年的历史。
对地坑院文字记载最早最详细的资料当属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一书。书中谈到他去河南、陕西安抚时,路经河南西部一带的窑洞情况时说“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5],这些介绍为地坑院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有力的史料佐证。可以说地坑院作为窑洞的特殊形式,是在独特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条件下形成的,是黄土高原天然黄土层下孕育生长的,是豫西人民老祖先独辟蹊径,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发展延续开凿下来的居所。
2.1 天然的的黄土地质条件
豫西陕县三大塬区位居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是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呈台状,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式平缓,区域广大。这里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 m厚[2],而且这里的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土质坚硬紧密且具有直立性,主要由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理夹杂有很薄的料疆石,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具有抗压、抗震、抗碱腐蚀等作用。这些天然的地质条件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2 有适合地坑院产生的自然气候条件
豫西地区位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可以说是十年九旱,降雨量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 mm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塬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天井院落。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但藏于地下的地坑院冬天能保持在11℃以上,夏季保持在20℃以下[5],能体现出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而且防尘、防风、隔声、安静,适合人居和储粮。因此,久居窑洞的老人常常不愿意离开,说住地面上的平房不习惯,夏天热得睡不着。据抽样调查,正常情况下,居住地坑院居民的平均寿命比住平房的要长6岁之多[6]。
此外,黄土高原冬春季风沙很大,刮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而居住在地坑院内的人们却感觉不到,因此地坑院在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中起到保护屏障的作用。
由于气候的干旱,这里地下水位很低,一般在30 m以下,这就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民居建筑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若是遇到暴雨时,地坑院一是设置拦马墙,用于排泄雨水,同时又保证路面上行人安全,亦可作装饰之用;二是在院落中央设置15~20 m深的渗井,口小肚大,口径70 cm左右,主要排渗院内的雨水和污水。
2.3 受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之意,相与融合”,人与天地同构的愿望十分强烈。“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
地坑院是民居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利用黄土构造特征下沉式地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这与普遍通用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这种建筑形式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
地坑院院心一般会种植梨树、鲜花等植物,这些象征生命存在的植物,为地坑院带来许多生气和灵性,它的人文作用,远远大于它的使用功能。这些植物在炎炎夏日给地坑院带来一片绿荫,滋润了生活在黄土地上人们的日子,那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被应用的淋漓尽致。
实际上,地坑窑院的构思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地坑院深入土地之中,融合在自然之内,长天大地一色,院里花开满院,蜂飞蝶舞,院上“车马多从屋顶过”,呈现出一派田园之美、自然之美。
这些宁静、优美的居住环境与亲切的住居氛围,适应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心理需求。达到人工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效果,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
2.4 受“风水”观念的影响
“风水”观念是影响中国古代各类建筑最深刻、最深远的观念,作为诸多民居建筑中的一种,地坑院在建造时也自然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
中国古代先民由于自然生产力的不发达和战乱的频繁,加上古人对自身的辉煌横达、人生荣华富贵的注重,使得古人对自然和神灵产生一定的期望与畏惧,在居住建筑上体现为对风水的讲究,各种形式的地坑院建筑都普遍注重房屋的朝向、位置关系等。各家的地坑院在建造前都会请风水先生选吉地、定方位、定坐向、定“天井”的长宽尺寸等。比如窑头村一村民在建造自家地坑院时,先由风水先生选择风水宝地,确定方位。之后确定主窑位置,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不同的方位朝向和主窑洞所处的方位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被坎宅。
此外,建地坑院有“三要”,就是主窑、门洞窑、灶火窑位置很重要,也讲究阴阳平衡,图个吉利,有的甚至连窑孔都很讲究。在方院子施工中不能出现簸箕院,这样会出现“簸箕院破财院,大灾小灾不间断,挣一千花一万,十年变成穷光蛋”;在门洞口不能蝎背尾、否则门风不好;主窑缺失天窑补,由于年久失修破坏了原有的格局,为了使院子成行成格,就会设置一小窑作为天窑,来代替主窑;直门洞门口要有影壁墙,避免露财露富等,这些都受到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影响。
2.5 借鉴黄土高原上窑洞的建造模式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黄土地貌的情况下才能挖掘建造,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节省经济成本才产生的,是陕北农民的象征。按窑洞的建造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①庄窑,也叫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陶复陶穴”中的“陶复”,指的就是明庄窑,有一庄三窑和五窑,也有五只以上的。有的由于崖势不高,有得下挖几米再挖窑,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被称为半明半暗庄。
②土坑窑,也叫下沉式窑洞,这种窑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直通土原面,作为人行道。“陶复陶穴”中的“陶穴”即为这种下沉式地坑庄。这种窑洞实际上是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
③箍窑,又叫独立式窑洞,它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卜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块箍的窑洞称石箍窑。
从以上几类可以看出,无论哪种窑洞都与地质条件有极其亲密的联系,没有良好的地质条件,根本建造不出窑洞,而作为地坑院又是窑洞的一种,即是下沉式窑洞,无论在地质条件上,还是在建造技术与工艺上都与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极其类似,同时地坑院在做拦马墙时又与其东部平原地区瓦房的建造类似,故此可以表明三门峡地坑院是在充分借鉴黄土高原上窑洞的建造模式,综合自身地形特点而建造的,又吸收了平原地带瓦房建造装饰工艺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2.6 造价成本低廉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任何问题都离不开经济”[7],人们选择居住地坑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因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黄河流域,尤其是古都洛阳和西安之间的处于关隘之地的豫西地区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是军事要塞,由于战乱造成该地区人民生活贫困,加上这里缺乏先天自然资源,生产工具陈旧,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多数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居住建筑条件自然就没法去讲究。而地坑院的修建可以就地取材、易行施工,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只用挖土方即可,再简单购买一些必要的门窗和砖石,趁冬季农闲时,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多出点力气就可完成,大大节省了开支,造价低廉。此外,本地农民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小麦、玉米的收打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的场地,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民居建筑,很受欢迎,所以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
2.7 出于防御战乱的需要
众所周知,三门峡地区有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8],又是古代虢国所在地,同时又介于东西两古都之间,又有千年的崤函古道,因此该地区可谓是东西出入的要塞之地,故历代战事必然会波及到此地,兵荒马乱,战事频繁给当地人民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而求生存防战乱又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以防御为主要功能的闽粤侨乡的碉楼,就是为逃避兵匪祸患而建造的,三门峡地区的地坑院在最初建造的时候也具有保护自己,防御战乱的功能。这一点是笔者经过研究地坑院地形并实地调研当地老农而得出的结论。地坑院四方挖土,其挖土较深,从地上进入坑院必须经过通道,而通道若关闭,想进入院内是很困难的,可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另外,地坑院是建造在地下的建筑,是“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人在地上走,树在脚下摇”的奇特景观,因此在匆忙的古代战乱中,无形之中也为避开兵马起到了隐蔽的作用。
3 结语
地坑院是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民居建筑领域的精彩篇章。对于地坑院这一民居形态,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楼庆西认为,“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在农村,它全面记载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形态,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意义,给人文化的启迪与熏陶。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老房子去掉,新房子起来,这是规律,我们保护它就是留下一种印记,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让我们知道祖宗是什么样。如果消失了,就意味着人丧失了技艺,意味着人没有了童年,没有了过去。”因此,研究好地坑院的成因和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发与保护地坑院,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收入,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扬和继承豫西人民用心血和汗水创造出的这一古老文化。
[1] 立山.地坑院里的流年[J].旅游,2009(5):76-81.
[3] 周燕芳.浅谈徽州民居的成因及特点[J].建筑,2006(11):131-133.
[4] 三门峡群艺馆.三门峡陕县地坑院[EB/OL].http://whj.smx.gov.cn/ReadNews.asp?NewsID=1142.
[5] 陕县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6] 史向红.山西省窑洞式生态建筑的设计与研究[J].山西建筑,2005(16):34-35.
[7] 谷百川,刘文生,王景春,等.(“崤函古韵”之十二)窑院探远[N].三门峡日报,2004-08-02(03).
[8] 魏兴涛,孔昭宸,刘长江.三门峡南交口遗址仰韶文化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其义[J].农业考古,2000(03):77-79.
[9] 张学东,近代闽粤侨乡建筑赏析[J].建筑,2008(09):69-70.
[10] 任松佳.地坑院-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EB/OL].http://wenhua.hn.henanci.com/Show-DiKengYao.aspx?id=1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