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
2011-08-15胡冠九李国刚张祥志史啸勇董圆媛
胡冠九,袁 力,李国刚,付 强,夏 新,张祥志,史啸勇,董圆媛
(1.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210036;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
环境监测的数据和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环境执法的公正性以及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是我国环境监测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构架,并强调了构架中近期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1 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完整、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国至今没有完整的符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许多环境监测站目前以实验室资质认定(又称“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在实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但如何根据环境监测的自身特点,尤其在监测方案、监测点位、现场采样、样品运输与保存、数据传输、分析评价、以及综合服务于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等方面,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体系尚不能完全覆盖。
1.2 流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
现行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一直沿用“块块管理”模式,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监测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了监测站分布上“遍地开花”,功能上“小而全”,仪器装备“上下一般粗”,监测资源不能有效配置。除环保部门的监测站外,其他诸多部门也在从事“环境监测”、发布环境信息,流域的监测质量管理活动无法统一、有序开展。
1.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不能适应环境监测形势发展的需求
面对现代环境监测从无机污染物向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从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从手动采样-实验室分析向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发展、从单一的监测分析技术向多种监测分析技术联用发展,以及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1],目前的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明显落后于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的发展速度。在部分新的环境监测领域,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现场监测仪器的量值溯源就一直是个问题;质量管理工作没有完全覆盖监测全程序、全方位;缺乏国产的标准溶液、标准样品、质控样品;水质监测采样工具、样品容器、样品箱及辅助设施没有严密统一规格标准,既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也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工作负荷,这些质量管理技术问题严重影响了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4 缺少量化的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
目前从事环境监测的机构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会根据一些方法、规范的要求,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手段来说情自己的监测质量,但各机构在不同的监测活动中采取哪些质控手段,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而且质控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其评定依据也不明确,导致无法判断监测数据合理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目前质量控制工作的缺陷,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判断。
1.5 缺少质量活动网络化监控平台
现阶段我国不同机构或部门拥有的质量管理资源在数量、类别等方面差别很大,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手段各异,很难满足各级监测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及其相应信息的掌控,也缺少以国家、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控为中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空间地理信息技术,覆盖各省、市、县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活动的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
2 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构建设想
由于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已无法适应现代环境管理的要求、严重制约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构架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发展质控技术,形成管理措施有效、技术手段先进、监督领域全面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满足环境管理日趋科学化、定量化和法制化的要求,使环境监测信息真正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成为环境管理、执法和决策的科学依据势在必行。
结合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本文构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度体系、技术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物质体系和网络体系等节点。
2.1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体制、机制等。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机构与职责、工作内容、经费保障以及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考核工作的职责、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合格证的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进步。在此基础上,还应重点建立以下相关制度,以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满足质量管理需要。
2.1.1 国家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统一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国家、区域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并赋以相应的管理内容及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活动,如开展质控考核、同步监测、质量巡查、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2],建立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实现国家统一的监测质量管理监督,这种监督与监测机构运行质量体系所形成的自我监督互为补充,既可促进其自我监督,又能够统筹考虑整个监测系统的质量管理政策、规划,强化分级管理和条块管理体制,全面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3]。
2.1.2 各类、各级监测机构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能力认定制度
建立各类、各级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认定制度,明确认定主体和相应的职责,对监测机构的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实验室环境条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等进行能力认定,实行监测机构资质的“准入”,确保从事监测的机构能够提供准确可比的数据。
2.1.3 流域水环境监测人员从业能力认定制度
探索新形势下监测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机制,制定监测人员培训、考核相关规章,对每一位从事环境监测的人员实施人员资质的“准入”制度。
2.1.4 流域水环境监测机构自我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各级监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监督机制等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科学界定在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考核、评价方面的职责与义务,制定相关考核及评价方法,确保监测部门通过自我监督、自我考核及评价等方式,为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提供基础保障。
2.1.5 预防质量事故的技术支撑
根据国家、地方、行业、部门、企业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特点,制定各单位、人员质量事故的责任追究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制定预防行政干预的相关技术支撑,使得对人为干预、修改监测数据的授意者和实施者追究其法律责任时,有足够的技术层面的依据,在法制管理的前提下保证监测质量。
2.2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包括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计量检定等校准技术、监测结果的验证、方法比对技术等多个方面,是质量管理中涉及面最广的一类。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方面是环境监测特色仪器或系统的量值溯源问题。
2.2.1 流域水质监测仪器设备量值溯源
按不同的监测项目(如理化指标、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技术手段(手工监测、自动监测)、监测性质(常态监测、应急监测等)、监测场地(现场监测、实验室监测)等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研究各类仪器设备的计量特性,对于已有国家量值溯源体系的监测仪器,制定合理的量值溯源方法以及检定校准周期;对于没有明确量值溯源体系的监测仪器,探索合理、实用、科学的溯源方法,形成一整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流域水质监测仪器设备量值溯源体系。
2.2.2 地表水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
探索地表水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质量管理及考核模式,并制定水质自动站中主要自动监测仪器的检定规程或校准方法。
2.2.3 便携式水质环境监测仪器量值溯源
区别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与实验室常规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方法,制定相关的检定校准项目以及误差控制限。在研究各类便携式测定仪原理、参考各类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探索相应仪器的检定校准方法,制定相关的检定校准项目以及误差控制限,形成系统的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2.3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指标与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量化及效果考核等;评价体系包括评估实现环境监测的数据和信息“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要求的具体手段。对于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管理,可用其质量体系所规定的技术手段来评价其效果;对于实验室间的质量管理,除了目前所采用的能力验证、盲样考核、理论考试等手段外,还应研究制定环境监测实验室联合比对的相关程序和实施条件,研制环境监测实验室比对、考核样品,探索实验室间联合比对或能力验证活动的有效性。
以目前国际上普遍关注而质控手段较少的有机污染物监测为例,可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2.3.1 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常态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完善整合现有的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标准规范,重点研究环境管理急需解决的环境监控因子(如饮用水源地特征有机污染物、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所控制的持久性有机物等)所相应的质控技术;充分兼顾我国现有的仪器和人员配置等软、硬件条件,并综合考虑先进的仪器设备所能引用的先进监测方法,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涵盖方案设计、布点、采样、保存、运输、前处理、分析测试、数据诊断、数据处理、分析评价、报告编制、信息传输等)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体系。
2.3.2 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针对不同类型污染事故监测目的的特殊性,研究包括应急监测组织保证、人员培训、检测方法、仪器设备、试剂耗材、量值溯源、方案制定、现场检测及采样、实验室分析、记录管理、结果报告、应急演习等在内的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4]。
2.3.3 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监测量化的质控指标及评价
针对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实际情况,分上级管理下级数据、机构管理自产数据等类型,建立量化的质控指标评价系统,研究覆盖样品管理、样品前处理、分析、数据报告等环节的数据审核模式与规范,建立有机监测量化的质控指标及评价技术规范。
2.4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物质体系
物质体系包括上述制度体系、技术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所需要的保障。
重点可针对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开发一批标准溶液、标准样品和实际考核样品,用于污染物监测新方法评价、仪器设备运行期间核查、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定量化评估等;研制统一标准规格的水质监测采样工具、样品容器、样品箱及辅助设施,既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分析方法的要求,又能够在全国统一标识使用。
2.5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网络体系
网络体系包括监测人员考核、监测能力共享、数据报告编制、质控信息传输等一系列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活动的信息监控网络,其特点是集网络硬件、业务系统、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于一体,应用计算机、数据库、通讯、网络等技术为环境管理和信息利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支持[5]。
2.5.1 标准化资源数据库
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资料和资源,如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监测能力等,建立多个专题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多个专题信息管理子系统,对这些基础性信息和资源进行二次挖掘和利用。
2.5.2 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标准化考试制度
以现有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为基础,结合国家标准化考试制度,研究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标准化考试制度,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发研制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标准化考试及证书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一套人员持证上岗分级管理系统,使人员上岗考核更加公正、公平和公开,实现证书管理的动态化、智能化。
2.5.3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
利用建立的标准化资源库、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标准化考试系统,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实现国家、区域、省级、市县级对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分级统一监控;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在监控网络建设基础上可建立基于GIS技术的空间信息查询,实现短时间内及时的周边资源查询和调配,为流域水环境预警应急监测提供资源支撑和技术支持。
3 结 语
本文从制度体系、技术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物质体系、网络体系等六个节点考虑,设立了流域水环境全过程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总构架,并对构架中各节点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建议。今后还应循序渐进,对六个节点中后续待解决的问题逐一进行剖析、研究,以期对此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1] 李国刚,万本太.中国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6):5-8.
[2] 彭刚华,梁富生,夏 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46-48.
[3] 陈 贵,陈小霞,马玉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7(91):30-31.
[4] 刘卫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1):54-59.
[5] 杨冬雪.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系统的建设[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