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动了我的精神家园
——再谈80后的后网络时代体验

2011-08-15周欣瑞

关键词:郭敬明原创网络文学

周欣瑞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谁动了我的精神家园
——再谈80后的后网络时代体验

周欣瑞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曾经许多人认为,网络文化对精英文化的祛魅,能让网络原创文学变成一种纯粹而自由的表达,变成一种先锋意见的发声和呐喊,能对抗甚至打破传统文学的趣味霸权,但是,网络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一般,任由其发展,它的负面力量几乎和正面力量同样强大,在各种声音越来越大的今天,曾经见证了新生的阵痛和成长的创痛的精神家园,如今似乎无从寻找了。

80后;网络文学;文本生产;碎片化;精神家园

这似乎是一个架空的时代,生活的泡沫层越来越厚,藏在底下的那些真正的滋味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去感受和体味了。

在过剩的信息中感受到所谓的“生活的意义”在被逐渐架空;在无意义的、矫饰的虚拟交流中感受到所谓的“分享的意义”在被逐渐架空;140字的“被写作”中感受到所谓“写作的意义”被逐渐架空;在众多“一次性阅读”的网络文学中,感受到“阅读的意义”在被逐渐架空。

是什么剥夺了麻痹了我们的思考能力,把我们对于生活的点滴感受一一“碎片化”,是什么让曾经代表着先锋意见和自由主张,代表草根阶级挑战精英话语霸权的网络文学变成了“一次性阅读”?昔日的精神家园,而今何在?

这到底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一、从“微博热”透视网络文本生产的碎片化

(一)到底什么是微博?

2009年8月,一颗名为“微博”的小石子被投入水中,小小的涟漪迅速扩大、再扩大。短短的半年间,微博已经彻底火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姿态,仿佛癌细胞一样地迅速扩散,感染着各个群体和阶级。就在60后刚刚习惯使用QQ,70后开始爱上写博客的时候,80、90后已经迅速找到了他们的新新阵地。只不过这一次,微博带来的信息系统革新和另类生活方式,影响群体远远超过了某个年龄层和阶级,叫人无法不感叹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

微博和博客有什么区别?百度词条上对于微博的定义是“微博,即微博客 (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就形式上而言,微博和传统博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其简短性和即时性上,但这其中,隐藏着两个极其重要的命题,一是“信息量”——正因为其简短和即时性的特点,在相同时间内可被传播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了;二是“传播受众”——相对于博客来说,用户的关注属于一种“被动”的关注状态,写出来的内容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而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设置“关注”,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而这两个命题在实际操作中正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的,这在社会学和传播学上是一笔算不清楚的账,本文主要谈其和网络文学创作间的关系。

(二)从用户到客户,无孔不入的微博式生存

是微博开创了一个时代,还是这个时代成就了微博?从名人明星到办公室白领精英,从上班族到学生,不过就是短短一年的时间,没有微博似乎已经不知道怎么生活。无疑,微博这个平台能为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和资讯,但是事实上,我们需要这么多的信息和资讯吗?

算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假如你关注了100个人,而这100个人平均每小时发布两条微博,那么每过一个小时,你就有200条或更多的信息可以接收和处理,那么,假如数小时不上微博,当你再次打开微博页面,就将会面临一场数量庞杂的信息轰炸,而实际情况还远甚于此。许多人因此患上了微博强迫症:总是要坚持把自己关注的人所发布的信息尽可能地阅读完,一小时不上微博,就感觉自己错过了大量的信息。事实上,这些信息里,有多少是真的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用”的?有多少是他们每日必须的?而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此耗费。

自SNS网站开始,人们的社交心理和社会孤独感被一再利用,对信息的渴求和依赖,逐步走向对一种对自主传播和分享的“上瘾”,作为新传播环境下的消费者,当微博成为了软广告横行、商业推广和明星宣传的阵地,他们也从“主动参与”的用户,变成了“被动接收”的客户。

(三)碎片化的文本生产

注册一个微博账户如此简单,随后,你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时随地生产“微内容”,不管是一个字还是半句话,还是一张简单的图片,不管它有没有信息含量,每一条微博都成为这个平台上的一个碎片。自从有了微博,许多人的博客从日更 (每日更新)变成了周更、月更,甚至几个月不更新,更多的80、90后直接在微博上说:“自从有了微博,觉得没什么好在博客上写的了。”这种现象是耐人寻味的,微博的即时性和迅捷性、互动性让人们可以第一时间分享所见所得,抒发心情,然而一天下来,那些可供思考、可供沉淀的生活素材、情感记忆,就这样被几条微博悄悄肢解了。习惯了只言片语的我们,还有长篇写作、阅读的耐心吗?时间、空间、灵感、生活,就这样一一被碎片化了,而这种碎片化的文本式生产,是否会最终对主流写作方式产生某种影响甚至是冲击呢?

其中一个信号就是由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主办的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无论题材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时政、悬疑甚至是耽美,都可浓缩成140字以内的微小说,分享到微博。比赛借助了微博这一平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激发了各路网民极高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欲望,为期一个月的投稿阶段结束后,参赛作品多达近14万余篇,相关讨论更高达100多万条,在转发人气榜上,人气最高的作品转发量达3万余次。除了80、90后,大赛还吸引了不少名人明星的参与。而大赛的20多名评审也相当的“重量级”,既有著名编剧宁财神和作家石康、王海鸰、王小山等人,又有业内知名出版人沈浩波、路金波以及《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李敬泽等。甚至在大赛结束后,这场微小说热还没有冷却,各种精彩的微小说不仅在微博继续流行,也被转载到了论坛、QQ群等地方。

微小说到底能否算作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抑或仍旧只是商业模式下的文字游戏?这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兼具娱乐性和文学性的狂欢会只是昙花一现吗?还是预示着文学在新时代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值得看好的文学“潜力股”?微小说的创作和阅读过程都比较简单,但是要创作一篇好的微小说,在140字内制造峰回路转、耐人寻味的效果,却也是颇费心思的。许多人认为,“微小说”可以作为对主流文学的延伸和补充,极短篇幅内的创作,逼迫写手锤炼语言,去掉那些常常被滥用的形容词、副词,文字因此简洁、干净、有张力。作为大赛评委之一的磨铁公司总裁沈浩波就认为,微小说是有别于一般的“段子”的,里面是有人文含量的,但是否能具有持久而足够的出版和阅读价值,还需要观望。而同时,反对的声音也甚嚣尘上,其中就包括作为评委的网络写手慕容雪村,他认为微小说虽有其市场和参与者,但难成气候。而同样从网络写手起家的知名出版人路金波更是坚定的“倒微派”,他认为微小说充其量是种填字游戏,预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微小说都不会对传统文学产生任何的冲击和影响,甚至说其“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文学”。

恐怕要有人站出来为此辩解,写微博也是一种文本生产,也是一种写作,也是日常生活和世相百态的折射,当中也不乏人文价值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要把微博写作逐出“文学”,无异于所谓的庙堂精英对于江湖草根的又一次驱逐和“迫害”。

事实上,微博写作的确也是一种写作,但却更是一种“被写作”。就如上文所阐述的,微博是一个庞大的媒体库、一个鱼龙混杂的信息周转平台,它的第一要义是分享、传播信息——无论是何种信息。这也正是为其带来最大效益和生机的唯一源泉。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创作环境,在微博上写作,能让你生产的文本第一时间被固定的受众所阅读,然后被传播。但恰恰是这种速度,剥夺了文学发生过程中所特有的独立性,“段子”的写作动机,变成了从众心理和虚荣感的产物。这和“有感而发”、“缘情言志”的传统文学,已经背道而驰。

二、也谈网络文学和网络阅读

(一)网络文学类型化繁荣的背后

从十年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到今天姹紫嫣红的网络文学网站和百花齐放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似乎正一步步成为“主流阅读”形式。面对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论坛、博客这些老一辈网络写作阵地如何生存?而一直影响力广泛,却地位尴尬的网络原创文学,如今又是一种怎样的境况呢?

对比早期网络原创文学大多以当代背景下的校园、都市言情为主,如今的网络原创文学正在经历一场类型化的大爆炸。穿越、架空、玄幻、耽美、网游、盗墓、同人等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并不是网络原创的春天。

在前段时间刚刚落幕的百位作家对百度文库的维权大作战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拥有正式出版作品的作家们面对百度文库的侵权可以做到理直气壮,义愤填膺,但是那些网络原创写手,却显得底气不足,甚至态度暧昧。事实上,他们也是这场侵权战争里最容易为人所忽略的受害者。许多不买实体作品,在文库里寻找免费录入版的读者们是这样认为的,在不知道作者的写作水平之前,花几十块钱去买一本书是不理智的。换言之,我还没看过这本书,怎么知道它好不好看呢?事实上,看完录入版再去买实体书的读者有多少?这一来一去,实体图书市场将会遭受多少损失?这笔账谁都会算。但是那些没有实体作品,而仅仅在起点、晋江等阅读网站发表作品的网络原创写手呢?他们的损失又将如何计算?许多网络写手,正是靠着作品被网站列为付费章节 (也就是所谓的“VIP”章节)而收取那些并不高的稿酬,非法录入文档对他们造成了直接威胁,只要有一个读者花钱购买付费章节,然后在自己的博客、论坛传播、转载。很快地,这个付费环节就形同虚设,甚至有许多专门免费发布这些付费章节的录入网站,没有人去声讨这些网站,更不可能有人去取缔它们。在合法而接受者众、皆大欢喜的外衣下,这些网络写手无比的尴尬。

而他们是不可能像实体书作家一样义正言词地为自己维权的。因为从事网络原创写作的人数众多,而你的读者人数、受关注程度正是提升文字能力、获得签约甚至是出版机会的唯一筹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网络原创写手无法对付费章节的非法录入和传播做到真正的深恶痛绝,他们一边被侵权,一边在担心着一种更可怕的情况,假如免费录入没有了,有多少忠心的“粉丝”还愿意花钱购买付费章节?

他们这种担心并非没有原因。正在这次侵权风波中,网络阅读者们的态度多多少少揭示了一些真相。大多数人虽然认为在没看过之前直接购买实体书是一种风险消费,但是仍有一部分人表示看完电子版会再去购买实体书,但是这些读者们对于网络原创的态度则大相径庭,许多读者直言不讳“没必要为网络原创花钱,不值得”、“大部分网络文学都是一次性阅读,没有再看的价值”,甚至有读者将之比喻为方便面—— “闻着很香,有些时候你会很想吃,但是无论多受欢迎,你自己也知道,没什么营养”。

舆论是最残酷的,但是某一方面却也反映出,在如今网络文学看似百花齐放、各种类型琳琅满目的情况下,隐藏着不少问题。虽然网络原创文学仍旧阅读者众,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人数和作品数量持续增加,而网络原创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价值却大幅度地下降。网络写作门槛低,越来越多的写手、网络平台、出版商盯上了这块不断膨胀的蛋糕,数以十万计热血沸腾的网络写手前赴后继地踏入这片充满希望的虚拟土地,每月仍旧会有上千的人在网站上申请注册作家。网络原创文学彻底掉进了“人傻、钱多、速来”的沼泽中。

然而生命力何在?它不再是一种先锋、边缘和时尚的代表,反之,变成了一种泛滥的娱乐性、消遣性的通俗阅读。数量众多,良莠不齐,各种同类型的作品大同小异,缺乏独创性和个性。这样的它,还能怎样去与经典抗衡?还能怎样得到传统媒体的认可和接纳?

(二)网络写作,你能走多远?

在这些从事网络原创写作的人群里,有着极大数目的80后,甚至是90后。这不禁让人感叹,那些曾经在80后身上闪闪发亮的灵气和才气上哪去了?这些作品看起来大同小异,无论是内容还是文笔都难以看到出挑和过人之处,更像是练笔和游戏之作。无怪乎有人将网络文学斥责为“意淫+模仿”的畸形产物,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话虽说得有点过,但是看看这些作品,多是些脱离当代背景的奇幻、架空之作,许多80后已不再在作品中抒发、共享着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孤独感,他们乐于用作品为自己编织一个超脱现实的美梦。许多90后更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网络原创被读者认为是一次性阅读了,更有些网站盲目地力捧一些超长篇作品,导致许多作者热衷于创作超长篇作品。这些作品在长期的连载中累积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但是因为篇幅过长,导致作品结构松散,内容前后矛盾,情节转折生硬,人物塑造毫无力度,到了最后完全是为了继续而继续,而读者呢?大多为了等待结局而在麻木地追看。事实上,这种写作和阅读都已经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但是,能就此武断地说明80后写手们已经失去了创作能力和灵气吗?不尽然。

80后写作的领袖之一郭敬明,如今已经身兼作家和出版人二职。2008年在其畅销杂志《最小说》上启动了“TN(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王蒙任总顾问,白烨、张颐武担任执行评委,更有多位文学权威助阵。评委阵容强大之余,冠军更能获得总共价值100万元的新人量身打造计划,一时之间,吸引了众多80、90后少年写手的参与。虽然这次比赛也被相当多人诟病为“复制郭敬明”的选秀式比赛,和真正的文学比赛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从这个比赛中也不难发现,80后里还是有着为数不少有着热忱和“野心”的少年写手,他们有着一定的写作基础和写作能力,对青春文学有着一定的驾驭能力,虽然他们仍是不厌其烦地在同一类题材上“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显然,网络这个不够“精英”也不够“安全”的平台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他们的目标,很明显正是郭敬明这样的,少年得志、名利双收的真正“作家”,而不是网络上的那种拥有数部畅销作品,却没有一本纸质著作的原创写手。

少年们的写作风向在渐渐改变。

举个例子,身为出版人的郭敬明不但自己开了公司,更网罗了一批当红青春文学写手,不停地推出各种青春文学作品。除了畅销杂志《最小说》以外,最近还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双月刊《文艺风赏》和《文艺风象》,由旗下的两个当红女作家笛安和落落担当主编,分别主打向经典致敬的新锐文学和日系清新文艺两个市场,巧妙利用了旗下作家的人气之余,也将作品面向的读者群有意扩大。更不用说郭敬明自己还一直在持续着两个以上的作品连载,每一次作品单行本的推出,总能制造一波接一波的销量高峰。事到如今,说郭敬明及其团队占领了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毫不为过。郭敬明自己也扬言,要继续做出更加精美和畅销的图书和杂志,要让纸质媒体重新对年轻群体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而网络,如今只是他宣传和造势的“后方阵地”了。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身为80后写手的先驱却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网络阵地的抛弃,这说明什么?而这些追随着郭敬明,或是其他青春文学作家的少年写手们,他们已经不再把网络当成他们精神狂欢的后花园,他们不再热衷于去做孤芳自赏的网络写手,他们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获得主流平台的认可,他们想要更为现实的签约、出版机会,似乎,他们正在向传统纸质媒体回归。其实,郭敬明在日渐萧条图书市场里,不过是一个特例,一剂强心针,这里面有太多涉及明星效应的复杂环节,这些少年对于他们的追随,不过是另一种浮躁的心态:要出名、要出书、要签售。要名、也要利。

这些,都是网络写作很难带给他们的。

当这些原本是网络原创文学生力军的群体大量撤出网络这个平台,而网络原创,又似乎自暴自弃地走入泛滥、良莠不齐的怪圈时,我们不禁要问,网络写作,你还能走多远?当然,网络文学将会一直存在,它也无疑会有固定的读者群,但是在与传统文学的对峙和抗衡时,它的气焰和力量似乎在逐渐减弱。到了哪一天,它将会彻底沦为精神“方便面”?

三、“文不三思”,精神家园今何在?

不消化、不沉淀、不反思。

在这样一个讲究效率的新传媒时代,从前那种精雕细琢、文必三思的写作品质已经渐渐跟不上商品社会的步调了,与之相应的,那种意会神通的、耐心品味的阅读品质也在逐渐消失。很多人表示,看惯了微博的三言两语,现在已经没有耐心看1000字以上的东西了;而看惯了网络流行小说的人也表示,现在看书只图快和刺激,看不下去那些一脸严肃的、长篇累牍的文学作品,虽然那些流行小说,看完了马上也就忘了说什么了,但是“不需要记住,就是个娱乐”。

没时间消化、没时间沉淀、没时间反思。

指尖一点,就可以把微博信息转发出去;指尖一点,就可以把几十万字的小说下载到电脑里、手机里,我们的精神生活看似丰盛,实际上却有点空虚。

80后是和网络同步成长的一代,但是,这个曾经的精神家园如今还能给我们多少归属感和启发呢?曾经孕育出无数孤独但自由的心灵的那片土壤,如今是否已经变味了?我们打开电脑,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前所未有的大而庞杂,然而却又都何其相似。无数的抄袭和模仿、各种浮躁的速食文学,到底是什么消磨和瓦解了人们的创作力和判断力?是各式新媒体的侵蚀,还是依赖着它们的自己呢?

曾经,许多人认为,网络文化对精英文化的祛魅,能让网络原创文学变成一种纯粹而自由的表达,变成一种先锋意见的发声和呐喊,能对抗甚至打破传统文学的趣味霸权。但是,网络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一般,任由其发展,它的负面力量几乎和正面力量同样强大,在各种声音越来越大的今天,曾经见证了新生的阵痛和成长的创痛的精神家园,如今似乎无从寻找了,90后、00后一批批地长大了,时代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伴随着网络文化成长的80后舍不得抛弃他们的精神家园,但是,他们渐渐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I206.7

A

2095-0292(2011)04-0096-05

2011-05-2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80后网络写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拉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J-07)

周欣瑞,中山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薄 刚]

猜你喜欢

郭敬明原创网络文学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网络文学的诞生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