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危机管理中的预控管理体系研究*

2011-08-15何媛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预控洪灾预案

何媛媛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2)

高校危机管理中的预控管理体系研究*

何媛媛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2)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高校的应急事件频繁出现.认识、应急事件管理已成为高校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急事件预控管理是高校应急事件管理的关键.本文以应急事件管理理论为理论工具,侧重于探讨应急管理中的预控体系,展开对高校应急事件管理防预体系的初步研究.

高校;应急事件管理;预控体系管理

1 高校应急事件管理的内涵分析

高校应急事件管理就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在师生面临应急事件时,及时预防和处理,摆脱应急事件的管理.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具体可以分为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警系统,应急事件处理等步骤.高校应急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等一般应急事件的共同特性,又具有其独有特性.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年龄层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1)大学生脱离父母长期的管束,敏感好奇,对各种信息接收快也比较冲动.(2)大学生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思维多元化.

2 高校应急事件管理预控体系构建依据与原则

2.1 高校应急事件预控管理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事件预控管理,就是指按照预警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预先的防范,以防止应急事件的发生,并减轻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准备和预防阶段(预控阶段),是高校应急事件管理的关键.当应急事件发生时,有效处理相关信息,结合收集到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且根据现有条件和具体情况采用最合适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是这个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

2.2 高校应急事件预案制定的原则

之所以要制定应急事件预案,不仅是要预防作用而且当危害事件发生后能有效遏制,把危害降低到最小.所以高校应急事件预案的制定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统筹兼顾讲究方法的.在制定时兼顾几个原则:(1)应急事件预案有预见性.(2)应急事件预案有可操作性.(3)应急事件预案有系统性.(4)应急事件预案有进攻性.(5)应急事件预案有时间性.

3 高校应急事件预控体系的管理

3.1 建立预警系统

3.1.1 不是所有突发事件都是应急事件都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我们必须确定建立预警系统的标准.(2)评估应急事件发生的危险原因.不同的高校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高校应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己的应急方案.(3)评估应急事件的危险性.高校应急事件具有何种危险性,不仅应该考虑应急事件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还要考虑应急事件发生的影响面和影响力以及应急事件是否可以控制.(4)在找到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且明确其危险程度的基础上,确定应急事件要如何有效管理,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当危险程度动态变化时,要不断调整方案.(5)明确应急事件预警系统如何确立,需要为应急事件预警系统准备何种条件和资源.(6)制定应急事件相应的制度和条例,明确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1.2 运行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由从信息的收集、加工、决策、到警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过程.高校应急事件预警系统,是从信息收集到分析,然后确认是否属于应急管理并采取应急措施.

信息收集顾名思义就对信息进行收齐汇总,在应急管理中指对有关应急事件的征兆和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及时、准确、完整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收集信息时是否有遇到障碍,这种障碍的原因.

对信息进行加工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系统的归类,让信息比较清晰,形成一定的条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方便管理人员马上能从全局上把握收集到的信息.其次是通过识别分析,筛除虚假信息使应急事件管理人员掌握较为真实全面的信息.这样应急管理系统就发出直观的信号或指令,便于管理系统的人员做好准备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对信息进行决策主要是在前两者信息收集和加工系统的基础上,判断出应急事件严重到何种程度,然后发出相关的指令.要明确该突发事件是否属于应急事件的范畴.如果属于应急事件,那么它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发生的级别.然后发出与级别相符的预警指令,以便及时准确的作出相应的决策.

警报系统主要是发出正确无误的警报,告诉应急事件管理小组成员和应急事件潜在的受害者,使他们采取正确的措施.警报系统应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应急事件已经来临.发布警报时要分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用不同的措施.比如说洪水灾涝,会影响到全校师生的,这时的警报就要面广,能通知到绝大多数人.比如说校内发生偷盗,可以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来发出警报,告知师生提高警惕,以便他们有效防范,因为应急事件潜在受害者的分布局限在某一领域采取局部的应急事件警报即可,以避免造成较大的恐慌.

4 高校应急事件管理预控管理个案分析:以福建某高校应对洪灾事件的过程进行分析

福建某大专是个办学历史悠久,学生5000多人的高校.因连续强降雨,洪水侵袭,严重影响了宿舍区和教学区的交通,积水深至膝盖以上,造成学生无法上课连出行变得极为困难.学校的财产受损严重,停水停电,物质匮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中断,被迫停课,学生的生活学习受到很大影响.该大专院校遭遇洪水袭击事件,属于校园应急事件.因为是洪灾属于自然灾害类应急事件,洪灾前后只有3天就形成,速度快,范围广,全校学生基本都受灾,学校损失大,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具体分析来说,我们知道应急事件管理不是事后管理,侧重于防患管理.所谓防患于未然.福建某大专在此事件发生前学校已制定了一套校园应急管理方案.所以当事情发生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对此次洪灾侵袭校园的应急事件,当征兆开始时,相关信息就收集并及时、准确、完整的反馈.管理人员能马上把握收集到的信息并作出决策,判断出此次应急事件的级别并发出警报指令.该高校几个食堂不能提供正常的餐饮服务,按照应急管理的部署,学校领导提出停水不能停饭,调动人员马上派驻餐厅想办法解决困难.学校通过联系兄弟院校的食堂,想办法提供各种食品和物资调集到师生生活区.虽然道路已被洪水阻隔,于是请政府支持,政府协调了当地武警部队.当地武警部队想了各种办法到该高校向学生宿舍运送物资.比如通过皮筏艇等.为了给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学校在危机时刻通过各种方式广开渠道尽其所能.当此次洪灾事件发生时期,信息沟通与传播也影响着整个应急事件的处理.应急事件决策层马上要求该高校辅导员们走访学生,带领辅导员班主任到宿舍去关心和慰问同学们.学生的情绪得到及时的安抚,家长的情绪也得到很好的稳定.同时该大专里的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和移动飞信等各种工具都被用于辅导员告知学生受灾情况.学生及时获取了相关信息,明确了应该采取的措施.另外也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告知学生洪灾的情况,校园设备等的抢修进度,目前学校正在采取的策略和办法等.这些有效的信息传播,能及时帮助学校师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应急事件中可能有的恐慌和谣言散播都没有大面积发生.

福建某高校在此洪灾事件中的应急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园应急事件预案比较宏观,不够细致,可以针对具体事件做一些具体的应急管理预案,做到有的放矢有所针对性,效果更好.目前高校应急事件管理侧重防范如食物中毒等卫生类应急事件.能专门对洪灾地震等校园应急事件关注很少.像沿海省份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大的台风、洪灾这种自然灾害也经常发生,而且一旦发生涉及人员是群体性的,全校性的.应对这样的应急事件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来指导.在做预案时可以分门别类,有的放矢.

第二,信息传递的滞后.该高校传递信息的层级是:班级同学至班委到班长然后告知辅导员,再由辅导员汇报给学院党委副书记,最后告知校长.这种多层传递的管理体系,可能会造成信息的滞后或不真实.有的高校已在学生中建立了信息员制度,这样每个班都有专门负责舆情的信息员.该高校信息的传递基本是从上至下,上级下达指令层层通知到下级的.更理想的局面应该是信息双向流动,既有从上至下又有从下往上的.如果传递信息不用完全按照层级一层层汇报,而是班级信息员能直接汇报给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再由副书记汇报到校长处,那么信息会及时迅速得多.洪水侵袭当天,虽然该大专校园里半夜已经有学生发现了校园水深盖膝的情况,但因为学生都不了解是否有必要汇报,也不知道该如何汇报.所以等到第二日早晨领导决策层发现此局面时,局面已经变得被动.可以说信息传递造成的滞后会延误很多被动变主动的机会.

第三,我国高校学生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力和应变性.从调研中了解到,当次突发事件发生初期,有的学生还不知危险四处走动差点造成生命危险.我国高校的教育课程里没有对这些突发事件系统的指导,而且高校各省生源混杂,有的省份学生没有经历过洪水等灾害上,不仅认识不足,更没有丰富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毕竟是个群体,但面对校园应急事件时部分学生感到恐慌出现了群体行为.比如有的素质低的同学哄抢食物的行为等就是平时缺乏教育和指导.

5 若干建议

高校应急事件管理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并不断加强提高的过程.针对福建某高校应对洪灾事件的校园应急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第一,在宏观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制定各类应急事件的预案.比如这次洪灾侵袭事件,要明确应急事件管理的主体.他们不是学校医务人员学校老师而是校领导后勤部门等.因为它属于自然灾害类的校园应急事件.而如果是学生集体闹事游行,那么应急事件的管理主体则是校领导保卫处和高校辅导员等.对于自然灾害类的校园应急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类资源,得到各方援助.但处理其他类型的校园应急事件时则未必.

第二,应急事件因为类别不太,在管理的原则等方面也要有所不同.所以,各高校必须设立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有的放矢的指导是很必要的,应急事件不是学校一个人在“唱戏”,而是要动员校内外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与地方政府,与各共建单位,乃至于社会媒体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联动机制是各高校首先必须保证做到的.高校不仅要有效管理好校园内的各组织,比如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基层组织;而且要借助外力来管理.比如借助政府、社会和媒体的力量来共同应对应急事件.在校园内部,高校学生处要培养这些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成员对应急事件的反应和和应对能力.层层而下的管理体系,信息传递可能会滞后或曲解.为了信息有效的沟通传递,高校内要转轨.高校要建立扁平型为主的信息传递网络,以避免信息传递方面存在滞后现象.扁平型的信息传递网络能有效的缩减应急事件管理层次.而且对于实现应急事件管理信息的即时快速流动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扁平型的信息传递网络能更多赋予基层单位个人对于应急事件处置的适当权力.在各公司和很多政府行政机关都有新闻发言人制度,高校也可以设立.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及时消除猜忌避免恐慌,可以由权威性的新闻发言人发布权威的信息,及时动态告知大众.高校平时就要建立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比如在设立热线电话、校园平台、领导邮箱等让学生能够及时反馈信息.

第三,加强高校应急事件管理的培训和训练机制.高校应急事件管理的培训机制可以分为专门针对学生的应急事件教育和专门针对高校内专业人员的应急事件管理培训.针对学生的应急事件教育,比如通过消防演习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在动手锻炼中培养安全技能.比如对应急事件进行案例介绍,通过录像录影等让全校师生都有比较形象具体的感受和培训.还有现场演示以及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我国高校应学习外国高校的经验,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并且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指导和训练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教育和口头通知.实践经验充分表明,参加过应急事件培训的学生在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上都要明显高于没参加过培训的学生.还有的高校专门针对专业人员的应急培训也是值得借鉴的.比如对校医、心理老师进行专业的应急事件和技能的培训.高校还应制定应急事件手册,通过各种渠道和进行宣传普及学生最基本的常识和应对应急事件的应变方法.

[1]马叶.高校危机管理:灾难中生长的智慧[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G47

A

1006-5342(2011)12-0210-02

2011-10-18

猜你喜欢

预控洪灾预案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