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生终身体育需要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创新
——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综述*

2011-08-15但爱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咸宁大学改革

但爱兰

(咸宁学院体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论学生终身体育需要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创新
——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综述*

但爱兰

(咸宁学院体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了从2002年至今十年来,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同时展望了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美好前景.

终身体育;需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

0 引言

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的公共课程,本课程的目标应注重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体系应符合时代的发展,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实用价值,使学生学用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体现现代化的特色,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学环境和健身条件.本着这一目标,自2003年来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由无序到有序,从教学文件的规范到科研教研的突破,着力于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师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进行了改革,努力创造大学体育课程的特色.通过大学体育团队的努力,2006年大学体育课程成为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创建了校大学体育团队.这几年来无论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教学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已有了自己的稳定框架和特色.其优势与特色主要表现以下四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锻炼形式的“三自主”课程教学形式.结合课内外的多种自主锻炼的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师需要学生做什么,变为学生根据自身状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开放教学形式,获取学分途径多样化;在大一、大二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俱乐部选修课和课外训练课;参加一个项目俱乐部选修课学习并成绩优秀者可获取1个学分,参加课外训练课并在学校或省运动会上取得佳绩,根据学校要求可视成绩获取学分;三是为了贯彻《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将身体素质指标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分布到每个学期;四是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要求,依靠咸宁的山地资源,不断地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如:野外生存、山地自行车等,同时不断地发挥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如:武术、篮球健美操等优势项目.

1 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析

1.1 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创新

在2003年制定了大学体育教学计划和各单项的教学大纲基础上,根据本科教学评估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2007年修订了第二版计划与大纲,调整了教学内容,推出了以太极拳为特色的大学体育基础课和大学体育主副项选项课,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的引导,掌握了1-2项可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为此,我们编写了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材,编写了《大学体育教师指导用书》,有效地指导了大学体育的教学实践工作,在教学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良好的评价.2009年,我们对这几年改革的运行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进行了调研,发现大学体育课中开设出的运动项目窄小、陈旧,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针对这些现状,2010年我们对计划和大纲再次进行了修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和锻炼习惯,将课程内容改为:体能训练课、兴趣和专项选项课,并且拓宽了运动项目的选择.并探讨性地开设了体育训练课与俱乐部课程来满足学生课余锻炼的需要,更加保证了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意愿.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行为,努力倡导“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终身体育理念.本计划和大纲已在2010级学生运行,大体课部将对这一改革进行跟踪调查,并形成教研改革成果.同时伴随这一改革,大体课部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大学体育学生指导用书》和相应的《大学体育教师指导用书》.至此,大学体育教材建设将更加注重时效性与科学性,将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1.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及效果

1.2.1 发展传统运动项目,努力拓展教学时空,打造精品课程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文件的要求,大学体育课程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理念,我们经常性地组织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与听评课,各单项课程不断地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改革,编写了各单项的优质教案,评选优质课堂.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例如: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中实施了个性化教学方法;针对各单项教学的重难点,实施了主导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求,我们还实施课内外一体的教学模式,努力贯彻阳光体育运动,通过组建各项俱乐部,指派教师进行课外辅导,组织课外各种比赛,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我校学生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取得了良好成绩,特别是田径、武术和健美操在湖北省都处于前三名的顶尖水平.

1.2.2 积极开拓新兴运动项目,营造运动氛围,引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根据现代人对体育项目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体育课部至今为止已开设出了20个选项和一个必选项课程内容.近三年来我们重点推出了网球与野外生存两个新兴运动项目.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场地设施的加强,我们开设了多个网球教学班,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学生的技术水平都有了突破,同时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球运动氛围,2010年秋季学校大运会中重点推出了网球比赛,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运动项目的开展与普及,同时吸引了学校外许多社会人士,使他们也参与到这个运动项目中,成立了网球俱乐部,在我校每年定期承办“温泉杯网球公开赛”,及其它各项不定期的网球赛事.实现了体育与学校、体育与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野外生存是一门新兴体育项目,由于其走出野外、对参与者的体力智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能起到锻炼作用,同时陶冶身心、丰富单调的城市生活,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同时,野外生存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明确指出:各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活动.为此,从2006年至今,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在体育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咸宁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克服了器材基地缺乏、经验不足、教师缺乏等困难,使野外生存课程开设从无到有,从有到规范.到目前本课程在学生中评价非常好,学生们在这项运动体验中收获很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的体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二是团结协作已成为一种习惯;三是吃苦耐劳精神得到培养;四是体验到了户外的乐趣.学习是短暂的,留给学生的财富是永久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

这些运动项目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创造了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同时也引领了学生今后的生活方式.

1.3 评价模式的改革及其效果

1.3.1 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

多年来,评价体系一直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首先从学生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改革,从以前以技术评定为主体改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为主体,增加了平时考核的分值,技术评定由以前的70%改为了60%,平时成绩为4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与进步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比例.其次在考核形式上做出了重大改革,从以前的考试标准执行无序到有组织实施各种考试形式,如:我们在太极拳基础课里实施了考教分离的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各单项课程的考核中实施了按标准集体考核的形式,统一了考核的尺度,力争做到了公平与公开;今年,在2010级学生中大体课部将学生的身体素质考评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结合,实行全年级统一考试,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1.3.2 教师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

体育学院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相关精神,2006年制定了适合本专业教学特点的《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和《体育学院同行评教表》授课质量评价体系表,2007年根据本评价体系表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其效果良好.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同行对教师的评价为评价点进行综合的评价,两者的综合评价分数是该教师的授课质量分,同时设置的意见与建议栏,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和同行们对教学情况的意见,根据本见意进行各项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各个教学环节,努力服务于学生,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本业务考核点年终教师综合考核的40%,有力地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模式的缺憾

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通过十年的改革与创新,使我校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均有着很大的改善,学生对体育的期望值得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缺憾,值得我们去思考.

2.1 教材建设与网络建设的滞后影响了课程建设的质量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点,目前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全国品类繁多,各有特色,但是根据我校的具体改革情况还没有一本适合我校学生适用的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虽然编写了一些内部教参,但是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多种体育知识与教学的好奇与需要.同时这些教学内容的体系应与网络建设同步进行,而我校的网络教学软件与局域网建设相对滞后,使学生无法通过书本与网络获取体育知识与健康理论知识,通过网络欣赏自己或学校的各种比赛实况及各种大赛,也不能很好地与教师通过网络进行沟通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2.2 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理念的滞后影响了体育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出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等多种教学理念,但是在落实中由于部分教师平时学习较少,导致他们教了十几年的书教学形式与方法上没有任何的改变与创新,教学内容单一,只是一味地传授体育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生命体的个异性.体育科研与教研是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水平的后盾,由于教师科研能力有限使得教学中的问题得不到研究与总结,科研工作开展相对落后,所以今后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与业务学习应当放到首位,使得我校在改革中取得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双赢.

2.3 教学场馆建设的落后阻碍了教学各项改革的全面展开

由于学校教学硬件条件落后,各种场馆条件差,活动面积较少,使得各种形式的教学课无法开出,影响了课余训练课与俱乐部课的开发,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所以今后学校要加大对运动场馆等软硬件的建设,使其成为课程建设的后盾.

3 前景展望

3.1 加强教材与网络建设,力争2012年建设大学体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同时根据我校学生的需要做好辅助教材的编写工作,建设体育网络平台,网络课堂的多样化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建立单独的大学体育选课平台与成绩管理系统,实现网络资源的公共化.

3.2 结合教学现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体质健康研究所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与申报,力争成功申报2项目省级教研课题,1项国家科研课题,创建特色项目的实习基地,如和中国地质大学的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实习基地建设.

3.3加强场地硬件条件的建设,努力推行大学体育俱乐部,真正做到课内外一体化,力争在2015年创建一支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1]丁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江苏大学学报,2005,(1).

[2]段健芳.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3).

G8

A

1006-5342(2011)12-0127-02

2011-09-20

猜你喜欢

咸宁大学改革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