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2011-08-15王萌
王 萌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湿地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王 萌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是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受社会经济系统的关注度在不断地提高,因为湿地生态系统蕴含着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这就使得一方面针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和力度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力度同样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之间的互动规律,变得十分必要并且成为实现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1.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着内在的共生性和和谐性,相互促进,共生和谐发展,能达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从两者的共生关系角度看,两者互为资源、互相服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生态旅游业要得到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为基础;而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又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能够促进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反哺机制,可进一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其核心在于把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建设成可实现有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产业属性看,湿地生态旅游以湿地资源、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相对于其他产业,湿地生态旅游对湿地资源的消耗最小,对湿地生态环境、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破坏也最少,其和谐性最强。它是与湿地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保护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它对湿地自然及人文等资源进行直接利用,基本没有生产活动,能够实现与湿地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通过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可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可减少湿地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实现部分湿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能提高地方政府与社区公众对湿地资源价值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进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毁损,促进环境改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湿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会推动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使旅游者更好地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
2.外部协同进化和共生和谐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存在于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二者之中。由于缺乏对两者共生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常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难以协调发展,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够。在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因其低污染,素有“无烟产业”之称。人们对其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实上旅游活动过程是与旅游资源环境的一种零接触过程,低污染不代表无污染,旅游对环境仍具有内在的、隐性的破坏力。就湿地生态旅游区而言,同其他旅游一样,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以及生物圈的正常循环会因客流量过大,突破景区承载容量,而受到严重的干扰、破坏。而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交通工具会带来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视觉污染。
第二,监管体制和相关立法不健全。就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而言,相关法律法规实际上并没有明确各监管部门的关系。湿地旅游资源保护涉及内容广,综合性强。而众多的国家行政职能部门来共同参与实施,导致自然资源保护监管工作相当薄弱。相关法律法规实际上并没有明确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制度上相关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不明,导致当地执法部门只顾眼前开发、不顾湿地资源持续利用,趋利行为扩大化。同时,湿地资源开发、更新的补偿机制尚处探索阶段,更加剧了湿地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严重破坏、浪费。
第三,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上世纪 90年代起,旅游业开始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尤其是进入 21世纪后,旅游消费者的大自然情怀不断提升,各地都兴起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热,相关主体大力开发湿地经济价值。湿地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对湿地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地方政府为解决湿地保护经费,大量引入非政府资本,出让经营权。为了尽快尽多地将其转化为经济指标的增长,鼓励决策者和经营者充分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淡化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湿地经营企业作为经济人,更多地注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就导致湿地资源开发过度,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二、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对策
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共生系统。实现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发展,必须创新思路、创新对策。
1.不断完善共生运行机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共生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努力建立、健全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不能单凭某一方面的努力,需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和配合。
一是必须建立健全一体化协调机制,促进共生大环境建设。它是湿地生态旅游共生机制中的高级形式,是以实现“共生体共同适应、共同激活、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以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制度统一、系统开发为原则,以分工、分配、协作和共同建设等方式,通过契约或成立特定的专职机构,扎实推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品牌共建、形象共塑、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基础设施共建、湿地生态旅游客源协调等各项工作,保证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合作的效能、效益;
二是完善共享机制。要以利益为纽带,建立和完善在合作中获益,实现双赢 (或多赢)互惠共享机制。以共享减少环境损害和资源浪费,努力实现共生单元在资源、环境、共享、人才培训、交通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网络等各方面的共享。因为在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系统中,共享是共生单元间的基本关系;
三是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和挑战,随着湿地生态旅游不断发展在不断增强。因此,引进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十分必要。生态效益补偿是“为控制生态破坏,遏制资源衰竭而征收的费用,征收的范围是现行排污费没有覆盖到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各种行为。”通过对湿地旅游资源利用者合理征收湿地生态破坏税或生态建设税等生态补偿措施,使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有了必要的资金保障的同时,也制约了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确保湿地生态环境健康和永续利用。
2.健全投资融资机制和监督机制。即使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投入不足或不当,同样会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制约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是湿地生态发展的需要。
为了避免湿地旅游市场出现大量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损坏湿地生态环境,我们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建立和完善投资融资机制,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通过合理的机制对经济利润分配、资产占有分配和社会利益兼顾提供保障,为湿地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其次要不断完善湿地生态旅游投资责任约束和监督机制。景区管理委员会监督、股东人会监督、法律法规监督等多种形式,都可以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和项目审批约束机制,监督、控制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系统中各种行为主体的行为风险。为此,一方面要不断增强政府自律和制度监督。近年来,在处理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上,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频频出现短期行为,开发过程中湿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对此,要不断完善湿地生态旅游对环境影响的论证和审查,加强对政府政策的环境审查。要完善政府政绩考核标准,建立有效的绿色考核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考核指标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避免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完善对湿地生态旅游的投资行为的监督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要制定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规划和法规办事,对湿地旅游企业要明确环保责任和要求,实现湿地环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3.开展多层次的湿地环境、安全意识教育。目前,湿地环境意识、生态知识的缺乏,是我国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必须树立湿地环境安全观念,高度重视湿地生态环境教育。一是要提高相关主体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湿地生态旅游区相关主体的专业培训,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经营者管理能力和水平、政策法规制定及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二是要普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增强全民的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素质;三是要提高湿地生态旅游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素质,加大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宣传教育基地功能。具体实施方法,可以结合湿地生态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为了增强对旅游者的感染和影响力,我们可以成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在保护区内进行捡拾垃圾、义务导游、美化环境、环保宣讲等公益活动。
[1]刘喆.论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2]郭春华,张今会.湿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探讨 [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
[3]宋春玲,全晓虎.湿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4):2.
[4]王立龙,陆林.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9,(6).
[5]邹统钎,陈序桄.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2006,(9):70.
F590.3
A
1006-5342(2011)07-0013-02
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