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探究*
2011-11-18雷蕾
雷 蕾
(福建闽江学院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探究*
雷 蕾
(福建闽江学院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希曼诺夫斯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本人的性格特征,使其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特点。本文针对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分别从曲式、节奏、和声这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引言
希曼诺夫斯基是 20世纪是继肖邦之后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是 20世纪波兰作曲家中寻求个性解放的一个典型代表,创作出许多具有现代浪漫主义色彩的、内容丰富和带异国风味的歌舞剧、交响乐曲、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曲以及大量歌曲,他为波兰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第一钢琴奏鸣曲》是希曼诺夫斯基在 23岁时创作的一部伟大作品,这部作品最大特点是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德国古典主义使希曼诺夫斯基掌握了受益终身的曲式,印象主义的审美观在希曼诺夫斯基独具特色的风格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浪漫主义则为希曼诺夫斯基提供了音乐表达的基本语汇及饱满的感情予以宣泄,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希曼诺夫斯基音乐作品的鲜明特点。本文针对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分别从曲式、节奏、和声这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一、曲式分析
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从 18世纪中叶就逐渐开始演变成古典奏鸣曲,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严格按照古典奏鸣曲四乐章体裁,从第一乐章到第四乐章分别是奏鸣曲式快板、抒情慢板、小步舞曲和快速的终曲。
第一,《第一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深受贝多芬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其一,从乐曲的宏观层面来看,展开部的篇幅相对较长,从和声调式的角度进行深度展开,再现部一开头通过对八度和声织体的应用来增强再现部的动力感;其二,主部情绪热烈、激动,尤其是主部发展到后来显得更加激情澎湃,与此相对,副部却柔情缓和,通过在调性上由冷变暖充分表达出了女性化特征。主部和副部完全不同的素材使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显得非常强烈,这正是对贝多芬“将主副部之间充分对比作为结构布局的第一位”原则的沿袭和应用;其三,不论是在连接部还是在发展部以及尾声,主动机都贯穿全部,不停地的耳边奏鸣,尽管这一手法常见于李斯特的作品,但在根源上是对贝多芬“加强作为整个乐章的主要动机作用”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对于第二乐章而言,该乐章采用了牧歌这一古老的音乐体裁,牧歌是一种源于意大利的声乐曲,从最初的演唱作品发展为现在的器乐作品。希曼诺夫斯基以牧歌体裁为载体对内心进行了表达,能够使听众透过旋律看到一些悲凉和伤感的场景,例如,原本美好的土地被连年战争带来灾难,人民生活困苦。妇女们暗暗身上,终日以泪洗面;老人仅就眺望远方,盼望儿女归来;孩子们失去乐土,惊慌茫然。对于希曼诺夫斯基而言,由于在受到了巨大精神折磨,于是开始崇敬宗教的力量,将美好的希望托付给上帝,这一忧伤的内心氛围通过深沉哀怨的三声部旋律贯穿首尾,并以此增强了该的宗教色彩。
第三,以第四乐章的第二主题为例,该主题形象柔软,绵延起伏,谱例如下:
总体而言,该曲形式宏大、结构严谨,且技巧丰富。具体而言,首先,“引子”部分长达 20小节,从而体现出幻想曲的特质,随后,进入了两个地位完全平等、但对比鲜明的主题,较之于只有一个主题的赋格,二重赋格体裁不仅极大扩展了艺术表现领域,而且更加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并且,该曲的后半部分同时综合再现了两个主题,并使两者交错编织于一体,从而使该作品的戏剧冲突达到顶峰,由此增强了艺术效果。
二、节奏分析
音乐的多样化取决于音乐在实践中的“流量”大小,因此,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节奏是音乐艺术展现出其动态行的骨架。20世纪作曲家常常在节奏上使用变换节拍以及不规则重音等技法,对节奏的应用非常自由。总体而言,《第一钢琴奏鸣曲》的节奏比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浪漫主义晚期的节奏表达特征,但同时还包含了如下一些现代节奏特点。
第一,本曲对不规则节奏的运用。希曼诺夫斯基又在本曲出现 3对 2节奏和 4对 3节奏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创新,即将右手正拍上的音用同音连线的方式相连接,从而造成了切分音效果,例如该乐章 66小节用连续三个同音连线营造出摇摇欲坠和飘忽不定的气氛。
第二,本曲对复节奏的运用。复节奏是 20世纪明显的节奏特征,是指同时奏出且互相矛盾的节奏。这一技法体现出两种截然不用的音乐风格,使节奏具有复调性质。从谱面上看,尽管《第一钢琴奏鸣曲》并没有明显体现出复节奏,但却大量暗含其中,以该曲第四乐章的第 65小节为例,
该作品的节奏变化出人意料,高声部为四分之四拍,低声部为八分之十二拍,避免了四平八稳的结构。上声部坚定有力、低声部轻柔缠绵,从而使该作品体现出瞬间变的动感特征。同时还减弱了小节线的作用,不仅不再强调出强拍位置,而且也避免了四平八稳节奏的表达。
第三,对节奏的自由伸展。Rubato(自由节奏)在希曼诺夫斯基的练习曲和前奏曲中都有所展现,从而为演奏者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实际上也是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特点之一。《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全曲有很多音乐术语(rit、accel、atempo、string等),第一乐章 rit符号出现 31次 ,并且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速度标记,全曲所有速度标记多达 173个,作曲家的良苦用心使演奏者能够根据提示来全面领会速度伸缩的程度。
三、和声分析
巴洛克时期,由于调式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声逐渐走向规范,到了 19世纪,和声艺术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甚至“自我膨胀到了极限。19世纪末期,调式面临瓦解,随后重新开辟另一条和声创作和应用之道,在这一背景下,希曼诺夫斯基在对 19世纪浪漫主义和声创作的主要规则进行继承的同时,进一步进行了“反传统”的大胆创新。
第一,遵循和声传统的音乐表现。早在 15世纪,以三个主要功能 S、D、T为模式的终止形态:S—D—T已经出现,随后,维也纳古典乐派被确立为和声构成的规范框架,直至 20世纪,这一表现手法才被全部抛弃,但在《第一钢琴奏鸣曲》中却能看到其对上述手法的传承。这在第一乐章86-88小节中被充分体现 (如下图):
第二,终止四六和弦。在 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大多数协奏曲中,乐队往往习惯于在独奏乐器华彩乐段开始之前奏出一个终止四六和弦延长音,并以此等待着华彩的进入,这充分体现了终止四六和弦能够实现导入尾声的功能。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成为作曲家遵循的典范模式。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越来越意识到由于降六级能够为音乐赋予特殊的风韵,因此和声大调也随之盛行。《第一钢琴奏鸣曲》中也存在许多和声大调的乐句,例如,该曲第一乐章的第 81-82小节中:降六级音——降 C,形成降 E和声大调,在浪漫情调中呈现出忧郁气质,给听众带来温和的感觉。
第三,希曼诺夫斯基的创新。在继承了 19世纪浪漫主义和声创作主要规则的基础上,希曼诺夫斯基还进行了一些创新。其一,创作了风格化的、独立的“块状音响"。从历史上来看,不谐和音响曾一度被人们视为“恐惧的东西”,但却同时对作曲家有着巨大的诱惑力。随着和弦从谐和到不谐和这一过程的演进,和弦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加深,在《第一钢琴奏鸣曲》中,随处可见五个音之上的不谐和和弦,此时的突出的是凝结或整体的“块状音响”,和声功能已被淡化,见下谱例:
这种不谐和和弦已失去其明确的调性,功能的对比转化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但却能够为听众创造一个奇特的情景,并随之感受到其中的神奇变化;其二,对和弦结构的扩充。三和弦(以三度叠置方式构成)在传统音乐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第一钢琴奏鸣曲》中,以下和旋技法应用较多,一是增减和弦,目的在于使内部张力更加具有伸缩性,二是含四五度音程的和弦,目的在于表现空旷的色彩,三是二度与八度相叠加的和弦,八度作为最谐和音程,表现的是宁静和安详,与最不谐和二度相叠加之后,在宁静的和声中增加了一丝颤抖的音调,好像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出现了一丝惊颤;其三.加入和弦外音以及运用延留音。在弦外音方面,早在古典时期,这两个手法就已经得到运用,但在“新派作曲家”的手中,却主要被用来发展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新派作曲家习惯于在明快的音乐基调中适当加入不谐和的大二度作为点缀,从而使音乐的艺术韵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在延留音方面,连绵不断的音已经作为悲沉情绪的真实写照而广泛存在;其四,半音化和声进行。这一谱曲的写作传统源于瓦格纳,希曼诺夫斯基运用这一技法来扩大音乐内部的紧张度,从而在延续了音乐的激情的同时深刻反映出戏剧的内涵。
结语
本文主要从曲式、节奏、和声这三个层面对《第一钢琴奏鸣曲》进行了分析,该曲体现出内容同时也是作曲家创作历程中痛苦情感的真实流露。在创作这部《第一钢琴奏鸣曲》时,希曼诺夫斯基年仅 23岁,这一年龄时期不仅具有了相对成熟稳定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正值情绪饱满,感情奔放的岁月。从哲学意境而言,《第一钢琴奏鸣曲》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人类痛苦的主题,是希曼诺夫斯基用人生历练来创作出的一首“悲剧化”意味浓郁的作品。基于艺术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言,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价值含量而言,其揭示人类情感的程度越深,价值也就越高,由于希曼诺夫斯基这一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第一钢琴奏鸣曲》的过程中,处于特有的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个人的情感倾入,因此还可从该作品的旋律、调式、调性、美学等多个层面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分析,这也是今后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
[1]Garcia and Emanuei Rachmaninoff and Sefiabin.Creativity and Suffering in Talent and Genius[J].The Psychoanalytic Review,2004,(91):3.
[2]Christopher.Pa lmer著.马继森等译.希曼诺夫斯基[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3]克列姆辽夫.音乐美学问题概论 [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4]罗曼·罗兰.论音乐在世界通史中所占的地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5]汉斯·海因·施图著,汤亚汀译.20世纪音乐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6]尤里·凯尔第什编.苏联音乐百科全书选译——西方名音乐家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7]杨儒怀.音乐分析论文集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8]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2001.
J605
A
1006-5342(2011)07-0120-03
2011-05-10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项目(JBS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