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之“民通”现象的文化解读*
2011-08-15刘艳玲
刘艳玲
(辽宁省文化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对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之“民通”现象的文化解读*
刘艳玲
(辽宁省文化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民族通俗”唱法,简称民通唱法,是近些年来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探索成果。较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分别从当今多元文化背景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两个层面分析“民通唱法”形成产生的文化原因及社会原因,对“民通”文化现象进行解读,进而对这一极具时代特征的新唱法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民通唱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文化多元;社会转型
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走过了近60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转型的新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扩张和显现,这既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发展与传播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新时期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迎合人民群众不断更新的审美口味、审美观念,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取得了一些新的实践和创新,在当代中国民族声乐领域逐渐衍生出一种被称为“民族通俗”唱法的新唱法,其被简称为“民通”唱法。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在“民通唱法”表演上做出大胆尝试和创新的青年歌唱家,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谭晶、汤灿、祖海、张燕、王丽达等。此类唱法对应的代表作品有谭晶的《远情》、《在那东山顶上》、《妻子》,汤灿的《幸福万年长》、《祝福祖国》等等。笔者将“民通”唱法的形成发展、艺术成果及其对中国音乐文化界产生的影响与效应,定义为“民通现象”。对于这一定义,是否准确科学,还有待商榷,但笔者撰文之旨是针对“民通”现象的产生、发展作文化意义上的解读,进而对这一极具时代特征的新唱法的发展、前景予以分析和展望。
一、“民通”唱法——文化多元态势下的产物
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带动下,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特征日益凸显,作为文化领域的重镇,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样脱离不了这一潮流而孤军奋战,因为艺术永远是时代与时代精神的写照,任何时代的音乐艺术作品都以其自身独具的时代风貌以及时代审美品味而得以留存于世,或名震一时或流传千古。文化多元的今天,时代赋予艺术创作者更多的灵感来源和提供创作动机的可能,无论是绘画、建筑、造型甚至电影电视等抽象艺术,都很难找到那种以纯粹、单一创作元素为构成的艺术形式,因为这样的艺术品似乎不属于这个时代而惨遭淘汰。音乐领域的创作同样如此,在当今世界乐坛上活跃的华人音乐家,如谭盾、陈其刚、瞿小松等人之所以在国际乐坛上赢得一席之地,其中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们能够成功地打破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藩篱,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与艺术精神与西方音乐经典的艺术语汇、形式完美的融合,既保留了中华民族特有音乐文化内涵,以其作为文化身份的认证来区别于他人,又将艺术经验中其他民族音乐要素融合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成为容纳多元文化的有机载体,为塑造与丰富时代艺术风格做出贡献。
从文化学意义上说,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或者某种形态文化内部的艺术类别,其自身发展的瓶颈就在于其文化基因之间无限制地近亲结合,某种艺术类别、艺术派别过于封闭自守,其艺术发展产儿即便不是“怪胎”也不可能有超常“智力”,在当今纷繁多样、绚丽多姿的艺术天地间挺立。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民族声乐应走“多元整合,合而不同”的发展道路,但笔者认为,此观点中的“多元”应包两层涵义:一方面,要发展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首先要着眼于对“民族”,要重视、关注中华民族多样性,56个民族各自拥有多样、丰富的歌唱艺术形式和演唱方法、技巧。与此同时,受不同地域、地区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相应地形成了与之对应的人文环境,从而塑造、形成了该地区鲜明的演唱风格与特有的歌唱艺术形式,比如黄土高原的信天游等。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要在多样的民族声乐形式基础上寻求发展,要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多元丰富的艺术土壤之中,方可成长为枝繁叶茂、傲然挺立在世界声乐艺术之林的大树;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的实践环节,不能囿于严格意义上唱法划分的约束,使实际表演受到唱法上的过多限制。我们知道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对于一个演唱主体来说甚至可以兼备三者,将其融会贯通运用在表演之中。而唱法作为表演手段、工具,最终要服务于艺术表演,服务于对声乐作品的完整诠释,对一首歌曲的演唱,完全可采用多个唱法,或相融合的唱法,以完成表达出作品意义的目的。除此之外,作曲家往往要创作出反映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作品,“民族通俗”唱法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它“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渗透了一些通俗唱法的元素。既运用了民族唱法的行腔纯正,又加入了通俗唱法中吐字的自然和亲切,使之形成一种新的风格。在演唱技巧上,‘民通唱法’加入了一些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如哑音、装饰音、滑音、气声”。“‘民通唱法’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互相渗透的一个产物,也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产物。既延续了我国民族唱法的声腔,又贴近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二、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促进“民通现象”生成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胡郁青教授在她的《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一文中,以社会文明形式与社会转型这一文化视野,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阶段作了新的划分:“第一阶段,中国古代传统声乐时期,主要指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时期。第二阶段即中国古代传统声乐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声乐的转变过渡时期。此时,中国正在进行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艰苦历程。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成熟期,主要是以金铁霖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声乐学术团体提出的一套科学、系统的声乐理念为标志。在这个思想大解放,经济迅速发展、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时代,中国也最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性的转型,跨人了工业社会的门槛,同时声乐艺术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而迅速地得到发展。”笔者赞同这种划分,若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加以判断,不同的社会文明形式影响制约着具体文明形态下的艺术个性与特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站在文化和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民通现象”予以解读。
“民族通俗”唱法产生于上个世纪 80年代,为“民通”现象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刚刚起步。然而,“民通”唱法在 90年代末与本世纪初得到了更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青年歌唱家,并在这股浪潮下创作了大量适合民通唱法演唱歌曲作品,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而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我国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历史性转型的重要时期,并且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迈进。后工业社会是指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由重工业转化为服务业以高技术等的社会形态,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将生产商品的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欣赏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获取音乐信息和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途径,他们更多地选择从 CD、DVD、MP3、网络、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更重要的是,科技手段和媒体给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音乐资源,极大地提高了主体自主性和选择性。其选择范围不仅局限在本民族传统音乐艺术、也不局限于欧美流行音乐为主的大众音乐,他们的听觉审美触角可以探入世界任何一个民族、地区的音乐艺术文化之中去。然而,当我们的文明离农耕文明越远,我们似乎离传统文化越远,久而久之,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反倒一夜之间坐到了象牙塔上,成为普通欣赏大众无论在欣赏层面、歌唱实践层面都难以进入的“高雅音乐”行列。当代民族声乐作品似乎专为专业歌手、歌唱家而作,对此类作品的演出仅多出现在大型、综合文艺晚会或专门声乐比赛上,作品歌唱内容大多是赞美新时代美好生活、讴歌时代主旋律、歌唱祖国歌唱党的政治题材歌曲,歌曲演唱难度大、群众接触机会少、歌曲内容脱离个人情感的释放与表达,成为中国当代民族音乐逐渐被群众疏远的重要内因。因此,当代民族声乐迫切寻找一种更为质朴、平实、生活化的艺术表达,并依旧保持自己民族声乐艺术本色,即满足人们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回味,也符合现代人音乐审美标准——真实、通俗、时尚、注重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民通唱法由此产生。
每个时代塑造不同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艺术形式和艺术表达,“民通唱法”就是在这个经济全球“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构成“多元化”的时代产物,但他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其结出的艺术成果。在这个以“多元”为主要限定词的文化时代,必然要求我国当代民族声乐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美好局面,发展、继承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以人为本,努力追求实现艺术真、善、美的统一,“民族通俗”唱法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美好的发展天地。
[1]李诗原.中国现代音乐:本土与西方的对话 [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 [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冰.论‘民通唱法’的文化价值 [J].艺术研究,2009,(6).
[4]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音乐,2007,(4).
[5]凌敏洁.也谈民族唱法的分类 [J].赤峰学院学报,2008,(2).
J616.2
A
1006-5342(2011)07-0104-02
201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