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音乐教育问题探究*

2011-08-15李文正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培养目标理论课

李文正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高师音乐教育问题探究*

李文正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音乐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音乐人才的重任,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育上存在的弊端:“课程设置与定性不合理”、“功利思想突出”、“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我国素质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高师音乐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的明确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理念,为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做出贡献!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功利思想;新课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成熟与完善,高师音乐教育应当如何适应目前社会飞速发展的现状,并为我国培养出更加出色的音乐人才成为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新课标理念的颁布与实施,凸显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使得长久以来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诸如“课程设置与定性不合理”、“功利思想突出”、“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成为目前高师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定性不合理

1.课程设置的随意性

众所周知,正确的培养目标是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然而,在一些高等师范院校中,处于某些个人利益或者“小集团”利益的需要,随意增设课程,随意变换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工作量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偏离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最初培养目标的正确轨道,既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无端浪费,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有的教师自身拥有较强的演唱或演奏能力,舞台实践的机会比较频繁,且本身骨子里就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错误思想,认为学习专业技能才是真本事,学生只要学好了技能就可以应付以后的一切,理论课自己随便看看就可以懂了,而且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也不实用。因此,便增开“舞台表演课”、“服装形象课”、“艺术实践观摩课”等技法方面的课程,且坚决要求大量消减史论课的课时,有的负责领导碍于情面或迫于“小集团”势力的压力等方面原因选择默认或者支持。此举显然把自己错当成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师,以致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出现错误。

另外,还有的院校往往以提高学生就业率扩大学校知名度或者以学生不感兴趣、不知所云为理由无端砍掉了一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都非常重要的课程,并将该课时增加到了技法课和艺术实践课的训练上。在实际的教学中,尽管学习效果是否明显与课时数的增减并不一定成正比,但在课程“有用论”和“无用论”思想的驱使下,这种武断的做法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全面接受教育的权利。有鉴于此,本人在此强烈呼吁,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负责人在课程设置时,要严格把关合理的设置课程,且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以保证高师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2.课程基本定性模糊

根据笔者最近对本音乐学院的近五百名师生所作出的问卷调查显示 (参与学生 452人,教师 44人),居然有六成以上的师生至今仍然把专业课程简单的区分为“主科”“副科”。他们把日常所学习的声乐、器乐、舞蹈等技法课称之为“主科”,把其他的音乐理论课和文化课统称之“副科”,还有的将专业技法课简称为“专业课”,其他的所有理论课均统称为“文化课”等。这种对课程基本定性模糊的简单界定显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人为的把音乐课程划分成了高、中、低不同的等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厚此薄彼的态度,导致有些课程在授课时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有些中学时期文化课成绩就不太理想的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更加的不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坚定了只有学好技法课才可以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其他理论课的学习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长此以往,很多的学生便养成了散漫、懒惰的习惯,有的学生上理论课出现打游戏、上网聊天、打毛衣的情况,更有的甚至干脆逃课外出游玩,给我们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我国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错误指导思想,导致全国很多中学一味的追求升学率和学校的知名度,音乐课在中学普遍不被重视,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设音乐课,或者任由音乐课的时间无故被其他课所占用,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对于音乐课程基本定性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这些学生对于音乐理论课的认知很有局限性,有的更是一无所知,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进行学习,无法对所学的课程作出一个正确客观的判断。一方面,技法课一对一的授课性质使得学生与技法课教师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很多的学生无形中受到部分老师业余时间带私人学生获得经济实惠的思想影响,普遍的重视技法课的训练,忽视了理论课的学习,甚至认为再丰富的综合素养也是无用的。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以课程的考核类型 (考试课或考查课)和授课时数来判断该课程是否重要,相当然的认为,考试课是重要的必须要好好学习的,考查课是无所谓的,没有必要重视。殊不知考试课和考查课只是考试类型和手段的不同,如果不好好学习都要面临补考或重修的尴尬局面。这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所带来的恶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有了深刻的教训,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也给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带来了经济浪费。

综上,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科负责人以及业务教师的集中培训,使他们对此要有明确而坚定的态度,全面落实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实际出发,将思想统一到为社会培养优秀合格人才的立场上来。把课程设置和定性的问题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中认真对待,使学生一进校便对自己所学习的相关课程以及课程的性质和设置有个基本的了解,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专业技法课、专业理论课、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在大学生涯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课程定性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影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最终成果,希望在以后的音乐教育过程中,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定性能够根据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科学合理的做出决定。

二、功利思想突出

音乐教育是高等师范院校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音乐人才的重任,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久以来,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毕业生在我国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高师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必将影响到我国音乐教育的未来。然而,时过境迁,这种战略意义在当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中并没有引起相关负责人和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一些高校为了扩大知名度、增加就业率片面重视能够带来直接利益的专业技能课,从而忽略了其他的一些音乐理论课程。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狭隘思想导致了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和国家最初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1.重技能轻理论

专业技能课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受“技法至上”论错误思想的影响,高师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过分的强调了该学科的专业性,忽略了其实际的综合性,盲目的与专业音乐院校攀比,梦想着把自己所教的学生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音乐家,并为此而执着的努力着。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摆正自己的位置,这种盲目的付出最终往往是徒劳无功而止。

受到音乐技能教师盲目自大思想的影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很多学生对音乐理论课普遍具有排斥性,很少有人愿意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这些课程上,大都认为学习这些理论课程与唱歌弹琴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这样一些令人尴尬的情况便会经常在教学中上演。例如,声乐专业的学生竟然到了二年级还搞不清楚民族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世界三大男高音分别来自哪个国家,美声唱法最早的发源地;钢琴专业的学生分不出莫扎特和肖邦分别代表着哪个音乐派别,以及两位音乐家分别来自哪个国家,都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作品等等,这些都处处考验着当今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广大的学生放下技能课的学习转而改学理论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一到两门专业技能课也是必要的。但是单纯的技法教学并不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的最初目的,片面强调技能训练的“技法之上”论,必然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并被淘汰,最终造成人力物力教育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削弱了教育的经济价值。鉴于此,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努力走出“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误区,只有学校领导和老师从大局出发统一思想认识,从根本上改革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获奖成绩与教师教学业绩相挂钩的局面,理性的看待各种比赛与获奖,才能最终带领学生从追求名利的怪圈中走出来。学校应当从新生入校时就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于教师也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彻底改变他们过去思想中的单一技能传授者的身份,真正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影响着学生。这样从学生到教师到学校思想上均形成高度的一致,端正了态度、淡薄了功利、有效的保证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向着正确、规范、健康的道路全面发展。

2.教学模式传统守旧

多年来,在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以及专业的音乐院校中都一直保持着“一对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方面体现出了很多的优势,正是这种优势的存在使得“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多年来在音乐教育中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在技能课的教学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据调查显示,“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增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同时,也使得学生不由自主的成了教师水平和弹奏风格的一个典型代表,处处表现出了功利思想的倾向,学生嫣然已经成了教师的私有物和水平的象征。学生的演奏水平直接成了衡量教师水平和实力的标准,而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多的学生和同行的认可,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到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上。而学生为了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技能课的训练上,完全忽略了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自身的学习态度和目的受到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有勇于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才能引导学生获得身心和技能的全面提高。当今社会,一名出色的学生应当是众多老师共同培养的结果,学生不能成为个别老师的私有物品,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中所代表的不再是某位技能课的教师,而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统一认识,“求大同、存小异”牢记时代和社会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集思广益”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全面的新型音乐人才。

三、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与专业的音乐院校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以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音乐人才为主,后者所培养的目标就是音乐家,二者在最初定位上就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要始终以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为基本定位,专业的音乐院校则以培养“专一型”音乐人才为己任,二者之间不具有可比性。然而在音乐教育实施的具体过程中,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单一的专业性,而忽略了高师音乐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盲目的引导学生执着于各种比赛中,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各方面都要与专业音乐院校“叫板”,最终导致“以卵击石”的尴尬局面。

由此可见,国家对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设置之初的培养目标是十分清楚明确的,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和不同的目的使得原本十分清晰的培养目标变得不够明确和具体,有的院校更是严重曲解了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应当是重“师范性”(师范性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特色,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从教执教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由师范生转为教育工作者角色得重要保障,也是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基本培养目标的体现。)而不是重专业性,重专业性的音乐表现往往体现在通常的舞台艺术实践中,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在训练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加强,但这只是单一的艺术实践能力,学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授课能力等却没有在其中得到相应的锻炼,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会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工作中,钢琴和声乐被视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但这并不是说基本功就只有钢琴和声乐这两项,作为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应当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带有强烈“师范性”色彩的比赛活动。例如:现场授课大赛、板书比赛、综合全能比赛、教案创新大赛等等,多角度全面的激发学生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单纯的搞一些声乐和钢琴大赛,从而偏离的“师范性”的培养轨道。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要尽快将音乐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明确培养目标、努力突出“师范性”的特点,既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的渗透师范性提高学生的技法能力,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从教执教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所肩负的光荣使命,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以后该做什么,将来该做什么。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音乐人才的重任,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课程设置与定性不合理”、“功利思想突出”、“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在一些高校中确实存在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有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彻底改革旧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牢固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在工作中“求大同存小异”才能够逐渐摆脱目前不利的尴尬局面,紧跟时代“步伐“,为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做出贡献!

[1]刁艳.为音乐教育“功利说”平反 [N].音乐周报,2009-02-18,(5).

[2]李燕.高师音乐教育培养什么人?[N].音乐周报,2001-05-25,(6).

[3]陈炜.浅议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7,(1).

[4]冯春玲.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症结摭谈 [J].交响,2011,(1).

[5]崔永日,王立东.对高师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J].中国音乐,2006,(2).

G420

A

1006-5342(2011)07-0110-03

2011-04-11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培养目标理论课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影像中的教育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究
现代数字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