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
2011-08-15门若煜
门若煜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0)
论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
门若煜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0)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所特有文化氛围,它不仅彰显着一所大学的发展理念,更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内涵与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郑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创新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对策,以期对郑州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参考借鉴价值。
郑州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大学所特有文化氛围,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丰硕的科研成就和一流的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深深滋养着莘莘学子,构筑一所大学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剑桥大学具有学院制下严谨求实的文化氛围,哈佛具有活跃开放的气氛一样,郑州大学也应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笔者作为一名郑州大学在校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出发并结合管理学相关知识,对郑州大学校园文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郑州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参考借鉴价值。
一、郑州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现状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与郑州大学共同成长的一名在校学生,置身于郑州大学校园,能切身感受到郑州大学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然而笔者在校园里随机询问了十名同学:请问哪些词语最能概括郑州大学的校园文化?但都未能对郑州大学校园文化作出科学概括,这反映出郑州大学的校园文化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关注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郑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在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有文化氛围,它不仅彰显着一所大校的发展理念,更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内涵与发展方向。经过长期的积淀,郑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并取得了的一定成就。
1.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涵盖领域极为广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及合并扩张十年的积淀,郑州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综合性重点大学,其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这就决定了郑大成为各类知识、各种文化得以广泛汇集交流的场所,在各种碰撞交流中必然会造成校园文化多层面多方向发展的特点。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学术研究到文体表演,从大师讲堂到运动赛场,以及各个院系社团开展的学术沙龙,同学们无不受到校园文化的身心浸染。
2.社团组织种类繁多,社团活动异常活跃
每年一度的社团文化周会吸引许多学生参与其中,甚至还有外校的学生慕名而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郑州大学学生社团总数已将近100个,涵盖学术研究型、社会实践型、文化娱乐型等等。各个社团建设都形成各自的工作流程,如学术研究型社团会定期出版会刊,邀请著名专家举办相关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型社团定期组织探访敬老院、看望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娱乐型社团则着眼于丰富同学们课余文化生活,举办各类集娱乐性文艺性于一体的晚会,如“相声协会专场晚会”、“舞出青春”文艺晚会等。诸如此类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自身发展、施展才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二)郑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诚然,几十年来,郑州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从笔者的观察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没有突出鲜明特点,缺乏统一目标
一般来说,大学文化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从世界层面来看,一提到剑桥,人们往往想起严谨务实的风格,一想到哈佛,人们往往最先联想到的是开明活跃的学术氛围;就我国来看,清华给人以自强不息,沉稳大气的感觉,北大则给人以灵秀幽静,通达明理的印象。诸如此类才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实质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才是一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所以屹立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根本立足点,而郑州大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与国际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缺少能够代表郑州大学整体精神面貌的风格,很难让人感觉到属于郑大自己的独特的精神。校园文化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各种文化活动便缺乏方向感,纵然形式多样,实则缺乏中心。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较低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的构成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绿化与美化、文化设施等;二是校园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等;三是校园的精神文化,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主体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就校园文化构成的三个方面而言,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当把它作为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近年来,郑州大学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于外在的、收效快的形象建设普遍比较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表现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同时新体育场、新游泳池都还在建设中等;但另一方面,郑州大学对制度、管理的加强与完善,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性略有欠缺。相对于物质文化建设而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往往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不注意日积月累的养成,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是不可能的。
3.校园文化中的“负文化”现象“严令有余,疏导不足”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管理学中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中有一条信息沟通原则,意思是组织成员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使各自的行动符合目标效果,才能把组织目标变成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长期以来,每当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负文化”现象之时,学校更多的是通过下达规定、禁令等政策性强制方式来实现组织管理,而这实际上是忽视学生内心需求的表现,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真正需要,没有能够与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原因进而进行正确的疏导,因而就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难以达到促进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这种“严令有余,疏导不足”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4.校园文化建设中信息网络的积极作用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与校园内互联网接入条件的改善,为推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料和信息服务。网络进入校园培养了学生们的技能,开阔了眼界,锤炼了素质,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提供了广阔的交互空间,扩大了人与人的交际范围,一台小小的电脑给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与世界联通交流的机会,也方便了校内不同院系专业的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我校学生在百度贴吧中建立的“郑大家园吧”、网络BBS论坛等,都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许多信息、言论、评论等都是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的。然而,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仅仅重视了传统媒介的影响力,却忽略或者低估了校园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中信息网络的积极作用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这为校园文化的传播造成了局限。
5.校园文化活动的评价方式错位,文化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形式,它的受众群体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因此,大学生的需要与满意度才是衡量文化活动质量高低、效果优劣的最终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郑州大学各院系的社团组织等开展的文化活动仍然存在“为办活动而办活动”的情况,即是上级的统一要求或者是为完成某一任务目标等而进行的活动,而衡量活动好坏的标准是以是否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为依据,这样很容易造成活动组织者会把更多的注意与精力投入到如何让上级满意,如何使活动的水平达到上级的要求这些方面来,因而就容易忽视最为广大的学生究竟能从活动中获得多少知识,得到多大提高。这种文化活动评价方式的错位,极容易造成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而不重视活动传达的精神实质。这样的情况反过来又会影响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造成文化活动“越办越难办”的情况。如此恶性循环,对学校发展和对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思路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特有气质与风格,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严谨的剑桥,开放的哈佛,厚重的清华,灵动的北大,那么郑州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作为郑州大学的一员,笔者认为构建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思路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
1.包容的理念
从地理位置上看,郑州大学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人口超过700万以上的大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它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便捷的联系,人口流动性大。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郑州大学势必成为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因此,这就要求郑大必然需要具有包容性的特点。胸怀天下,有容乃大,包容的特性要求郑大拥有民主开放的氛围能够容纳多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而由此产生的思维的火花则会积累沉淀成郑州大学一笔无可取代的宝贵财富。
2.勤勉的气质
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形成了勤劳、纯朴的优良传统。因此,作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高校,郑州大学理所当然应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肯吃苦的学习态度,勤奋踏实的学习习惯。同时,勤勉的气质,也是郑州大学校训“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必然要求,而校训往往是一所学校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勤勉的气质也应是郑州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内容之一。
3.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大学生作为民族之希冀,国家未来之希望,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是必须的。表现在校园文化中,就是同学们身上要具有“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的精神,“不走寻常路”的态度。80后、90后这一代大学生身上的特立独行,个性的自我张扬也可以看做是创新的另一种表现,如能将他们身上的这一特点合理的加以引导并使其扬长避短,势必能够形成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而这种精神体现在郑大学子身上就是他们走入社会后,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能够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4.开放的胸怀
开放的胸怀与包容性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在不仅要对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的包容吸纳和借鉴,还表现在能够与外界各方面多层次文化进行交流。郑州大学借助中原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能够与外界开展广泛的交流沟通,不仅吸收外来文化,还可以走出去,将郑大自己的特色文化,优秀成果传播出去,展示郑大近年来的发展的水平,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拓宽视野、锻炼能力的机会。开放性的精神体现在郑大学子身上,就是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积极适应社会各种变化,以热情友好的态度结识新朋友,处理好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
三、关于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对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展现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以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作用。作为郑州大学的一名在校生,笔者结合管理学知识,从自身观察及与其他学校对比与思考中提出了构建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对策,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郑州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树立多种文化活动协调发展的局面
管理学中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目标原则告诉我们,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组织及组织的每一部分,都应当与其特定的任务目标相联系,组织的调整都应以其是否对实现目标有利为衡量标准。因此要认真分析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做什么事,怎样才能做好等,然后以事为中心,设计职务,建立机构,配备人员。就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来说,应该以所要实现的特色校园文化目标为共同的努力方向,摆脱目前这种看似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实则缺乏明确的方向与目标的局面。正如一提到剑桥大学人们就会想到它独一无二的“学院制”体制所形成的特殊风格一样,郑州大学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优势明确自身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各个组织设计的过程中目标性整体性更强,这样校园文化建设才会取得更大成效。
(二)树立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更加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与规章制度层次的文化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就全国来说,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物质、制度层次的建设已经渐趋饱和并已开始显示出重复建设的苗头,今后应当努力发掘现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和制度文化的精神文化意义,避免校园文化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使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目前,郑大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精神文化意义尚不明确,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认识得不够全面、深入,不能使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次的建设没有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更好的结合,更加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育人的重要作用。
(三)消除“负文化”现象,要从单一的“强制命令”向“疏导方式”转变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令,也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迷茫、不安等心态,而所谓校园内的“负文化”现象”(诸如沉迷游戏等),恰恰是适应某种需要,抒发某种内心情绪的一种途径,需要说明的是,“负文化”现象参与者并不是不明白积极与消极的区别,也并不代表这类人群的本质就是恶劣的,只是在选择抒发情绪的方式上不够恰当。因此,对待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改变过去单一性的以强制性禁令为主的方式,而转以采用疏导教育的方法,认真了解这类同学的内心动向和实际需要,以耐心、关切的态度和可接受的方式合理疏导情绪,通过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正确目标。在沟通了解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正确的方式,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是最为直接的,也是最能避免由于多人传递而造成的信息歪曲的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另外这样能够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当然,如果条件所限,还可以采用书面调查,网络调查等多种媒介。
(四)注重网络等新型媒介的运用,建设校园网络特色校园文化
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快,上网人数庞大,因此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注意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广大同学树立科学合理的网络观念;其次,针对网络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应当多将学校取得的成绩,校园动态等积极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更多的同学知道,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第三,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在网络上所发表的言论通常是人们内心真实意思的表示。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们应当及时关注“郑大家园吧”及郑大BBS等郑州大学学生聚集的平台,及时发现同学们的意见,了解思想动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树立“学生本位”的文化活动评价方式,切实做到“以生为本”
由于校园文化的主体及最终服务对象都是在校大学生,因此,大学生们的实际需要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动因,学生们的满意度应作为文化活动效果的评价标准。对于校园内举办某些活动趋于形式化的倾向,笔者认为其根源恰恰是没有认清举办活动的真正目的正是服务同学,成人达己,而非彰显自己的成绩或者完成上级的任务。而要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方法就是改革校园文化活动效果的评价制度,树立“学生本位”的活动评价方式,以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活动质量高低的最主要标准,以学生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作为考核一项活动的主要参考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活动组织者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解学生需要,倾听学生心声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以生为本”,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G647
A
1006-5342(2011)05-0053-03
2011-03-19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号:2010BSH006)、文化部文化艺术科研项目(项目批号:10DG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