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新探*
2011-08-15王琴
王 琴
(武汉工业学院 思政课部,湖北 武汉 43002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新探*
王 琴
(武汉工业学院 思政课部,湖北 武汉 43002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从社会生产方式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本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因此也得到调整,即剩余价值的分配主体多元化,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性。进入21世纪,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分配制度仍有其说服力和生命力。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变化;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初期,稀缺性资本和通用型劳动力的过剩的调节下,社会财富分配的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国家垄断的半个世纪的时间,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也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收入分配关系的重大调整。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分配发生的新变化
1.在生产关系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
首先,16世纪末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实现了私人资本到社会资本的转变。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出现了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资本所有者同资本经营者相分离;在分配方式上,经营者除了必要劳动价值的工资收入以外,还分得了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报酬。这样,就在剩余价值中第一次分离出不具剥削性质的红利。它开辟了劳动者(首先是脑力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可能性,预示了劳动者普遍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前景。
股份公司的发展呈现两个新的特点:第一,私人股份资本进一步发展为社会资本,企业的剩余价值被更多的企业股东所支配,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的劳动者股东。第二,企业职工持股的股份公司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职工持股制的实质和意义在于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关系。职工持股实质是将职工的劳动作为享有公司股权的依据,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了一条分享剩余价值的途径。
2.在收入分配领域发生的重大调整
在二次大战后,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出现,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为维护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国家以社会利益代表者的身份一方面实现税收制度的改革,开征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大大提高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另一方面,扩大政府的社会职能,大力发展公共卫生和教育事业,实现了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了大多数劳动者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改善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工作条件。福利国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缓解了社会阶段对立与矛盾。
3.社会阶级结构出现的新变化
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是资本家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资本家逐渐成为食利者,有些已经不直接参加实际生产的经营管理,而经理资本家人数迅速增加,成为比例日渐增大的新型资本家,他们大多是从一般管理人员中提拔上来的,主要包括公司的董事长、董事、总经理以及主管技术和财务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因控制生产资料并以此剥削工人阶级,所以也是资本家阶级的一部分。经理资本家目前是发达资产阶级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一部分,实际上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领导阶层。另一方面是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工人阶级在总体上数量增加,受教育的程度在提高,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在不断的上升,此外,一部分掌握高新科技的“知识型劳动者”成为新的工人阶级群体,他们不仅获得复杂劳动相应的劳动力价值,而且通过高额薪酬和购买股票分享一部分剩余价值。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当代意义
1.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并未发生变化
尽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0世纪50-60年代发生的一些调整,但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实质没有改变,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并未改变。这些矛盾和规律依然支配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决定着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格局和基本走向。
首先,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不断发生变革,出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但是,私有制仍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所有制形式,贯穿于其他诸如股份制所有制、法人所有制等形式之中,从而继续占有绝对优势。尽管在发达国家出现了股权分散化的趋势,但劳动者所占的份额及其有限,还不能根本改变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关系。
其次,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突出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无限增长和社会有效消费需求有限增长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发达国家表现为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表现为全球性的生产过剩、资本过剩和市场萎缩,表现为激烈的市场争夺和贸易战争。资本向全球范围的扩张,造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距扩大,并成为世界范围内各种冲突、对抗、动乱和战争的根源,同时也强化了生产发展无限性和市场有限性的矛盾,从而成为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最后,信息化、网络化开创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成了发展生产的最有力的因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迫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趋向社会主义的调整,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方兴未艾的全球化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互相作用的综合反映,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资本主义正在一步一步地转向社会主义。当然,这个转变过程是十分漫长的,目前仅仅是处于初始阶段,但它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当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去观察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时,我们发现,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大部分仍然掌握在少量的资本家阶级手中,最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手中持有的股份仍然微不足道。而且,当我们从世界的视觉观察发达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来源时,发现发达国家的资本家阶级不仅占有本国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且大量占有欠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欠发达国家的各种能源资源、原材料、半成品以低廉价格转入发达国家,其中就包含了大量剩余价值因素;即使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工人生产的大量产成品,以低廉价格买进后贴上发达国家的商标,就以若干倍的价格出售,甚至返回生产国销售,赚取双重利润。
因此,从全球视角看,我们看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工资和高福利,无非降低了对本国普通劳动者的剥削程度,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剩余价值的实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以及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如果不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我们就会被眩目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它的本质。
3.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前提条件和实现形式。第一,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经济条件。马克思说,只有“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才能实现“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交换”。在非公有制社会形态中,按劳分配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二,按劳分配的决定条件是社会直接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只存在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国民经济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直接结合,“社会根据个人的劳动量直接进行分配,而不需要其他的中间环节;作为分配媒介的,是最能直接表现社会主义分配关系性质的劳动劵或劳动证书”。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设想的未来社会的一种公平、理想的分配形式。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并不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的存在,但由于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剩余劳动不以剩余价值的形式出现,而以剩余产品的形式出现。这些剩余产品是对全部劳动产品进行的扣除:作为扩大再生产基金、社会后备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国防费用、社会管理费用,等等,但由于此时的国家是工人自己的国家,生产资料是工人的,社会是工人的,因此,这些剩余产品实际上归联合起来的工人所有,是消除了剥削制度的分配方式,每个工人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的所得并不是获得他的劳动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在现实中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在没有经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马克思的纯粹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是难以行得通的。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现阶段实际国情和发展要求,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应当而且必然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不同要素所有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进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
总之,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实质的揭露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美好预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直接动力,公平、平等的分配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提供了制度保障。当然,马克思无法预见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今的巨大变化,因此,我们不能僵化地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而应坚守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内核—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在时代的变迁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洪银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资本及其收入的属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2,(4).
[2]荣燕.剩余价值分配制度的变迁及其理论创新[J].云南社会科学,2005,(6).
[3]邢方.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及分配理论新探[J],理论导刊,2006,(3).
[4]王成玲.浅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J].世纪桥,2009,(6).
[5]杨灿明,胡洪曙,俞杰.收入分配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
F112.7
A
1006-5342(2011)05-0009-02
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