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仿古旅游资源的设计与发展*
2011-08-15祁丽
祁 丽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中国仿古旅游资源的设计与发展*
祁 丽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仿古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重体验的文化旅游,以其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浓郁的历史氛围、鲜明的民俗风格、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适应了当今旅游新需求,成为了休闲观光的一大热点。笔者结合中国仿古旅游中仿古街区、仿古公园、仿古会展等旅游形式,探讨了当前仿古旅游资源的设计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仿古资源;设计;开发
仿古旅游是通过对历史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再现,是一种传递给旅游者更高层次、更深体验的旅游形式。仿古旅游要求旅游经营人员能够有效利用、妥善开发各种仿古资源,增进旅游产品的综合魅力,提升文化内涵与品位,最终吸引旅游者前来休闲、娱乐、猎奇等,从一个细分市场的视角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仿古旅游往往具备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景点所在的城市或地区一般都传承了浓郁的历史性色彩。仿古旅游的表现形式也十分多样,目前国内主要有仿古街区、仿古公园、仿古会展等多种旅游形式。探讨仿古旅游资源设计及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当前旅游景点的进一步开发,旅游卖点的深度挖掘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仿古街区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加快,另一方面,一些具备古代风情与特色的建筑得以保持,某些旧区在经过开发改造之后发生了功能置换,发展成了时尚消费新亮点。仿古旅游经营者们充分开发利用了一些民俗资源,仿古街区大行其道,独具特色地满足了消费者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服务需求。
仿古街区,顾名思义,是通过一定的历史重现改造出的新型街区。它与普通的居住型及商业型的街区从外在形式及内涵上都有一定差别。首先,仿古街区的主题更加突出,文化性、民俗性以及地域性特点显著;其次,仿古街区中的一些诸如道路、建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与现代化的一般街区不同,无论道路标志、建筑特色都抹上独特的历史色彩;此外,仿古街区的主要功能包括休闲、购物、游玩、就餐等,一定意义上相当于一站式购物广场,但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都凝聚了显著的文化要素,在仿古街区内信步或消费,会获得别样的体验。
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剧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仿古街区的繁荣,人们在对高科技的审美疲劳下,总会对历史产生别样的怀旧情愫。许多仿古街区成了旅游的热点及亮点,国内建成了的仿古街区很多,较知名的如北京的什刹海、上海的新天地、苏州山塘街、南京夫子庙等地。在开发设计上,仿古街区无外乎使用三种形式:第一种,指的是经过对现存的一些历史遗址进行维护、翻修,形成了沿袭原先风格的古街,如苏州的山塘街;有些街区是在原先的遗址上进一步扩展延伸,产生新的街区,使得新旧交加,如成都的宽窄巷子,这一类我们可以统称为“整旧如旧”式的街区;第二种,这些街区是完全凭空造就的,它们模仿了一些历史上的一些建筑风格进行打造,规划的色彩更加鲜明,如成都的琴台街;第三种是依托了一定的古镇风格,根据古镇的特色进行量身打造的仿古街区,如苏州木渎、周庄的很多延伸商业新街区。
不同城市的仿古街区建筑又风格迥异,国内多数仿古街区均以传统的中式、古式建筑为主,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如西安等地的仿古街区每天会迎接大量国外旅游客人;而有些仿古街区却反其意而行之,加上一些欧式现代的元素,如上海新天地的石库门街区,成都的欧洲街。正在积极筹建的仿古街区,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海口和惠州,也形成了典型的差异化风格的两种发展模式,筹建方向也截然不同。海口选择了继续传承古老城市文化及记忆,而惠州却独辟蹊径规划打造“洋味十足”的旅游街区。惠州在世界范围内上千个古堡之中遴选了最为大气宁静、庄严肃穆的六大古堡,在文化街区内意图建成西雍古堡(瑞士历史文化皇冠)、新天鹅堡(被誉为“德国勋章”的城堡)等,预计将五年之内建成。海口则花费大力气政治作为南洋华侨文化符号的七楼,强化对文化街区及府城传统建筑街区的开发与保护,将骑楼老街这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挖掘并发挥出来。
从仿古街区的功能上看,目前有些街区是集休闲、购物于一身的,如温州的五马街,有一些是休闲、商贸综合类的,如南京的夫子庙,还有一些主要是以美食著称,如成都锦里则有专门街道卖小吃,而苏州石路初期也是以餐饮为主的。这些古街大多都是政府主导开发的,一些开发较早、商业模式成熟的街区一般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通过特定节气的特色活动招徕海内外游客。例如“北京什刹海街区”则十分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在景区内定期开展各种节事活动,如一年一度举办的什刹海文化旅游节,推出“三轮车胡同游”等各种旅游项目,成为很多电影拍摄的题材;各种独具京味特色的节目精彩纷呈,在节日期间总吸引更多游客观赏驻足。著名的成都锦里也定期举办各种形式各异的民俗文化活动,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以及中秋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锦里特别注重这些节日氛围营造,如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元宵节灯会、兴致盎然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端午节吃粽子大赛、爱意浓浓的情人节主题、佳节思亲共赏中秋的节日赏月活动等,在这些活动里融入成都本地的一些特殊“传统”,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二、仿古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指的是在特定主题的指引下,通过营造大规模的人造景观,吸引广大游客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事实上,关于仿古主题公园与仿古街区,目前尚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许多学者将南京夫子庙等都认为是主题公园。笔者认为仿古主题公园更侧重主题,更注重于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历史空间的呈现,如清明上河园是根据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园》建设而成。因此,这里将南京夫子庙划为仿古街区之列。
作为一种主要以游乐作为目标的模拟性景观的集中呈现,仿古主题公园最大特色是在游乐方式中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再现历史营造“穿越”等的感觉。国内较典型的主题公园有杭州的“宋城”、无锡的“三国城”、河北正定的“荣国府”、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北京的“大观园”、珠海的“圆明新园”等。
各个仿古主题公园都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参照景观,如杭州宋城景区是最负盛名的主题公园之一,主体建筑是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作长卷《清明上河图》内景象,建造上根据宋朝书籍《营造法式》严格建设;河北保定的“荣国府”是对《红楼梦》中描述的《荣国府》严格建造,展现了“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的王宫景象,北京大观园则是为拍摄84年的《红楼梦》根据书籍描述建成;无锡的“三国城”、“水浒城”则是为摄影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建造,自然也遵从了原作的建筑风格与时代特色。
在建造特色上,各大主题公园大抵都使用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功能主义相互结合的造园手法,再现了一个朝代、一个地区的繁荣景象,在景观设计上,公园都比较在乎游历空间层次性、节奏性,展现出了其时其景下的一定的历史深邃感与韵味。一般而言,各个地区都有自己一个特色或主打景区,如宋城内瀛洲仙山区景区规模宏大的瀛洲飞瀑,立刻让游客进入了一个凝幻似真的奇异氛围,一泻千里地将宋城的生命力突出展现出来。北京大观园内的庭院深深、佛寺殿宇似在述说着一个由繁荣走向衰败的历史历程。
人物是各个主题公园设计时都十分关注的话题,主题公园更侧重还原历史的人文风味,因此,仿古建造往往还会配上仿古人物,宋城内部的商贩都身着宋代服装,酒茶店铺都飘扬着历史的风味,城内各种民间舞蹈、魔术等随处可见。清明上河园内身高仅三尺的“武大郎”与夫人“潘金莲”正卖着“烧饼”,而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也用一个大型实物秤以及自己心中的一杆秤,评判着人世间的善与恶。许多主题公园内的人物都是十分知名的历史人物,他们身着古装进行商业或非商业活动,往往让主题公园区内更加生机盎然。
由于与自然建筑相比,主题公园更侧重反应一个时期的民俗文化,所以各地区诸如宋城通过大型歌舞演出《宋城千古情》,再现了杭州宋朝时期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景象,同时还强化了一些地区及民俗文化色彩,白蛇传、梁祝化蝶、岳飞抗金等故事也都融入表演之中,特色鲜明。清明上河园也通过“梁山好汉劫囚车”、“王员外招婿”、“武松路救兄嫂”以及“李师师艺会青公子”等剧目定时演出,让观赏者真正实现“人在画中游”时与画面的互动。
三、仿古会展等
会展旅游日益成为旅游的时尚,它是通过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会而开设的旅游方式,在国内许多旅游城市得到了充分重视。如2009年上海地区召开了面向文化界、文化界、收藏界以及仿古公益界的“中国仿古公益品及技术展览会”。会展展示了青铜器仿古工艺品、书画艺术品、陶瓷、纺织品、竹器、漆器、木制品、仿古家具、仿古装饰品等各种蕴含了丰富文化的产品,并旨在通过传播璀璨艺术的绚丽风貌,揭示人文风骨以及民族精神。会展中还出现了唐写本《金刚经》、清抄本《舌头记》、八大山人《河上花》、赵孟尖《水仙图》、傅山《丹枫阁记》、隋人书《十轮经》等经典作品,为旅游者再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除了这些大型的国际性会展外,各种仿古的会议、节庆、赛事、展销都属于仿古会展,如开封地区试图形成会展产业链,积极结合本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模仿历史时期的斗鸡、斗蟋蟀等活动,参赛选手穿着古装参加宠物竞技节;巧妙利用开封城内犹太遗迹,与河南本地高校或文化底蕴浓郁的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合作创办“国际犹太人历史文化研讨会”,从而吸引犹太商人参与开发设计,并积极投资。
四、小结
无论是仿古街区、主题公园还是仿古会展,都拥有着潜在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仿古资源的开发与设计无论对于经济发展还是人民的精神生活都有所裨益,笔者从仿古资源的风格、功能、特色等方面探讨了国内仿古旅游的开发。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国内仿古资源开发设计上定位模糊或盲目模仿,旅游产品趋于老化、仿古街区泛滥、业态单一、缺乏内涵等问题较为严重,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抓住仿古资源的特质并形成经典,才能千古流传。
[1]左国保,李彦,王峰著.仿古建筑创意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张晓春.关于历史的主题公园——都市历史空间的文脉窘境:以上海城隍庙、豫园地段为例[J].时代建筑,2007,(1).
[3]罗小末.上海新天地:旧区改造的建筑历史、人文历史与开发模式的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蔡丽媛.民居、民俗、商业[J].大众文艺,2009,(1).
[5]别林娜.对城市旅游主题街区的一点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2008,(5).
[6]邓静.中国城市仿古街区的文化建构和商业运作[D].成都:四川大学,2007.
F590.1
A
1006-5342(2011)11-0026-02
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