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1-08-15军,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宜昌三峡旅游

李 军,杨 华

(1.咸宁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宜昌市旅游局,湖北 宜昌 433000)

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李 军1,杨 华2

(1.咸宁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宜昌市旅游局,湖北 宜昌 433000)

文化旅游是各地最具代表性的、不可替代的旅游类型。宜昌作为旅游相对发达地区,自然生态旅游发展良好,而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薄弱。通过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旅游产品文化化开发、推进文化保护开发和旅游发展对接、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保障体制等措施来推动宜昌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是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一、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山水交融,多民族杂居的地域文化特色,造就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资源。以三峡峡江风貌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为载体的水电文化,以三国古战场、石牌抗战历史遗迹为依托的军事文化,以屈原和王昭君为典范的名人文化,以巴人遗风、土家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宜昌异彩纷呈的人文画卷。截至2009年为止,宜昌全市共拥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08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全市范围内拥有旅游资源单体747个,涵盖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8个主类,28个亚类和124个基本类型,占基本类型总数的80%,各类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在长江三峡流域、清江流域及东部汉—宜高速公路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良好,各县市区域主体资源突出,特色鲜明。近几年来,我市围绕创建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目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条例指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强培育,旅游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增强。“十五”期间宜昌共接待入境游客107.8万人次,比“九五”时期增长114%,创汇2.22亿美元,增长127%。接待国内游客3704万人次,增长71%,国内旅游收入217.3亿元,增长65%。旅游业总收入235.7亿元,增长69%。各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湖北省都位居全省各地级市州之首,仅次于武汉市。2007年,宜昌海内外游客接待数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达到10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33亿元;其中接待海外游客34.05万人次,创汇6315.4万美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8.8%,接待海外游客数量在全国地级旅游城市中继续位居第8位。2008年,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92.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09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2.25万人次,旅游创汇5885.3万美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6.3%。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全省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位。

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共有24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0家,3A级景区13家;此外还拥有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旅行社11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1家;星级饭店64家,其中四星级10家,三星级30家;星级游轮14艘,其中包括仙妮、仙娜、仙婷等长江最大的顶级游轮;持证导游2300名,全市旅游从业人员26.7万人。

(二)旅游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全市旅游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初步形成了“一极三轴六区”的总体空间架构。一是三峡旅游龙头地位凸现。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实施精品战略,建成了三峡大坝、两坝一峡、高峡平湖、屈原昭君4个三峡旅游核心片区,打造了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三峡大坝以及三峡人家、九畹溪、车溪等7个4A级景区。集聚发展夏季特种旅游,初步形成了“三峡漂流之都”。依托优势资源,培育市场主体,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公司、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葛洲坝国际旅游公司、三峡晓峰旅游发展集团等已经成为三峡旅游中坚力量。二是在三峡旅游的带动下,清江民俗风情和三国文化旅游逐步升温。目前,全市正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建设一个核心旅游区和六大精品板块,即:以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为龙头,以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江南旅游新区、平湖半岛、晓峰风景区为重点,把两坝一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心旅游区。发挥核心旅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动打造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昭君故里文化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清江民俗风情体验旅游区、柴埠溪后河原始生态旅游区、鸣凤山灵龙峡生态旅游区等6大精品旅游板块。

(三)旅游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三峡机场是三峡地区唯一的国际空港、航空一类口岸,开通国内大中城市航线30多条和宜昌至香港、宜昌至台湾旅游包机。铁路、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长江黄金水道、铁路、高速公路、三峡机场为骨干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城区综合改造整体推进,大力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了文化游憩、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配套设施。三峡游客中心、三峡旅游培训中心、三峡专线旅游服务中心相继建成。推行宜昌三峡旅游景区年卡,促进了本地旅游消费。开发了一批以“三峡大坝”、“屈原昭君”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

(四)旅游文化开发得到深化。各地各景区开发了一批文化演出节目。三峡大坝旅游区投巨资打造了《盛世峡江》大型生态情境演出,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推出《梦三峡》山水实景剧表演,九畹溪景区推出《礼魂》水上舞台剧,昭君古汉文化旅游区推出了《昭君还乡》等表演节目,长阳重点打造了《牙列·毕兹卡》等精品文艺节目,三峡人家风景区围绕峡江文化、巴文化推出了系列场景式表演节目,《楚水巴山》获得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并开始实施市场化运作。当阳关公秋祭大典、秭归县端午文化旅游节、长阳清江大型飙歌会、枝江安福寺桃花节等特色文化节事活动得到深入举办。

(五)旅游城市形象初步形成。打造了“三峡工程”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屈原昭君”名片、“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名片、“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形象名片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节庆名片等六张旅游城市形象“名片”。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和四届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8年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节庆中华协作体理事会评为首届“节庆中华”十佳奖。宜昌作为宜居、宜旅、宜业的城市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不足之处

总起来讲,近几年宜昌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沿海旅游业发达地区比较、与中西部一些文化旅游发展好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比较,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的要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

(一)城市旅游功能不全。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功能还不尽完善,城市建设景观化水平不高,地标性建筑不多,城市绿洁亮畅美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旅游引导标示系统不健全,旅游步行街、中心商务区、会展中心等旅游功能区缺失,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特色街区尚待建立,可参与性的娱乐活动以及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娱乐活动太少,“洗了就睡,最低消费”的传统旅游模式未能得到大的改善,城区旅游“空心化”的局面依然未得到明显改变。

(二)旅游要素配套不够。宜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不够。宜昌旅游特色产品屈指可数,三峡苕酥、秭归脐橙、窑湾蜜桔、五峰茶叶等土特产和三峡奇石均是量重体积大不便携带;而以三峡大坝、水电文化、名人文化、巴楚文化为特色的纪念品缺乏。旅游商品经营商店均以个体为主经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特色购物商店和特色购物街区,导致游客到宜昌无物可购。地方特色风味餐饮、小吃开发不够,西餐、回民餐、夜市很少。可接待旅游团队的演出场所和旅游文艺精品缺乏,已有的《盛世峡江》不在城区,《梦三峡》受季节影响较大,《楚水巴山》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

(三)旅游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与江苏、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省份同类地市级城市比较,宜昌吸引境外游客的能力、旅游创汇、游客停留时间、人均旅游花费明显不足。国家旅游局2007年抽样调查统计,2007年入境过夜旅游者在我国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6.3天,入境过夜旅游者在我国境内人均天花费为179.79美元/人天,宜昌这两项指标分别低于全国5.15天、22.27美元。来宜海外游客基本属于过境旅游,停留时间短、花费少,40%的花费在交通上;旅游经济仍是“门票经济”,旅游综合收益低。从国内旅游情况看,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000万人次,一日游352.67万人次,占35.3% ,旅游收入67.52亿元,国内游客人均花费675.2元。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209家旅游企业(星级宾馆、旅行社、旅游景区),全年经营收入11.3亿元,交纳各项税金及附加5003万元。虽然宜昌是国家认定的优秀旅游城市,但是无论是旅游接待量,还是旅游经济效益上,宜昌在全国地级优秀旅游城市中仍处于第二梯队

(四)文化和旅游互动和统筹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不够。一是重要历史街区和历史遗址在旧城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中消失,城市历史文脉受到破坏,主城区建设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千遍一律,都市旅游缺乏留客要素。二是重要历史文化景区周边环境保护乏力,文化意境削弱。三游洞、黄陵庙、屈原祠等历史文化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地域建设开发控制不严或缺乏科学和精细化规划,周边环境治理不够,导致景观文化意境不足。三是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有可能丧失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2.旅游产品文化开发不够,特色不够突出。一是许多旅游景区主体文化定位模糊,景区文化资源开发方向雷同。如:景区民俗演出目前多及集中在土家婚恋嫁娶方面,新节目推出不够,有的景区多年没有节目更新。多数景区文化参与活动体现在土家歌舞、对歌,有的景区表演人员所唱歌曲甚至是流行歌曲和广西等外地民歌。二是旅游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文化展示形式不够丰富。文化主题酒店、文化主题酒吧、文化主题餐饮、文化主题街区等发展不够。

3.文化旅游营销方法单一,城市旅游形象推广思路不够开阔。突出表现在旅游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不能充分利用旅游文学作品、文化影视宣传、旅游歌曲、旅游电视节目或策划公共文化事件等时尚化、现代化传播手段。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政府和企业单位等文化旅游宣传资源整合不够,形象诉求、行动步调。

4.文化产品市场化开发不足,旅游文化融合发展面临体制性障碍。一是文化、旅游和宣传等部门沟通不够,致使很多文化精品不能充分彰显形象宣传效益。二是规划、城建等部门与文化旅游部门协调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使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三是各县市区文化领域管理体制不一样,部分县市区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分设,可能导致文化旅游统筹开发力度不够(目前,枝江、当阳、点军、五峰、猇亭、西陵六地设文化体育旅游局,伍家岗区设商务旅游局,秭归县设文化旅游局、兴山、长阳两县单独设立旅游局)。

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

(一)明确发展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总体目标,以宜昌城区为重点,以两坝一峡为核心,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旅游质效,把宜昌打造成为三峡旅游集散地和综合功能服务区,建设成为三峡旅游龙头和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实现我市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力争到2010年,全市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25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到2015年,全市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73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40亿元;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12%以上,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二)推进旅游产品文化开发

1.加强景区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一是加强重点文化旅游景区古建筑、遗迹整体保护。黄陵庙、三游洞、凤凰山古建筑群、屈原祠、昭君村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按照文物法的要求划定范围严格保护。二是建设好一批重点特色文化旅游景区。重点建设好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峡人家、三游洞—南津关、石牌抗战、车溪、灵龙峡养生旅游区,推动景区建设提档升级。深度挖掘抗战、三国、抗战等战争文化、三峡山水文化和历史名人事件,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精心打造景区文艺演出节目。在三峡人家、三游洞、车溪、九畹溪、清江画廊、昭君村等景区要精心打造一批文艺节目,突出特色性,增强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在重要的旅游节点和码头,安排一些情景活动强化氛围。

2.打造旅游文化精品。提升完善《盛世峡江》、《楚水巴山》、《梦·三峡》、《礼魂》、《昭君还乡》、《牙列·毕兹卡》等旅游文化精品,打造屈原文化、昭君文化特色节目,成为有影响的文化艺术精品。近期应加大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力度,重点扶持《楚水巴山》、《盛世峡江》等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剧目、使之成为宜昌城市留客的重要吸引物。

3.推进旅游要素主题化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主题酒店、文化主题酒吧、文化主题餐饮、文化主题街区。通过特色餐饮、主题酒店等使文化要素渗透入产品链,推出一些示范性的短程特色交通方式,实现游览、体验与交通相结合。

4.大力开发具有宜昌及三峡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以水电文化、三国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巴楚文化为重点,突出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大力开发具有三峡特色、三国内涵、土家风情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及茶叶、土特产、中药材等农林名特优产品。成立旅游商品研发机构与生产基地,组织专业设计人员、民间艺人、市场营销人员等共同研制开发旅游工艺品和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商品设计水平,加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技术和工艺包装,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规划发展旅游商品购物体系,依托重点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都市旅游休闲购物区开展主题旅游购物。扶持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培育重点旅游商品品牌。近期重点研发生产三峡土特产品、三峡音像书籍制品、三峡文化艺术品、三峡民间工艺品、三峡根雕奇石等五大系列商品。

5.大力打造文化旅游节庆品牌。鼓励各地做精文化旅游节事活动。使节庆活动变成组织规模大、集中度高的旅游活动载体,营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持续办好三峡国际旅游节、端午节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漂流挑战赛、长阳清江纵渡挑战赛、当阳关公秋祭大典等精品节庆。

(三)推进文化保护开发和旅游发展对接

1.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科学规划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结合,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科学、适度、合理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保护夷陵下堡坪民间故事、兴山民歌、夷陵丝竹、土家族撒叶儿嗬、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远安嫘祖庙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的区域实行活态性、整体性保护。加紧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重点项目。近期加快中国三峡非物质遗产博览园、车溪作坊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进旅游城镇、进旅游乡村、进旅游购物,加快遗产文化价值向旅游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2.优先启动和实施重点旅游区域、重要旅游节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启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乡土建筑群、遗址博物馆、大遗址公园、非遗展示园区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示范工程。建立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遗址公园、历史特色文化街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和村镇,加强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旅游开发工作,将它们纳入区域旅游线路。

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特色旅游区块、旅游城镇、旅游乡村建设相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文艺演出等紧密结合,重点旅游片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影剧院等县级城镇文化设施建设要合理规划布局和设计,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观赏功能,旅游村镇的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要与乡村旅游结合,成为乡村旅游地配套服务设施。

4.通过文化传媒促进旅游文化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围绕宜昌旅游和宜昌文化出版制作一些图书和音像制品,让宜昌旅游文化得到广泛宣传。地方报刊杂志应开辟专栏刊载一些有关宜昌旅游和宜昌文化的文章,增强本地居民的旅游文化意识。在中小学的乡土教材中有机渗透一些宜昌旅游和宜昌文化的知识,有意识地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旅游、保护环境的文化精神。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应与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大力促进旅游文化与乡土文化的融合。

5.依托重点景区和重点旅游消费区域配套建设布局文化项目。发挥地质和地下文物通史优势,在凤凰山建三峡坝库区文物陈列馆;在晓峰、三峡人家、远安等地配套建设三峡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分馆)。以两坝一峡为中心,围绕三峡工程开发一系列水电文化旅游项目,如水电博物馆、三峡工程展览馆、截流纪念园、植物(生态)博物馆、长江水族馆等,打造水电生态文化品牌。依托名人故里、文化起源地布局文化园区,以屈原文化(秭归)、昭君文化(兴山)、三国文化(当阳)、巴文化(长阳)、谜语文化(宜都青林寺)等高品位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创建特色文化旅游区。在宜昌城区打造城市文化记忆广场,开展特色民俗演出和文艺节会,以滨江外滩为纽带,连接二马路老街休闲街区、解放路商业步行街、献福路旧城历史风貌区,建成宜昌城市文化旅游消费基地。

6.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集成发展。树立“大文化”、“大旅游”观念,将宜昌文化和鄂西生态文化渗入到宜昌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形成旅游文化产业群。利用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歌舞演艺、城市雕塑、街道命名、文化夜生活等各种形式加强城市文化氛围。将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加强馆企合作,大力发展旅游演艺业,大力开展夜间文化活动,提升夜间城市旅游消费水平。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影响,活跃演出市场。从实际出发,把娱乐演艺、节庆会展、工艺美术、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与旅游进行有机对接,形成双赢发展模式。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宜昌城市文化品位。加快文化旅游吸引物体系建设,实施“七个一”工程,建设综合性的文化旅游区块。“七个一”即:一处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一座特色博物馆;一台民族文化风情歌舞;一组游客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活动;一类特色旅游商品;一个特色节庆活动;一个良好的组团景区整体旅游环境。

(四)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保障体制

1.加强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在全市确立并实施“旅游活市”和“旅游与文化融合共赢”的战略,成立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负责研究制定旅游与文化发展总体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协调解决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对这一战略的支撑,树立起大旅游、大文化观念,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努力构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

2.改革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按照坚持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多元化投入、市场运作的思路,加快全市旅游和文化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改革,积极探索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改变旅游文化资源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状况,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组建旅游和文化产业集团,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旅游文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3.加强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一是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指引,进行必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确定文化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方向,避免文化开发同质化。二是加强文化旅游研究和人才培养(要重视加紧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鼓励旅游文化创作,鼓励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繁荣旅游文艺。三是加紧文化旅游项目策划、设计和储备工作,做好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有实力、有文化理念投资者参与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4.建立一体化的文化旅游营销机制。由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共同研究策划我市旅游文化产品品牌,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名人专家帮助论证,制定较高档次、高品味的品牌。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单位,将旅游文化产品宣传工作作为我市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旅游、文化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联合促销”的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客源市场开拓促销机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有计划地推出一批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图书、音像等宣传推介产品,通过精神产品的传播,努力提升宜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物管理部门按照“保护第一、适度开发、有效利用,以开发促保护”的方针,转变观念,适应游客需求,利用旅游市场,发挥旅游市场在弘扬文化、普及文保知识、促进文保建设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1]曹诗图,沈中印,刘晗.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5,(10).

[2]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宜昌市人民政府.宜昌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2006.

[3]湖北省旅游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09-2020年),2009.

[4]张先勇,聂春,姜琼.将宜昌建成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J].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5]张洁,杨桂红.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探讨——以云南省为例[J].学术交流,2011,(7).

F592

A

1006-5342(2011)11-0019-04

2011-09-18

猜你喜欢

宜昌三峡旅游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湖北宜昌卷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旅游
春到三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无花果香溢三峡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