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时间副词考察*

2011-08-15王金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毛传大雅小雅

王金芳

(江汉大学 语言文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诗经》时间副词考察*

王金芳

(江汉大学 语言文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一般认为,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时间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时态、时间的长短、终竟等。《诗经》中的时间副词使用频率极高,且用法多样,因而很有探讨和分析的必要。

诗经;时间;副词;认知

时间副词是汉语副词表达中很丰富的一个次类。学界各家对时间副词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和分类,如王力、陆剑明、马真、张谊生等。综合各家观点,并通过对《诗经》时间副词使用情况的考察,我们认为《诗经》中的时间副词可分为表初始、表过去、表正在、表将来、表暂且、表终竟6类。现分别略述如下:

一、表初始

《诗经》中表初始的时间副词有“初”、“始”、“载”、“肇”、“俶”、“落”、“作”、“方”8个。这一类副词相当于“当初”、“开始”。

《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易孟醇在《先秦语法》中认为:“这十二词中,唯‘权舆’不见有用作副词的。《诗经·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句,毛《传》、朱注均训为‘权舆,始也。’但此‘权舆’在句中显非副词。”马松亭在《先秦至<文通>出版前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中认为:“汉初学者编辑的《尔雅》把先秦古书中的词分为十九篇,每篇把意义、作用相同或相近的词分成组,每组用一个常用词加以解释,或以意义、作用相同的词互相解释。其中大部分是解释实词,但是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里有一些是解释虚词的。”可见,“初”、“始”、“载”、“肇”、“俶”、“落”在《诗经》中可用作副词。

(一)初

《说文》:“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初者何?始也。”可见,“初”“始”同义。“初”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4例,其中小雅2例,大雅2例。如:

(1)乱之初生,僭始既涵。(《小雅·巧言》)

(2)宾之初筵,左右秩秩。(《小雅·宾之初筵》)

(3)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大雅·绵》)

(4)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大雅·生民》)

以上四例,例(1)中,《毛传》:“僭,数。涵,容也。”句意为:乱子最初发生,谗言一再被采纳。例(2)中,朱熹《诗集传》:“初筵,初即席也。”向熹《诗经词典》:“筵,入席。”句意为:各位宾客初入席,左边右边整整齐齐。例(3)中,《毛传》:“民,周民。”戴震《毛郑诗考正》:“生,犹造也。追言周之初造。《公羊春秋》:‘遂者生。生,事也。’何休注云:生犹造也。”句意为:周人当初开创事业,从杜水迁到漆水侧。例(4)中,《郑笺》:“厥,其。初,始。”句意为:那当初生人者,姜嫄是他的母亲。

(二)始

《尔雅》云:“初,始也。”《说文》:“始,女之初也。”“初”“始”互训。“始”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8例,其中风2例,小雅2例,大雅3例,颂1例。如:

(1)雝雝鸣雁,旭日始旦。(《邶风·匏有苦叶》)

(2)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豳风·七月》)

(3)乱之初生,僭始既涵。(《小雅·巧言》)

(4)鞫人懠忒,谮始竟背。(《大雅·瞻卬》)

以上四例,例(1)中《毛传》:“旭,日始也,则大昕之时。”陈奂《传疏》:“昏、昕对文。日入三刻谓之昏,则先日出三刻谓之昕。大昕,过三刻矣。”《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此“始”作表示施事开端时点的副词,相当于“开始”。句意为:雁群和谐地鸣唱,旭日开始明亮。例(2)中,朱熹《诗集传》:“盖以来岁将复始播百谷。”句意为:急急忙忙地盖房子,转眼又要开始播种百谷。例(3)中,《毛传》:“僭,数。涵,容也。”李黼平《毛诗紬义》:“按《传》意读僭为谮,故训为数。……言谮人数说于王之始,王既容其言也。”句意为:乱子最初发生,谗言开始都被听从。例(4)中,《郑笺》:“竟,犹终也。”严粲《诗缉》:“始则谮毁之,终则弃背之。”句意为:诡计多端迫害人,开始毁谤,最终叛离。

(三)载

《尚书·皋陶谟》:“载采采。”《史记·夏本记》引作“始事事。”《广韵·代韵》:“载,始也。”扬雄《法言·五百》:“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李轨注:“载,始也。”《汉语大字典》收录有“载”的“开始”义。“载”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5例,其中风例,大雅1例,颂2例。如:

(1)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豳风·七月》)

(2)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豳风·七月》)

(3)载赐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大雅·皇矣》)

(4)载见辟王,曰求厥章。(《周颂·载见》)

(5)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鲁颂·閟宫》)

以上五例,例(1)中,《郑笺》:“阳,温也。”朱熹《诗集传》:“载,始也。”“阳,温和也。”“仓庚,黄鹂也。”句意为:春天开始温暖,黄鹂飞来飞去唱。例(2)中,《毛传》:“鵙,伯劳也。”“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正义》:“八月之中,民始绩麻。”陈奂《传疏》:“麻曰绩,……麻所成曰布。”句意为:七月伯劳唱叫,八月人们开始织布。例(3)中,《郑笺》:“载,始也。”句意为:开始赐他荣光,接受福禄不丧亡,这就保有着四方。例(4)中,《毛传》:“载,始也。”陈奂《传疏》:“《尔雅》:哉,始也。古载、哉声通。”《郑笺》:“诸侯始见君王,谓见成王也。”句意为:诸侯始来见成王,大家求他的典章。例(5)中,《郑笺》:“载,始也。秋尝而言始者,秋物新成,尚之也。”句意为:秋天开始举行秋祭,夏天绑根横木在牛角上,白牛、红牛毛色分明。

(四)肇

《说文》:“肇,击也。”虚词“肇”与本义无关,“肇”乃“肁”字的假借字。《说文通训定声》:“肇,假借为肁。”《说文》:“肁,始也。”段玉裁注:“引伸为凡始之称。凡经传言‘肇、始’者,皆‘肁’之假借,‘肇’行而‘肁’废矣。”“肇”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2例,集中在大雅中。如:

(1)恒之糜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大雅·生民》)

(2)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大雅·生民》)

以上二例,例(1)中,《毛传》:“肇,始也。”严粲《诗缉》:“《传》曰:‘肇,始也。’王氏曰:‘后稷始受国为祭主,故曰肇祀。’”句意为:红粱、白粱种满地,把它抱起又背起,这就回来开始了祭祀。例(2),句意为:自从后稷开始祭祀上苍,该没有过错挂心肠,直到现在都一样。

(五)俶

《说文》:“俶,……一曰始也。”《尚书》:“俶扰天纪,遐弃厥司。(开始扰乱自然常法,远弃他的职责。)“俶”用为副词“开始”的用例在《诗经》中不多,仅见1例。如: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小雅·大田》)

《周颂·载芟》、《周颂·良耜》均有“俶载南亩”一句。朱熹《诗集传》:“俶,始。载,事。”严粲《诗缉》:“始有事于南亩而耕之,既耕乃可以播种百谷。”陈奂《传疏》:“俶载,始事也。”句意为:用我们锋利的犁头,开始在田间劳作。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俶”的副词“用例只见于先秦,后世偶有仿用者”。

(六)落

《说文》:“凡草曰零,本曰落。”《尔雅义疏》:“‘落’本‘殒落’之义,故云‘殂落’。此训‘始’者,始终代嬗,荣落互根。”“落”作为表时间的副词,在《诗经》颂部分出现1例。如: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周颂·访落》)

《毛传》:“访,谋。落,始。”“率,循。时,是。”《郑笺》:“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陈奂《传疏》:“谋者,谋于庙也。予,我。成王自我也。……始者,始即政也。”孔广森《经学卮言》:“考落之为始,大抵施于终始相嬗之际,如宫室考成谓之落成,言营治之终而居处之始也。成王践阼,其诗曰‘访予落止’,此先君之终而今君之始也。”句意为:我成王开始与群臣议事,追随我英明的父王。

(七)作

《广雅·释诂》:“作,始也。”《尚书·皋陶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杨树达《词诠》:“时间副词……作,始也。”“作”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2例,集中在大雅中。如:

(1)厥作祼将,常服黼冔。(《大雅·文王》)

(2)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大雅·文王》)

以上二例,例(1)中,《毛传》:“将,行也。”严粲《诗缉》:“祼谓以鬯酒献尸,尸受酒而灌于地以降神也。行祼之礼,谓之祼将。”句意为:他们开始献酒,戴着殷冠、穿着黼裳。例(2)中,《毛传》:“孚,信也。”《郑笺》:“仪法文王之事,则天下威信而服之。”句意为:好好效法周文王,万国诸侯开始信服。

(八)方

“方”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仅1例,出现在大雅中。如: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大雅·公刘》)

马瑞辰《通释》:“方当从朱子《集传》训始。《广雅》:‘方,始也。’”句意为:箭儿弓儿都开张,干戈大斧如飞扬,这才开始出发。

二、表过去

《诗经》中表过去的时间副词有“既”、“终”2个。这一类时间副词相当于“已经”。

(一)既

杨树达《词诠》:“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也。”《尚书·尧典》:“已亲九族,九族既睦。”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既’,‘已’也。一为‘业已’之义。”“既”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20例,其中风8例,小雅7例,大雅4例,颂1例。如:

(1)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

(2)灵雨既零,命彼倌人。(《鄘风·定之方中》)

(3)士曰:“既且。”(《郑风·溱洧》)

(4)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小雅·车攻》)

(5)寝庙既成,既成藐藐。(《大雅·崧高》)

(6)虽曰匪予,既作尔歌。(《大雅·桑柔》)

以上六例,例(1)中,《毛传》:“遐,远也。”孔颖达《正义》:“犹云不遐弃我。”句意为:已经见到君子,他没有把我扔一旁。例(2)中,《毛传》:“零,落也。”“倌人,主驾者。”《郑笺》:“灵,善。”句意为:好雨已经落过了,把那驾车的人招。例(3)中,《郑笺》:“既,已也。士曰:已观矣。”句意为:男子说:“已经看过了。”例(4)中,《毛传》:“攻,坚。”陈奂《传疏》:“车,田车也。”《毛传》:“同,齐也。……田猎齐足,尚疾也。”句意为:我的田车已坚固,我的猎马已经选齐。例(5)中,《毛传》:“藐藐,美貌。”句意为:宗庙宫室已经建成,已经建成美盛堂皇。例(6)中,朱熹《诗集传》:“我已作尔歌矣。”句意为:不管你怎样反对我,我已经作了这首歌。

(二)终

王引之《经传释词》:“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之已曰终,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终’犹‘既’也。”“终”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4例,其中风2例,小雅2例。如:

(1)终远兄弟,谓他人父。(《王风·葛藟》)

(2)终鲜兄弟,维予二人。(《郑风·扬之水》)

(3)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小雅·正月》)

(4)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小雅·伐木》)

以上四例,例(1)中,王引之《经传释词》:“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终,犹既也。”句意为:已经远离兄弟,称呼别人“爸爸”。例(2)中,《郑笺》:“鲜,寡也。”句意为:已经少有兄弟,只有我们两人在一起。例(3)中,陈奂《传疏》:“终,犹既也。……永,长。怀,伤。”王引之《经义述闻》:“终,犹既也。”句意为:既已长久忧伤,又被阴雨阻挡。例(4)中,陈奂《传疏》:“是终与既同也。”于省吾:“圣、听古通。”句意为:既已和乐又安宁。

三、表正在

《诗经》中表正在的时间副词有“方”、“会”、“适”、“在”4个。这一类的时间副词相当于“正”、“适逢”。

(一)方

《广雅·释诂》:“方,正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方’犹‘正’也。”“方”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20例,其中风3例,小雅10例,大雅6例,颂1例。如:

(1)简兮简兮,方将万舞。(《邶风·简兮》)

(2)定之方中,作于楚宫。(《鄘风·定之方中》)

(3)天方薦瘥,丧乱弘多。(《小雅·节南山》)

(4)燎之方扬,宁或灭之。(《小雅·正月》)

(5)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大雅·抑》)

(6)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商颂·长发》)

以上六例,例(1)中,《毛传》:“将,行也。”《郑笺》:“将,且也。”朱熹《诗集传》:“万舞,舞之总名。武用干戚,文用羽籥也。”句意为:咚咚咚,鼓儿响,文舞武舞正开场。例(2)中,《毛传》:“方中,昏正四方。”《郑笺》:“定星昏中而正,谓小雪时。”朱熹《诗集传》:“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句意为:定星正挂中天,在楚丘建筑新宫。例(3)中,朱熹《诗集传》:“薦、荐通,重也。瘥,病。”句意为:老天正降下灾难,死亡离乱多又多。例(4)中,朱熹《诗集传》:“燎之方盛之时。”句意为:野火烧得正旺,有人来扑灭它。例(5)中,李樗《毛诗集解》:“天方降艰难,以丧国家,取譬之不远也。”句意为:老天正降下灾难,说不定国家会灭亡。例(6)中,《毛传》:“将,大也。”陈奂《传疏》:“将训大,谓长大也。”句意为:有娀姑娘正少壮,高辛帝立她为妃子诞生商。

(二)适会在

“适”,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适,犹正也。口语谓之‘恰’也。”“会”,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会’,‘适’也。”《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在”“用于短语或小句(包括单词句)前头,表示正好遇上某一时间、机会或事情。”“在”“与动词连用,表示事态处于持续之中。”“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将,或借为当,犹方也。”这几个副词在《诗经》中的用例很少,“适”小雅1例,“会”大雅1例,“在”2例,风颂各1例。如:

(1)宁适不来,微我弗顾?(《小雅·伐木》)

(2)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大雅·生民》)

(3)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郑风·女曰鸡鸣》)

(4)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周颂·闵予小子》)

以上四例,例(1)中,《郑笺》:“宁召之适自不来,无使言我不顾念也。”雒江生《诗经通诂》:“黄氏《笺识》:‘此适为正之借。’诗谓我既备美酒肥羜诚心相请,诸父即使因何正好不能来赴宴,也不会怪怨我不懂得顾念同姓父老。”句意为:他们怎能不来,莫非不肯赏光?例(2)中,朱熹《诗集传》:“会,值也。”句意为:把他放在树林立,适逢人们砍伐木柴。例(3)中,朱熹《诗集传》:“而琴瑟之在御者,亦莫不安静而和好。”句意为:正在弹琴鼓瑟,处处安详而快乐。例(4)中,朱熹《诗集传》:“嬛与茕同。无所依怙之意。疚,哀病也。”句意为:可怜我这个小子,家门遭到不幸,正在孤独病痛中。

四、表将来

《诗经》中表将来的有“其”、“将”、“且”、“行”、“方”等5个。这一类的时间副词相当于“将要”、“快要”。

(一)其

王引之《经传释词》:“其,犹将也。”《周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苍桑。”“其”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15例,其中风8例,小雅4例,颂3例。如:

(1)萚兮萚兮,风其吹女。(《郑风·萚兮》)

(2)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唐风·蟋蟀》)

(3)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豳风·七月》)

(4)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小雅·小明》)

(5)自今以始,岁其有。(《鲁颂·有駜》)

以上五例,例(1)中,《毛传》:“萚,槁也。”《郑笺》:“槁,谓木叶也。木叶槁待风乃落。”句意为:枯叶、枯叶!风将吹落枯叶。例(2)中,《郑笺》:“日月且过去。”句意为:现在我不行乐,时光将要消逝。例(3)中,朱熹《诗集传》:“盖以来岁将复始播百谷。”句意为:急急忙忙地盖房屋,回头将要开始播种百谷。例(4)中,朱熹《诗集传》:“今未知何时可还,而岁已暮矣。”句意为:何时将回来,一年没多少辰光。例(5)中,《毛传》:“岁其有丰年也。”朱熹《诗集传》:“有,有年也。”句意为:从现在开个头,岁岁将丰年。

(二)将且行方

这几个副词在《诗经》中用例不多,“将”3例,风2例,颂1例,“且”风1例,“行”风2例,“方”风例。如:

(1)於皇来牟,将受厥明。(《周颂·臣工》)

(2)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齐风·鸡鸣》)

(3)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魏风·十亩之间》)

(4)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秦风·小戎》)

以上四例,例(1)中,朱熹《诗集传》:“明,上帝之明赐也。言麦将熟也。”句意为:啊!美啊,大麦和小麦,将会有好收成。例(2)中,吴昌莹《经传衍词·补遗》:“《诗》:‘会且归矣’,言顷刻即将归去。(且,将也)《传》训‘会’为‘会于朝’殊为不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释“且”犹“将”选此例。句意为:幽会结束将要回家,你该不会把我恨。例(3)中,《毛传》:“闲闲然,男女无别往来之貌。”陈奂《传疏》:“桑者,采桑者也。闲闲当作閒閒。……閒閒,犹宽閒。”朱熹《诗集传》:“行,犹将也。还,犹归也。”《经传释词》卷四:“行,且也。……言且与子归,且与子往。”句意为:十亩的农田里呀,采桑的人来来往往,走呀,将跟你一同回家吧。例(4)中,《郑笺》:“方今以何时为归期乎?”朱熹《诗集传》:“将以何时为归期乎。”句意为:将在何时归来?叫我怎能不想他?

五、表暂且

《诗经》中表暂且的有“姑”、“聊”、“且”3个。这一类的时间副词相当于“暂且”、“姑且”。

(一)姑

“姑”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风中有2例。如:

(1)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周南·卷耳》)

(2)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周南·卷耳》)

以上二例,例(1)中,《毛传》:“姑,且也。”陈奂《传通》:“姑者,词之且也。”朱熹《诗集传》:“罍,酒器。刻以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句意为:我且斟满那酒壶,不能长久怀念。例(2)中,朱熹《诗集传》:“兕,野牛。一角,青色,重千斤。觥,爵也。以兕角为爵也。”句意为:我且斟满那牛角杯,不能长久悲伤。

(二)聊

“聊”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在风中有6例。如:

(1)娈彼诸姬,聊与之谋。(《邶风·泉水》)

(2)缟衣綦巾,聊乐我员。(《郑风·出其东门》)

(3)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桧风·素冠》)

以上三例,例(1)中,《郑笺》:“聊,且略之辞。”陈奂《传疏》:“聊,且略之词。《素冠》笺:聊,且也。”“之”代“诸姬”。句意为:可爱的那些姊妹们,姑且跟她们商议。例(2)中,朱熹《诗集传》:“缟,白色。綦,苍艾色。缟衣綦巾,女服之贫陋者。”“员与云同,语辞也。”杨任之《诗经探源》:“聊,姑且。”句意为:那白上装淡绿巾,姑她且能使我快乐。例(3)中,《毛传》:“愿见有礼之人,与之同归。”《郑笺》:“聊,犹且也。”马瑞辰《通释》:“愿与且,义正相承。聊之为愿又为且。”句意为:我心里真悲伤啊,暂且和你同归。

(三)且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且’‘姑且’也。”“且”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2例,其中风1例,小雅1例。如:

(1)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唐风·山有枢》)

(2)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小雅·吉日》)

以上二例,例(1)中,闻一多《诗经通义》:“暂时之义也。”句意为:姑且用它来寻快乐,姑且用它来度过时日。例(2)中,朱熹《诗集传》:“御,进也。”闻一多《诗经通义》:“暂时之义也。”方玉润《诗经原始》:“醴,酒名。今甜酒也。”句意为:用它敬客敬朋友,暂且斟上一杯甜酒。

六、表终竟

《诗经》中表终竟的有“终”、“竟”、“究”3个。这一类的时间副词相当于“最终”、终于”、“到底”。

(一)终

“终”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3例,其中风2例,小雅1例。如:

(1)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卫风·淇奥》)

(2)终逾绝险,曾是不意?(《小雅·正月》)

(3)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鄘风·定之方中》)

以上三例,例(1)中,《毛传》:“谖,忘也。”句意为:那个文彩的人儿,始终不可忘怀啊。例(2)中,句意为:终究走过险道,何不早做预料?例(3)中,《毛传》:“龟曰卜。”“允,信。臧,善。”下句意为:来观察那蚕桑,卜卦宣告着吉祥,终究的确美好。

(二)竟

“竟”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1例,出现在大雅中。如:

鞫人懠忒,谮始竟背。(《大雅·瞻卬》)

上例中,《郑笺》:“竟,终也。”严粲《诗缉》:“始则谮毁之,终则弃背之。”句意为:诡计多端迫害人,开始谗毁人,最终抛弃人。

(三)究

“究”作为时间副词在《诗经》中有1例,出现在小雅中。如: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小雅·鸿雁》)

上例中,《郑笺》:“今虽病劳,终有安居。”朱熹《诗集传》:“究,终也。”句意为:虽然疲惫劳苦,终有安家之所。

以上,我们对作为中华元典之一的《诗经》中的时间副词进行了讨论,勾勒出了这类时间副词的大致情况。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经》时间副词涉及六类,即表初始、表过去、表正在、表将来、表暂且、表终竟,共有“初、始、载、肇、俶、落、作、方 1、既、终、方 2、会、适、在、姑、聊、且1、其、将、且2、行、方3、终、竟、究”等 25 个,它们分别出现在风、大雅、小雅、颂各部分。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时间因子作为《诗经》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生态因子,通过《诗经》丰富的时间副词表现出来,反映出人们时间意识的形成及语言表达的精细化。考察《诗经》时间副词对于《诗经》语法研究及《诗经》文本的解读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4]易孟醇.先秦语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6]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10]张宜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1]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H0

A

1006-5342(2011)08-0085-04

2011-06-18

猜你喜欢

毛传大雅小雅
《毛诗故训传》的修辞观研究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大雅之堂与大雅
“兴”的话语和《诗经》
小心翼翼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雅山房
大雅正声 继往开新——中华诗词“求正容变”再认识
笔墨筑大雅 撇捺写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