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基于新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

2011-08-15魏媛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新疆大学大学英语教学

郑 松,魏媛媛

(新疆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教育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基于新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

郑 松,魏媛媛

(新疆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新疆大学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存在自身特殊问题:在学生层面,主要是词汇量不足、中西文化差异、文化方面知识缺乏以及所学专业影响;教师方面,主要是教师自身条件以及教学与科研没有并重;在学校层面,则是缺少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软硬件条件不过硬,分级教学的负面影响以及教材的滞后。这些都影响了文化教学的开展,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搞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地区差异;学习氛围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一门语言的充分掌握,除了日常会话交流,还必须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文明。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每周4~6个课时的时间内要传授大量的信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也是主要内容之一,这对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利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达到交际目的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英英语的教学应该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新疆大学地处祖国西北,虽在首府,但大学英语的教学相比内地兄弟省份依然落后。当然这种落后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地理方面的原因,新疆地处祖国内陆,相对闭塞;经济方面的原因,中西部地区发展远落后于东部;文化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教育的侧重还应在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上,等等。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与内地不尽相同。

二、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指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教授[1]。对文化知识的无知或不了解,已经影响到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新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层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文化教学的直接接受者和受益者。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通过笔者几年来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文化学习中存在如下不足:

1.词汇量不足。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不仅表现在词汇的“量”方面,还表现在所掌握词汇的“质”方面。所谓词汇的“质”,指对已经掌握词汇的非常用意义的掌握。这些意义在平时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用到,往往被学生所忽视。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课练习的完形填空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However,when Mother returned from developing and printing out the pictures,she was happy again”。其中的develop一词,很多学生都只知道它的最常用意义“发展”,可是“pictures(照片)”能被发展吗?顾名思义,develop在这儿应该是“使(胶卷等)显影”的意思。对这种不太常用的意义,学生单靠猜测,很难判定其意义。再如200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出现了一个短语hit the ceiling,这个短语仅从字面(意为打天花板)根本看不出是什么意思,不像throw one's weight around这种类型的短语,字面意思是“把某人自己的体重到处扔”,引申为“滥用权势,仗势欺人,耀武扬威”。像是hit the ceiling(勃然大怒,大发雷霆)一类的短语就需要学生花时间记忆才会使用。

2.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东方人(包括中国人)崇尚家族及阶级层次的整体观念。这种差别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英语是一种“主语”显著性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主体”显著性语言。西方人注重隐私权,比较开放,独立性和竞争性都很强。而中国人虽相对保守,但对关于年龄、收入及婚恋状况的问题却不太避讳。西方人不讲究亲族关系,也没有丰富的称谓语。所以中国学生在翻译cousin,nephew,niece这类词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对同一事物的相反理解,也是造成理解困难的重要因素。如短语have a face that would stop a clock,学生通常猜译为“非常美丽”或更进一步译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在中国文化里,学生理解一张可以让钟表都停住、静止的脸,应该是可以让鱼沉入水底,让大雁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让花朵羞涩低头,让月亮躲到云后的那么一张脸。却不知在西方文化中具备这种特点的,应该是被女巫变成野兽的王子的脸,或是《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脸,意为“奇丑无比”。中西文化对于颜色的理解差异也较大,容易引起理解混乱。白色在汉民族文化中,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funeral),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white表示幸福和纯洁,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再如eye contact(目光交流),在西方国家,是否有这种目光交流是表明你自信与否的重要手段。而在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面对长辈、上级的时候,我们会尽可能避开他们的目光,尽量表现得谦虚、恭敬。但是,在外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你的话可信度会大打折扣,甚至他会怀疑你在说谎。

3.文化方面知识的缺乏。学生的课外知识缺乏,涉猎面太窄。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一直强调一个人的外语水平永远不可能超越其母语水平。很多情况下,学生对单词和短语的认知都没有问题,这时,对事实的理解就变得很重要了。由于对所讲述人物、事物、事件的陌生或不熟悉造成的理解障碍,随处可见。如2006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long conversations中有一篇是关于去加拿大旅行的对话,其中提到了Quebec Province(魁北克省),Quebec City(魁北克市)及Montreat(蒙特利尔市)。在课堂听力练习中,学生普遍觉得该篇较难。问题主要在于这三个地名的关系没有弄清楚。魁北克市是魁北克省的首府,有很多建于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建筑;蒙特利尔市是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圣劳伦斯河流经该市。魁北克省官方语言为法语,道路标志以及公共设施全部使用法语标注。学生若具备这些常识,这篇文章接受起来就会较为容易。再如一次期末考试的翻译中出现了这么一个句子:

Liberty,of course,means freedom,and the Statue of liberty was given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celebrate the one-hundredth anniversary of U.S.independence from England.

下面是学生的几种译法:

(1)Liberty,当然象征着自由,自由女神像是为了庆祝美国独立。

(2)自由权,当然意味着自由,自由宣言是被来自英国的一所庆祝百年校庆的学校所提出来的。

(3)当然意味着自由,并为联合国庆祝一百年的,来自美国,依靠英国。

在该句中,除去单词因素(学生可能不认识statue,anniversary,对 independence意义理解有误),那么,与上面涉及到加拿大的例子同样的问题,如果学生知道,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独立100周年时,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原本打算送给埃及,但因为神像是女性,被埃及拒绝),该神像由Auguste Bartholdi设计,内部结构由Gustave Eiffel(还设计了Eiffel Tower)设计。那么做这道翻译题就应该是驾轻就熟了。

4.所学专业的影响。我国长期存在“重理轻文,重利重功”的思想,导致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知识匮乏[2]。在理工科的院系,文化教学较难开展。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所讲授的英语文化知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去甚远,大多持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对待文化教学。不可否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主要是对专业的深入探究。但除此之外,大学和教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如何生活、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多面手”,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层面

教师在性别、年龄、学历、知识层次、阅历等方面不尽相同,使得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差异较大。在文化教学中,教师对文化教学材料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对于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通常略讲或不讲。这也影响到了文化教学的全面性。此外,教师长期以来课时较重,课余时间较少,这也影响到了教师对文化教学材料的充分筛选。教学任务较重,还影响了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没有科研作指导的教学是空中楼阁。

(三)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宏观方面,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3]。微观方面,一是现行的两套教材《体验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已使用多年,教材内容陈旧,脱离当前的实际,对教师和学生都已逐渐失去吸引力。二是自主学习平台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学生的文化学习环境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余时间,学生不知道该去哪学、学什么、怎么学。在这里还要提到分级教学的负面影响。现行的分级制度不利于文化教学的顺利开展。B起点班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多数A起点班级中的后进班英语基础较弱,很多学生对学习英语有抵触情绪,文化教学很难推动。

三、应对策略

鉴于以上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因素,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已达到共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如下:

(一)学生层面

与任何科目的学习一样,记忆英语单词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持久不懈的努力。记忆阶段要经历几个“瓶颈”,之后学生的单词量才能有所突破,在突破量的基础上,再突破“质”,英语的词汇量必会有一个大的提高。对于在中西文化中相去甚远的表达法,需要反复记忆,多次使用,来强化印象。在文化知识匮乏这一点上,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去网上、去自主学习室多查阅、多阅读,“开卷有益”,阅读是一个对人的一生都大有裨益的习惯。文化修养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积淀。针对上面提到的很多理工科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早就有专家学者提出过,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着深厚的人文修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知识分子,至少应该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丰富个人内涵,提高个人品味,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二)教师层面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4]。大学生从高中英语过渡到大学英语的学习,对于学习方法和策略还不甚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和其他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吸引学生,增强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加强科研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课余时间积极搞科研,通过科研和教学探索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采用灵活机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把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使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发展成为一种自觉主动去了解文化的好习惯。

(三)学校层面

从大环境上讲,学校首先要有一种文化氛围,才能带动学生融入其中。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文化的积淀。许多名校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非常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从具体教学管理方面讲,学校对于时效性比较强的科目,应注意及时更换教材,做到与时俱进。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材选用内容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又要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5]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要与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其次是加强硬件建设。没有硬件支撑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学校应该关注教师素质和待遇的提高,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四、结语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我们了解别国文化,学好外语,了解别人的同时,也要让世界了解我们,向外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最后,还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专业英语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促进学生完成从知识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深入探索[6]。

[1]徐雪.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2]佚名.当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状况与思考[EB/ OL].http://wenku.baidu.com/view/dd59b0abd1f34693daef 3ebd.html,2010-04-06.

[3]傅国涌.理工科学生不能“有知识、没文化”[EB/OL].http:// tech.sina.com.cn/d/2005-07-01/1348651484.shtml.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王蕾蕾.大学英语中的文化导入[J].科教导刊(社会科学教学),2010,(3).

[6]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Teaching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eng Song,Wei Yuanyuan

Cultural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 Xinjiang University has its own special problems.In terms of the students, the problems mainly contain inadequate amount of vocabulary,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lack of culture knowledge and influences of the major.In terms of teachers,the problems include the teacher's own condition. Meanwhile,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not paid equal attention to.In terms of university,the problems are the lack of good atmosphere of campus culture,imperfect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dition,negative influence of graded teaching and lagging teaching material.All these problem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eaching.Join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by university,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overcome these negative factors and improve cultu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cultural teaching;regional differences;academic atmosphere

G642

A

1673-1573(2011)02-0094-04

2011-05-15

新疆大学校院联合资助项目(XY080232)

郑松(1980-),男,湖南耒阳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学和基督教;魏媛媛(1981-),女,山东淄博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

责任编辑、校对:关 华

猜你喜欢

新疆大学大学英语教学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A Corpus-Based Study on Linguistic Variables of CET Writings
新疆大学召开2015年中亚区域经济形势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