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发展”育人理念下的香港高校学生工作特点分析及其启示

2011-08-15红,张

关键词:高校学生香港育人

张 红,张 行

(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全人发展”育人理念下的香港高校学生工作特点分析及其启示

张 红1,张 行2

(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如何面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香港高校在“全人发展”育人理念下建构的学生工作体系,为新形势下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视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思考香港高校“全人发展”育人理念的基本内涵,探索促进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努力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香港高校;全人发展;学生工作

近年来香港高等教育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与香港政府和社会对高校建设的巨大投入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香港高校在“全人发展”理念下逐步建立的学生工作体系在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视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香港高校“全人发展”育人理念的内涵

“全人发展”教育理念,指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使学生在“德(spiritual)、智 (intellectual)、体 (physical)、群(social)、美 (aesthetic)、事 (career)、情(emotional)”等方面通过学校教育能得到全面进步,成为一个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

香港教育界人士认为,高等教育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在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充分挖掘他在各方面应有的潜能和素质,并主张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正确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进而达到人的完整发展,这也正是香港高校“全人发展”(whole person developing)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比如香港大学的愿景即是:“秉承传统与优势,不断广阔学术领域。为社会开发及拓展终生学习的机会,提供全面的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才智和个人潜能。培育杰出、上进、孜孜不倦、具个人操守及专业精神,以及触角敏锐、能在各界担任领袖和联系者的优秀毕业生。”

其与内地经常提到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有些类似,主要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样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选择,注重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协调,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了实现“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香港高校除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外,还提供了摄取多方面知识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高素质的学生事务工作机会,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尽最大的可能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二、香港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分析

香港高校在“全人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成熟而又独特的学生工作模式,无论是教育目标的设计还是工作内容和途径的选择,都是根据香港社会的实际环境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确定的。香港高校通过建立健全的学生工作体系和完善的工作机制推进全人发展理念的实现,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注重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方位引导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各项潜能,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为重要教育目标

领袖人才培养理念属于大学文化的范畴,培养领袖社会栋梁的理念是不少香港高校的培养目标之一。香港回归后,香港社会努力构建的现代教育体系明确强调高等教育要从培养社会栋梁的高度着眼,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各种专业人才,而且还要为学生在知识、道德、情操、修养上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能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内省外顾、更好地适应知识型社会的需要。香港教育界同行们认为,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首先必须是一个人才,无论从个人能力角度,还是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一个人才不仅仅是储存了一定数量的学识,还必须在学识渊博的同时具备自己的见识[1]。

香港高校重视对学生干部、学生领袖的培养,他们积极创造各种机会,筹办领袖培训计划、外展训练计划等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以满足学生们社交和闲暇活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服务于社会的机会,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例如,香港大学的6大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改善人类境遇的学生领袖”;香港科技大学经常举办“卓贤汇”,定期让学生领袖之间、学生领袖与社会名流之间交流;岭南大学经常举办学生领袖工作坊,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二)秉持以人为本、务实高效的服务理念

香港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是没有“管理”的概念的,香港高校的学生工作凸显的是“服务”的理念,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学生投入大学生活,并通过不同的活动、援助及辅导,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为日后升学及就业做好准备。香港高校认为学生工作应秉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各种需求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处处为学生着想。他们将自己的服务宗旨定位于“为学生提供周详的服务及设施,以帮助学生的成长,发挥其潜能及提高其学习能力。”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处之所以不管学生,并非没有学生事务可管,而是在处理学生事务时,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认为学生是自知的、自觉的、有责任感的,即把学生视为能够对自己行为、思想负责的成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负责观念强,一般较为独立。服务至上,表明了香港学生事务工作者的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一种合理的定位,以及对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充分尊重和肯定。

(三)注重生活渗透式的隐形教育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道德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奠定了大学生道德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学者们提出了“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香港德育非常重视生活渗透式的隐性教育,寓德育于各门学科教育、各种社会活动之中,这是香港高校德育的一大特点,也是受西方国家德育影响所致[2]。香港地区的大学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公民教育、传统文化、宗教学习等通识教育的课程以及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诚信、守法等基本公民素质十分成功,真正实现了知行统一。这些隐蔽性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但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具备较高的社会认识能力,领会丰富的价值观和理解较为深刻的道德含义,并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毅力。

(四)倡导拓展国际视野与提供多元机会的合作

大学要造就领袖人才,必须本身具备世界水准的教育素质。因此,香港大学在加强学术研究、提高科研水准、改革课程及学制和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以及加强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香港高校为了培养的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作为、具有远见和广泛才能的领袖人才,非常鼓励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国际交流活动。以香港大学为例,作为国际知名的高等学府,港大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学习环境。师生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非本地生人数为全港各院校中最多,学生时刻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香港大学举办的国际交流项目,在参加学生人数、涉及的国家与伙伴院校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而项目的性质和内容,亦非常多元。港大成立了“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与世界逾一百五十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计划,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国家的学生交流共处,扩展视野;与全球三百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学生可以从中吸收来自不同地方的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学生有机会将课本知识学以致用,并补充正规课程未及涵盖的范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能够具备国际化的眼光及更加广阔的胸怀来分析问题。

三、对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改革的积极启示

香港高校的“全人发展”理念下的学生工作模式是在香港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其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香港特色,分析香港高校在学生工作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借鉴其合理成分,可以为加强和改进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学生工作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为重要目标

香港高校学生工作有一个明确定位就是服务于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内地高校在科学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把学生工作的定位转移到与高校育人目标一致的轨道上来,并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内地高校多年来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与香港高校提出的“全人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通过借鉴香港高校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学生工作要切实把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为重要目标,努力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将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渗透和贯穿在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将教育与服务,教育与管理等理念结合。

同时,内地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对他们要有更加高远的培养定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发展机会,为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关心社会、处事成熟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培养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良、战斗能力强,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大学生党员,是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龙头的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借鉴香港高校开展的领袖培训计划等学生活动的特点,一方面,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入手进行改进,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等等。当然,这种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不是仅仅培养出个别的行业领袖和精英,而是要促进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虽然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的差距较大,但是纵观内地高等教育的现状,我们也不能完全套用香港的模式。具体而言,内地高校的学生工作还是要继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从具体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管理型向引导服务方向继续转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展示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同时也要注意从改革学生活动的管理机制、加强学生会和学生团体建设、加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入手,逐步让学生成为学生工作的主体,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去组织和掌握自己的学习,去发展各方面的才华。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务实精神,减少形式主义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以吸引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尽一切力量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予以帮助引导,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坚持以学生成没成才、满不满意作为学生工作的标准,始终围绕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来思考和实施学生工作。

(三)注重贴近学生实际,有效开展隐性教育

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所要求的主导思想意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香港高校在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过程中,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强调生活渗透、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隐蔽性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实际效果,克服了教育受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潜意识的逆反抵触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某种认定的价值观念。

从香港的成功经验出发,我们内地高校的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和研究个体的道德需要,不断促进主体个性的发展,激发主体内在精神和内在需要;要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把受教育者从被动地、盲目地接受各种道德知识的灌输转向主动地对自我行为、现有生活价值等作独立思考;注重道德践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切实解决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注重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将学校工作所承载的德育功能转移到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上来,这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德育政治功能的迫切需要。

同时切实加强各类学生组织的建设,本着“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促进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各种社会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良知与德行,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四)全员育人,善用社会资源与优势,加强社会大环境和其他方式的配合

在香港高校中,教育人员范围广泛,除校内的专业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学生自我组织和各种社团之外,校外的专业学会、政府有关部门、各行各业的代表组织、社会研究专家以及各种校友等都对大学生的全人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及学校,学生的共同参与配合,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育体系[3]。内地高校依然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多渠道育人。在大学培育过程中更多地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地域优势,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等,确保学生工作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1]陈永杰.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考察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1).

[2]贺才乐.论香港高校德育的特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3]梁爽,王秀彦,高春娣.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及其对内地高校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G640

A

1008-2603(2011)06-0128-04

2011-09-23

张红,女,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行,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杜红琴)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香港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香港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