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古舟子咏》

2011-08-15杨佛兰

关键词:舟子水手文学

杨佛兰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古舟子咏》

杨佛兰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古舟子咏》;生态批评

对照目前生态危机问题,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此诗:首先对生态批评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古舟子咏》文本进行分析,以探讨诗歌中所蕴涵的生态危机意识以及作者所希望的人与自然互相尊重的关系,并为解决当今社会中存在着的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古舟子咏》是英国杰出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文学评论家们从各个角度对这首诗歌进行了评论。然而,本文对照目前生态危机问题,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此诗:首先对生态批评进行简要的介绍,接着通过对文本进行析,探讨诗中所反映出的作者揪心于人类生态危机的生态观,以探讨诗歌中所蕴涵的生态危机意识,并为解决当今社会中存在着的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 生态批评概述

二战以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人类领略了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利益,沉浸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以及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扩张,现代反自然的西方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等等因素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才开始发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工业发展排出的废水废气,使水和空气严重污染;毁林垦荒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地的荒漠化、沙漠化,使旱灾和水灾频繁;此外,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增强、生物物种剧减、酸雨从天而降、世界性水荒不断发生、能源的极剧短缺、等等。人类正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面对如此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文人学者呼吁:“为什么我们的文学研究对人类生死攸关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仍然无动于衷呢?”。生态批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1978年,美国生态批评家鲁克尔特(William Rueckert)在他的《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践》(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次提出(被后来的学者广泛接受)的“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一术语,并且明确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

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态批评研究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同年,《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 E:Interdiscipli2 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作为第一份正式的生态批评文学研究刊物在美国创刊。至此,生态批评作为一个批评流派最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学术界得以确立。其后生态批评便以燎原之势遍布全球,从而在20世纪末一跃而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的“显学”。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文学作品,倡导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学批评方法,其产生的思想基础是生态哲学的发展与成熟,学术背景是对回避现实生态危机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反驳。它是一种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来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文学批评。主要任务是以生态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进行思想文化批判,生态批评通过文学批评探讨“文学究竟通过那些途径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如何导致了生态危机,文学以及文学研究能为缓解生态危机发挥什么作用。其核心任务就是强调文学研究应该设法使读者重新回到与自然的“接触”中去。生态批评研究下的生态文学的侧重点“在于发掘人与自然的紧张、疏离、对立、冲突关系的深层根源,即造成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社会根源,因此有的作品甚至可以完全不书写自然,但却因此深刻地发掘了导致人类破坏自然的社会原因因而堪称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名著《古舟子咏》就是这样的一部具有生态文学特征的作品。尽管其没有着意于浓墨重彩地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描写,但是诗中始终透露出诗人揪心于人类生态危机的生态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自然观的沉重思考。

二 《古舟子咏》的生态解析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1834)是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兼文学评论家,也是18~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之一。在文学上,他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1798年,他与华兹华斯将各自的诗歌合编为《抒情歌谣集》。《古舟子咏》发表在《抒情歌谣集》中,这首诗歌是柯勒律治最优秀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完整的长篇叙事诗。自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了蓬蓬勃勃的新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它所带来的工业化并不仅仅是“蒸汽时代”,也是“采掘时代”、“制造时代”、“煤炭时代”、“钢铁时代”,等等需要耗费巨大能源支撑的产业化,创造出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因而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自然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感逐渐淡去,不再为人类所敬畏,而是成了人类任意掠夺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紧张来。这种用牺牲自然生态世界来获取人类社会的利益的盲目作法最终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能源的极剧短缺、气候的迅速变暖、水土的大量流失、空气的严重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平衡甚至人类的生存。而此时的浪漫主义诗人却仍然保持着清醒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礼让山水,在作品中表达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统一的渴望,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中蕴含着一种哲理思考。柯勒律治作为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也反映了他个人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诗艺,而且还蕴含了他对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其长诗《古舟子咏》可被认作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生态危机的经典之作。

《古舟子咏》是一首令人难以忘怀的充满浓厚的神秘气氛和梦幻色彩的叙事诗。诗中讲述的是一位老水手对参加婚礼的宾客讲述他在一次航海中杀死一只信天翁的故事。老水手和他的同伴们驾驶航船行进在赤道附近的万顷碧波时,突然间“大海上刮起了风暴,它来势凶猛真叫人胆寒”,“船儿在疾驶,狂风在呼啸”,一阵之后,“穿过海上弥漫的风暴”“终于飞来了一头信天翁”“仿佛它是一个基督徒”,于是“坚冰霹雳一声突然裂开”“舵手把我们引上了新途”。然而,万分遗憾的是—人类就是这样自私,视自己为凌驾于万物之上—老水手用箭射死了那头信天翁,任何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生存权,人类应该尊重其它生物的最基本的生存权。老水手(人类)射杀信天翁,就是剥夺信天翁的生存权利和南极精灵的相爱权(“他爱这鸟,这鸟爱此人”),就是破坏自然的和谐,硬生生的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协调,违背生态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于是,一切生态平衡都被打乱了,尽管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解除干渴,“我们滴水不进极度干渴,连舌头也好像已经枯萎”“整个喉咙像塞满了烟灰”;在一切失衡状态中,人类别无选择,只有死亡,就连呻吟都来不及叹息,一个个脸上带着剧烈的痛苦倒毙在星月下,“甲板上倒下一具具尸体”,只剩下老水手一人在进行痛苦的煎熬:人类快要灭亡了,大自然也成了一片混沌了;在整个酷热的海洋上,除了船身的阴影,到处是一片恐怖的红光。终于,当老水手深深的忏悔,领悟到“只有兼爱人类和鸟兽的人”“兼爱万物不管伟大或渺小”“他的祈祷才能灵验。”时,神灵终于宽恕了他,居然安然无恙的回到了故乡。“他已为自己的罪行忏悔,他今后仍将无穷地懊悔。”老水手的用自己的经历强烈地刺激着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而这些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从此后完全改变了模样”,他们开始反思人生,寻找一种全新的生活。这个形象在全诗中所占比例虽小,却是全诗的主旨所归。

作者以诗言心声,告诫世人:地球是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一切生命都是宝贵的。尽管在人类(老水手)眼中,信天翁只是一个幼小的生物体,但是它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同等的,因此伤害了它也就等于伤害了人类自身,杀死了它也就等于中断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联系,因而,人与其他物种之间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和谐相亲的关系。诗中的老水手开始是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考虑到人和动物同处一个生物链中,乃互相依存,祸福与共的关系,没有生态平衡的观念,没有文明人类的理性抉择,正是经过了这样的一场生死劫难之后,才对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感悟。作者从多个角度想要向读者传达的一个主题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尊重自然。人类存在的最基本因素是,我们与动物共同拥有的大自然是属于万物的,没有哪一种物种能够独自享有。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应该和平相处,相惜相容。可是因为人的自私贪婪,给弱者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可忘却的灾难。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三 老水手的生态觉醒

老水手的旅行过程暗示着人类经历的历史进程:从最初的任意掠夺自然,到敬畏自然,再到号召世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回归自然。难道这不是暗含着作者希望人类由现在的掠夺自然变化到尊重自然,维护自然的美好理想吗?!尽管最后老水手在茫茫大海上经历了这一漫长的垂死挣扎之后回到了人类社会,但是,老水手真正意义上回归的是大自然,因为虔诚,所以心系自然。由此看来,老水手的自然归来就不无道理了。笔者以为,最初的老水手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他在射杀信天翁的时候,是出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老水手没有揭示,作者也无阐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老水手仅仅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水手而已。然而在经历过漫长的垂死挣扎之后,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后,老水手才慢慢的觉醒过来,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伟大思想的领航员。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体验到必须向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时候,他才是一个具有伟大思想的人。老水手在向世人述说故事警告世人的时候,他代表着作者真切的寄厚望于人类应承载应尽的生态责任和义务。

四 结 语

柯勒律治的这首《古舟子咏》是一首“构思伟大的小诗”。在柯勒律治生活的年代,虽然工业化的发展给大自然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但生态危机还没有真正出现,而生态问题也还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因而柯勒律治以这首小诗来用生态预警的方式向贪婪的人类发出警告,给人类敲响警钟:如果人们不重视生态问题,不注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话,会导致人类逾越了生态系统可容忍的界限,在毁掉自然“他者”的同时,必然招致自然的无情报复,他诗中的就会成为现实。水手们经历的灾难表明:人类应该结束对动物的残忍行为,敬畏生命。任意掠夺自然,射杀野生动物的结局就是人类的灭亡。唯有敬畏生命,与自然万物共同拥有一个地球,才能得救,否则,灾难来临之际,将无一幸免。

[1] 胡泓.老水手的漫长旅程——从文学视窗中看人类生态意识的衍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5).

[2] 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 胡志红.西方生态研究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刘国清.人类成长的寓言史诗——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古舟子咏》[J].东北师大学报,2006(6):80.

[5] 李美华.英国生态文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6] 宋礼慧,盖芳鹏.柯勒律治《老水手行》中的生态观[M].聊城大学学报,2009(2):41.

[7] 王桂平,肖燕.生态视角中的湖畔派诗歌解读[J].云南财贸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8] 王惠玲.全球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J]1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0.

[9] 王莉娜,苗福光.生态批评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4(4):22.

[10]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2生态文学研究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Ecocritism on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YANG Fo2l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 410114,China)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ecocriticism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d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po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in the light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problems now,by brief introduction of Ecocriticism and the text of this poem,to discover the idea of ecological crisis consciousness in the poem an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of human2being and nature which the poet expected,also the poem provides a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ecological crisis of our society.

I10612

A

167322804(2011)052019220003

2011201220

猜你喜欢

舟子水手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小水手的歌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半盏——第七话:水手们
《湖心亭看雪》的“舟子”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僮仆”形象分析
幸运的水手
雪落在水中我听见雪行走的声音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残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