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济化管理

2011-08-15余向红

当代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医疗人才医院

○ 余向红

(湖北省新华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济化管理

○ 余向红

(湖北省新华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15)

本文通过对当前医院实现经济化管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实行经济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简略提出实现经济化管理的措施。

市场 医疗 经济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业都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医院由诞生之日起就秉承“治病救人”的理念。当其他领域都在向着经济化进军的时候,医院也要顺应时代的号召,实现经济化的管理。医院由传统的单纯福利型向综合利益型转变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的效益和效率,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经济管理模式,使资源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一、医院经济化管理的含义

经济现象是社会个体或群体产生经济行为聚合或沉淀的产物,医院经济过程的发生是伴随着与医疗活动相关的行为而产生的。医院的经济化管理就是指利用经济杠杆,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利用经济作为手段,促进医院的核心技术发展;利用经济作为载体,加强医院的各项管理的提升,增强各级人员的自律性;利用经济作为目标,谋求医院的更快、更好的发展。医院经济效益提高了,才能具备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实行医院经济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在计划经济的管制下,医疗事业是垄断的公共福利性事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理解,民办、外资、合资医院的建立、打破了这一坚冰,所有的医院都感受到了压力。因此,医院只有实行经济化管理才能扩大其服务规模,健全其服务体制,提升其服务质量,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医疗服务,才能为医院的发展吸引优秀的人才,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医院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独占鳌头。

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有些部门工作相对独立,造成重复劳动、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数据来源不统一、信息不能共享;造成实物与财务管理、财务与经济管理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显然,从医院经济管理的整体效果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科学、高效、优质的经济管理模式,以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三、医院经济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的转变

我国医院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维中,形成了“吃大锅饭”的不良后果,所有医院的管理费用都由政府、国家承担,而医院却把注意力集中于社会效益上,几乎没有想到经济效益,忽略了服务价值。在经济浪潮中,各种经济发展理论、观念、体制层出不穷时,医院仍旧没有意识到这将是对自己生存的一个威胁。

2、人才的匮乏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管理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但医院在人才使用上,往往只停留于表面,满足于现状,不能提供人才发展足够的“空间”,限制或制约了人才的发挥。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往往重视眼前或局部的利益,没有制定优惠政策及合理的补偿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导致科室、医院的效益大幅度滑坡,严重影响医院发展。在对待人才的福利待遇上,没有一整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缺乏技术特色

技术没有特色,专科没有优势,不能有效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虽在短期内医疗毛收入较高,但技术的含金量低,这是许多医院的长期发展遇到瓶颈的症结所在。医院中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决定了它的竞争力、影响力。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是国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防病治病都一直仰仗于中医药,中医药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国粹,我们对中医药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全面,许多医院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深入发掘这一宝贵的资源。所以医院的新业务、新技术是医院未来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4、管理不到位

从根本上讲,管理也是生产力。医院的经济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不仅表现在医疗质量考评上,没有切实可行的标准和管理措施,造成了医务工作者不能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在责任和分工上不清晰,使得管理脱节,管理干部责任不明确,责任落实不下去,奖惩制度不严格,核心医疗制度得不到全面贯彻,各项操作执行混乱,造成医疗纠纷不断,严重损害医院的职业形象,并干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战略布局不合理

学科建设重点不突出,不能保证人、财、物优先,影响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体现在各级各部门竞相办医,重复建设,城市医疗资源过剩,基层医院服务量不足,这些现象导致医疗资源人才队伍配置不合理,科室发展不平衡;盲目投资大型设备和项目,忽视当地生活水平和医疗设备情况,使大型设备长期闲置收不回成本,医疗服务模式单一,不能满足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妇幼保健、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保健需求得不到满足;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片面追求“五脏俱全”的经营模式,但医疗服务社会化程度低,医疗资源共享程度低,严重制约医疗事业的发展。

四、强化医院经济化管理的途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的经济管理不再单纯等同于财务会计的具体工作,而是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通过经济手段,正确引导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

医院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财政拨款,也叫差额拨款;二是医院自身的业务收入,这是医院经营的主要来源。个别医院由于重视眼前利益,技术含金量低,造成部分科室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获得奖励。因此,医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利用经济手段,正确引导医疗技术的发展。具体的做法:一是强化收费项目和价格的管理,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实行专人负责制,收费人员应持证上岗。二是以科技为先导,围绕患者的要求,加强对新技术,尤其是填补医院或国内外空白的技术,可采取必要的奖励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级人员努力提高业务技术,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三是优化资源,对重点学科和有发展潜力的科室,必需保证在人、财、物上的优先,逐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带动医院的全面发展。使重点学科更加突出,人才更加集中,优势更加明显,逐步抢占医疗市场。四是利用经济手段,对一些效益不佳的科室,进行重组,促使这些科室进行改革和创新,精简人员,寻求优势医院或者是社会力量的协作联合,彻底改变落后面貌。五是借助外资引进设备,促进医院特色发展,突出专科优势,不断发展规模,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发展特色技术,形成医院的特色项目。

2、通过经济载体,提升医疗水平,完善医疗体制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需要追求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现代企业的结构设置,规范医院的科学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具有这种思想的科室和个人要正确引导:一是将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二是以经济效益、医疗质量作为考核指标,评定个人的工作表现,引导各级医务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增强自律意识;三是加大对医疗纠纷的惩治力度,提高相关负责人的承担比例,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3、通过经济杠杆,不断加强人才的合理管理

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因此,新世纪的医院经济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经济化管理,采取多元化人才管理方法,做到做事讲原则、行动有准则、前进有动力、发展靠政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人才的引进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把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相结合,及时引进对本单位急需的人才或者是优秀的人才。二是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不断地鼓励青年医生立足本职工作,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竞争,以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需要。鼓励他们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尽快得到成长和锻炼,为医院发展储备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三是在人才的使用方面,深化人才使用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他们的潜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分配一定的独立行政权和财政权,让他们能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能。四是在人才的管理上,建立健全一整套合理的补偿机制。人才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正确应用激励手段,以经济为杠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医院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一支合理的人才队伍,足以使一个学科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甚至对整个医院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通过经济目标,寻求医院更好、更快的发展

医院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才能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医院要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要提高医疗质量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和竞争意识的人才,培养一批拥有高精技术和领先水平的特色学科以保证医院整体实力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战略布局发展特色科室,实现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大力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坚持奖惩相对应的原则。四是优化整体就诊环境,满足各层次需求,进一步增强医院综合竞争能力。五是不能盲目投资大型医疗设备,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需要、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相同的医疗设备的配置情况。

5、通过经济制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改变传统医疗领域

人们选择医院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对医院的综合印象,因此,要把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努力营造具有中医院自身特点的中医文化。医疗质量是构成医院形象的内在要素,中医药在老百姓心中有着传统的市场,我们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独特的优势,实行品牌战略,因为强势的品牌能在同行业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更是一种诚信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就是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的代名词。其次,通过“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打造高质量的环境建设、病房设施和卫生状况,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让人们认识并了解医院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疗法等一些基本情况,构建医院“服务好、质量高、价格低”的整体形象。从而拓宽医院的社会空间,改变传统的行医作风,走进社会,把医院文化、医院品牌和服务及医疗技术推向社会。

综上所述,医院的经济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的经济化管理能促进医院整体实力的提升,使医院在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在医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面对竞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就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获胜。

猜你喜欢

医疗人才医院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