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自主学习的特点与途径

2011-08-15毛建梅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3期
关键词:个体专业教育

王 鉴,毛建梅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论教师自主学习的特点与途径

王 鉴,毛建梅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教师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而主动地学习,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教师的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特点。教师自主学习的类型主要有教师个体自主的理论学习、教师个体自主的实践学习、教师集体自主的理论学习和教师集体自主的实践学习等四种。

教师;自主学习;专业发展

《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笔者认为,这段话是专门讲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思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师的专业学习相互促进。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不断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恰如苏格拉底所言:“我只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或如孔子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不足方能自我反思,不断学习。相反,如果不知自己之不知,正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不知道就不可能反思,就不可能继续学习,而是骄傲自满,以为自己已经是无所不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方能产生很多困惑,相反如果不探索,就总觉得教学没有什么,对自己而言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甚至游刃有余,可事实上,问题一大堆,自己却不知道,甚是可悲。教师在探索中发现了问题,产生了困惑,就能继续加强自己,强立而不反,方可谓大成。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了积极参加学校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外,还应该自主地学习,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更高要求。正确理解教师自主学习的内涵,认识教师自主学习的特点,掌握教师自主学习的形式,不仅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教师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英汉大词典》中,自主是“autonomous”,翻译为汉语为:“自治的;自治团体的,自治共同体的;有自治权的,独立自主的;独立存在的,自发的;自动的,不受意志支配的。”[1](P89)在《汉语辞海》中“自主”指的是:“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2](P2758)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被界定为“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它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学习相对的。”[3](P125)教师自主学习就是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进行有计划地学习,其中包括教师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保罗·朗格朗认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的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的要求。”[4](P175)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即追求自我实现的学习被贯穿于每一个人的终身,倡导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的学习。在如今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人们为了自我的充实、启发和生活的提高,寻求着适当而丰富的学习机会。这些学习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个人根据各自的意愿进行,是由自己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手段和方法展开的,并且贯穿一生。因此,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需要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公民,任何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的,更谈不上自身的发展。过去的一些组织机构,如企业、公司、银行、政府部门等,并非学习型组织的机构,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都成了学习型组织,而作为专门的学习型组织的学校,更要努力成为这些学习型组织中的先行者、佼佼者、专业者。教师作为学校这一专业学习型组织中的专业人员,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教师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性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开展学习。教师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1)教师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主动地通过学习活动提升自己的素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学习,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地求索,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或需要外界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是“我要学”不是“要我学”。(2)教师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或自身的兴趣,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构建相应的学习模式,通过自我控制,不断地调整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使学习活动中的各要素完美结合,从而获得最佳效率。教师要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某方面的学习计划,扩充某方面的知识和发展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并且不断探索和建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自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是建立在学习者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是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恒学”。[5]其中的“想学”充分体现了教师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的特点,即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的意识、态度和行为。

(二)独立性

教师作为成年人,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是具有自主性的人,他能够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行动,并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经验的成年人,教师的自主学习是由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反思学习结果,并能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教师作为独立性的自主学习主要指教师不管在学校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离开学校后回到家中和社会上,他的学习活动都是自己独立安排的,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都是教师独立完成的,即使是在学校的集体学习中,每个教师又都是相对独立的,都应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将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创造性

教育活动的创造性要求教师是一种创造性工作的人,如果把教师的工作仅仅理解为一种抽象的理性活动,那他的创造性必然受到限制,很明显,教师的工作是在感性的活动中赋予它以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理性的活动来完成其目的,这样就把教育活动理解成了一种人的实践活动。同样,教师的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的个体实践活动,它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接受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图式,并给知识赋予新的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理解学习的过程,培养学习的情感与意志品质。教师的自主学习就是在不断地更新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我。另外,从知识本身的发展情况来看,也是不断更新的,如果要知识有持久性的话,就必须对之重新解释,并在使用时能够产生新的意义。因此,无论是从知识本身还是从教师自主学习知识的特性来说,都是一个自我更新,重新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即创造性。教师处于创造者和激励者的地位,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性地工作,比如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创造性,按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按常规来教。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求知识要时时更新,要有创造性,而创造性从哪里来呢?自然是从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来。因此,教师的自主学习具有创造性的特征。

二、教师自主学习的形式与方法

教师的自主学习从形式上可分为四种,即教师个体自主的理论学习,教师个体自主的实践性学习,教师集体自主的理论学习和教师集体自主的实践性学习。

(一)教师个体自主的理论学习

传统的教师从踏上从教之路后就不再学习,靠着师范大学的学习积累而吃老本。在传统的教学中,是学生去适应教师,教师不需要做任何改变,教师只负责教学而不再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每一个人都必须改变自我,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学校和教学的发展需要。一方面,由于知识结构的变革,知识更新的加快,专业理论和知识层出不群,教师要不断自主学习,才能掌握所教学科的新知识,具备整合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对个性化、多样化的学生,教师要掌握和更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教师个体自主的理论学习,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种学习要打破传统师范教育中“一本教育学书”和“一本心理学书”的学习范围,而是要扩大到真正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的专题性学习之中。

教师个体自主的理论学习的主要形式有自学、读书、进修、攻读学位、参与培训等。教师自学是教师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及兴趣的需要,根据教学及工作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增进知识,扩大视野,更新理念。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素质,还可以主动去进修、攻读学位等,其最大特点是集中时间与精力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即我们常说的“充电”。教师的自主学习还包括教师主动争取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包括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以及各种类型的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关的培训等。教师在系统学习过程中可能调整过去的知识结构,可能增加新的知识与方法,使自己的知识能与本学科知识和本学科教学的最前沿的知识保持同步。教师学习这类理论知识的方法就是理解、内化从而能迁移到其他环境并能灵活应用。这一阶段的学习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建构自己对本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经过系统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个体通过系统性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解,结合自己先前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把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相应的旧知识的基础上,使新的理论知识成为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从而使自己在理论上达到较高水平。在某些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教师个体自主的理论学习所发生的作用,这也正是他们能够成为特级教师而别人不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师个体自主的实践学习

教师个体自主的实践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在教学中的学习,边教边学。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更好地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教是为了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二是教师的教是为了教师自己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教与学意味着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者,更是教学研究者。教师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授课,研究学生、课程等。只有对其充分的研究才能“对症下药”,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学活动是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知识就是教育实践的知识,它不只是关注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关注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从何而来?自然是从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总结而来。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实现知识在实践中的增生与创新。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总结经验,提升自如应对复杂教学情境的能力。教师只有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对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与组织,建构自身独特的个人实践知识,而这种实践知识的学习就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的学习,这有利于促进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在这个阶段,教师个体的实践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情境性。教师的教学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进行的,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因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此情此境下教师先前的经验、知识等与拥有不同知识结果的不同学生汇集、交融发生不可预知的体验与感悟,通过体验和感悟促使师生双方知识的内化,此时学习就不知不觉发生了。另外,课堂本身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在特定情境中形成的知识不能轻易的应用到其他情境中,这种在实践中形成的知识不具备普适性的特点,是教师所拥有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知识。教师需要在不明确的情境中获得大量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对之进行综合,这样的要求对教师的学习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的知识不是静态的,在对教学内容、学习者都有他自己的新的理解,在教室的“考验”中创新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学习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教师的学习、体验、感悟才能内化到教师的实践知识中形成教师的实践智慧。因此,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具有情境性特点。

2.反思性。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需要教师及时地反思,有助于纠正教师实践,也有助于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教育真理在教师反思中”越辩越明,“教师的反思有助于教师生成顿悟,可以使教师从冲动中解放出来,回归实践伦理。教师群体的反思可以使教师共享隐性知识,有助于实践智慧的养成。在反思性实践中,行动和反思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互动,是自己与自己的互动,是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是自己与情境的互动。”[6](P21)教师个体的实践知识就是在互动中形成,反思中升华。教师在个体在实践中的自主学习具有反思性的特点,有了反思才能进步。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自主学习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3.问题性。教师发现了教学中有意义的问题就会关注这些问题,不断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学习的过程是:发现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采用的方法、策略等) ——反思结果。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是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寻找灵活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智慧,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对于那些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多请教其他教师,要善于倾听多方意见,如听校长、教师、其他人甚至学生的意见。从他人的建议和指导中获益,促进自身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三)教师集体自主的理论学习

在学校,教师集体的学习主要通过教研室和年级组的组织领导来完成。由所教相同学科的教师为共同关注的专业生涯问题、教育教学问题等进行集体讨论、对话,推动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集体的学习也指教师聚在一起读书或就培训的新理论知识进行分享和对一系列有助于他们专业或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团体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专业共同体,参与的教师可以学习新的技巧,获知关于教学的额外知识,对教学及学校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并与最新的教育信息保持同步。”[7](P100)教师在集体学习中受益匪浅,作为个体可以从中获得鼓舞与支持,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讨论和意见的沟通,有了一个完善团体解决问题、领导、沟通技巧的机会。这种学习理论知识的特点主要是延展性的知识,体现出前沿性、创造性、研修性教师通过学习,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到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前沿的热点问题,从而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技能。教师集体自主的理论学习主要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主要是指通过请专家来校授课通过作报告、讲座等的形式。教师通过听专家的报告和讲座,学习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注重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如专家的讲稿、课件和报告的资料等整理归档,不断积累资料,便于课后自学。“走出去”主要是指教师出去培训、进修。教师出去培训能够了解教育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索学科改革的突破点,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需要,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新成果,积极进行学校各级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等能力。教师在这类的培训、进修的学习中,根据培训内容及工作实践互相交流,探讨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切实通过培训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另外,在学习中教师要与专家互动,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专家,专家能及时了解授课的效果并能及时解答老师们所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建议。教师集体的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学习最新知识、思想和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学以致用,使理论的学习能够引领实践。

(四)教师集体自主的实践学习

教师集体自主的实践学习主要形式是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课题研究、向优秀教师学习等,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或师徒结伴的学习方式来完成的,具体表现在校本研究中。教师集体的实践学习不仅是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教师对于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实践性研究,通过与教研组内成员确定问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等,重视研究过程中的相互参与,遇到困难相互切磋、探讨,必要时请教专家,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集体的实践学习除了具有教师个体在实践中学习的特点外,主要有以下特点:(1)互助性。教师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这种同伴式的互助式学习就是相互激励共同促进的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研讨、沙龙会话、教师间的听课评课等活动,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实现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愿望。(2)发展性。教师在听课、评课的业务磋商中积极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地总结、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学习与成长,不仅是单独形成的,更多的是通过与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其他人的合作、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在这些有重要意义的人当中寻找他们的合作者,这样的互助与合作是促进教师自己学习的动力源之一。他们之间的帮助、支持、建议、计划、反思与反馈等有利于促进教学及教学的持续进步。教师在实践中做研究,应从教学第一线找课题,开展教学研究,做到教研相长,做到“做、学、研”一体。这一阶段教师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在自身的教学中灵活应用,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主要由观察、讨论、模仿等。因此,教师集体自主的实践学习是在校本教研中进行的,而新课改倡导的校本研究的理念之一是教师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做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总之,教师的自主学习的四个方面,没有孰轻孰重的偏重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教师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交合点的互动。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时胸怀教育理论,在参与教师教育活动时心系教育实践,在实践中融入理论,让理论学习面向教育实践,走进教育实践,最终让两者在教师身上找到相遇点、融合点与生发点,实现教育的理论认识与感性经验的直接互动。”[8]教师个体理论与实践和教师集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学问,更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要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与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探讨育人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并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的自主学习能使教师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需要,自主地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以及学习的发动、监控和终结等,使教师拥有充分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目标的实现。

[1] 英汉大词典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 汉语辞海 [M].彩图版-6.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3]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5] 景怡光,程培杰.论自主学习实质的准确把握[J].教育评论,2007,(2).

[6] 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 Sylvia M.Roberts,Eunice Z.Pruitt.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 [M].赵丽,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 龙宝新.教师学习:当代教师教育变革的第三条道路 [J].教育科学研究,2010,(5):68.

On Features of and Access to Teacher Autonomous Learning

WANGJian,MAO Jian-mei
(School of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Teacher autonomous learning is the active learning process of teach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needs and work characteristic,including making a study plan,choosing learning methods,monito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evaluating learning results. Teachers'autonomous learning is characterized by initiative,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The types of teacher autonomous learning mainly include individual theoretical learning,individual practical learning,collective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collective practical learning.

teacher;autonomous learning;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 650

A

1674-5779(2011)03-0024-05

2011-04-06

2010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现代教学与课程论学科建设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王鉴 (1968—),男,甘肃通渭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

猜你喜欢

个体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