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1-08-15王玉库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经营意识建设

王玉库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政研会,黑龙江 大庆 163411)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王玉库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政研会,黑龙江 大庆 163411)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即“有用意识”膨胀,“有限意识”薄弱;“体系意识”浓厚,“问题意识”淡漠;“建设”意识强,“经营”意识弱。由此,要正确处理“有用”与“有限”的关系、“体系”与“问题”的关系、“建设”与“经营”的关系,这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处理;三个关系;企业文化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各企业特别是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正在各企业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大庆油田企业文化,以及海尔企业文化等,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辩证看,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没有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有用”与“有限”、“体系”与“问题”、“建设”与“经营”之间的关系上。

表现之一:“有用意识”膨胀,“有限意识”薄弱。相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无用论”的错误论调来说,确立起企业文化建设“有用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经过多年努力的结果。但现在存在着一个错误倾向,就是有意无意地把“有用论”变成了“万能论”,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范围、作用方式和作用途径缺乏清晰具体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缺乏准确的认识,导致“泛化”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使企业文化成为无所不能的“万能神”,成为无所不装的“万能筐”,最后将导致“企业文化”一文不名,一钱不值。实际上,对优秀企业文化作用的正确认识应该是“有用有限”。

表现之二:“体系意识”浓厚,“问题意识”淡漠。总体表现为脱离企业实际发展过程,脱离职工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和文化追求,忽视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强调“设计”,热衷“移植”,偏爱“拿来”,贪求“整体”,形而上学地以经过多次理论抽象和综合归纳而成的理论著作为“蓝本”和“模式”,特别是以其它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形成的成功文化模式为“母本”,来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结果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企业文化都是“空中楼阁”,不管用,不实用,只是一堆没有内在逻辑联系和现实生命力的词语堆砌,毫无意义和价值,成为一种装点“门面”和“脸面”的“摆设”。实际上,一个企业的特定文化从建设、发展到形成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出发点是生动鲜活的企业发展实践,是生动鲜活的企业职工群众的文化创造实践。正是在满足企业发展实践对文化建设的要求过程中,企业文化才得以形成,正是在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过程中,企业文化才得以成长,正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企业文化体系才得以形成。

表现之三:“建设”意识强,“经营”意识弱。企业文化重在建设,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但在“经营”文化渐成文化发展新趋势的今天,仅仅停留和满足于一般性的“建设”上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像大庆油田这样一些文化积淀深厚、优良文化资产众多的大型国有企业更应该树立“经营”的新思维,确立“经营”的新视角,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营”,提升和实现企业自身文化资产的价值。从企业文化发展趋势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看,“经营”意识薄弱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对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缺乏敏锐的感知,对文化的“产业特征”缺乏深刻的分析;对“企业文化”的特性认知不全面,在企业发展中没有从战略层面上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即使对“经营”文化的问题有所认识,但对企业文化的经营却更多地表现为个别性、短期性和分散性行为,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有鉴于上述三个方面的表现,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有用”与“有限”的关系,在“有限”的认知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是文化自身的有限性决定了企业文化作用的“有限”。企业文化同社会大文化一样,都具有有限性这一文化的基本属性,都是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由某一人群共同体创造的。这一创造必然带有阶段性、区域性、人群性的特点和限定。这种限定就决定了企业文化作用的“有限”。这种“有限”一方面表现为一个时期产生的企业文化主要是解决当时企业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而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产生的作用是逐步减弱的;另一方面一个时期产生的企业文化对于建立相对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的目标来说,是一种“有限”的未完成状态,它对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是发挥作用的中介性决定了企业文化作用的“有限”。企业发展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文化必须同其它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企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离开了其它条件的配合和支撑,再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不会发挥多大作用。想仅靠企业文化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比如,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无形的东西,这一无形的东西要想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中介力量才能实现。这种中介力量具体表现为“体”,主要包括物体、人体、软体(制度)。价值观发挥多大作用,主要取决于“化人”、“化物”、“化制”的程度。企业价值观只有真正变成了企业员工的价值导向、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企业制度的文化灵魂,才能发挥最大的“有限”作用。

三是责任认知的盲目性决定了企业文化作用的“有限”。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共同文化创造的过程和结果。基于此,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部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部门之一,而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责任的承担者。但在现实中,不少企业在这一点上认知和做法发生了偏差,往往把企业文化部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责任部门。这种责任认知的盲目性导致了企业文化作用的“有限”。比如,一些企业在推进廉洁文化、安全文化等特色文化建设时,往往是纪委监察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的人员在研究廉洁文化、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最后确定的责任部门却是企业文化部。这种做法,其效果可想而知是不会达到预期目标的。

二、正确处理“体系”与“问题”的关系,在切实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所谓“问题”,从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这一动态角度来说,集中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过去企业文化建设未完成的任务,特别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二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而如何体现这种新要求,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三是企业当前发展实践,尤其是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而如何适应这种迫切要求,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四是企业员工集中表达出来的文化诉求,如何满足这种诉求,也是企业文化应当优先解决的“问题”。从静态角度来说,当前企业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是前面说的“有用意识”膨胀,“有限意识”薄弱;“体系意识”浓厚,“问题意识”淡漠;“建设”意识强,“经营”意识弱。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因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会有所不同。

从大庆油田的发展实际出发,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应重点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系统总结重组整合前的丰富文化创造成果,按照实现永续发展的新目标、新战略和新任务的要求,进行提炼提升,确立简洁实用的油田文化价值体系。二是回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充分挖掘企业深厚的责任文化底蕴,建设体现时代要求、富有油田特色的责任文化,建立大庆油田社会责任体系。因为,责任文化既是国有企业文化的特质,更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比较优势。三是按照永续辉煌的目标要求,适应企业实施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战略需要,着力培育以拓展市场为导向的新的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形成油田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四是落实人本关怀的要求,着力建设关注员工心理诉求、满足员工文化需求、提高员工幸福指数的心理文化,促进员工身心和谐,从文化上特别是从心理上筑牢建设和谐矿区的基础。

三、正确处理“建设”文化与“经营”文化的关系,在有效的“经营”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一是“企业文化”是一种资源,具有可经营性。《现代汉语大词典》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的来源”。企业文化具有资源的属性,而且主要是一种可再生利用资源,具有通过开发利用不断增值的特性。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工业社会说,当时,他指出后工业社会具有三个特征:即以商品生产为主导的状况向以服务为主导的状况转变;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在职业中占据主导优势;理论性知识已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特别指出后工业社会在资源配置上,知识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优势资源;无形资源取代有形资源,成为企业的主导性资源。如2006年超级女声获得成功,就是“经营”娱乐文化的一种结果,15万人参赛,至少54万人参与票决,两亿多人收看,有最高的电视广告报价。再如电视剧《还珠格格》,就是把公主坟、香妃墓等静态的文化资源通过动态的商业化运营,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激活与增值。

二是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已经开始“经营”文化,并占得先机。比如,日本百年企业资生堂以生产高级化妆品闻名于世。这个企业的第一任社长福原信三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历史中培养和积蓄的理性和感性资产,并提出“企业文化是继人、财、物之后的第4种经营性资产”的观点。为此,早在1919年,福原信三就在东京的商业中心银座设立资生堂画廊,免费为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未成名青年画家、摄影家提供展出作品的场所,并聘请一批艺术家到公司从事形象设计与宣传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5000多位艺术家在资生堂画廊展出过作品,并为资生堂公司留下大批作品。资生堂也在自己的形象宣传中创造了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为资生堂的文化资产,并随着这些艺术家知名度的扩大而不断增值。国内赴海尔学习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实际上就是“经营”文化的一种结果。

基于以上两点理由,我们认为对“企业文化”可以进行“经营”,这就出现了日常“建设”文化与战略“经营”文化的关系。我们认为,“建设”文化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经营”文化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具有成长性空间。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基础性地位和成长性空间的关系,在巩固“建设”文化的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拓展成长性空间,把“经营”文化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层面。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开展“经营”文化的工作,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经营”文化的长远战略,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中长期目标,从战略层面对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第二,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如可以通过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打造成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开发文化商品,通过具体的文化营销,实现企业文化资产的升值。包括开发体现企业文化个性的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企业歌曲VCD、电视剧、网络游戏等。第四,培育宣传文化英雄,以此来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从“经营”文化的视角看,王进喜、王启民、许振超等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劳动模范,更是一个企业的文化英雄,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追求,也体现着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从“经营”文化的角度,对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进行解读和释义,不断进行培育和传播,就可以使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增值。

〔责任编辑:陈 海〕

F272-05

A

1002-2341(2011)03-0089-03

2011-05-06

王玉库(1966-),男,黑龙江汤原人,副会长、高级政工师,从事企业文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

猜你喜欢

经营意识建设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意识不会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