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徐丽艳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环境保护

徐丽艳

(大庆市审计局,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丽艳

(大庆市审计局,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本文论述了环境审计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环境审计应用体系及我国现阶段环境审计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内容范围较窄等问题,然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推进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环境审计;应用体系;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环境审计是指国家政府审计机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等审计组织,依据法规和标准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体系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和评价,使环境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活动。

根据环境审计涉及的领域不同,环境审计的范畴和侧重点也有所差别,从环境审计涉及领域可将我国环境审计系统分为三个部分:政府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和民间环境审计。

一、我国环境审计应用体系

(一)我国环境审计的对象

环境审计包含审计主体和客体。环境审计主体因不同的环境审计类型而有所差别,其中:政府环境审计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内部环境审计主体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民间环境审计主体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审计机构。

环境审计的对象即环境审计的客体,主要包括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政府相关部门,承担具体环境管理和监督工作的环保部门,负责环保财政资金或专项拨款资金投入的财政部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城市公用事业单位等。

(二)我国环境审计的依据

环境审计依据是政府审计机关等环境审计主体实施环境审计的法律根据和执行环境审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规、制度等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环境审计法律法规依据。环境审计依据是环境审计行为活动存在与发生的法律、法规基础。环境审计须严格以《宪法》为核心,以《审计法》、《内部控制规范》等为执行审计的依据。

二是用于评价环境审计的标准。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资源、提升环境保护质量而制定的各种环保评价标准。

(三)环境审计的审计程序

环境审计要采取一定的审计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主要调查内部环境、初步评价审计风险及制定审计方案;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主要对环境会计或其他资料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第三阶段是报告阶段,主要进行环境审计证据的汇总、环境审计意见的形成并出具环境审计报告。

(四)环境审计的审计报告

环境审计报告是对环境报告或环境状态的证实,特别是环境危害产生损失或治理业绩的数据,以及有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所作的评价。环境审计报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状态;(2)会计信息;(3)治理绩效;(4)建议事项。

二、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开展较迟,没有形成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所以,审计机关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数量和投入力量相对较少。上述现状使得审计部门内部大部分管理者对于环境审计工作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几乎没有环境审计的概念,对环境审计具体实施情况不很关心,缺乏明确的、详细的环境审计需求,很难实现环境审计的推广应用。

(二)环境审计内容和范围较窄

由于我国目前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审计内容单一,审计范围比较局限,对环保效果关注缺乏,环境绩效审计开展很少;在审计项目选择上,主要对出现重大环保失误或事故的情况才加以审计,对重大环保项目、生态建设项目关注不够。环境审计的作用还只是限于消极的防范层面,而没有发挥出环境审计应有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多部保护环境资源和提高环境质量方面的法律及标准,基本形成了环境审计及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绝大多是基本法,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标准相对缺乏,这导致绝大多数环境审计人员仅凭原有职业经验对环境审计项目进行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缺乏全面性和权威性。同时,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也缺乏直接的、明确的、具体的法律依据,审计程序不清楚,特别是审计取证方面缺乏具体的标准,成功开展环境审计难度较大,并且存在较高的环境审计风险。

(四)缺乏科学的环境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

环境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环境审计的质量,科学的环境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缺乏,使得环境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对环境审计对象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时存在较大的难度,甚至产生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审计风险。在进行环境审计时,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借鉴现有的审计准则,但二者在具体的内容和细节上存在很大差异,财务审计的对象跟环境审计不同,其审计方法也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这也增加了环境审计开展的难度。

(五)专业化的环境审计人才队伍匮乏

开展环境审计,行业跨度大,涉及领域多,对环境审计人员环保方面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如果没有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环境审计工作将很难顺利推进。目前我国环境审计方面的审计人员主要是财务审计方面的通用型审计人才,对专业性极强的环境审计所要求的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为缺乏。

三、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审计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的关注

首先,强化纳税人环境保护和环境审计的意识是激发公民对环境审计需求的重要途径。增强纳税人环境保护意识,有助于增强环保部门工作绩效了解的动力,进而促进对环境审计信息的需求。其次,由于环境问题是事关国家、社会公众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不同类型的审计机关都有必要结合其自身单位特点及在审计中遇到的具体事务、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过程和结果等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科学的环境审计,并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公开提供环境审计结论和报告。

(二)健全环境审计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审计机关一方面通过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并解决环境审计方面的问题,健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促进相关行业环境保护法规实施细则和具体实施措施的出台,以建立完整的环保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尽快制定出内容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具体细则,明确环境审计工作流程,确定环境审计机关环境审计的监督范围,赋予环境审计机关相应的职权,为审计执法提供法律保障,提升环境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功效。

(三)整合资源构建环境审计体系

在进行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时,一方面要博采众长,充分吸收环境资源学、审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同时又要注重环境审计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完善环境审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做到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在实际开发环境审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环保部门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各方资源进行联合审计,用环境专家的专业知识弥补事务所财务审计人员环境知识的缺陷,提高环境审计工作效果和环境审计报告的质量。

同时,通过整合政府、企业、民间和环境部门等各方审计资源,合理安排,把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审计结合起来,树立环境审计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的力量,构建完备的环境审计体系,提高审计质量。

(四)完善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

完善的环境审计制度是顺利开展环境审计,提供高质量环境审计报告的有力保障。我国在开展环境审计的过程中,应该对环境审计立法,使我国环境审计有法可依、开展有序、监督有力,尽快建立健全环境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用法律来规范环境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流程、具体实施细则和报告准则等内容,并进一步使得环境审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五)提高环境审计相关人员综合素质

环境审计作为拓展的审计内容,对于众多传统的审计人员来说还相对陌生,要想顺利开展环境审计,专业化高素质的环境审计人才必不可少。政府或企业可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学习等方式改变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加深他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积极引进符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外聘领域内的专家,吸取外部力量,联合内部力量等方式加以实现,以提高审计质量。

〔责任编辑:刘金友〕

F239.42

A

1002-2341(2011)03-0079-02

2011-05-06

徐丽艳(1970-),女,黑龙江青冈人,副局长,高级审计师,从事环境审计研究。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新审计报告准则应用指南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