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代经济学中价值理论消失问题的一些思考

2011-08-15刘青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价值论经济学消失

刘青松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关于现代经济学中价值理论消失问题的一些思考

刘青松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价值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在现代经济学体系中,价值理论并不存在.本文阐述了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存在原因或目的,以及现代经济学中价值理论消失问题的判断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价值理论消失问题的哲学基础.

经济学;价值理论;消失;哲学基础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体系中,价值理论是不存在的.然而,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看,价值理论曾经是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理论地位是尤其突出和重要的.

价值理论消失问题有着丰富理论内涵——从什么意义上说价值理论不存在了,消失过程是怎样的,价值理论这样一种重要的学说理论的消失说明了什么,以及如何从科学范式角度看待这样的问题,等等都有待我们去思考.本文试分析这些问题,给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1 什么是价值理论(价值理论存在的原因或目的)

对价值理论概念进行全面准确的概括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们转而研究价值理论是为什么目的而存在的.还是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价值理论说起,再谈此前与其后的情形.

在斯密的《国富论》中,斯密认为分工引起商业,而商业中商品交换比例的决定问题必须得到解释,这是价值理论产生的首要原因;其次,斯密的理论旨在解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增长原因,商品是构成国民财富的物质载体,因而从逻辑上作为物质财富“微元”的商品的性质,必须得到阐释,这是价值理论产生和存在的另一个原因[3];第三,在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解释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决定问题,而这一般地需要首先解释用于交换的商品的价值的决定问题,因为前者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后者.

关于斯密的价值学说(有三种价值学说,即支配劳动说、耗费劳动说、工资加利润加地租说),教科书已经讲的很清楚,这里不再重复.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斯密理论的一些阐释者通常认为,斯密的市场价格通过支配的劳动加以解释,而支配的劳动的数量又通过市场价格加以解释,这是一种循环推理”[2].因此,斯密的价值理论显然没有达到应有的科学严密性①.

如果说斯密还没有明确把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与价值理论联系起来,李嘉图体系则是严格依据其价值理论来分析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也就是分配理论).为我们所熟知,李嘉图提出并明确了一种劳动成本价值论,并且在其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阐释分配关系.与斯密体系比较而言,李嘉图体系更加显示了社会经济关系中的阶级对立关系.

约翰穆勒被认为是一个“支持萨伊定律的彻底的李嘉图主义者”[4],穆勒坚持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工资和利润负相关,价格由劳动成本决定,而长期内工资会下降,甚至只维持生存水平.[4]”穆勒价值理论基本上只是前人的综合和模拟,尽管其分析方法有的已经比较接近后来的边际分析方法.

1870年边际革命出现后,价值理论开始走向衰落,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逐渐成为正统,相应的,一种如同物理学动力平衡原理的均衡价格理论,开始逐步取代了价值理论.这一内容我们接下来开始讨论.但是为了概括的全面性,在这里还是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前古典时期的价值理论.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基本上是一种宏观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学说,其核心观点是货币、财富、金银三者相互等同的命题.在重商主义思想统治和流行的两个世纪内(大体上为16、17世纪),关于微观层面的商品价值理论,基本上是没有被提及,也许是被忽略了,总之是鲜有文献记录.然而,在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和更加久远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关于商品价值或价格的理论还是有所论述的.

中世纪的价值学说是阿奎那(Thomas Aguinas,1225-1274)的公平价格学说.“公平价格”一语最早出现于罗马,经济学说史上最早由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汀(Aurelius augustinus,353-430年)提出,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的老师玛格努斯(Magnws,1193-1280)最先作出论述[8].玛格努斯认为“公平价格”是与物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相等的价格.阿奎那在其老师的基础之上,又引进了等级因素、效用评价和供求数量,对耗费劳动说加以修正.阿奎那的公平价格学说集中表述了中世纪经院学派的商品价格理论.

古希腊时期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价值或价格理论,色诺芬提出了物品具有两种属性的思想萌芽,亚里斯多德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直接使用和交换),为后来亚当斯密提出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奠定了基础[7].

关于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过渡时期的两个重要人物,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的价值论思想,一般的被概括为,前者的理论是作为测量实务和政策建议的副产品出现的,认为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2];而后者提出了“劳动财产论”的思想,为其“财产(权利)先于政府(存在)”的政治自由主义提供理论依据[2],这个思想与劳动价值论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综上,我们回到本标题开始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价值论?对于这个问题的准确概括,似乎还需要我们考察价值理论的消失问题.

接下来我们回到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讨论价值理论消失问题.

2 价值理论的消失:过程和判决

现代经济学借助集合论、凸分析和不动点定理等数学工具建立起来一般均衡体系.

在这样的理论体系中,完全看不到任何古典价值论的影子,只有随机、动态、双边或多元因素影响的价格论,不存在,也无需存在什么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②或者其他任何价值论.

而且,现代经济学认为,绝大部分经济学理论分支,例如金融、区位、资本、贸易等理论均可以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

价值理论走向衰落是从边际革命开始的,边际革命与劳动价值论的争端是为我们所熟悉的,这里不必再去重复.而我们所感兴趣的是从什么意义上说价值理论消失了,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科学的“过硬”的)理论可以判决古典价值理论的消失.

在价值理论消失问题的最终“判决”上,有两个理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序数效用函数的存在性问题的被证明,二是萨缪尔森的显示性偏好理论的提出③.连续效用函数存在性问题的获证,架起了理论经济学和数学方法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微分方法在理论经济学的讨论中就可以大显身手[1],而显示性偏好理论的出现,研究中即可以借助实验(动物实验)来验证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若干假定[5].借助这两个理论,需求函数终于找到了它的经验基础④,从而全部经济学也就获得了科学学科所必需的经验基础.换言之,上述两个理论,在经济学学科是否被承认是一门科学学科的问题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⑤.

因为科学终于可以根植于经验,任何来自于精神世界的价值理论,无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或任何价值论,既已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不再继续拥有存在的必要,而作为被废弃不用的理论,只能被存放于思想史这样的“科学史博物馆”了.

3 “价值理论消失”引起的一些思考

价值理论的消失问题,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似乎还没有被注意到其所蕴含的丰富研究价值,也有的传统意识教科书中用几句“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之类的话随意否定.暂且不去谈论科学研究应有的科学态度问题,我们只需要注意到,这一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和随意的问题,而是科学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能阻止、制约和左右的.

下面就有关的几个方面问题作以初步的讨论,以期能够引起更多的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第一,经济学中从此再无“价值论”

价值论或劳动价值论,曾经是理论大厦之基础.试想,基础之不存在,其他一切之结构岂不是空中楼阁?这一结果(价值理论消失),足以令我们感到“惊愕”.

现代经济学所依赖的基础,如前文所述,是基于多元因素的、动态的、随机的一种复杂价格理论体系,这被一个数学理论工具“拓扑空间与不动点理论”所描述.关于此点无需再多重复.

然而,事情还不止于此,当我们考虑作为思想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问题似乎还会显得更加复杂.

第二,价值理论消失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存在形成明显反差

众所周知,马克思经济体系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没有马克思所阐释和引申的劳动价值论,则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剥削与阶级对立学说以及资本主义崩坏学说,就不会成立.要知道,马克思的这些被后来人们总结为革命救世的理论学说,是一种震撼世界的伟大理论,而在现实世界中马克思的理论事实上也影响了世界历史.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现代经济学竟然使价值理论消失得干干净净,包括劳动价值论在内的任何价值理论,没有了任何的存在的必要性.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看,把价值理论视作是“燃素说”、“以太论”之类的过渡理论和学说,也许比较恰当.一种旧的理论被新的理论取而代之,不过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通现象而已.

如上所述,在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国家主导思想的取舍和判断上,还需要我们拿出更高的智慧来对待这样的矛盾问题.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上述“反差”问题得到一个推测,即随着反差程度的日趋加大,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资本论》理论两种体系下的研究包括研究队伍之间的“跨范式不可通约性”问题(由科学史学家库恩所提出)会不会日趋严重,直至最终“裂变”成为两个学科?

第三,哲学与方法论之争

针对以辩证法为方法论的思辨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哲学和由马克思所创造的唯物辩证法,还可以再追溯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和神学思想)所做的批评,似乎逐渐被一般学界所“发现”.从孔德到马赫的实证主义,从卡尔纳普到波普尔和赖欣巴赫(Hans Reichenbach,1891-1953)的科学哲学,针对辩证法的象征性、模糊性、错误和假的解释等性质和问题做了深刻和尖锐的批评.

科学哲学的观点逐渐被普通学界更多地知悉、理解和接受,以至于时下大多期刊和杂志对于经济学论文的评审录用,尤其重视数据和模型,这已经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尽管不断有人在申诉数学的滥用问题,这种倾向仍然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社会科学认识论基础上作出过伟大贡献的德国历史主义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的原则,这与后来的实证主义方法和科学哲学思想也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4 结论

价值理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处于最为繁盛状态,从边际革命至今又过去了近一个半世纪,价值理论则开始走向衰落直至消失.

一种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和差异问题,最终根源是哲学认识论上的发展变化和差异问题.

经济思想体系中价值理论的消失问题,实际上是与20世纪以来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科学哲学思想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科学哲学只注重描述和检验所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以及用模型的语言来建立和表述他们之间的关系,而经验背后的本质、真理、真相之类,是不在讨论之列的,认为对“真理和本质”的讨论并非都是有意义的.

现代科学哲学认识论是一种在现代发达科学背景下的一种进步.但是,在其存在诸多优点的同时,是不是还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偏差,我们还不得而知.

至于思辨哲学,它在刚刚过去的以意识形态对垒为特征的20世纪的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应该如何定性和加以判断,似乎还值得人们去重新思考和重新评估.

注 释:

①古典经济学的所有价值理论最终没有摆脱自身固有的逻辑不自洽性问题,这也是其命运走向消亡的根本原因所在.

②功利主义思想提出者,几乎和亚当斯密同时代的18世纪英国学者边沁,试图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③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目前比较强调理论体系严密性的经济学教科书特别是中高级教程,都在着力阐述这两个理论.

④需求函数可以从效用函数基础上推导出来,为瓦尔拉斯含义需求函数.

⑤一般的,现代经济学还没能够取得很多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性,教材中的例子往往还是由过多的假设而来,缺少实验基础和经验数据,但是通过努力探索,毕竟沟通了理论与经验之间的桥梁.因而,至少在原则,经济学可以作为一门科学.

⑥马克思在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做了另外含义的引申,如果仅限于经验科学,也许没有必要讨论马克思的理论.但是马克思经济学,在我们今天的学术常识中,仍然被认为是一门经济学学科.因此,本文暂且这样处置,即价值理论回顾中没有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在价值理论消失引发思考部分则包括了对其讨论.

〔1〕王则柯.拓扑学方法和经济学应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美)小罗伯特·B·艾克伦徳、罗伯特·B·赫伯等.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美)马克·思考森.现代经济学的历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5〕(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美)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葛扬,李晓蓉.西方经济学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郝超,王培霖,刘镜.经济学名著指南[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9〕(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德)H.赖欣巴哈,伯尼译.科学哲学的兴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1〕王乃静,郎国放.经济学中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理论述评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2).

F11

A

1673-260X(2011)08-0102-03

猜你喜欢

价值论经济学消失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论防卫限度一一基于结果无价值论角度
经济学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陈洪音乐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论评
消失的童年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正义价值论——以代际公平理论为视角
美永不消失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