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网络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以滁州学院为例

2011-08-15李春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滁州网络化就业指导

刘 顺,李春玲

(1.滁州学院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滁州学院 教育与法政系,安徽 滁州 239000)

运用网络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以滁州学院为例

刘 顺1,李春玲2

(1.滁州学院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滁州学院 教育与法政系,安徽 滁州 239000)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文章以滁州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了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提出了开展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网络化;信息化;就业指导;对策;滁州学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越来越成为拓展教育时空,提升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学习方式,互联网也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滁州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近年来,滁州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7年—2009年,连续3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又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这一更高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分不开.

目前,滁州学院已经通过就业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指导活动体系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建设和就业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实现了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及时并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择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为毕业生及时、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学校在利用网络这一利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亟需通过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

2 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2.1 网络化就业指导丰富了就业指导的内容

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内容丰富、传播及时、影响广泛的特点,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搜索有关“就业指导”的信息.如通过各大网站的分类导航,可以找到成千上万个专题就业指导栏目,这些栏目包括政策法规、职业规划、职业测评、面试指导、成功之路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就业指导的内容.

2.2 网络化就业指导弥补了传统就业指导的不足,提高了就业指导服务效率

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使得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需要,企业急需用人与毕业生无法第一时间获取招聘信息这一局面长期存在.而通过网络化就业工作平台指导学生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渠道不通畅,政策法规等信息宣传不及时、到位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网络化就业指导可以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头绪多、时间跨度长、时效性强、政策性强的工作.有人就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年忙一次,一次忙一年”.网络化就业指导可以增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工作管理两大功能.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可以利用学校就业信息网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收集和管理学校毕业生生源信息,收集和发布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发布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提供最新就业动态信息等.学校还可以建立网络化就业管理系统,将生源信息收集与审核、就业协议书鉴证、就业方案管理、就业状况实时分析等工作实行网上办公,从而确保各类数据统一、规范、准确.

2.4 网络化就业指导有利于学校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

全程化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形式的就业教育,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形成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由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方面构成的完整体系.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以及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得到指导.这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网络化就业指导,可随时帮忙学生解决各类困惑,从而促进学生顺利择业.

3 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研究

3.1 建立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

重视和加强高校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网络化就业指导的影响,是就业工作管理和指导服务网络化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200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步伐加快,90%以上的本科院校已经开通就业信息网,全国范围内网络招聘活动十分活跃,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降低了求职成本.高校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扩充网站功能,实现政策信息发布、网络招聘,指导与咨询于一体的功能,设计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灵活快捷、便于访问和浏览的网站.比如滁州学院就业信息网今后应扩充远程面试、职业素质测评、名家讲坛、在线咨询等功能.高校就业信息网应该具备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互动的功能,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互通,从而有力地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3.2 建立多极网络就业指导体系

通过建立多极网络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是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创新的新途径.国务委员陈至立曾指出,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为就业服务的重要措施.各地方、各高校要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尽快实现人才、劳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相互连通.

3.3 建立网络化就业咨询服务体系

高校应在就业信息网的框架内建立就业咨询服务平台,就业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毕业生权益维护、推荐就业流程、协议书签订、就业派遣、职业指导、用人单位资质鉴别、大学生创业、就业困难群体帮扶项目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就业咨询平台向毕业生宣传国家、省、市最新就业政策、扶持项目以及滁州学院加强就业工作的具体办法等,加强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在线实时为毕业生答疑解惑,解除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而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3.4 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

网络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一支思想进步、熟悉信息技术、懂业务、刻苦钻研的就业工作专职队伍才能驾驭.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目前各高校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主要集中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以及辅导员,他们当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相当少,难以胜任网络环境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积极鼓励就业指导人员参与职业指导师资格考核,逐步做到就业指导人员持证上岗,形成一支事业心强、专业水准高、市场意识敏锐的就业指导团队.

3.5 加强网络信息化软硬件建设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目前,滁州学院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不足,学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增置和更新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就业信息管理软件,从而真正实现毕业生生源信息汇总整理上报、审核发布毕业生信息、就业率统计与就业方案形成、就业数据分析以及毕业生调整改派等均可在网上进行.

3.6 开展网络就业指导课教学

就业指导课教学不仅应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还应延伸到网络中.学校就业信息网可专门开设一个栏目,栏目名称为“名家讲坛”,提供知名专家、教授、学者有关就业指导的讲座和报告,如将余敏洪、于丹、金正昆、余世维、徐小平等专家的相关视频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在线点击观看,让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及时接受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

终上所述,网络化就业指导方便、快捷、实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滁州学院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信息化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也是重要工作手段.各校要加大力度,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要加大投入,抓紧进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之间,高校与省级就业主管部门和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不懈的努力和有序衔接,重视和加强网络化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使就业指导工作真正迈向网络化,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技能,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1〕迟涛.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2〕刘治军.积极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

〔3〕童玲,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4〕韩志邦.构建高职校全程化就业指导的体系[J].高职论丛,2007(3).

G640

A

1673-260X(2011)09-0235-0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sk453);滁州学院科研项目(2010sk027B)

猜你喜欢

滁州网络化就业指导
《滁州西涧》(草书)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