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122例疗效观察
2011-08-15朱京玉
朱京玉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皮肤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的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无自觉症状为临床特征,因生于暴露部位影响容貌,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或社会压力,并伴随有不同程度心烦易怒、月经失调、失眠等症状,不良情绪反过来又使皮损进一步加重[1-2]。祖国医学对其病认为:“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络滞,而生于面上”,我诊所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中西结合联用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12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诊所门诊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58例,年龄22~45岁,病程6个月~12年,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均相近,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
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复方丹参针剂16 ml静滴,维生素C针剂2.0 g静滴,口服维生素E丸0.1 g,每日3次,15日为1个疗程,加用中药面膜外敷,5天1次,3次为1个疗程。中药面膜处方为:丹参、茯苓、白芷、葛根、花粉、丹皮、白及等共研成粉末加入鸡蛋清。用法:每日晚上一次取用60 g敷于脸上,外用10% ~20%壬二酸霜,每日2次,外擦。对照组:用复方丹参针剂16 ml静滴,维生素C针剂2.0 g静滴,口服维生素 E 丸0.1 g,每日3次,15日为1个疗程,外擦3%的氢醌霜,每日2次。
3.疗效判断标准: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5个疗程,5个疗程内黄褐斑全部消失为痊愈;5个疗程内黄褐斑面积减少50%以上或色泽明显减少者为显效;5个疗程内黄褐斑面积减少30%以上为有效;5个疗程内黄褐斑增多或色素减退不明显者为无效。
结 果
1.治疗组一个疗程结束后,痊愈 34例(53.12%),显 效 20 例 (31.25%),有 效 8 例(12.50%),无效 2 例(3.12%)。有效和无效患者经2~3个疗程治疗后基本痊愈。对照组一个疗程结束后,痊愈 20例 (34.48%),显效 11例(18.96%),有效 17 例 (29.31%),无效 10 例(17.24%)。有效和无效患者经2~3个疗程治疗后基本痊愈。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2.复发率:随访半年中,122例中,对照组失访25例,治疗组失访29例,两组均未见复发。
3.副作用:治疗组用面膜后,有极少数患者面部稍有不适,皮肤轻微发红,2 h后自然消失,静滴药物无任何不适。对照组3%的氢醌霜外擦后,有少许过敏现象,停药后外用抗过敏药物,症状均能消失。
讨 论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皮肤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内分泌失调有关,由于肝气郁滞,肝肾亏损,脾胃虚弱,瘀阻经络等,肝郁而化火,上冲于面,气滞则血瘀,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污浊之气,循胃经上熏于面,肝郁日久,耗伤阴血,导致肾精亏损,肾虚则面黑,故其病例关键是气滞血瘀,加之患者伴有心烦易怒、月经不调、失眠等内分泌失调的表现,故治疗上运用丹参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丹参具有抗菌、抑菌、抗炎、消肿的显著作用,同时还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且较雌二醇温和,可以调节内分泌。维生素C能将颜色较深的氧化型色素还原为色浅的还原型色素,将多巴醌还原为多巴,抑制黑色素形成。维生素E参与机体多方面的代谢,亦有抗氧化、抗辐射作用。有研究发现,系统使用维生素C或E均可减少日光灼伤反应,若两种维生素联合使用则可进一步增强光防护作用。10% ~20%壬二酸霜:壬二酸是一种9碳直链饱和双羟基脂肪酸。它既是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直接干扰黑素的生物合成,同时对过度活跃或异常的黑素细胞有选择性的细胞毒作用[3-6]。通过破坏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的DNA合成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素的生成,达到脱色素作用。对表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都有效。副作用较小,包括瘙痒、轻度的暂时性红斑、鳞屑和灼热感等,通常2~4周可消退。中药面膜: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过敏,养颜增白,防止紫外线吸入,达到祛斑润肤之目的,嘱患者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用此方法,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1 鲁严,朱文元.黄褐斑的现代诊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4):321.
2 林新瑜,周光平,李 利.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27(5):285-287.
3 翁智胜,称炯抗,彭洁雯,等.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1):20-21.
4 张子平,施秀明,刘 茁,等.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患者血液SOD、LPO、GSH-Px、GSH 测定及意义初探[J].皮肤病与性病,1997,19(3):8.
5 白洁,隋静,王真子,等.健康人和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探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2):137.
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