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气灌肠复位148例体会
2011-08-15赵延兵
赵延兵
小儿肠套叠为小儿急腹症中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多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4~10月间婴儿发病率更高[1]。空气灌肠复位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成功率高,安全性好[2]。现回顾分析我院148例小儿肠套叠气灌肠复位病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9年~2011年共收治肠套叠患儿148例,其中男108例,女40例,年龄<6月6例,6~12月78例,12~36月50例,36月以上14例。发病时间平均12小时。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呕吐及腹部包块。B超检查可见“同心圆”征,内可见点状翻动。
2.治疗方法:首先经B超定位,腹平片探查,患儿平卧于胃肠机,头高足低,头偏向一侧,以18#双腔气囊尿管涂抹石蜡油,插入肛门,气囊充气最大可达30 ml,连接空气灌肠机,先给6 kPa以下压力注气,明确诊断,发现套头部位,随后缓慢加压,最大可至14~16 kPa,观察套头位置变化,必要时结合手法按摩,间断加减压,发现大量气体瞬间充满小肠,则复位成功,成功后保留尿管排气,拔管后排便,术后禁食6小时,渐可进流食,观察3天后可出院。部分患儿若首次复位不成功,一般情况尚可,则可与麻醉师配合,给予骶管阻滞麻醉,二次灌肠,则复位成功可能性大增。
结 果
148例患儿中首次复位成功136例(92%),二次复位成功6例(4%),失败6例(4%)。复位成功组:回结型92例,回-回-结肠42例,小肠套叠2例;复位失败组:回结型2例,回-回-结肠3例,小肠套叠1例。手术中证实合并小肠憩室2例,肠坏死2例。所有病例无穿孔及死亡。
讨 论
小儿肠套叠是婴幼儿急腹症中一种常见、多发且严重的病例,由于基层医生知识及辅助检查有限,有一定的误诊率[3]。小儿肠套叠病因不确定,多与腹泻导致肠功能紊乱及合并腺病毒感染有关,部分解剖学上体检回盲部激惹度过大,系膜淋巴结肿大相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4]。目前诊断及治疗首选空气灌肠,部分可选用B超引导下水灌肠[5]。空气灌肠前,备粗大针头以防穿孔造成呼吸困难。诊断型灌肠压力宜控制于6 kPa以下,质量中逐渐加压,观察患儿反应及套头进展,间歇加减压。我院最大压力加至18 kPa。另灌肠过程中若套头停滞不前,保持压力,手法按压右下腹,如此反复,通常可取得良好效果,提高复位率。另我院开展二次复位,只要患儿情况许可,给予骶尾阻滞麻醉,由麻醉师协助,则可极大提高复位成功率。
总之,通过上述讨论,空气灌肠对于小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均处于首选位置,安全,高效,易于推广。
1 佘亚雄.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40-144.
2 郑明凯.小儿肠套叠328例空气灌肠诊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5):142-142.
3 王金平.小儿肠套叠误诊16例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0,24(5):280-280.
4 徐传辉,徐晓东.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0):91-92.
5 叶颖峰,段润卿.188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