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溪秋雪庵志》整理本误字举正

2011-08-15周录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实作底本西溪

胡 露,周录祥

(韩山师范学院a.图书馆;b.中文系,广东 潮州 521041)

西溪秋雪庵位于杭州西溪湿地,初建于宋淳熙初年,原名大圣庵,淳熙七年改为资寿院。明崇祯七年经沈应潮、应科兄弟修建,陈继儒取唐诗“秋雪濛钓雪”诗意,为取此名。民国间,周庆云又另筑历代词人祠堂于庵后。

周氏所纂《西溪秋雪庵志》,详载秋雪庵形胜、建置、人物、艺文,是研究杭州西溪秋雪庵史和杭州佛教史的重要材料。《杭州佛教文献丛刊》第一辑第八册《西溪梵隐志 外四种》中收入此志的整理本[1],简体横排,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方便。然而,此本校勘、标点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较之七年前出版的上海古籍整理本[2],尚有一定差距。今核其底本[3],参照上古本,仅就杭州本中的误字,举正如下(引用文献未注明出处者,均为通行本):

卷一《形胜》:

(1)洪瞻祖《从秦亭山济西溪,行梅花树中十八里,贻所迟客》:“伊余乐林坏,怀禄征三喜。”[1]138

按:“林坏”,底本实作“林壤”,此误。林壤,树林耕地。宋·刘敞《公是集》卷四:《石林亭成宴府僚作五言》:“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

(2)陆圻《秦亭感怀》:“篱边野客此时醉,迹里朔风何处多。”[1]139

按:“迹”,底本实作“磧”,此当简化作“碛”。碛,沙漠。唐·陈陶《关山月》:“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3)曹学佺《西溪看梅》:“山雨逶迤沉暮钟,梅花此去几千里。”[1]140

按:“千里”,底本实作“千重”,此误。“千里”后二句为“渡头客问余杭酒,衣上云来天目峰”,其中“里”字作“重”字,方与前“山雨逶迤沉暮钟”句“钟”字、后“衣上云来天目峰”句之“峰”字押韵。

(4)吴春焘《怀西溪即自题雪渔便面》序:予怀振触,不禁放言。[1]142

按:“振触”,底本实作“棖触”,此当简化作“枨触”。枨触,感触。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君时卧枨触,劝客白玉杯。”

(5)陈宝琛《希村、颍生同泛西溪,憩茭芦庵,谒樊榭祠》:“低蓬泛雨至,凭槛春波蓝。”[1]142

按:“蓬”,底本实作“篷”,此误。篷,船篷,亦代指船。卷四徐鉽《秋雪庵》:“乌蓬依曲岸,白鸟下香台。”[1]165潘飞声《闻梦坡广文于秋雪庵筑词人祠堂慨然成咏即寄梦坡》其一:“为约孤蓬秋雪路,绿蓑青笠拜词仙。”[1]181误同。

(6)潘飞声《泛西溪》其二:“恰似银河间照影,白头如雪媚芦花。”[1]144

按:“间”,底本实作“閒”,考此处文意,应简化作“闲”。宋·朱熹《晦庵集》卷八《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其二:“且倚新漪闲照影,更凭女伴一扶将。”

(7)潘飞声《入花坞至白云堆》:“冷然开烟扉,千山净寒玉。”[1]146

按:“冷”,底本实作“泠”,此误。泠然,清凉貌。《太平广记》卷八二引唐·薛用弱《集异记·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另,本书卷四朱棫《秋雪庵》:“闲放孤篷向晚村,冷冷修竹蘸波痕。”[1]165周庆云《重建秋雪庵附设历代词人祠堂启》:“盖其演北宋之流,蕴西冷之淑。”[1]204“冷”亦误同。

(8)厉鹗《雨中同符幼鲁泛舟河渚》:“因依远人境,摇动沦漪缘。”[1]147

按:全诗为:“春山始可乐,逢雨成奇瞩。乱水添鱼梁,奔云出幽谷。低篷何所指,荡漾转深曲。回瞻云峰远,前与花林逐。寒姿媚芳筠,一一事膏沐。因依远人境,摇动沦漪缘。客有解清琴,雨深音断续。瞑色人孤烟,风灯映茅屋。去舟尚踌躇,花光看不足。”考“缘”字,底本实作“綠”,此应简化作“绿”,方与前“瞩”、“谷”、“曲”、“逐”、“沐”,后“续”、“屋”、“足”押韵。

(9)王积顺《河渚秋泛》其五:“多少修篁映水栽,一条略约长莓苔。”[1]148

按:“略约”,底本实作“略彴”,此误。略彴,小木桥。《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唐·颜师古注:“榷者,步渡桥,《尔雅》谓之石杠,今之略彴是也。”

(10)王积顺《河渚秋泛》其五:“鸬鹚也似客情淡,同向白云深处来。”[1]4

按:“鸬鹚”,底本实作“鸬鸶”,通“鹭鸶”,此误改。鹭鸶能高飞,故可“同向白云深处来”,作“鸬鹚”则谬。

按:“溥”,底本作“縛”,此应简化作“缚”。“缚帚”,与下句“斫筤”对偶,义为捆制扫帚。《西溪梵隐志》卷四《纪文》王稚登《西溪寄彭钦之书》:“树下花覆地如黄金,山中人缚帚扫花售市上,每石仅当脱粟之半耳。”[1]118

(12)金橒《蒹葭里》:“远水隔微日,孤村生暮寒。”[1]150

按:“日”,底本实作“白”,此误。“白”与下文“寒”为对文。

(13)秦以湘《蒹葭里芦花》其二:“宿露带烟飞远渚,大鱼吞雪上重滩。”[1]150

按:“露”,底本实作“鷺”,此应简化作“鹭”。“宿鹭”与下句“大鱼”对偶。

卷二《建置》:

(14)“庵与祠经始于己未十一月,迄于辛酉四月而告成。”

按:“迄”,底本实作“汔”。“汔”自有“至、到”之义,如《新唐书·藩镇传·田承嗣》:“两军相持,自秋汔冬。”不必改作“迄”。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 适量,精密称定,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含黄芪甲苷495.5 μg/mL对照品溶液。

(15)“庵基及地荡,坐落钦贤下图。”

按:“基及”二字,底本实作“中”字,此误。又“贤”字后,底本有“捌”字,此误脱。

卷三《人物》:

(16)《与耆传》:“太守孟觊闻于朝,敕建法华寺表之。”[1]476

按:“孟觊”,底本作“孟覬”,实为“孟顗”之误。《西溪梵隐志》卷一《纪胜》“法华山”:“太守孟顗闻于朝,敕建法华寺表其事。”[1]8可证。《南史·谢灵运传》附其传:“孟顗字彦重,平昌安丘人,卫将军昶弟也。昶、顗并美风姿,时人谓之‘双珠’。昶贵盛,顗不就辟。昶死后,顗历侍中、仆射、太子詹事、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后卒于会稽太守。”

卷四《艺文》:

(17)吴本泰《秋雪六首》其六:“若为题似香山老,谩道都无秋雪诗。”注:“白乐天有句云:‘偏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

按:“偏”,底本实作“徧”,此应规范作“遍”。白居易此句出《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见全唐诗卷四四九。

(18)厉鹗《秋雪庵》:“弱 未拆土,髡柳空依洲。”[1]163

按:“拆土”,底本实作“坼土”,此误,坼土,破土发芽。又,“ ”,底本同,实应作“虇”,义为芦苇嫩芽,亦指芦苇、竹子类植物的嫩芽。《尔雅·释草》:“蒹、薕、葭、芦、菼、薍,其萌虇。”郭璞注:“今江东呼蘆筍为虇,然则萑苇之类其初生者皆名虇。”

(20)金江声《泛舟河渚,过曲水、秋雪诸庵》:“兴至命小 ,沿洄荡轻风。”[1]166

按:“ ”,底本实作“舲”,此误。舲,有窗户的小船。屈原《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21)龚理身《晓起访秋雪、交芦、曲水诸庵》:“闻说当年厉徵士,恣游当载月明还。”[1]169

按:“当”,底本实作“常”,此误。

(22)张应昌《西溪看芦花,至秋雪庵,暮过交芦庵》:“叹我三度至,自壮及衰稿。”[1]171

按:“稿”,底本实作“槁”,此误。槁,指形容枯槁。

(23)李详《梦坡先生……上承王姑,下导孙子。先生自为诗三章寿夫人走乃隐括其意题之》:“养人善刀藏,豫且戏中沚。”[1]175

按:“养”,底本实作“饔”,此误。饔人,古官名,掌切割烹调之事。《周礼·天官·内饔》:“凡王之好赐肉脩,則饔人共之。”亦泛指厨师。如《庄子·养生主》中“养其刀而藏之”的庖丁。

(24)吴俊卿诗:“世事频年付一晒,携拏飞扬类鹯隼。”[1]175

按:“携”,底本实作“攫”,此误。攫拏,张牙舞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隐隐见虬龙攫拏以去。”

(25)“玉局昔寿同安君,金光明经诉珍闻。”[1]175

按:“诉”,底本实作“ ”,此应规范作“溯”。

(26)潘飞声诗:“应馋鱼乐图,补入长生箓。”[1]176

按:“馋”,底本实作“鐫”,此应简化作“镌”。镌,指刻板印刷。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序》:“而二三友朋借钞不辍,或劝暂镌之,稍免传钞之讹舛。”

(27)诸以仁诗其三:“可能鱼鸟忘机地,檐蔔传香仔细看。”[1]177

按:“檐”,底本实作“薝”,此误。薝蔔,梵语Campaka音译。又译作瞻蔔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唐·卢纶《送静居法师》诗:“薝蔔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28)顾柏年诗:“乱世期苟全,要人山水窟。”[1]179

按:“人”,底本实作“入”,此误。入,进入。

(29)“弱肉资强食,人道久汨没。”[1]180

按:“汨”,底本作实“汩”,此误。汩没:埋没、湮灭。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30)叶铭诗其一:“青山庵画少尘埃,胜地倏然辟草莱。”[1]180

按:“庵”,底末实作“罨”,此误。罨画,色彩鲜明的绘画。明·杨慎《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艳丽多姿。本卷后周庆云《小重山令》:“遥山如画庵”[1]186之“庵”字,底本亦为“罨”,误同。

(31)潘飞声《闻梦坡广文于秋雪庵筑词人祠堂慨然成咏即寄梦坡》其二:“风流谁继梧桐老,寂寞诗龛二百年。”[1]181

按:“梧桐”,底本实作“梧門”,此误。梧门,清代诗人法式善(1752—1813)之号。“寂寞诗龛二百年”,盖举成数而言。

(32)冯煦《石湖令》:“记管彤、信征于古。”[1]186

按:“征”,底本实作“媺”,此误。媺,“美”的古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及羊公之《辞开府》,有誉于前谈;庾公之《让中书》,信美于往载。”

(33)朱祖谋《浣溪纱》:“黾采澄鲜片玉词,春波溶漾放生池。”[1]187

按:“黾”,底本实作“鼂”,此誤。“鼂采”,美玉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鼂采琬琰,和氏出焉。”颜师古注:“鼂,古朝字也。朝采者,美玉每旦有白虹之气,光采上出,故名朝采,犹言夜光之璧矣。”

(34)叶希明《千秋岁》“瑞叶耀腾婺,泽沛甘逾露。”

按:“耀”,底本实作“ ”,通“煇”,此误。

(35)吴本泰《秋雪庵记》:“前庭杂时花木,际水开扉,一泓清湛,儵鱼游泳,为随社放生所。”[1]191

按:“时”,底本实作“蒔”,此应简化作“莳”。莳,栽种。宋·朱熹《晦庵集》卷九十一《邵武县丞谢君墓碣铭》:“其间杂莳花木、蔬果、桑竹,暇日挟册,吟哦其间。”

(36)张岱《西溪记》:“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丫,大似黄山松。”[1]191

按:“丫”,底本实作“枒”。槎枒,同槎丫,树木枝杈歧出貌。唐·元稹《寺院新竹》诗:“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37)朱梦彪《观秋雪庵芦花记》:“幽居白社,蝉聊绣错”[1]191

按:“聊”,底本实作“聯”,此应简化作“联”。蝉联:绵延不断;连续相承。《史记·陈杞世家》唐司马贞述赞:“蝉联血食,岂其苗裔?”

(38)周庆云《重建秋雪庵碑记》:“绵互三十余里”[1]195

按:“互”,底本实作“亙”,此应规范作“亘”。绵亘,连续不绝。汉·扬雄《蜀都赋》:“东有巴宾,绵亘百濮。”

(39)周庆云《重建秋雪庵碑记》:“深秋掉小舟缘溪行。”[1]195

按:“掉”,底本实作“棹”,此误。棹,划船。《后汉书·张衡传》:“号冯夷俾清津兮,棹龙舟以济予。”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40)姚文栋《西溪秋雪庵续放生会记》:“夫以虎林续鸟程,以西溪续南浔。”[1]198

按:“鸟程”,底本实作“烏程”,此应简化作“乌程”。周庆云,吴兴南浔人,乌程为吴兴旧称。

(41)王蕴章《历代两浙词人祠堂碑记》:“末流簉弄,璅慧讠今 痴。”[1]202

按:“讠今 ”,底本实作“詅”,此误。詅痴,指文拙而好刻书行世的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

(42)“有井水处而能歌,作穷寒主而自憙。”

按:“寒”,底本实作“寨”,此误。穷寨主,多作“穷塞主”,指范仲淹,此处代指词人。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一本作寨)主之词。”[1]126

(43)吴元暎《新安义塔志》:“在石,道道宗师高弟也。”[1]203

按:前“道”字,底本实作“即”,此误。

除误字外,此本在文字方面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异体字未改为规范字,如卷一《形胜》“法华山”:厉鹗《三月十三晶游法华山》:“阳坡鳖裠披,阴崖龙腹亘。”[1]138“裠”未规范作“裙”;繁体字未改为简体字,如卷四《艺文》吴本泰《秋雪庵八咏》其二《幔芦港》:“祗许沙鸥自在眠”[1]159,“祗”未简化作“只”。又如脱文,如卷一《形胜》“花坞”:夏敬观《花坞》:“不知花坞许,深山但觉流香出。坞外一鸡唱,风气太古前。摇摇四诗人,漾入梅花烟。”[1]146“流香出坞”与“外一鸡唱”间脱排二个半页;倒文,如卷四《艺文》王蕴章《历代两浙词人祠堂碑记》:“则铸黄金而绣梦窗,分白云而师叔芳。夏兰秀菊,用标胜夫英华……”[1]202“芳”、“夏”二字误倒。叔夏,南宋词人张炎字,上句“梦窗”,南宋词人周密字。诸如此类,尚有不少,限于篇幅,此不赘举。而标点方面的问题则更多,此亦不赘述。

[1]吴本泰.西溪梵隐志外四种[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2]徐逢吉等.清波小志外八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周庆云.西溪秋雪庵志[M].民国梦坡室刻本.

猜你喜欢

实作底本西溪
“南橘北枳”:江南制造局兵学译著《行军指要》及其底本研究
探索高校建筑系“建筑实作”课程的新型运营模式调查报告
也谈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翻译底本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杭州西溪湿地
海图学实作课程设计与实践
所见·西溪度假酒店
高职学生实作项目教学问题探讨
“实作”设计研究
——以制作简易报警器为例
新整理本《毛诗注疏》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