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库移民道德问题研究

2011-08-15王振涛郭东勤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移民水库道德

王振涛,郭东勤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2.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伦理学

我国水库移民道德问题研究

王振涛1,郭东勤2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2.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水库移民总数已超过2300万,水库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研究水库移民的道德问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水库移民的道德问题是水库移民在迁移和社区重建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冲突而引发的道德问题,是局部区域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重新整合过程中的产物,是经济利益的不平衡导致水库移民道德选择的矛盾,是社会关系的重构导致水库移民与当地居民的道德对抗,是文化差异造成的道德观念冲突。研究我国水库移民道德问题,有利于移民社区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移民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弘扬水库移民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水库移民;道德问题;道德冲突;正义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水库移民

“移民”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和《管子》等书,都作动词用,意为人口的迁移。《辞海》一书中对“移民”一词的释义是:(1)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2)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1]。水库移民指兴建水库而引起的较大数量、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及社区重建活动[2]。

(二)道德

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3]。

因此,水库移民的道德问题是水库移民在迁移和社区重建过程中由于各种利益冲突而引起的道德问题。

二 水库移民存在的道德问题及其原因

美迈克尔·M·塞尼在《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型》中指出因发展而需要进行强制性移民的说法体现了发展本身固有的有悖常理的矛盾。由于这种非自愿移民表现出发展的收益和损失的不公平分配现象,从而导致了较多的道德问题[4]。

(一)水库移民的社会必须与个体愿望之矛盾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并且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我国水库移民现状人口2500多万人,其中农村移民2288万人,占水库移民总数92%。水库淹没影响的大部分移民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相对其他人群,他们对社会和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弱,离开原来熟悉的生产生活环境搬迁到陌生的安置区,对于他们已经构成了很大的压力。目前我国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模式还存在不足,移民对安置后的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这种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如果处理不当,其后果将会导致部分移民感到无所适从,并且对未来失去信心。

(二)利益分配正义与补偿正义之落差

罗尔斯认为正义即公平,分配正义的主题是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制度安排。在罗尔斯看来,所有的财富和收入都应该平等地分配,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据此,他提出差别原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在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时才是正义的,并强调市场和政府在实现分配正义过程中的各自作用[5]。

水库移民是一种非自愿移民,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不具有市场选择性,特别是由于水库移民安置是一个突变过程,这一过程必将导致移民居住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发生深刻地变化,从而引起移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急剧地变化。由于我国水库移民安置补偿模式目前还不完善,特别是2006年以前,如三峡工程实物补偿标准低,据调查,万州库区城镇移民住宅正房砖混结构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246元,砖木结构为每平方米186元,土木结构为每平方米131元,偏房的补偿标准更低,而且各城镇移民统建房造价普遍在每平方米400元以上。移民要搬进与原宅同样面积的统筹建房,一般情况下需支付数千、数万元的补差费用,多数移民表示实在无力承受。对不同身份和不同地域的移民补偿标准不同。如在房屋结构的补偿上,农村移民所得的补偿与城镇居民所得的补偿也有很大的差异。按长江水利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在云阳县,同样是正房的砖木结构,城镇居民每平方米189元,集镇居民是179元,而农村居民只有134元。特别是混居城、集镇的农村移民,同住一条街,同是移民,补偿标准差距过大。

(三)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关系重构对水库移民道德观的影响

文化差异是产生道德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要适应特定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6]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移民在迁入安置地之后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文化差异。“乡村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网被削弱;家族群体被分散;文化特征、传统势力及潜在的互相帮助作用都被减弱了”[7]。水库移民长期生活在自己文化圈里,对于传统的文化怀有偏爱,喜欢安于现状,移民文化趋于单一性。而迁入地的居民文化,趋于多样化。不同区域孕育自己不同特色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如果移民道德观念不适应迁入区居民的道德观念,有些人就会因为利益关系变得唯利是图,缺乏人情味,在人际交往中更看重利益得失,那么就必然会导致道德冲突。

费孝通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是一个“差序结构”的社会,在这里血缘、地缘关系起着支配作用[8]。当代中国水库移民从社会关系上讲,有着较浓厚的“乡土”特征,他们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很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移民寻求帮助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夫妻双方的社会关系上。但是,当他们搬迁到迁入地之后,原有的地缘、血缘等社会关系发生断裂,原有的人际关系遭到破坏,许多人际资源也随之消失。而当地人在自己的亲戚朋友、宗族这样庞大的社会关系中比移民有更大生存优势。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关系的消失,造成移民在新的环境中对当地居民缺乏信任,在心理上缺乏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感觉)[9]。移民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总会使自我的行为产生有利或有害于他人的后果,即显示出善或恶的道德价值。道德就是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自律”,来维护社会生活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稳定发展,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与交往。当这种社会关系遭到破坏时,就必然造成水库移民与当地居民的道德冲突。

三 我国水库移民道德问题所具有的特点

(一)水库移民为非自愿性(强迫性)移民

自由迁徙和流动成为基本的人身权利,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表征。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涌现的大规模流动人口群体,被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他们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市场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水库移民的产生、发展和运行逻辑完全不一样,他们的迁移行为属于被迫迁移。长期以来,移民问题一直是水库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水库移民的非自愿性是水库移民道德冲突的最突出特点,在客观上移民很容易形成失衡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的系统工程。

(二)水库移民道德问题具有复杂性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修建各类水库8.5万多座,总库容为5542亿立方米,水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库3000多座,这些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截止2006年6月底,全国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是2500多万人,其中农村移民2288万人。有关资料表明,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总体仍比较困难,有相当部分移民处于贫困状态,已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安置实质上就是一次社会再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峡移民搬迁到现在14年了,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好。移民工作有经济的因素,有自然的因素,有感情的因素,有文化的因素,方方面面,极为复杂。

四 我国水库移民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1.建立健全我国水库移民安置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移民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补偿的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移民搬迁安置涉及到移民的切身利益,包括国家和个人权益。移民为电站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但移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目前,在我国现行的移民法律法规和政策中,由于对移民权利义务的规范不明确、不具体,对移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到位、不得力,导致当移民合法权益受损时,投诉无门,损害了部分移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移民工作。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家赔偿法》、《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一系列维权性质的法律规范,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法规未有专门对移民问题作出专门和具体的规定,再加上一定的人为因素,移民较难通过这些规范来维护和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我国水库移民安置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

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保证移民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一是实行民主监督。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审定移民人数,核实移民身份,并在乡村两级张榜公布,接受移民监督,严禁弄虚作假。二是实行行政监督。认真执行水库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支出管理,严禁截留挪用。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移民资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三是建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政策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

3.建立水库移民参与机制。世界银行是移民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开拓者。世界银行积极倡导进行移民的社会学、经济学问题研究,最早提出了开发性项目中非自愿移民政策,并在其贷款项目中进行了很好地实施。世界银行业务手册BP4.12指出:如果移民不可避免,移民活动应作为可持续发展方案来构思和执行。应提供充分的资金,使移民能够分享项目的效益。应与移民进行认真的协商,使他们有机会参与移民安置方案的规划和实施[10]。

移民项目不同于工程项目,移民项目的主体是人,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移民在搬迁后能够安居乐业。对于非自愿移民而言,一开始就有抵触情绪是可以预料的,让移民及安置区居民参与项目的全过程非常重要。通过移民群众的参与,可以增加移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可以帮助设计单位提出更切合实际、受移民欢迎的安置方案,可以激发移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主人翁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移民的参与,使移民了解国家的移民政策和他们应享受到的权益,在实施中对政策的落实和补偿的兑现进行监督。

(二)给予移民更多的人文关怀

1.尊重水库移民的风俗习惯。世界银行业务手册BP4.12指出:要特别关注移民中弱势群体的需要,尤其是那些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没有土地的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土著人群、少数民族,或是可能不会受到国家土地补偿法规保护的人;对于依附于土地的土著人群,制定移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和生活习俗;充分体现了移民有分享权利、参与权利和受到尊重的权利[11]。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在久而久之的变迁过程中,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因此,我们要尊重水库移民的风俗习惯。

2.活跃水库移民的文化生活。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2]。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文化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活跃水库移民的文化生活对移民的归属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弘扬移民精神

移民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当代移民的伟大实践,孕育出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移民精神。它激励着人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着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着人们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承担着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显现,是水库移民在新时期精神面貌的展现和创新,新的时代赋予了移民精神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内涵。

五 构建和谐的移民共同精神家园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新时期就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历史的进步不仅指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灵世界向“善”的提升。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为水库移民道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道德生活作为水库移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水库移民要抓住这个发展的大好时机,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大力发扬“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移民精神,建立和谐的移民共同精神家园。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施国庆.水库移民学初探[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1).

[3]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

[4][美]迈克尔·M·塞尼.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型[M].建 平,施国庆.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伍新木.跨世纪的迁徙[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8]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9]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0][11]方长荣.世界银行非自愿移民政策与我国水库移民政策的比较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2][英]泰 勒.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B82.059

A

1674-3652(2011)06-0060-04

2011-10-09

王振涛(1978- ),男,河南南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生,主要研究应用伦理学;

郭东勤(1979- ),女,河南南阳人,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2010级硕士生,主要研究伦理学原理。

[责任编辑:曾 超]

猜你喜欢

移民水库道德
漳河有一水库群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出山店水库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出山店水库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