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三位一体的情感教育
2011-08-15朱周贤
朱周贤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素质部,重庆 401331)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三位一体的情感教育
朱周贤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素质部,重庆 401331)
本文从教师、教材和学生三维角度来入手,着重探讨了英语课堂上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引导,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专业素质和高人文素质相结合的新实用型人才。
英语课堂;情感教育;人文素质
1 引言
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此为指导,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部分时间在强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忽略了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高雅的文化品位、健全的人格方面所起的作用。汪绍伦在《教与育的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学应看成与个性及社会心理现象相联系的情感力量和认知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但目前大学学科片面地追求学科的功利性、实用性,而弱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里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培养。学生具有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却在与人交流、与人相处、解决困难、自我调节等诸多人文素养方面大打折扣,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针对于此,大学英语作为学生大学学习期间学习时间较长的一门人文学科课程,应充分发挥其人文学科的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使其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方面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
2 情感教育的定义
卢家楣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对情感教学做了如下定义:“所谓情感教学,从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和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积极的、肯定的反应,应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使学生的个体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在《论语》中提出了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循循然善诱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也倡导“愉快教学法”,提倡在教学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增强学生兴趣与创新的能力。在国外,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以及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无不主张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的力量,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
3 三位一体的情感教育
英语课堂中三位一体的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师的情感因素,如高度的敬业精神,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等感染和带动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移情,并实现情感的正迁移,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如自信的提高,团结协作能力的增强,自我修养的改善等。教学中的这三种情感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一体构成了教学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教育。
3.1 教师的情感因素
教师是构成教学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一个源点,其不仅自己具有一定的情感,而且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对周围学生施与情感上的影响。由于教师是相对成熟的个体,其情感也相对成熟和稳定,同时又由于教师处于“教”的特殊地位,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具有较大的能动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影响和带动学生。正如孔子所言:“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也就是说教师要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但现实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部分教师只注重英语知识的讲解,英语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自身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如上课不准时,随意调课,手机在课堂时常响起,离开教室不关投影仪,不关电灯,课堂上诸多抱怨等。殊不知这些小细节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分别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四个系的四个班159名大一学生中进行了一项关于 “大学教师对你影响最深的五大优秀品质和五大不良品质”的问卷调查,在125份有效问卷中优秀品质排名前五位的是:有责任心、善良、平易近人、博学和能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不良品质排名前五名的是:不负责任、高傲、缺少激情、不公平、爱抱怨。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不仅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有自身的人文素养。
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并信任教师,才愿意心甘情愿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自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榜样。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有爱,教师才会主动积极地在教学中去思考探索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能更好地教学。第二,教师应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充满无限的爱才会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乐于与他们交流,乐于帮助他们和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第三,注意自己的课堂情绪。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成熟的个体,而学生是未成熟个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控制自己的课堂情绪,时时应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给学生树立自信、乐观、坚强,对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的良好形象。李宗尧、黄春麟曾在《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不仅关系着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可见教师的情感因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教材的情感因素开发
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物质载体,是编者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遵循教学规律而编写的,常常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但当前大部分外语教师把教材仅仅作为增加学生词汇和短语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而忽略教材本身情感因素的开发,忽略了教材中情感因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可根据蕴含的情况分为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所谓显性因素指在教材内容中通过语言、图片和照片等,使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情感因素。如“Who to Believe” 和“He Helped the Blind”两篇文章中,讲述的都是残疾人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Wilma Rudolf左腿残疾但她战胜了自我最终成了1960年罗马奥运会短跑冠军,Louis Braille双目失明但发明了布莱叶盲文)。教师在讲解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身身体条件的所限并不能阻止一个人梦想的实现。勇气、决心、不屈不饶的进取精神等情商因素(EQ)在一个人的成功中比智商(IQ)更为重要。
隐性因素是指教材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并不带明显的情感色彩,但在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中,仍会不知不觉地使人感受到其中隐含的情感。如在“College Survival:Our Tips for Success”一文中提到应好好对待自己,饿了就吃,累了就休息。教师可以发掘其中的隐含情感因素,如善待自己、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尊重生命等。在“Marco Polo’s Big,Big World”一文中,尽管叙述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但文中提到马可波罗来中国第一次看到了镶金牙,第一次见到纸币和黑色火药而兴奋不已时,教师也可以挖掘其中的隐形情感因素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正是通过教师对教材情感因素的挖掘,让学生充分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力量以形成情感的正迁移。
3.3 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由于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所以更易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呵护与引导,为其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首先应摒弃以前过窄的专业教育思想,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自信、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等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如采用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再如情景教学法,以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去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形成情感的正迁移。再次在课堂活动的组织上既要兼顾学生语言知识、语用技能的习得,也要兼顾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组织角色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总之,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但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如沉迷于游戏、吸毒、犯罪、对社会公德漠然等,出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衡的现象。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新一代人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求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思想,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情感的教育与引导,力争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人才。
[1]Edward Roy Krishnan.How to Become a Caring Teacher[M].Thailand:Somchay Press,2006.
[2]Feldman,K.Effective College Teaching from the Student’s and Faculty’s View:Match or Mismatched Prioriti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8,(4):291-344.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龙萍.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197-199.
[5]李宗尧,黄春麟.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2006,(1):331-337.
[6]韦锦绣.注重情感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谈遗传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2009,(9):35-37.
[7]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G621
A
1674-5787(2011)04-0124-02
2011-08-25
朱周贤(1981—),女,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闫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