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

2011-08-15李时敏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科尔曼普特信任

李时敏

(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

李时敏

(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该文阐述了皮埃尔·布尔迪厄、詹姆斯·科尔曼、罗伯特·普特南、福山、林南等代表性学者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指出他们从个体层次或从群体层次提出的关于社会资本与信任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为研究企业信任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信任

最初资本概念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属于经济现象,而信任现象更多地出现在社会领域。伴随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开始社会资本就和社会关系与信任的概念纠结在一起。但是在社会资本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两者的内涵之间既有重叠也有差异。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Lyda Hanifan使用社会资本来代表个人或家庭在日常互动中的资产,如良好的意愿、同胞感、同情心等非物质因素[1]。格林·洛瑞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促进或帮助获得市场中有价值的技能或特点的人之间自然产生的社会关系[2]。皮埃尔·布迪厄则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资源的集合[3]。此后,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社会资本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和解释。例如,科尔曼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论述了社会资本概念,科尔曼认为封闭的关系网络维持着相互信任并影响着社会资本。罗伯特·普特南把社会资本解释为社会组织的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特征[4],具有能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功能。这一定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被作为解释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社会发展现象的关键因素。

国外社会资本中涉及信任问题研究的较为系统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普特南、美国经济社会学家及理性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科尔曼、美国政治学家福山以及集社会资本研究大成的林南。他们关于信任的论述是嵌入其社会资本理论中的。

1 皮埃尔·布迪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资本理论是建立在其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在皮埃尔·布尔迪厄看来,个体与群体凭借各种资源如社会资源维持或改进其在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当这些资源变成争夺对象的时候,这些资源就化为资本[5],因此,“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6]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由社会关系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要素构成。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资本与价值认同的关系、网络和资源的关系,这些关系网络为取得外部信任提供了共同身份的识别特征。这保证了信任关系在群体中扩散的低信任成本和群体对外关系的信任壁垒和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具有群体的封闭性和群体内部的高密度。

从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概念分析,他认为社会资本的本质上具有工具性和策略特征,信任只不过是对成员身份的认同,社会资本与信任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两者之间在内涵上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个人通过参与群体活动,不断增加所拥有资源所带来的收益以及为了增加这种资源而对社会能力的精心培养,并有意识地形成了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表现为熟人关系和社会网络,其存在形式是关系网络。在传统社会中,亲缘关系与人际关系网络也被认为是资本的一种形式,代表着承诺的遗产与信誉的债务,也代表连续几代人积累起来并提供附加力量来源的权利与责任资本,进而从现代社会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收入中获取,以网络为形式的社会资本及文凭为形式的文化资本表现得更加突出。布尔迪厄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的分析方法,被后来的社会资本研究者继承和发展,社会网络与信任关系的研究则成为后继研究者的课题。

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的分析重点在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及符号资本的相互转化。他认为,经济资本是所有其他类型资本如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的最根本,社会资本等非经济资本实际上是经济资本的转化与伪装形式。在布尔迪厄看来,经济资本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与符号资本进行交换,从而能够获得信任资本(capital of trust)或信誉资本(capital of credit),而这些资本与社会资本交叉重叠,以至于无法把它们分开。通过获得社会资本,行动者能够获取经济资源,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与制度化的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依赖于行动者可有效动员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依赖于与他有关系的个人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符号资本的数量和质量[3]。

2 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

与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关系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社会资本理论有所不同,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应用了个体方法论,构建了理性选择的社会资本理论[7]。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的建立受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的影响:早期文化人类学对初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当代社会心理学对小群体的研究以及经济学对人力资本的研究都成为科尔曼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来源。科尔曼理性选择的社会资本理论深受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动,并以追求不受规范约束、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作为理论的基本元素,以此来研究和描述社会资本的性质。

科尔曼认为,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解释社会系统的行为,即通过对个体之间行动的互动去分析说明微观个人行动者是如何建构和影响宏观社会现象。行动者、资源以及他们的利益构成最基本的社会系统,行动者拥有并控制着某些资源,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行动者就必须与他人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其结果是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包括权威关系、信任关系以及作为建立规范基础的关于权利分配的共识,等等。当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被视为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财产时,即称为社会资本。

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来定义的,行动者以此种结构作为资源来实现自身利益,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并为社会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表现为相互信任关系、共享的信息网络、有效的社会规范、权威关系以及合作性的社会组织。詹姆斯·科尔曼定义的社会资本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有两个特征: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它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具有自我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性,它影响到人们既定目标的实现。此外,社会资本具有不可完全被替代性和公共物品性。社会资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资本存在以社会关系的维持为重要前提,社会网络的封闭性、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意识形态等许多因素影响到社会资本的创造、保持和消亡,其价值在于使用,只有进行长期的交流、规范才能维持,否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

科尔曼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在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中,信任包含信任关系和信任行为,期望和义务是信任概念的内涵。最简单的信任关系包括委托人与受托人这两个具有使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行动者,信任行为包括施予或承受两个方向的矢量行动。其信任关系的方向可以是非对称的,单方面的资源转移与控制行为,也可以是对称性的,双向或多向资源转移与控制或交换交易行为及在此基础上以第三方中介传递的交易或者交换关系。信任关系是信任行为的前提,委托人为了在风险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必须对受托人作出给予信任或拒绝信任的决择。这种信任行为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委托人与受托人具有的信任关系是受托人采取行动的前提,即委托人让渡其某些资源给受托人,使受托人利用这些资源去为自己谋取利益;二是委托人所获的利益多少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度,如果受托人值得信任,委托人给予信任所获利益大于拒绝信任受托人所得利益,反之,如果受托人不可靠,则只有拒绝信任受托人,才能获得较大的利益;三是勿须受托人承诺,委托人极有可能自愿单向给予受托人某些资源及对资源的控制;四是信任行为存在着时间滞后性,这有利于委托人考虑信任的风险与成本。

3 罗伯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

在罗伯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中,信任、规范和网络通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特南在《让民主政治运转起来》对社会资本做了界定,指的是信任、规范和网络等社会组织的特征[8],它们能够通过协调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也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肯尼思·纽顿[8]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定义作了解读,他指出社会资本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所构成,关键是使人们具有相互合作、信任、理解、同情的世界观特征。肯尼思·纽顿认为,通过互惠和信任,社会资本把个人从缺乏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算计者,转变成为具有共同利益的、对社会关系有共同假设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体的一员。

罗伯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核心变量是信任[10],信任降低了成本和误解的机会,使合作变得容易。但他未对信任做出准确的界定,也未区分社会资本与信任的概念。他认为基于知识、制度安排或激励体系的而获得信任值得期待。普特南指出,公民参与网络与互惠行为规范能促进社会信任的产生。网络、互惠规范、信任都是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三者相互促进,对于形成合作和解决集体行动困境问题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最关键的因素;普遍互惠有效地限制了机会主义行为,促使那些具有重复互惠行为的人之间的信任水平提高;稠密的社会交换网络将增加社会联系,从而也将提高社会信任水平。

可以看出,在罗伯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中,信任占据着重要位置,社会信任而非个人信任或组织信任被视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他更多地从社会宏观角度来认知信任,即信任与集体行动而非个人行动联系起来。普特南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异质网络比同质网络涉及更宽的社会层面,通过相互交往而产生的信任,使在异质网络中的人更容易相信不同类型的人;由于同质网络中的人只与自己相类似的人交往,他们往往更相信和他类似的人群;同质成员组成的网络比由异质成员组成的网络更可能产生高水平的社会信任[11,12,13]。

4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的特色在于认知社会资源的视角和个体主义方法论。他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表述、指标测量和理论模型作了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研究。与布尔厄迪、科尔曼和普特南从群体层次关注社会资本不同,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突出了社会资本的关系性和生产性,为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林南[14,15]在批判性地吸收了马克思的传统资本概念、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以及布尔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等学者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操作化地定义社会资本,即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行动者获取和使用的社会资源植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之中,并借助于行动者所在网络或所在群体中的联系和财富、权力、声望、名声和社会网络等资源而起作用。因此社会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增值的资源,这种增值功能不仅体现在货币、财产等有形资本,也可以体现在人力资本以及声望、信任、规范等无形资本。资源是林南的社会资本概念的核心,是个体所拥有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个体与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个体的社会地位与网络的关系强度。按照林南对资本的定义,社会资本包含结构的嵌入性、机会的可涉取性和行动导向运用三个部分组成。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由一系列关于社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假定构成。从宏观上来说,林南假定社会结构由一系列位置组成,它们根据某些规范认可的有价值资源来确定等级次序,这些资源的等级制结构呈金字塔状。在跨资源维度的等级制位置之间存在一致性,并具有转换性。从中观和微观上来说,林南假定社会互动更可能发生在相似或临近的等级制层级的个体之中,资源特征越相似,在互动中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小,即遵循同质性互动原则。行动者的动机是通过目的性行动维持或获取资源,维持资源的行动称为表达性行动,获得资源的行动称为工具性行动。为了获得社会资本的回报,行动者可以采取工具性行动获得自己所没有的资源和采取表达性行动以维持已拥有的资源。

林南对信任的讨论较少,且不在对社会资本的讨论范围内。因为他的社会资本理论是建立在个体自我利益的选择与计算的基础上。他认为,名声与社会资本是社会交换的理性基础,信任只是与他人交换中会考虑到对自我利益的信心期待。这只是交换者对一个事件或者行动是否发生的信念,是在重复交换中被相互期待的。社会资本作为关系财产与作为集体财产的信任不同,应该加以区分,信任促进了关系和网络,增加了嵌入性资源的功用。社会资本,即嵌入性资源的增加,关系和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信任,但社会资本与信任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也不能把信任等同于社会资本。

5 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信任观

与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信任和网络的看法不同,福山把信任和网络视为社会资本的产物,而不是社会资本的本身。弗朗西斯·福山[10]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者更多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它是由普遍信任产生的一种力量,重复囚徒困境博弈产生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经济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能够促进群体内成员的合作。因此,它往往与诚实、遵守诺言、履行义务及互惠之类的美德存在联系。

福山系统地探讨了社会资本的内涵、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来源,并对如何培养社会资本提出了一些建议。福山的社会资本概念与信任的含义大致相同。信任是对一个行为规范、诚实和合作的群体的一种期待,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社会群体是个体之间自愿契约的结果。所有群体都存在着某种信任范围,合作规范才有效。朋友、同事等小群体,甚至非政府组织和宗教群体,构成超越群体本身的信任范围。

福山认为信任源于人性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福山认为,信任和社会资本不像人力资本通过理性选择获得,而是产生于习俗、伦理、传统和宗教等文化因素中,依赖于人们共享的规范、价值观以及群体对个人利益的整合程度决定人们相互联系的能力和信任程度[16]。福山从利己主义人性出发,指出人既是狭隘的、自私自利的个体,在本质上又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这就决定了人天生就有一定的解决社会合作的问题、创立道德准则、限制个人选择的自然能力,这种能力是形成信任的来源。因此他认为人的本质和理性有助于诚实可靠、合作互惠之类的普通美德发展,这些美德就是信任的基本内涵,也是构成社会资本的基础。通过信任联结在一起的群体才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社会或群体成员之间的信任水平反映了社会资本水平,社会经济繁荣和国家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信任程度,社会交往的多少受到社会信任程度的影响。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交往造成社会信任度低;超越血亲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的自发性社会交往造就了发达的社会中间组织,如行业协会。作为社会资本的信任对于经济、政治及社会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是决定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6 结语

从以上阐述和分析发现,分析社会资本有两个视角。一是关注个体对社会资本的使用,在这个层次上,林南认为社会资本类似于人力资本,个体在工具性行动中获得回报,或在表达性行动中维持拥有的资源,出发点都是为了个体自身的利益。二是更多地从群体层次来关注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福山等人讨论了某些群体如何发展,并维持作为集体财产的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社会整体或者某些阶层的社会经济生活。这两个分析视角为我们研究企业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的社会资本和信任问题提供了思路。

从布尔迪厄、科尔曼、普特南、林南、福山等人的社会资本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基本能达成共识,把社会资本视为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当行动者要提高其目的性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时,他们往往会动用社会资本。然而,他们对信任的看法有较大分歧,信任要么是社会资本本身,或者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么与社会资本无关。一般来说,社会资本更多地体现个体的社会关系而非孤立的个人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软性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无形增值的资本形式,它包含了社会关系中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内容,具有社会关系中的制度、规范和网络化等组织结构特征,以及个体所拥有的信任、威望、社会声誉等人格网络特征。

[1]Hanifan,L.J..The Community Center[M].Boston:Silver,Burdett&Company,1920.

[2]Luory,Glenn C.A Dynamic Theory of Racial Income Differences[A].in Women,Minorities,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C].Phvllis Wallace and Annette M.La Mond.eds.Lexington,MA:Heath,1977.

[3]Bourdieu P.The Forms of Capital[A].In 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

[4]Putnam,R.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J].The American Prospect,1993:13:35-42.

[5]戴维·期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Bourdieu P.The Forms of Capital[A].In 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

[7]Coleman,James S..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M].Belknap Press,1990.

[8]Putnam,Robert D.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9]肯尼思·纽顿.社会资本与现代欧洲民主[A].冯仕政,译.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曹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1]Putnam,R.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J].The American Prospect,1993,(13):35-42.

[12]Putnam,Robert D.Bowling Alone:American’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65-78.

[13]Putnam,Robert D.Democracies in Flux: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contemporary society[M].New You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4]Lin,Nan.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J].Connections,1999,(22):28-51.

[15]Lin,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6]Fukuyama,Francis.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M].NY:Free Press,1996.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its View on Trust

LI Shimin
(School of Graduates,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Liaoning 116025,China)

The paper explains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its view on trust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such as Pierre bourdieu,James Coleman,Robert Putnam,Francis Fukuyama,Lin Nan,who put forward concerning the theory of the social capital and concept of trust.And it points out the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ncept from individual level to groups level,and an analysis method is provided to research business trust.

social capital theory; social capital; trust

F062

A

1674-5787(2011)05-0020-04

2011-08-15

李时敏(1971—),男,贵州六盘水人,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管理理论。

责任编辑 仇大勇

猜你喜欢

科尔曼普特信任
“严肃”的“戏仿”——从《普特迈瑟故事集》看辛西娅·奥兹克的“礼拜式”叙事
探索小日历
苏炳添60米又跑出亚洲纪录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推力、模式、困境与目标:阿普特政治现代化理论的解构
信任
马来西亚举行普特拉贾亚花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