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管理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2011-08-15冉鑫
冉 鑫
(重庆大学房地产管理与建筑学院,重庆 400044)
基于项目化管理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冉 鑫
(重庆大学房地产管理与建筑学院,重庆 400044)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重点发展方向,其实施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实现与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多元融合,以此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独有的作用。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也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文化氛围。
项目管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环境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文化元素的总和,包括第二课外活动、人文环境、文化氛围、教职员工的共同行为和价值观念及各种规章制度等。丰富校园文化同样是高职学院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声誉和文化品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的培养质量。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健康人格的培养、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展示、才干的增长,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及学院“三高”和“三风”的形成。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创造育人环境的最佳手段,是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适用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作为置身于高等教育中的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按照规定的要求,运用系统工程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沟通和激励,以取得预期效益的管理活动。目前,有学者提出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实施与监管,并指出校园文化为项目管理提供软环境。因此,项目管理被视为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助推剂。努力寻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和项目管理的融合之点,将项目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对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提高校园文化的效用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局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发展性质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总体来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1 对校园文化理解认识不全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
部分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过于强调校园活动的娱乐性,而忽视了其教育性。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多地拘泥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这就造成许多管理者和专职教师片面认为校园文化的事情是学生管理者的工作,仅仅依靠辅导员、学生处、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来抓。整体意识不强,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等割裂开来,这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特有功能的发挥。
1.2 重物质,轻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物质方面的建设。物质文化也是整个学校精神的外在标志。为此,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改变自身发展历史时间不长和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局限性,加大物质建设为依托来吸引更多的考生和家长,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形象,却脱离了物质文化建设的宗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建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精神文化隐含在物质文化中,它才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环节。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1.3 可以用于借鉴的经验相对较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普通高校,更不同于中职学校,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一些比较优秀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发展时间较短;同时,高职院校的办学办学思路和理念与本科院校完全不一,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有本质性的不同。因此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尚处于摸索之中,或多或少会遇上挫折与问题。
1.4 学生素质整体不高与校园文化的质量直接相关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普遍不高,与此相关的一些活动质量也有待提高,许多活动甚至需要老师亲自助阵。这对一些指导老师、辅导员等学生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 高职院校的有效学制较短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三年。但是,三年制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两年,个别甚至仅有一年半,就进行实习实训等,使得往届学生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不容易传承下去。每一届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要从头再来,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和成本。
1.6 经费严重缺乏,校园文化活动缺少支持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相关经费的支持,并且这种投入很难看到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投入的积极性,缺乏对校园文化关心的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建设。
1.7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带也来新的挑战
随着IT技术和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于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一些庸俗、病态的网络文化、垃圾信息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更多是误导,这些也给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2 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教育对象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随之变化
由于学生素质和要求的多样性,文化需求也跟着要多元化,这迫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现有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改革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使其更具时代性、针对性。
2.2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模式历来是学校、院系及班级三级进行组织或开展,这种模式直接导致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形式、经费及场地等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无法使校园文化活动延伸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活动的盲点,势必限制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如何根据校园文化活动的特性、重要性、交融性做好统筹安排、提高资源使用率、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外延、深化校园文化活动内涵,是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2.3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来源于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改革传统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刻不容缓。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方面不能简单停留在传统模式,应该大胆地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方法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以此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提高。
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实施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结合高职院校的各种特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要对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项目性质的确定
作为管理者可以把每一项重大活动设为一个项目,然后分解给不同的项目团队或者组织去完成。在进行项目确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1)独立性。有些文化活动比较单一,但是较为相对独立完整。像运动会、技能大赛等这样的活动就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加以管理实施。(2)时间性。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是临时的或有时间限制的,学校不必为此而专设一个专门机构,像针对一些政治问题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某一热点话题组织的全校讨论等。这些都可以实行项目管理。(3)难易度。某些有创意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经验或者是新设立校园文化活动比较适合采用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
3.2 项目管理团队的组建
项目管理的组织是项目管理团队,根据项目管理特点,项目团队很多时候是临时的、柔性的。这个团队要具备协调功能。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特点,高校的团委和学生会应该是文化活动管理的核心团队,应该对校园文化活动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学生个体、学生社团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该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扩展团队。
3.3 优化活动项目管理的程序
其实早些时候有的高校在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后来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纵观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一些成功案例,其实施程序不外乎以下几个阶段:项目申请、项目审批、项目执行、项目管理阶段、项目总结和项目评估阶段。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时候,应该多对这些程序进行适当的优化,从而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管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 贯穿项目化管理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4.1 重点突出
层次性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实施项目化管理时应该突出文化活动项目这个特征。高职院校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重点是围绕某个特定的项目开展,确定一个科学的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是开展项目管理的前提。在通过确定项目之前的科学论证之时,根据重要性及其教育意义可以将活动项目划为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项目实施分层管理,根据重要性给予不同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和支持。
4.2 完善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成功实施一个项目的重要前提条件。要保证实现各项活动项目的质量、资金、进度最优化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的一系列管理、协调制度,并要对活动进行规划、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以此保证文化活动项目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下去。
4.3 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性
由于项目管理的着眼点是目标管理,因此在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时,一定要确立某项活动的最终目标和需要达到的效果。高职院校的校园活动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管理、组织、协调以及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所以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该重视项目管理过程中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意义。
4.4 重视评价
完成一个项目工作以后,一定要对这个项目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这对于提升项目化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针对以项目管理的标准来开展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的各级部门应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并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深入推广项目化的管理方法进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是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利用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的体现,这更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路。在目前高职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应不断思考和探索,努力探索项目化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项目化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用性。深化改革和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以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更大的突破和更新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强大的软实力,特别是对部分继续要升格为应用型本科的高职院校提供重要的保障。
[1]张书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济南),2002,(11).
[2]徐纯辉.浅议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EB/OL].http://www.studa.net,2011-08-20.
[3]罗生芳.新升格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EB/OL].http://www.zyqzzs.com,2011-01-22.
[4]朱爱忠.学校管理新视点——项目管理[J].中小学管理,2004,(3).
[5]任新纲,罗伟.研究生校固文化活动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8).
[6]聂强.论独立设置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The Inquiry of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RAN Xin
(The Colleg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Architecture,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the current key direc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implementation of it brings profound influence and changes to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or being used to these changes,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combine with the regional culture,the enterprise culture,which can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also can play the unique role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Using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can solve them effectively and provide better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oject manage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ampus culture
G718
A
1674-5787(2011)05-0017-03
2011-10-29
冉鑫,男,重庆大学房地产管理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周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