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高校办学非同质化的思考
2011-08-15蒋宗珍
蒋宗珍
(重庆教育学院 通识教育部,重庆 400067)
教育同质化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无论是办学目标还是教育理念,无论是改革目标还是具体措施,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考试模式都日益趋同,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接受几乎雷同的教育模式,形成类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没了自己的个性,丧失了创造能力[1]。重庆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面临大开发、大发展的战略机遇,重庆要建成西部教育高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服务,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层次、多样性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必须为重庆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力资源开发、科学技术转化及现实生产力和劳动力方面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同质化的办学目标及教育理念无法提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解决重庆高校办学同质化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高等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高校办学同质化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后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可见,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更加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要保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是优化办学结构和特色。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用单一的学术学科评价的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的办学质量极不科学,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顺应时代要求,重点解决高校设置的办学定位问题和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问题,才能克服高校办学的同质化倾向,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一体化功能。
(二)重庆高校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必须克服办学同质化倾向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成渝两地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伴随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降临到重庆,重庆高等教育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9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2],进一步把重庆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随着重庆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升,重庆高等教育承担建设西部高等教育高地,完成中央部署、实现城乡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职责。建立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资源,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满足区域差异下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尤其是大城市对大农村带动下对服务行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重庆高等教育应抓住机会,优化结构,加快内涵发展,避免办学同质化现象,实现错位发展,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配套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高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结构不合理
重庆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具有很典型的特征,即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较小范围的都市较发达地区与较大范围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并存。经过直辖十三年的建设,重庆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为止,重庆市现有高等院校 (含民办学校)65所,一小时经济圈内一共有高校50多所,其中20多所分布在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各有2所和3所;14所成人高校全都分布在都市经济圈以内。仔细分析发现,重庆高校的布局结构分布极不均衡,这样的布局结构难以发挥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职能,进而推动城乡统筹下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办学定位不清晰
盲目追求办学层次提升和规模扩张,是全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重庆市高校也同样存在这种状况,尤其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充和学科专业门类的齐全,导致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没有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研究型高校不注重搞科研,教学型院校盲目追求学院的科研实力提升,弱化其注重抓教学质量的职能,最终是各个高校都没有突出自己办学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
高校应强调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却有很多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不一致、不适应的地方,重庆也不例外,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千校一面”的类同现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和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凡是热门专业都争着办,没有条件的学校甚至缺师资和设备都去办,结果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明显,培养的学生无特色,也无就业的岗位。
(四)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高等教育资源是指一种综合性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三大有形资源体系,也包括高等教育机构自身文化体系(学科与专业特色、学校声望、管理思想、教学理念等)和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体系。重庆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缺乏政府统筹,各高校自主建设为阵,在运行管理中缺乏资源共享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办学成本高、办学效益低、教育资源浪费大。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克服高校办学同质化的对策
重庆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持续发展,就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紧紧依托中央对重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所赋予的战略使命,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重庆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笔者根据对重庆高校的现状调查分析,主要从政府、学校两个层面提出以下对策:
(一)政府方面
1.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和布局
统筹规划是优化高校布局和设置的前提。重庆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职能协调各方面资源,优化高校设置和布局。一是政府部门要开展制定规划的前期调研,在征集高等院校教育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重庆市高校设置和布局的调整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政府在调整高校布局结构的时候,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本着成熟先批、分步实施的战略思路,同时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要,尤其是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要在规划中予以重点考虑。[3]
2.分类管理,宏观调控
政府要明确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职责、任务、招生层次和招生规模,防止高校之间相互攀比、无序竞争,由此促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合理分工和分类发展,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规划的调控作用。一是重庆政府要根据科学性、多样性、可操作性和公正规范的原则,按照高等学校分类的依据,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开展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能够合理定位,督促其能够各在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二是重庆政府要履行好政策的引导和监督管理职责,为高校的自我定位、自主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空间。如通过运用法规、拨款、评估等手段,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及信息服务,并通过设置高等学校设置评估机构对高校进行资格认证、水平评估、质量监控、信息指导等各种服务,提高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透明度。
3.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市场竞争后的失衡和促进资源公平配置两个基本方面。政府作为办学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一方面对市场竞争中产生失衡的现象进行修复、优化,另一方面对高校办学资源配置规则进行制度设计,建立引导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分类办学的政策体系,为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提供公平的办学资源配置规则,促进各类高校协调发展,在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产学研结合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重庆高等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推进重庆城乡统筹中资源共享工程。
(二)学校层面
1.突出学科专业特色,错位发展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所大学办齐所有学科,也没有一所大学在所有学科领域都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几乎每一所名牌大学都是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令竞争者无法企及,这就是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指在办学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积淀和传承,逐渐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秀的办学特征,包括办学风格、办学行为以及取得的教学成就和学术水平。而学科特色往往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学科建设也就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载体,成为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在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根据办学实际,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突出办学特色,以优势和特色为战略抓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有特色的服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克服办学过程中盲目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求大求全的心理。
2.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重庆是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时空不平衡,决定其对人才需求层次上的多样化。如果重庆高校办学定位不准、“赶时髦”,盲目争办热门专业,必然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方面 “撞车”。只有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和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打破人才培养“千校一面”的紧箍咒。因此,每个学校应该根据办学定位、学科专业队伍建设的硬实力和软环境,结合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兼顾城乡共同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满足农业现代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尤其是重庆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直辖市,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进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就业人口数量的比例会逐年提高。重庆高校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要流向乡村基层和边远地区,他们肩负着科技要素向农村转移的重任,重庆高校办学必须抓住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进城乡统筹下经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1]陈庭来.对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的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111-113.
[2]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 号)[Z].2009-01-26.
[3]陈友力.论重庆统筹城乡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4 中):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