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人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点

2011-08-15王金情

关键词:社会性阶级政治

王金情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江苏 南京211188)

研究人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点

王金情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江苏 南京211188)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深入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的产生、特征和分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内容架构、评估标准等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点。

人的需要;特征;分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它与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积极组织进行施教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接受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人的需要的分析和研究,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

关于人的需要至今尚无众所公认的定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A·赫勒甚至认为,企图为需要下一个全面定义的人是在妄图“取代上帝的地位”。然而作为研究者,我们还是要对人的需要做一个界定。目前我国学界关于人的需要涵义的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反映说。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要素)和精神生活条件(要素)的依赖关系的反映,是对需要对象的明确指向,并以主观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1](P292)

2.状态说。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某种摄取状态。“需要(Needs)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一种特性,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示了有机体对周围环境的依赖和需求;另一方面又表示了有机体具有获取和享用一定对象的机能”。[2](P20)

3.依赖说。认为人的需要是人为维持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平衡而产生的一种依赖关系。是“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它反映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贫乏状态,可以理解为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3](P146)

这几种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反映说说明了需要具有主观性,但如果把人的需要完全等同于主观意识,那么人的需要也就不存在合理与不合理的问题,实际上,需要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需要不等于需要在意识中的反映。摄取说认为需要产生的基础就是基于缺乏,它是基于缺乏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它的缺陷在于,它没有看到缺乏的另一面即充盈。人的需要有时并不是基于缺乏,利他本身也可以是一种高级需要,现实中也看到很多人做好事、做慈善,这是他们的需要,但这种需要的产生并不是基于缺乏而产生的摄取状态。所以,把需要狭隘地理解为“摄取”,这是很成问题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为李德顺、马俊峰在《价值论原理》中对人的需要的界定更为合理,即“需要所体现的正是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和精神-文化结构所构成的人的整体性存在与周围环境的一种关系,是基于人与环境的不平衡而产生的趋于平衡的一种自觉倾向”。[4](P45)这个界定就克服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的需要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不会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二是人的需要并不是仅仅基于缺乏,而是基于人与环境的不平衡,这就把两方面都兼顾到了,而且,这个界定还看到了人的需要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因此,本文采用这一界定。

二、人的需要的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客观性

首先,需要的客观性源于需要的形成机制。“‘人的需要’和‘欲望’不同,它不是主观偶然的,也不是现在的,而是在文化共同体的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在此意义上说,它是客观的”。[5](P158)其次,需要的对象是客观的。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正是由于满足需要的对象的客观性而使人成为受动的存在物。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但由于人总是把自己作为意识的对象,因而他的需要总是被意识到的需要,总是以愿望、目的、动机等主观意识形式而存在,所以使得人们往往“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实际上,需要并非人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主观意志,更为根本的是取决于他的客观存在,如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条件和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等。所以说,需要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社会矛盾和人们思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需要。“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6](P1515)可以说,人的需要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存在;人的需要变更,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更新。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客观性,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和个人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二)自觉性

人的需要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能动的需要,而动物的需要则是无意识、无目的、本能的需要。自觉性是人的需要区别于动物需要的一个标志。动物与外部自然环境是直接同一的,动物的需要一般是由自然条件直接决定的,所以需要的内容和范围都很狭窄,而且,同类动物的需要几乎是无差别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窝蜜蜂实质上只是一只蜜蜂,他们都生产同一种东西”,而“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的需要之所以具有“无限性和广泛性”,归根结底还在于人的需要具有自觉性。动物并没有把它与它需要的对象区分开,动物的活动往往是受本能驱使进行的,类的需要与个体需要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可以说,动物物种需要的界限也就是动物个体需要的界限;但人不同,人可以意识到自己与环境的区别,可以把自身与自身需要的对象区别开来。所以,不但个体需要在需要的内容和层次上千差万别,而且个体需要与类的需要之间也可以发生很大的差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人的需要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需要。

人的需要具有自觉性这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重要启示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重视外在灌输,而忽视从人的需要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主体性日益增强的今天,要注意把外部灌输和重视人的需要的自觉性结合起来。外部灌输主要是社会教化的过程,而通过人的需要的自觉性来培养人的需要、引导人的需要的发展,这是实现个体内化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三)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人,既来自自然界又高于自然界,所以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首先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7](P442)但是,人的自然需要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8](P10)可见,人的需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即使是自然需要也都打上了社会性的烙印。而且需要的内容、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程度以及需要的满足方式等都要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可以说,社会性是人的需要的最根本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主要是指它具有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功能。因为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那么在做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注意密切结合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来进行。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与时俱进,注意结合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来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

(四)历史性

这主要是指人的需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需求的产生也像他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化性。他的固定性是一种假象,“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9](P9)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这都说明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可见,人的需要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简单到丰富,从低级到高级;而动物的需要则是长久停滞不变的。

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内在统一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结合人们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人们的实际情况,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来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只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阶级性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区别于其他需要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阶级社会里,个人总是属于一定阶级的,“阶级对各个人来说又是独立的,……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所以,个人总是以一定阶级中的个人表现出来。那么,作为属于某一阶级的个人的思想、观念等意识形式必然是从该阶级的状况出发,反映该阶级成员的需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阶级不同,理想不同,各自的需要和追求也不相同。“皇宫中的人所想的,与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人的需要的阶级性,是理解人们思想和言论的关键。正如江泽民曾指出的那样,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也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如果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10](P8)这些都说明了在阶级社会,需要是具有阶级性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这是勿庸置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人们的主体性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能再仅仅定位于服务政治需要和阶级需要,而更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当今时代和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人的需要的分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人的需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共时性上,它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在历时性上,它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来考察人的需要的分类问题。我们只有在真正了解人的需要到底包括哪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人心,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一)横向分类

1.根据性质的差异可以将人的需要划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马克思指出:“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社会需要即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主要是指人们为了维持最低生存而自发产生的需要,即自然性需要。而“社会需要”在这里实际上主要是指社会性的需要,笔者以为,在这里把社会需要理解为社会性需要更为准确,也就是说,所谓社会性需要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比如人对理想、道德、艺术、法律、交往等的需要皆属于社会性需要。而社会需要则是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严格地讲,社会需要和社会性的需要是两个概念。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主要是就需要的性质不同划分的,更准确地说,可以表述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的需要在本质上可以说是社会性的需要,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以社会特有的方式实现。动物的需要是天生的,而且往往是相同的,没有个性。但人的需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甚至会因文化的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一个民族的美食在另一个民族的人看来可能是难于入口的。实际上,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区分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即使是自然性的需要也都打上了社会性的烙印。

人既是生物人,有自然性需要,也是社会人,有社会性需要。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人更是社会人。即使是自然性需要,比如饿了也不能去偷或去抢别人的,而是要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实现人的社会化。因为个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实现人的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思想社会化以及心理品质社会化。

2.根据内容的差别可以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是一种双重存在。从医学的角度讲,人是一种物质存在;从哲学的角度讲,人又是一种精神存在。人有双重生命,相对应地,人就有双重需要,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诚如伊壁鸣鲁所认为的那样,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两方面即“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因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才竭力以求避免痛苦和恐惧”。可见,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要注意关心人的这两方面的需要,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其实很多时候,人的物质需要和人的精神需要也是交叉在一起的,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的需要构成中的精神需要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越来越密切地结合起来。当代人对服装、食物、家具和住房等方面的物质需要中,就包含了一定的审美标准,开始和精神需要相结合。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人有精神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它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人们的求知、审美、得到社会赞许等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的思想问题就容易增多。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但同时还要注意满足人的合理的物质需要。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陷入空对空的尴尬局面而不能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以致丧失吸引力而流于形式。

3.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人是个体和类的统一,与之相应,人的需要是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就需要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但二者都属于人的需要。社会说到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社会需要说到底还是人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众多个体需要的总和。社会需要作为一种整体性需要,它既以众多个体需要为基础,即社会需要中确实包含了全社会的一些共同的需要;但同时又有自己的某些特殊规定,即它也有一定的非个体性的需要。比如说,社会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法治的完善等等;国家为了安全,需要建立军队和发展军事力量来保家卫国……等等,这些社会需要表面上看与人的需要好像相距很远,没什么联系,但如果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还原,就会发现这些社会需要都与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说,社会需要归根到底也还是人的需要,是构成社会的人的需要。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阶级社会,社会需要常常是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需要,这就形成了虚假的社会需要。什么是虚假的社会需要?虚假的社会需要是统治阶级的特殊需要采取了一种共同需要的形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对立,常常就是由这种虚假的社会需要造成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即使是在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时代,仍然有超越阶级的真正的社会需要的存在。从根本上说,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高于任何阶级的阶级需要。比如说在国家和民族在遭到外来威胁时,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将会使各个阶级和群体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社会需要是根本需要,它高于阶级需要和个人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人性和党性的关系。人性和党性并不是对立的。讲党性并不等于说只讲政治性和原则性而否定讲人情和讲人性。讲人性并不等于说只强调人的本能而把人性等同于低俗化的东西。实际上,二者是辨证统一的。人性是基础,党性是人性的升华。讲人性是讲党性的前提和基础,讲党性是讲人性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处理好讲党性和讲人性的关系。将讲人性贯穿始终,但又始终以讲党性为最高指导原则。

(二)纵向分类: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水平或层次可以区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关于这点,马克思、恩格斯和马斯洛从不同角度对此做了划分。

1.马克思、恩格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恩格斯在致拉普罗夫的信中曾这样论述过,人类的产品在一定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假如我们暂时认为这个范畴在这里仍然有效——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纯粹为生存资料而斗争,而是也为发展资料、为社会的生产发展资料而斗争。也就是说,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认为,人有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

2.马斯洛将这种划分进一步细化,他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属于“匮乏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成长性需要”。他进一步指出,这两种需要是有区别的。在与外界的关系上,“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他人和环境,而“成长性需要”则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他人和环境;在满足的效应上,“匮乏性需要”满足的效应主要是可以避免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能导致更积极的健康状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论虽然提法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并不矛盾,只是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不同而已。马克思主义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提高的过程。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更要注意的是,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优势需要对人的行动起着支配作用。所以,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在每一个时期的优势需要是什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的行为表现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这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内容架构、目标指向和评估标准都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说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于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来说,虽是既定的、现成的力量,但它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归根结底的说,它是人的需要的产物。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引导和完善人的需要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和完善人的需要,即使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也是如此。比如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累了就要休息这种生理需要的满足基本上是自发的,但在当代文明社会里,人们对它的追求和满足越来越依赖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注入了文明的科学的色彩,它会减少这些需要实现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环境和条件。但这并不等同于说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除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外,还要注意引导和完善人的需要。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深深地根源于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道德的内容,也有法律的内容,还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方面的内容会随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教育对象的不同程度的需要的变化而变更和调整。可以说,人的需要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变更和修改。人的需要不仅启动了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铺陈和择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内容。当主体的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产生变化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会适时的发生变更如增删等。可以说,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最后,人的需要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本评价维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性、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性三者的有机统一。可见,人的需要包括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能不能得到满足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如果能满足,那么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成功的;如果不能满足,那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不够成功的,是需要加以完善和改进的。

[1]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

[3]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5]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美〕赫伯特·阿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人性基础研究”(编号:2011SJB710007);江苏省职业教育教改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

王金情(1980-),女,博士,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性阶级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