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论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011-08-15祖铭遥王晓平
祖铭遥,王晓平
(1.兰州大学政治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委党校政治教研部,甘肃兰州,730071)
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论析
——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祖铭遥1,王晓平2
(1.兰州大学政治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委党校政治教研部,甘肃兰州,73007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国民经济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四个方面揭示出工人阶级的劳动异化。在此追溯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来源,分析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概念内涵和具体内容,并阐述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蕴含之意,得出导致工人阶级劳动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存在方式,异化的克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通过提高人的对象化劳动实践能力才能获得。
异化劳动;对象化;人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来源与形成
正像17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所说过的:“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我们考察的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也不是马克思自己空穴来风的杰作,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之前已经有一些思想家涉及,如霍布斯、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等。其中,对马克思影响深刻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他们关于异化的痕迹。
(一)费尔巴哈关于异化的观点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费尔巴哈哲学的两个主题——关于人的学说和对宗教及神学的批判,乃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两大根本问题,因而他的哲学始终具有诱人的魅力”。[1]1841年,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当中这样论述:“上帝是人之特选出来的最主观的、最固有的本质;人不能由自身而行为,一切的善都来自上帝。上帝愈是主观、愈是属人,人就愈是放弃他自己的主观性、自己的人性,因为上帝本来就是人的被放弃了的,但同时又重新为人所占有的‘自我’。”[2]在费尔巴哈那里人是感觉实体,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也就体现着最积极的现实原则。人作为这样的感觉实体在对象化过程中不仅受之于物而且受之于人自身,因此这种受之于人自身产生自我意识的本质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所在,费尔巴哈把它称之为人的类本质。宗教中的上帝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由于类是超越于个体存在的整体无限和至上的集合体,而现实中个体的人有缺陷且不完善,所以人只有借助于上帝实现人的类本质。人是通过把自己的类本质外化,然后在外化物中找到自己的真正本质。正像费尔巴哈把宗教比作人的血管和心脏的关系,在宗教的收缩中,人将自己的本质从自身之中分出,人自己驱逐自己,自己否决自己;在宗教的舒张中,人又把自己被驱逐的本质取回。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通过消除宗教人的类本质得以重新向人类自身复归。
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影响,将费尔巴哈在宗教与人的本质之间建立的异化观用于分析人的本质与人的现实存在的矛盾关系,最终寻找到人与自身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异化劳动,从异化劳动马克思又延伸到私有制和社会上层建筑。虽然费尔巴哈的人是感性实体但他依然关注的是感性实体的内生活,而马克思则关注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显然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二)黑格尔的异化观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青年马克思是黑格尔主义的信奉者,其思想遵循了接受黑格尔到扬弃黑格尔的过程。黑格尔的异化观为马克思形成自己的异化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
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之先有一种宇宙精神,黑格尔叫做“绝对精神”。绝对精神自身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即自己变成他物、变成它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异化出现在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一定阶段。黑格尔用异化概念描述绝对精神和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关系,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在矛盾发展中异化的外显。绝对精神的异化根源于自我与作为自我对象的实体之间的不同一性,就是二者的差别,也即是否定性。等到实体和主体等同后,也即是精神和它所异化出来的现实的具体存在同一时,异化所导致的二者的分裂消失,绝对精神实现了自我复归。黑格尔通过绝对精神的异化以及复归运动使主体人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同一于客观规律当中。于此,万物都达到了自身的自由之境,沉寂于无所不包的广大的“无”之中。
马克思在沿袭了黑格尔深沉的历史感和辩证法境界,同时抛开黑尔格理论中厚重的“贵族气质”和“逼仄”于以抽象观念为落脚点的精神创造活动,而另辟蹊径为异化理论找到现实依托。马克思认为,从抽象的理智中创造出现实的果实这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对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各种异化形式所具有的物质的、感觉的、实物的基础黑格尔却置之不理,且将之变成“以太般的”东西溶解于纯思维的“以太”当中。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这些问题时也肯定了黑格尔看到了劳动的重要性。“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3]101劳动是人在我的外化范围内的自我生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肯定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的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3]101这样,马克思也把自己异化理论的基础设定为劳动。
二、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内容
(一)异化劳动概念
“异化”一词在概念中的意思是离间、使不合、使疏远。这个概念在政治、经济和哲学领域都有使用。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中异化一词主要是在哲学角度使用,虽然之后他对异化的使用越来越离开哲学而转向经济学。“哲学上的异化是指对立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状态……简言之,异化就是指人与其产物的关系,它的中心内容是反映人的活动对人的反作用,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由主体产生的客体总是作为主体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反对主体自身,或者说是被创造者的排斥和危害”。[4]马克思虽然依然在以上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涵义并不是单纯哲学中纯粹思辩的抽象,而是包含具体化的现实意义。它有一定的时空范围,即是在马克思生活年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人尤其特指的是工人阶级在自己的劳动中形成的对自己造成的反对。
对于劳动的认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从重商主义到重农学派再到亚当·斯密,他们对一切财富的形成和积累根源的认识逐步经历了单纯的货币形式到农业生产再到劳动的过程。但是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只是囿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范畴,实际上他们只是研究了财富的直接但根本的产生根源,而忽视了财富产生的深刻根源:劳动背后人的关系。而他们研究的所谓财富也只是之于社会整体或少数资本家阶级而不是之于全体社会成员个体。因此,马克思说:“劳动在国民经济学中仅仅以谋生活动的形式出现。”[3]14这里的劳动已经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工具而非劳动本身了。而工人呢?“不言而喻,国民经济学把无产者即既无资本又无地租,全靠劳动而且是靠片面的、抽象的劳动为生的人,仅仅当作工人来考察”,[3]14而不是当作人来考察。基于对工人在社会三种可能的主要形态中的地位分析,马克思深刻认识到国民经济学的阶级性质,他也开始站在作为财富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劳动和作为人的工人角度展开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那里,异化劳动就是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劳动对象和自身的一种异己、敌对、否定的关系。
(二)异化劳动理论内容
第一,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产品这是劳动的现实化也是劳动的对象化,但是现实中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工人就越不能占有劳动产品,就越贫穷。这时,“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3]52工人和自己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种异己的对象性关系。非现实化表现为工人作为现实存在者的死亡;对象的丧失表现为工人被剥夺了生活和劳动的必要对象;异化则表现为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而他所能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要接受生产出来的对象的统治。
第二,工人与自己劳动生产活动的异化。劳动创造人,劳动是人的固有本质。然而劳动在工人那里成了外在的东西,成了不属于他的本性。“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3]55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为了生存的强制劳动,劳动不属于工人自己的而是外化成了别人的,这样,工人的生产活动就不是自主活动,因此在劳动活动的工人自己就对自己丧失,他不是在肯定自己而是在否定自己,他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
第三,工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沿用了费尔巴哈的“类”的概念,认为人的类本质是区别了人和动物并且在此意义上使人成为人的那个内在本质。“人是类存在物……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3]56“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57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成为类存在物。但是异化劳动通过剥夺人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本身使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一种异己的本质和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第四,人同人的异化。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人不能自我确证而需要通过他人的尺度和关系来证明。因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3]59也就是说,由于以上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实践、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最终也导致了人和人之间的异化。
三、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解读
(一)异化劳动的根源与克服
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工人的劳动异化。在劳动异化理论中马克思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异化: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与自己劳动实践活动的异化、工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同人的异化。实际上,这四方面的异化构成了以工人这一对象化活动的主体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四种异化关系。第一和第二方面体现了主体在对象化活动中的异化表现,即主体与完成了对象化的客体的对立和主体与主体对象化活动的对立。前两者的对立又进一步构成了后两者的对立,即主体与主体自身本质的对立和主体间对立。前两者与后两者的层次和地位不同,前两者是在对象化活动内部的异化,后两者是前两者的诱发。
在这里对象化劳动似乎成为工人以及人异化生存状态的“始作俑者”。如果没有对象化劳动也就不可能有对象化劳动的异化。然而劳动是不可能消除的,对象化劳动是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那么异化就成为一种不和谐。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家时指出了他们只把工人阶级当作工人阶级来考察而不是作为人来考察,而之前我们考察异化概念时得出:异化是由主体产生的客体总是作为主体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反对主体自身,或者说是被创造者的排斥和危害。由此看来,贯之在主体与自身以及主体与客体的马克思异化理论有两个隐含的预设:一方面工人阶级应该按照人的本来去生存,另一方面主体之于客体要具有中心优越地位。
工人阶级按照人的本来去生存就是按照人类的本来生存方式去生存。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这句话承认了人和动物作为肉体的自然存在的一致性。然而马克思又说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在内的人类有意识的自觉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成为人区别于动物且为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这一生命活动构成了人最根本的生存方式,它进一步延伸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创造性地产生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使人成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存在物。作为自然属性的人,人自身是自然的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同时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把自然界作为自己对象化活动的对象。人依赖于、受限于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因为人的活动而发生改变。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其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引发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之间交往的扩大成为一种社会性运动,它结成了个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就社会(整体人)来讲,它形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作为精神属性的人,人是自由有意识的存在。人通过自己的意识形式一方面把意识外的对象变成映像形成意识,并且把意识作为对象形成反思意识。人的意识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外化,使对象成为为我之物。可见人在自然领域,在社会领域以及在精神意识领域都进行着对象化的活动。对象化实践活动是人生存的本来方式。
“人类作为物质世界链条上的特定环节,是‘自在的’或‘自然的’存在……人类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则是‘自为的’或‘自觉的’存在……即作为物质世界中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能动性主体而存在”。[5]172人存在的这种矛盾性也根源于人作为自觉有意识的存在能够进行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人们通过劳动而自我创造、自我生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从而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物连同人自身都变成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即‘客体’”。[5]174从而形成了以人为主体存在的主客关系。因此,马克思强调要把工人阶级作为人来看待也就是要把其作为对象化实践的主体来看待,并应该具有劳动实践的主体地位。然而,这种工人阶级的劳动实践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获得甚至被异化成为客体所存在之物,为客体所统辖。但是在资产阶级那里,作为实践主体的资产阶级却正好相反,他们不仅把工人阶级的劳动对象而且把工人阶级都变成为我之物。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不同,并由分工所最终导致的二者抽象劳动所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形式下,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社会的物质流通是按照价值规律也就是按照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进行,抽象劳动占有越多,拥有的价值量就越大。对事物来说,价值则体现的是事物对人的有用性和稀缺性。对人来说,价值的核心内涵是自由人。人创造自我的存在即为自由人。人本身就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对象,人的行为是价值的源泉,人的发展是价值的结果。因此,这就产生了有事物参与的并由于人和事物之间价值尺度不同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价值关系的矛盾悖论。当马克思批判工人阶级的劳动异化时,马克思站在了人的价值的高度,而现实物质世界中,劳动产品价值在流通中反映的事物的有用性和稀缺性改变了人与人的本来关系,甚至是人和事物的本来的关系,于是创造价值的主体也可能被价值所奴役。
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这三种关系相互叠加的人的“自然性”和“自为性”的存在矛盾使人在对象化实践过程中发生分裂。人的对象化劳动实践活动的异化需要在人不断提高自身的对象化实践能力的历史过程中扬弃。
(二)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价值旨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由于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以及人本身同人相异化,这样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这就意味着它把人的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在马克思那里,人应该是具有类特性的类存在物。他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他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57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在改造对象化的世界中,人类才能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3]58如果说人的对象化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的根本存在的方式,是人的自我确证,那么对象化的劳动实践活动正体现了人的类本质。作为类本质的人自己的类生活则应是:在肉体上,人依靠自然界生活;在实践上,人首先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在意识领域,自然界是人意识的对象且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显然,“类”概念所指向的决不是片面孤立的人的自由有意识,而是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自由完满状态。“‘类’是宇宙本然生成的复杂关系的丰富性、永恒变化的过程性和绝对存在的整体性,‘类’就是宇宙这些联系中所体现出的终极秩序与终极和谐”。[6]235人作为自由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的存在物;是人和自然、人与人、存在与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真正统一的存在物。马克思说:“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3]80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基于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和人对自身类本质的占有的共产主义理念。它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当世界成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劳动不再是人谋生的手段,而是人的自身需要,人才真正达到以类为本位和主体的自觉地存在状态,也就是“人与人完成了本质的统一、人与外部世界完成了本质统一,人与自身本质也完成了本质的统一的存在状态”。[6]238当人摆脱了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双重压迫,在辩证否定过程中获得人的类本质时,人才真正获得了解放,这也便是马克思早期劳动异化理论的旨趣所在。
[1] 李毓章.20世纪中国的费尔巴哈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77-84.
[2]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4.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张奎良.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
[5] 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 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A8
A
祖铭遥(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